公重康
近十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有心理障碍的人数竟占23.6%[1].为了解理科、文科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咨询和健康教育,我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扬州教育学院理科和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苏建;吴人钢;徐惠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儿童多动症是学龄期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它具有注意力障碍、活动过度、行为冲动等特点,对儿童时期的正常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严重的影响,且可延续至成年.国内自80年代以后,许多城市和地区对此进行了研究,报道的患病率为2%~8%[1~4].由于研究的地区、角度、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对浦东新区大型经济开发区的小学生多动症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新区防治小学生多动症的发生,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姜华;顾立铭;古嘉琪;陈美娣;瞿正万;林霞凤;蔡正宜;卢瑛;夏建芳;朱晓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回顾性调查1 194名儿童在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并对儿童做口腔检查,确诊龋患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组和非母乳喂养组龋患率分别为52.17%和75.70%.母乳喂养组龋患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组.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龋患率与年龄有关;龋蚀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龋均女孩高于男孩.结论:母乳喂养可能有预防龋齿发生的作用.
作者:袁玉华;李桂英;罗文海;晋辉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们自1995年3月以来,应用WHSD-Ⅲ型电脑痔疮治疗仪(湖北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研制)治疗痔、直肠息肉、肛裂等肛门直肠部疾病68例,报道如下.
作者:公重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作为我国特有的卫生保健机构,诞生还不足20年,它的生存和发展,为推动我国学校卫生事业向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它的存在是学校卫生事业的需要.保健所要生存和发展,根本一点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于对保健所的科学管理和运行机制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
作者:曹型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广州是我国对外开放早的城市之一.该市大学生性心理状态,是进一步搞好高校性教育的基础,为此,我们对广州7所高校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进行了性心理调查.
作者:梁卫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因素对其个性的形成非常重要.为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其子女人格特点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沛;胡利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兰州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现况.方法:分析兰州市7~18岁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资料.结果:兰州市所属中小学生6 116人中,共检出视力低下者2 708名,检出率为44.28%;在2 521名受检者中共检出患龋齿人数为1 063名,检出率为42.17%,其中恒牙龋患率17.1%,乳牙龋患率25.07%,恒牙龋均0.36,乳牙龋均0.56;在2 521名受检人中,共检出贫血者231名,检出率为9.16%.常见病总的发病规律是城市高于农村,女生高于男生,而且有随年龄和年级增长而递增的趋势.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
作者:李志强;果春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7岁以下单纯肥胖儿童体格发育特征,并评价体格测量参数在儿童期肥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1:1配对的方法,对140例0~6岁单纯肥胖儿童体格测量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肥胖组腰围、臀围、大腿围及皮褶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腰/臀围比、腰/大腿围比两组间无差异,但肩胛下/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比随年龄增大肥胖组显著大于对照组.肥胖指数(OI)与体块指数(BMI)和体重的直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483;多元回归方程:OI=1.885+5.007BMI+0.343×体重+3.176×出生体重+0.279×三头肌皮褶厚度.结论:单纯肥胖儿童从4岁起躯干部脂肪开始增多,有发展为脂肪中央分布的趋势.OI值能综合反映儿童体格发育和体脂状况,是判断儿童肥胖的直观、可靠指标.
作者:肖延风;杨玉凤;何宏灵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闵行区高中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以及探索艾滋病宣传策略.方法:对闵行区两个班的高中学生参观性病艾滋病图片展览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不高,参观前平均知晓率59.4%,参观后为65.9%:61.1%的学生希望获得性病/艾滋病知识,其中男生为37.9%,女生为62.1%;46.3%的学生认为,为预防艾滋病人们能控制自己的性行为;36.8%认为与一个新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应使用避孕套;44.2%认为人一生中希望有多个性伴侣.参观前后知、信、行变化不大.结论:要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对性病/艾滋病危害性以及现状的认识,提高认知内驱力;对高中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宣传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汤军克;张萍;王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SCL-90已广泛用于各种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但应用于评定并比较重点与普通中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采用SCL-90对重点与普通中学高中生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现今不同类型中学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在高中生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方百盈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生长发育中的中小学生由于摄入营养素的不合理,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大力开展中小学生及相关人群营养知识教育非常必要,也是纠正学生营养摄入不均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必要手段和方法.根据学生营养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学生营养的好坏直接与饮食来源、家庭、社会、学校及自身的营养知识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对学生本身进行营养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与饮食相关人群的营养知识教育以及多途径、多方法的综合教育.
作者:马艾华;窦红星;马瑞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城市小学生饮食习惯的现状,探讨饮食习惯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由小学生家长填写问卷,测量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采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497名城市小学生早餐饮用牛奶的占37.63%,吃鸡蛋的占26.76%,44.06%的小学生早餐仅吃米饭和面食,还有2.2%的小学生不吃早餐.在497名小学生中,不喜欢吃蔬菜的占30.18%,不愿意吃水果的占9.66%,喜欢吃零食的占53.27%,挑食者占44.67%,有86.52%的小学生有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t检验结果显示,挑食和不挑食的两组小学生身高和体重之间差异均有高度的显著性.方差分析表明,早餐为不同种类食物的小学生的身高及体重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学生的早餐需进一步改善,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是影响城市小学生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柳晓琳;高显会;程晓萍;李淑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1995年全国学生视力低常率地区差异.方法:利用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比较城乡以及不同经济片视力低常率差异及年龄、性别分布特征.结果:7~18岁中小学生的平均视力随年龄上升而逐步下降,视力低常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则明显上升.视力低常率为城女>城男>乡女>乡男.视力不良主要性质是近视,但低年龄小学生中因远视及其他原因亦不容忽视.结论:中国学生视力低常率仍居高不下,仍需加强学校防治视力低常的策略和措施的研究.
作者:季成叶;林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南京市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3年级和5年级学生75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小学生营养知识缺乏;学生营养知识主要来自老师和父母;小学生中存在经常不吃早餐、经常吃零食和经常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营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江芸;李庆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了解扬州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更好地开展本地区少儿卫生工作,我们用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价方法对1998年扬州市学生健康检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对中专生222名进行测试.结果: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37%.各项心理指标男女生均以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较为严重,且女生学习焦虑明显高于男生(P<0.01).结论:中专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作者:乔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温泉地区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方法:比较分析了生长发育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的长期增长趋势.结果:1993年我区中小学生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较1978年均有较大水平的增长,但胸围增长缓慢,低年龄组还出现负增长.结论:10年我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有积极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作者:詹季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营养状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24小时膳食记录法和称重法连续4天调查合肥市某高校589名九八级新生膳食状况,并进行常规营养缺乏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男生能量的摄入占供给量(RDA)的98%,基本满足;女生达75%,显示不足.能量来源的66.6%~69.0%为碳水化合物,20.2%~21.4%为脂肪,10.8%~12.0%为蛋白质,蛋白质摄入量仅达RDA的85.3%(男生)和72.9%(女生),且优质蛋白质不足.锌、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摄入量不足,钙摄入量仅占RDA的30.6%(男生)和31.4%(女生).膳食结构及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部分学生呈现营养缺乏体征,实验室检查表明30%的男生及15%的女生VitC缺乏.结论:该高校新生膳食状况离平衡膳食相差甚远,建议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副食摄入,提高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摄入量.
作者:方东生;查结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大新生大吸氧量逐年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大吸氧量直接测定法,调查资料采取问卷调查法.结果:大吸氧量男生下降了(0.3±0.09)L/min;女生下降了(0.21±0.07)L/min,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医学新生体质状况为体型瘦长,体重偏低,吸氧能力下降明显.提示在高中阶段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
作者:杨毅;陶友萍;刘家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