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辉;张焕峰;宋志宇;吴敏
1998年12月,成都市武侯区根据世行贷款--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工作要求,在区属2所中学和2所小学进行了健康促进学校现状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光明;刘云;陈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很多,至今尚未清楚.有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原发性高血压起始于儿童少年时期,因此,儿童少年时期高血压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1~3].为了解桂西地区儿童少年血压的特点,分析影响该民族儿童少年血压的有关因素,我们组织调查了壮、汉两民族7~16岁的中、小学生2 171人,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贤杰;蒙仕江;马迎教;郑承杰;邓树嵩;覃丹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及自拟调查表对大同医专846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主要心理问题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及敌对.女生组在人际关系、恐怖、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组的敌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P<0.01或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之间差异显著(P<0.01或P<0.05),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减少.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影响医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受人歧视和冷遇、害怕考试、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未来工作等13个因素.结论:应对医专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且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低年级及女生组的学生.
作者:吴花林;王林森;王芳芳;马存根;冯玉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71~1998年,对全市20个区(县)200所视力监测点校学生进行视力监测.结果:学生视力随学习负担变化而波动;视力低下率市区高于郊县,1998年市区为50.38%,郊县为30.93%,并与学习年限正相关(r=0.985 1,P<0.0005).结论:长时间、近距离阅读书写是视力低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保护学生视力的关键在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作者:周月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艾滋病(AIDS)自80年代初流行以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各地漫延.迄今为止仍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无有效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向青少年学生以及全社会的人们普及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建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仍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晶琦;孙江平;王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艾滋病(AIDS)不仅是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外一些医学院校已把它纳入课程教育,我国学者也建议采用类似方法,来提高人群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对延缓AIDS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1].为此,我们对卫生学校学生进行AIDS知识调查,为探索在卫生学校学生中开展AIDS教育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赵文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标准的种类、使用现状和使用者对有关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1999年4月对贵阳市涉及使用标准的省、市、区级卫生部门作询问式调查.结果:对不同年龄段个体使用的标准种类不同;不少医师对标准的一些基础知识不了解;在生长发育监测中,防疫站医师只测量而不使用标准作评价及建议.儿保医师虽作测量、评价及建议,但部分医师的营养保健建议不够正确.儿科医师则不使用标准.结论:认为应考虑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统一时间、统一方法制定统一的0~22岁的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并定期修订.还应对使用标准的有关人员加强培训.
作者:聂四平;詹键;辛小青;王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甲沟炎是一侧或两侧甲沟及其周围组织化脓性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常扩散,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病残,影响患指(趾)功能,笔者采用以六神丸制成水糊剂,局部外敷的方法治疗甲沟炎,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探讨影响中学生健康的因素,以便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自制影响中学生健康因素调查表,对城市4所中学944名中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家庭环境不利等因素对学生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学生、小年龄学生、女学生更为敏感.结论:不同的因素对中学生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城乡、性别、年龄、家庭环境等差别有显著性.农村学校是健康教育的薄弱环境,应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谢为民;王爱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需要层次在小学生中的分布特点,为开展素质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1 256例小学生心理需要状况,并对个性和行为进行评定,同时进行智商测定.结果:小学生心理需要以自尊需要为多,其次为自我实现的需要、爱的需要、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高年级学生需要层次高于低年级,女生高于男生,学习成绩差、智商低及有行为问题者需要层次均低于正常组.结论:小学生需要层次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学习成绩、智商、性格及行为问题均与需要的内容和层次有关,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作者:傅伟忠;瞿正万;陈美娣;古嘉琪;蔡正宜;林霞凤;卢瑛;姜华;夏建芳;徐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个性特征对当前医科学生的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EPQ、SSRS和WHOQOL-100量表对上岗前医科毕业生进行自评调查.结果:医科毕业生个性特征之间的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在多个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回归分析得出类似结果.结论:良好的个性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医科毕业生在获得社会支持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海程;黎锦团;刘珍妮;罗弦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问题仍未引起高度重视,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集中、规范的优势,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渠道,向学生传播口腔卫生知识,使其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为此,笔者进行了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卫生习惯的调查.
作者:马富;于立群;孙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影响当前卫校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方法:采用以问卷为主的形式对蚌埠卫校护理、医士专业3个年级450名学生进行学习动力调查.结果:67%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57%的学生认为缺乏学习动力与学校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有关,20%的学生认为对所学专业无兴趣.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稳定、乐观、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
作者:王岚;马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高中及中专是人生在生理上、心理上渐趋成熟的阶段,也是心理、生理变化剧烈的阶段,特别在毕业前夕更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本文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量表(MMPI)进行调查,以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马骥;李训友;周恒忠;李敬先;路英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自1993年开始执行<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按<全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技术规范>的要求,施行集体驱虫以来,为了解实行集体驱虫后,能否达到蠕虫感染阳性率下降到5%以下的目标,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随机选取广州市两个城区5所小学定点定期连续监测.现将1994年~1999年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伍碧雯;连建华;陈思东;杨翌;许雅;朱春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9年6月28日潍坊某私立学校教工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证实这次食物中毒是由鲜黄花菜引起的,现将调查情况浅析如下.
作者:宋兴田;王俊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研究学生生长发育的现状、规律,分析探讨某些疾病的内在联系、特征和差异,加强防治,促进健康,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1985年、1991年和1995年我区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及汉族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
作者:马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长泰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情况及健康教育的中期效果和卫生行为状况.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全县抽取30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20名5年级学生进行碘缺乏病健康知识调查.结果: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为84.0%,知识部分平均得分4.2分(总分5分);行为正确率为40.3%.结论:长泰县小学生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普及情况尚好,而健康教育的中期效果和卫生行为状况不佳.为确保碘缺乏病防治措施得到长期有效地落实,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作者:张丽辉;陈小燕;王志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态度与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郑州市596名中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42%~92%家庭分别存在各种不良的养育方式,如拒绝、过严、干涉、溺爱、期待、盲从、矛盾、不一致等.不良教养家庭的学生行为问题量表均值显著高于教养良好家庭的学生.结论:家庭的不良教养更易使学生产生各种反社会行为,如:反抗、破坏、不合作;以及非社会行为,如:自卑、不适应、孤独、抑郁、逃避、依懒等.
作者:李幼辉;张焕峰;宋志宇;吴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7年4月某县体卫站因在中小学生中预防流脑采用大面积服用磺胺(复方新诺明)的方法,而引起100多人出现不良症状,请求派人去进行调查.受市卫生局委派,我们立即到发病人数多的一所乡镇小学调查询问.在我们未去之前,县卫生防疫站已派有关人员作了初步了解并作了笔录,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孙红胜;高文华;吕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