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惠;陈维清;陈清海;吕炳强;郑振耀;周镇邦
甲沟炎是一侧或两侧甲沟及其周围组织化脓性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常扩散,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病残,影响患指(趾)功能,笔者采用以六神丸制成水糊剂,局部外敷的方法治疗甲沟炎,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71~1998年,对全市20个区(县)200所视力监测点校学生进行视力监测.结果:学生视力随学习负担变化而波动;视力低下率市区高于郊县,1998年市区为50.38%,郊县为30.93%,并与学习年限正相关(r=0.985 1,P<0.0005).结论:长时间、近距离阅读书写是视力低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保护学生视力的关键在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作者:周月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长泰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情况及健康教育的中期效果和卫生行为状况.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全县抽取30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20名5年级学生进行碘缺乏病健康知识调查.结果: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为84.0%,知识部分平均得分4.2分(总分5分);行为正确率为40.3%.结论:长泰县小学生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普及情况尚好,而健康教育的中期效果和卫生行为状况不佳.为确保碘缺乏病防治措施得到长期有效地落实,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作者:张丽辉;陈小燕;王志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哈尼族中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以便更好地对中学生进行营养指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法:抽取1998年景洪市3所中学579名13~15岁哈尼族中学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城市汉族学生对比.结果:营养不良率为10.36%(男7.86%,女12.71%),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营养不良率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而营养过剩女生明显多于男生.男女学生发育水平均较同龄城市汉族学生低.结论:对哈尼族中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应予以关注.
作者:赵春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泌尿系疾病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组疾病,发病早期往往是隐匿的,不易被家长发现,多在症状明显时才就诊,而治疗又有一定难度.为全面了解儿童泌尿系疾病的患病情况,以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我院于1998年12月~1999年6月对蚌埠市郊区万名健康小学生进行了尿液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惠泉;王秀华;李平;王洁;陈立福;黄玉柱;何春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7年4月某县体卫站因在中小学生中预防流脑采用大面积服用磺胺(复方新诺明)的方法,而引起100多人出现不良症状,请求派人去进行调查.受市卫生局委派,我们立即到发病人数多的一所乡镇小学调查询问.在我们未去之前,县卫生防疫站已派有关人员作了初步了解并作了笔录,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孙红胜;高文华;吕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高校学生体育活动过程中自我医务监督意识与行为培养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方法:在新乡医学院1997级4个班1998级全体学生中系统地讲授预防体育运动损伤知识,传授自我医务监督技能.结果:1997级实验班学生一年运动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同年级对照班(x2=22.06,P<0.001),1998级(实验班)全年级学生一年运动损伤率亦显著低于1995、1996级第一年运动损伤发生率.结论: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自我医务监督意识和行为培养,对预防运动损伤行之有效.
作者:郭照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患者为青春期少女,因其缺乏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知识,羞于诉说病痛,再加上学习负担过重,害怕耽误考试和升学,往往不能及时就医,以致等到出血时间较长,或出血量较多,或发生明显的精神萎糜、头晕、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时,才被家长或教师发现.而此时病情已迁延多日,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损害.现将我科1997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分析如下,以提高学生、教师和家长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刘桂兰;席玉玲;周丽娟;陶蕴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盐城工学院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采用5日称重法对226名学生进行营养调查.结果:该院学生营养存在如下一些问题:①膳食结构不合理,男、女生摄入蔬菜、水果、鱼类、乳类、蛋类未达要求,女生粮谷摄入量严重不足;②核黄素和早餐热量供应严重不足;③女生热量、蛋白质、钙和视黄醇摄入量不足,男生钙的摄入量也有不足;④男生中的14.0%、女生中的28.6%轻度贫血.结论:该院学生存在较多营养问题,应采取措施.
作者:刘万桃;刘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解高中学生体型状况,掌握该阶段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营养卫生保健措施及督导学生的体育锻炼.现将我校1987~1998年学生体型情况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毕永兰;任红燕;刘素萍;刘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杨浦区小学生现时膳食和营养状况,为以后改善学生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膳食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法.结果:平均每人每日热能、蛋白质、铁、硒、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的摄入量达到RDA,但维生素A、维生素B1和钙摄入量不足,脂肪摄入量偏高,而碳水化合物偏低.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1.21%,肥胖率为12.16%(男生高达15.77%),学生贫血率为17.22%,上午第三节课后血糖平均浓度为4.74±0.41mmol/L.结论:应加强小学生膳食营养和营养状况的监测,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实行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教育.
作者:陆永良;张龙妹;钱佩英;杨存娣;邱瑶琴;葛存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有效预防龋病对中学生危害,提高其健康水平.我们在多年的学校卫生工作中,采用以龋病普查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和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张小平;刘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解金秀瑶族自治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探讨和掌握本县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及发展规律,更好地开展本地区儿少卫生工作,笔者连续3年对县监测点校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的动态观察,现将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郭达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态度与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郑州市596名中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42%~92%家庭分别存在各种不良的养育方式,如拒绝、过严、干涉、溺爱、期待、盲从、矛盾、不一致等.不良教养家庭的学生行为问题量表均值显著高于教养良好家庭的学生.结论:家庭的不良教养更易使学生产生各种反社会行为,如:反抗、破坏、不合作;以及非社会行为,如:自卑、不适应、孤独、抑郁、逃避、依懒等.
作者:李幼辉;张焕峰;宋志宇;吴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卫校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表(EMBU),对零陵卫校441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性别、学业、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在6个因子都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源的学生在5个因子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男女生之间,统招生与职中生之间在父母教养方式的3个因子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学业及人格特征有影响.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作者:卢桂珍;李晓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消毒工作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监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笔者于1999年3月对阜阳市13所大中专院校医疗室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冰;何素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标准的种类、使用现状和使用者对有关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1999年4月对贵阳市涉及使用标准的省、市、区级卫生部门作询问式调查.结果:对不同年龄段个体使用的标准种类不同;不少医师对标准的一些基础知识不了解;在生长发育监测中,防疫站医师只测量而不使用标准作评价及建议.儿保医师虽作测量、评价及建议,但部分医师的营养保健建议不够正确.儿科医师则不使用标准.结论:认为应考虑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统一时间、统一方法制定统一的0~22岁的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并定期修订.还应对使用标准的有关人员加强培训.
作者:聂四平;詹键;辛小青;王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艾滋病(AIDS)自80年代初流行以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各地漫延.迄今为止仍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无有效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向青少年学生以及全社会的人们普及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建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仍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晶琦;孙江平;王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艾滋病(AIDS)不仅是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外一些医学院校已把它纳入课程教育,我国学者也建议采用类似方法,来提高人群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对延缓AIDS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1].为此,我们对卫生学校学生进行AIDS知识调查,为探索在卫生学校学生中开展AIDS教育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赵文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解我区考生的健康状况和因病淘汰及限报专业的原因,我们对1993年至1999年5 926名高考生的体检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作者:杨清富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