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发作间歇期痛风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高立凡;杨旭明

关键词:中药, 穴位敷贴, 痛风间歇期, 尿酸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痛风间歇期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且处于间歇期(包括慢性期)的患者59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避免诱因、治疗伴发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敷贴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贴敷时间2h/次,1次/d,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查血尿酸水平,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与组间对照统计学分析,用药时常规监测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患者生命体征.结果:2组病例血尿酸平均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间治疗前血尿酸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监测2组大便常规+潜血实验、肝功能、肾功能及生命体征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穴位敷贴疗法可稳定降低间歇期痛风病人血尿酸水平,疗效满意,方法安全.
中医药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热奄包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照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腰痹通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热奄包外用联合口服腰痹通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永;范晓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运动疗法联合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疗法联合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2001年1月-2017年8月的PubMed,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运动疗法联合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的对照研究.制定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有17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306例患者,其中接受运动疗法的患者770例,接受外治法的患者9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疗法联合外治疗法与对照组的疗效[MD = 3.86,CI(2.40,6.21),P<0.000 01]、VAS评分[MD = 0.64,CI(0.40,0.88),P<0.000 01]、Lysholm评分 [MD = 19.80,CI(18.00,21.60),P<0.000 01]、肌力 [MD =8.06,CI(5.31,10.81),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不良反应[MD=0.22,CI(0.03,1.83),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联合外治法组在疗效、VAS评分、Lysholm评分、肌力增强上都要优于非联合对照组.安全性/不良反方面,2组之间的比较并无差别.应鉴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梅其杰;段戡;郭锦荣;郑海军;张鑫;曾超;刘明伟;袁长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豆状核变性肝胆湿热病机探讨

    根据肝豆状核变性主要各家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认识,结合本病临床症状以及西医相关理论,以衷中参西的理念从肝胆湿热角度探讨本病;发现肝豆状核变性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为本、铜毒痰瘀为标等虚实夹杂之说或火热燔灼,引动肝风之论,治疗亦依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在临床上获得一定的疗效.然而临床上本病多表现为肝胆湿热,铜毒内蕴之证,依据遗传和铜代谢障碍西医致病机制以及现代研究进展,肝豆状核变性主要从肝胆湿热的病因病机入手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作者:郭玄玄;汪瀚;杨文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国内外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临床研究概况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现代社会的常见及高发疾病之一,主要以患者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状.国外通常将这一类综合症状统称为neck pain(颈痛),而在我国则属于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范畴.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代医学对于颈椎病引起的颈痛主要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及物理疗法,虽然疗效较好,但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大,禁忌症多.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有其独到的疗效,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也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该文对近6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了述评.

    作者:张雨桐;王姿雯;杜佳蓉;徐韬;杨紫艺;周梦媛;汪杏;赵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的应用

    根据数据挖掘中几类常用的方法,分别从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具体方法,对近10年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中的应用加以综述.总结各数据挖掘方法在名老中医治疗疾病的用药频次、用药药性、常用药对配伍规律、药症关联及新处方的挖掘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对各方法和研究目的的适应关系做出相应评价,提出对于不同研究目的较为适用的具体方法,并认为数据挖掘可为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和新的思路.

    作者:季青青;张国梁;刘雨香;夏先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运用查新的方法,检索近5年来以温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周围性面瘫临床文献,对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起源、穴位选取、临床疗效,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结果: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适宜临床推广,但临床研究的科学方法还存在不足,有待于提高.

    作者:石方芝;曹江鹏;宋小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概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胃肠功能疾病的范畴,分为多个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为其中常见的一种.通过查阅近10年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了艾灸在治疗D-IBS 中的应用,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类,总结艾灸治疗该病的特点和临床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为D-IBS的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作者:吴立斌;储浩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肺调血汤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以益肺调血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6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中药组和枸地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自拟益肺调血汤治疗,水煎服,1剂/日;枸地组则予以枸地氯雷他定口服1粒/晚.疗程均为3周.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积分,统计数据,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以和体征的积分较治疗前都明显下降了(P<0.05);2组患者治疗后组间的症状积分比较,在喷嚏、鼻痒及流涕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鼻塞方面,中药组优于枸地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中药组的总有效率96.67%,枸地组的总有效率则为90.00%,2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肺调血汤可以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尤其在改善鼻塞症状方面较抗组胺药物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琦;刘钢;吴飞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中的效果.方法:阑尾炎患者180例,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各90例,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恢复时间、术后12h内使用止痛药例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L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术后12h内使用止痛药例数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LA组肠瘘、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1%、2.2%、2.2%,显著优于开放组的4.4%、11.1%、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肠粘连和腹盆腔脓肿的发生率,2组患者相差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临床上我们需要严格的选择适应症,否则会适得其反,带来更多的隐患.

    作者:孙康;帅剑锋;梁启新;王炜;汪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试谈中医对瘙痒夜间加重病因病机的认识

    瘙痒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令人产生抓挠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多有夜间加重的表现,目前西医对其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文章主要从中医角度探讨引起瘙痒症状夜间加重的三个病因病机:阳虚风寒、血虚风燥及虫毒.

    作者:黎瑜;吴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研究进展

    目的:系统分析老年性便秘的病因病机,综述近10年来老年性便秘中医中药治疗进展,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近6年来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文献,节选和引用31篇.结果: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主要方法有中医内治、中医外治、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几个方面,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纲领,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达到驱邪不伤正的效果,且副作用小,价廉便捷,对人体没有实质脏器损害而易于接受.结论: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效果明显,但是治疗方案缺乏创新思路.

    作者:束樱子;侯勇;张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简况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中医学治疗癌性疼痛具有独特的优势,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张慧;李崇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味温氏奔豚汤联合丹参饮治疗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温氏奔豚汤联合丹参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温氏奔豚汤联合丹参饮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检测对比治疗前后2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 预计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温氏奔豚汤联合丹参饮治疗AECOPD 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周香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藤黄健骨丸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丸配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关节镜清理手术指针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关节镜手术组A组,n=60)和治疗组(关节镜手术+藤黄健骨丸组B组,n=60)2组,A组单纯给予膝关节镜下清理手术,B组在A组基础上配合中医经验药方服用藤黄健骨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记录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将120例患者治疗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数据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4、7 周膝关节疼痛的VAS 评分分值均明显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较A组大;而第3、5、7 周膝关节的Lysholm 评分二者均有上升,且B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藤黄健骨丸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患膝关节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自耿;阴小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防治新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显著疗效.文章对近几年关于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新认识和中药、中成药、中药提取物等对糖尿病肾病的新治疗进展以及提出的新学说做以综述.

    作者:徐从书;周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疗程对针灸疗效的影响

    针灸疗效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往对影响针灸疗效因素的研究多偏重于腧穴与刺激方法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其中疗程与针灸疗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确定合理的疗程治疗疾病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通过回顾相关针刺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发现针刺耐受、病人体质、针灸后效应及病种病程不同而疗程的长短也不相同,提示辨证选择合理的疗程长短和疗程间隔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必要条件.

    作者:张来举;王亚军;宋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10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超短波治疗及电针治疗,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86.79%高于对照组67.31%,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91.34±8.83)分高于对照组(70.09±10.91)分,VAS评分(3.01±0.84)分低于对照组(4.68±1.45)分,P<0.05.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通过调和营卫,疏通经络气血,增强肌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志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生化指标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研究概况

    气阴两虚证是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中医证型.论文综述了近十年有关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类型、生化指标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的中医临床研究,包括病因病机、与气阴两虚证关系密切的三种病理类型(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生化指标(蛋白尿、血尿、低蛋白血症等),以及治法方药.本病病机为感受外邪或久病不愈,而出现的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中医治则以益气养阴为法,方药以经方、验方为主.将中医的宏观辨证和西医的微观分析结合起来,为临床上达到异病同证同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甘兰岚;谭海丽;周少婷;黄国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

    追溯近20年与清肾颗粒相关文献,归纳清肾颗粒的研究现状.清肾颗粒以临床证候为依据立方,组方严谨、符合循证依据;长期临床验证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免疫、抗炎、活血化瘀和抗纤维化等作用;动物实验和质量标准及有效安全性鉴定则从不同侧面验证了清肾颗粒有效性和安全性.前期成果为其下一步更深层次研究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甘小双;张红梅;王亿平;王东;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筋骨辨证理论应用反阿是穴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理论探讨

    以筋骨辨证理论为指导,在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筋膜、以及骨关节局部寻找反阿是穴点,采用针刺、推拿等治疗方法,观察肩关节周围炎疼痛的缓解程度,后期配合功能锻炼评估疗效.认为反阿是穴疗法进一步延伸及扩充了肩周炎的治疗思路,通过针刺一个或多个反阿是穴点,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明显,这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整体观念则清晰地阐释了筋骨的镜像运动原理,体现了筋骨辨证理论分阶段治疗的整体性.

    作者:巩固;曹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