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双;张红梅;王亿平;王东;金华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中医学治疗癌性疼痛具有独特的优势,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张慧;李崇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针灸疗效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往对影响针灸疗效因素的研究多偏重于腧穴与刺激方法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其中疗程与针灸疗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确定合理的疗程治疗疾病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通过回顾相关针刺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发现针刺耐受、病人体质、针灸后效应及病种病程不同而疗程的长短也不相同,提示辨证选择合理的疗程长短和疗程间隔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必要条件.
作者:张来举;王亚军;宋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刘爱民教授认为湿疹的基本病机责之于湿,其病情反复不愈的原因在于湿热难除.从首辨湿从何来、辨阳虚阳郁、辨六经三个角度来论述湿疹的发病机制,注重辨皮损和整体辨证,提出了湿疹的发病多和内湿外湿有关,内湿与阳虚、阳郁,气化功能失常有关,外湿则责之于卫气不固,感受外邪;治疗上分阳虚湿热、阳郁湿热两大证候,分别采用益气温阳除湿法、通阳除湿法.
作者:李静文;刘爱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文章介绍了周全副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首先分析归脾汤的组成、功用、适应症;其次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说明周全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理论基础,并附经典案例予以验证.
作者:赵蒙琳;谷雪军;李宗威;周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中的效果.方法:阑尾炎患者180例,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各90例,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恢复时间、术后12h内使用止痛药例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L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术后12h内使用止痛药例数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LA组肠瘘、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1%、2.2%、2.2%,显著优于开放组的4.4%、11.1%、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肠粘连和腹盆腔脓肿的发生率,2组患者相差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临床上我们需要严格的选择适应症,否则会适得其反,带来更多的隐患.
作者:孙康;帅剑锋;梁启新;王炜;汪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小针刀结合选取扶正固本类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评价此疗法在治疗肌筋膜炎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在缩短此病疗程,减少复发方面的优势.方法:将40例肌筋膜炎患者分均分为2组,每七天治疗一次,共治疗两次.每个疗程结束后VAS、JOA量表评分,同时随访4、6周患者VA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痊愈所需时间、每个疗程结束后的VAS及随访4、6周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扶正固本穴位埋线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相对单一针刀疗法疗效更为确切,且能显著缩短病程.
作者:陈号;刘龙彪;沈斌;陈梅;沈艳;姜文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痛风间歇期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且处于间歇期(包括慢性期)的患者59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避免诱因、治疗伴发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敷贴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贴敷时间2h/次,1次/d,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查血尿酸水平,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与组间对照统计学分析,用药时常规监测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患者生命体征.结果:2组病例血尿酸平均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间治疗前血尿酸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监测2组大便常规+潜血实验、肝功能、肾功能及生命体征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穴位敷贴疗法可稳定降低间歇期痛风病人血尿酸水平,疗效满意,方法安全.
作者:高立凡;杨旭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茵莲汤联合长球囊及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通过踝肱指数(ABI)筛查存在下肢血管病变、Wagner分级1-4级患者共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茵莲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长球囊及支架介入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提高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莲汤联合长球囊及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提高有显著意义.
作者:叶斌;吴寅;王璐;李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并且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滞的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药8周.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浊胶囊.8周后比较2组临床效果、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瘦素(LPN)、餐后2h血糖(2h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并计算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为60.63%,治疗组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益气化浊胶囊在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方面有肯定疗效,其发挥效应机制可能与降低瘦素水平相关.
作者:刘照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胡艳君主任总结多年中医皮肤临床经验,结合宁夏当地饮食生活习惯及回医理论,自拟回药痤疮Ⅱ号方,治疗青春期痤疮以清泻肺热、健脾益气、散寒和胃、凉血消疹为法则,取得了显著疗效,易于临床医生参考学习并应用.
作者:胡艳君;董月;雷鸣;李雅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显著疗效.文章对近几年关于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新认识和中药、中成药、中药提取物等对糖尿病肾病的新治疗进展以及提出的新学说做以综述.
作者:徐从书;周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估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穴位干预糖尿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40例已入选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选病例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及心理干预,试验组用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氟西汀胶囊配合假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量表评分、血糖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糖尿病抑郁患者的症状,迟滞患者病情进展.
作者:熊伟伟;李蕾;刘红军;汪小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范从海院长基于徐州市中医院医联体的发展历程,从医院各医联体的管理和医院职工的管理两个方面,探讨质量管理同质化的重要性,为医院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兄弟医院提供借鉴.
作者:马传卫;解伟华;刘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扶正散结方联合热灌注化疗对肺癌恶性胸水患者疗效评价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21例,常规组予热灌注化疗,联合组在热灌注化疗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免疫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指标总T细胞、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的含量联合组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联合组生活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散结方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张熳媛;田菲;刘路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文献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股骨头坏死相关文献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内容提取和分析,建立股骨头坏死证候文献数据库,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8篇,出现频率较高的7个证候依次为: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气血两虚证、痰湿阻络证、痰瘀互结证和肾虚血瘀证.结论: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和症状的多样性反映了该病的复杂性,其病位涉及肝、肾、筋骨和经络,病性涉及虚、瘀、痰、湿、热、寒等.
作者:尤莉莉;杨铁柱;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六字诀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的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及对照组(n=30).实验组在保持原用药物和饮食习惯不变的基础上,规律练习健身气功·六字诀,每周练习3 ~ 5 天,1 次约30min 左右,每周到医院集中练习1 次.对照组不进行规律性锻炼.实验周期为12 个月,分别在练功前、练功第6 个月、练功第12 个月应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练功第6 个月、第12 个月时各维度得分及总评分较练功前均有所提升(P<0.05),尤其在练功第12个月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精力(VT)及生理健康总评(PCS)方面较练功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实验后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受试者练功第12个月在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生理健康总评(PCS)及心理健康总评(MCS)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规律练习健身气功·六字诀可有效改善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在PF、BP、VT及PCS方面.
作者:王诗画;高天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转变,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慢性疾病谱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虽已取得一定疗效,然其毒副作用大,药物依赖性强,故仍不能为多数患者所接受.中医药疗法可平调脏腑气血,全方位、多靶点干预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为其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李廷恩;李雪苓;刘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运用查新的方法,检索近5年来以温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周围性面瘫临床文献,对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起源、穴位选取、临床疗效,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结果: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适宜临床推广,但临床研究的科学方法还存在不足,有待于提高.
作者:石方芝;曹江鹏;宋小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Cochrane Library 与PUBMED等国外数据库,查找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0月2日.2 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样本量为10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有效率[RR=1.36,95%CI(1.26,1.47),P<0.00001],中医证候疗效[RR=1.33,95%CI(1.19,1.48),P<0.00001],排卵率[RR=1.72,95%CI(1.22,2.44),P=0.002],卵巢体积[MD=-1.09,95%CI(-1.75,-0.44),P=0.001],BMI(体重指数)[MD=-0.83,95%CI(-1.19,-0.46),P<0.00001],BBT(基础体温)[RR=1.71,95%CI(1.43,2.05),P<0.00001],LH(促黄体生成素)水平[MD=-0.93,95%CI(-1.19,-0.68),P<0.00001],T(睾酮)值[MD=-0.83,95%CI(-1.19,-0.46),P<0.0000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研究有12项报道了不良反应情况,其余3项未加以报道.结论: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总体质量较低,研究数量较少,故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王艳辉;李涵;李新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内服对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1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大腿段主干剥脱术,小腿部均用激光灼闭治疗.入选病例中围术期给予中药汤剂内服的患者61例(观察组),未给予中药内服的患者60例(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FPS-R评分:0级49例,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1例,与对照组(0级18例,Ⅰ级20例、Ⅱ级15例、Ⅲ级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栓性浅静脉炎、皮下淤血、色素沉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隐神经损伤、皮肤灼伤、深静脉血栓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曲张围术期给予益气化瘀方内服能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疼痛.
作者:苏福巧;刘保义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