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穴位干预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熊伟伟;李蕾;刘红军;汪小翠

关键词:糖尿病抑郁症, 中药, 重复经颅磁刺激, 穴位, 汉密尔顿量表评分
摘要:目的:评估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穴位干预糖尿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40例已入选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选病例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及心理干预,试验组用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氟西汀胶囊配合假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量表评分、血糖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糖尿病抑郁患者的症状,迟滞患者病情进展.
中医药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防治新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显著疗效.文章对近几年关于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新认识和中药、中成药、中药提取物等对糖尿病肾病的新治疗进展以及提出的新学说做以综述.

    作者:徐从书;周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可形成结节及包块,能引起不孕、进行性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目前治疗以药物、手术治疗为主,但其疗效不理想,且治疗副作用大.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可以改善卵巢功能异常、调节自身免疫、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论文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以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操丽;李伟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简况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中医学治疗癌性疼痛具有独特的优势,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张慧;李崇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国内外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临床研究概况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现代社会的常见及高发疾病之一,主要以患者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状.国外通常将这一类综合症状统称为neck pain(颈痛),而在我国则属于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范畴.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代医学对于颈椎病引起的颈痛主要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及物理疗法,虽然疗效较好,但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大,禁忌症多.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有其独到的疗效,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也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该文对近6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了述评.

    作者:张雨桐;王姿雯;杜佳蓉;徐韬;杨紫艺;周梦媛;汪杏;赵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滋肾宁心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济学研究

    目的:探讨滋肾宁心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经济学.方法: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滋肾宁心胶囊和坤泰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与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K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品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3、6.28,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药物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相当,但滋肾宁心胶囊成本-效果比明显较低.

    作者:王广伟;杨龙飞;李昌;陈凡平;郑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研究进展

    目的:系统分析老年性便秘的病因病机,综述近10年来老年性便秘中医中药治疗进展,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近6年来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文献,节选和引用31篇.结果: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主要方法有中医内治、中医外治、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几个方面,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纲领,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达到驱邪不伤正的效果,且副作用小,价廉便捷,对人体没有实质脏器损害而易于接受.结论: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效果明显,但是治疗方案缺乏创新思路.

    作者:束樱子;侯勇;张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

    追溯近20年与清肾颗粒相关文献,归纳清肾颗粒的研究现状.清肾颗粒以临床证候为依据立方,组方严谨、符合循证依据;长期临床验证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免疫、抗炎、活血化瘀和抗纤维化等作用;动物实验和质量标准及有效安全性鉴定则从不同侧面验证了清肾颗粒有效性和安全性.前期成果为其下一步更深层次研究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甘小双;张红梅;王亿平;王东;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疗程对针灸疗效的影响

    针灸疗效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往对影响针灸疗效因素的研究多偏重于腧穴与刺激方法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其中疗程与针灸疗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确定合理的疗程治疗疾病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通过回顾相关针刺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发现针刺耐受、病人体质、针灸后效应及病种病程不同而疗程的长短也不相同,提示辨证选择合理的疗程长短和疗程间隔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必要条件.

    作者:张来举;王亚军;宋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Cochrane Library 与PUBMED等国外数据库,查找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0月2日.2 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样本量为10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有效率[RR=1.36,95%CI(1.26,1.47),P<0.00001],中医证候疗效[RR=1.33,95%CI(1.19,1.48),P<0.00001],排卵率[RR=1.72,95%CI(1.22,2.44),P=0.002],卵巢体积[MD=-1.09,95%CI(-1.75,-0.44),P=0.001],BMI(体重指数)[MD=-0.83,95%CI(-1.19,-0.46),P<0.00001],BBT(基础体温)[RR=1.71,95%CI(1.43,2.05),P<0.00001],LH(促黄体生成素)水平[MD=-0.93,95%CI(-1.19,-0.68),P<0.00001],T(睾酮)值[MD=-0.83,95%CI(-1.19,-0.46),P<0.0000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研究有12项报道了不良反应情况,其余3项未加以报道.结论:补肾化痰法治疗肾虚痰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总体质量较低,研究数量较少,故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王艳辉;李涵;李新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扶正散结方联合热灌注化疗对肺癌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扶正散结方联合热灌注化疗对肺癌恶性胸水患者疗效评价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21例,常规组予热灌注化疗,联合组在热灌注化疗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免疫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指标总T细胞、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的含量联合组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联合组生活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散结方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张熳媛;田菲;刘路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周全运用归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文章介绍了周全副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首先分析归脾汤的组成、功用、适应症;其次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说明周全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理论基础,并附经典案例予以验证.

    作者:赵蒙琳;谷雪军;李宗威;周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运用查新的方法,检索近5年来以温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周围性面瘫临床文献,对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起源、穴位选取、临床疗效,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结果: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适宜临床推广,但临床研究的科学方法还存在不足,有待于提高.

    作者:石方芝;曹江鹏;宋小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发作间歇期痛风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痛风间歇期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且处于间歇期(包括慢性期)的患者59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避免诱因、治疗伴发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敷贴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贴敷时间2h/次,1次/d,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查血尿酸水平,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与组间对照统计学分析,用药时常规监测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患者生命体征.结果:2组病例血尿酸平均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间治疗前血尿酸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监测2组大便常规+潜血实验、肝功能、肾功能及生命体征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穴位敷贴疗法可稳定降低间歇期痛风病人血尿酸水平,疗效满意,方法安全.

    作者:高立凡;杨旭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指禅推拿手法临床应用

    从一指禅推拿手法的起源,操作特点,演变规律,适应病种,机理,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论述,证实了一指禅推拿手法疗效显著,适应范围广,为更好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培真;何光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气化浊胶囊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并且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滞的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药8周.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浊胶囊.8周后比较2组临床效果、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瘦素(LPN)、餐后2h血糖(2h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并计算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为60.63%,治疗组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益气化浊胶囊在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方面有肯定疗效,其发挥效应机制可能与降低瘦素水平相关.

    作者:刘照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味温氏奔豚汤联合丹参饮治疗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温氏奔豚汤联合丹参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温氏奔豚汤联合丹参饮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检测对比治疗前后2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 预计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温氏奔豚汤联合丹参饮治疗AECOPD 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周香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文献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股骨头坏死相关文献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内容提取和分析,建立股骨头坏死证候文献数据库,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8篇,出现频率较高的7个证候依次为: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气血两虚证、痰湿阻络证、痰瘀互结证和肾虚血瘀证.结论: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和症状的多样性反映了该病的复杂性,其病位涉及肝、肾、筋骨和经络,病性涉及虚、瘀、痰、湿、热、寒等.

    作者:尤莉莉;杨铁柱;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3例及西药加补益脾肾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方药组(治疗组)23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和浮肿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每组血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比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血尿素氮、血肌酐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浮肿减轻.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浮肿比对照组消退快.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郑栓;郑建国;王东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运动疗法联合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疗法联合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2001年1月-2017年8月的PubMed,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运动疗法联合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的对照研究.制定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有17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306例患者,其中接受运动疗法的患者770例,接受外治法的患者9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疗法联合外治疗法与对照组的疗效[MD = 3.86,CI(2.40,6.21),P<0.000 01]、VAS评分[MD = 0.64,CI(0.40,0.88),P<0.000 01]、Lysholm评分 [MD = 19.80,CI(18.00,21.60),P<0.000 01]、肌力 [MD =8.06,CI(5.31,10.81),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不良反应[MD=0.22,CI(0.03,1.83),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联合外治法组在疗效、VAS评分、Lysholm评分、肌力增强上都要优于非联合对照组.安全性/不良反方面,2组之间的比较并无差别.应鉴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梅其杰;段戡;郭锦荣;郑海军;张鑫;曾超;刘明伟;袁长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豆状核变性肝胆湿热病机探讨

    根据肝豆状核变性主要各家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认识,结合本病临床症状以及西医相关理论,以衷中参西的理念从肝胆湿热角度探讨本病;发现肝豆状核变性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为本、铜毒痰瘀为标等虚实夹杂之说或火热燔灼,引动肝风之论,治疗亦依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在临床上获得一定的疗效.然而临床上本病多表现为肝胆湿热,铜毒内蕴之证,依据遗传和铜代谢障碍西医致病机制以及现代研究进展,肝豆状核变性主要从肝胆湿热的病因病机入手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作者:郭玄玄;汪瀚;杨文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