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耿;阴小龙
目的:评估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穴位干预糖尿病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40例已入选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选病例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及心理干预,试验组用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氟西汀胶囊配合假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量表评分、血糖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糖尿病抑郁患者的症状,迟滞患者病情进展.
作者:熊伟伟;李蕾;刘红军;汪小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以筋骨辨证理论为指导,在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筋膜、以及骨关节局部寻找反阿是穴点,采用针刺、推拿等治疗方法,观察肩关节周围炎疼痛的缓解程度,后期配合功能锻炼评估疗效.认为反阿是穴疗法进一步延伸及扩充了肩周炎的治疗思路,通过针刺一个或多个反阿是穴点,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明显,这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整体观念则清晰地阐释了筋骨的镜像运动原理,体现了筋骨辨证理论分阶段治疗的整体性.
作者:巩固;曹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跟痛症是以足底后跟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候群,文章就跟痛症的概念及临床表现进行简要阐述,并讲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思路及方法.针对近10年来针灸对本病的研究进行具体综述,说明针灸治疗该病具有方法多样,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郭晓华;陈董董;朱庆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转变,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慢性疾病谱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虽已取得一定疗效,然其毒副作用大,药物依赖性强,故仍不能为多数患者所接受.中医药疗法可平调脏腑气血,全方位、多靶点干预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为其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李廷恩;李雪苓;刘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现代社会的常见及高发疾病之一,主要以患者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状.国外通常将这一类综合症状统称为neck pain(颈痛),而在我国则属于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范畴.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代医学对于颈椎病引起的颈痛主要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及物理疗法,虽然疗效较好,但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大,禁忌症多.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有其独到的疗效,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也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该文对近6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了述评.
作者:张雨桐;王姿雯;杜佳蓉;徐韬;杨紫艺;周梦媛;汪杏;赵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针灸疗效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往对影响针灸疗效因素的研究多偏重于腧穴与刺激方法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其中疗程与针灸疗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确定合理的疗程治疗疾病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通过回顾相关针刺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发现针刺耐受、病人体质、针灸后效应及病种病程不同而疗程的长短也不相同,提示辨证选择合理的疗程长短和疗程间隔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必要条件.
作者:张来举;王亚军;宋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古代中药治疗面痛病的中药选用特点和处方规律,探讨中药治疗面痛病的中药处方规律.方法:检索新中国成立以前的1000多种文献中涉及中药治面痛病的相关数据,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运用中药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索古代医籍123本,共摘录古代文献237条古代中药治疗面痛疾病的相关数据.其中解表药应用多,占43.18%,羌活、甘草及防风被选用的频次高.方剂应用中以风热上犯的选奇汤多.中药配伍中,祛风解表的羌活防风频率高.结论:古代医家治疗与面痛病相关病症所选用的中药方剂是随着对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完善,在临床中应正确认识病因病机,灵活处方用药.
作者:徐洋洋;吴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瘙痒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令人产生抓挠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多有夜间加重的表现,目前西医对其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文章主要从中医角度探讨引起瘙痒症状夜间加重的三个病因病机:阳虚风寒、血虚风燥及虫毒.
作者:黎瑜;吴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范从海院长基于徐州市中医院医联体的发展历程,从医院各医联体的管理和医院职工的管理两个方面,探讨质量管理同质化的重要性,为医院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兄弟医院提供借鉴.
作者:马传卫;解伟华;刘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文章介绍了周全副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首先分析归脾汤的组成、功用、适应症;其次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说明周全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理论基础,并附经典案例予以验证.
作者:赵蒙琳;谷雪军;李宗威;周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中医学治疗癌性疼痛具有独特的优势,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张慧;李崇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胡艳君主任总结多年中医皮肤临床经验,结合宁夏当地饮食生活习惯及回医理论,自拟回药痤疮Ⅱ号方,治疗青春期痤疮以清泻肺热、健脾益气、散寒和胃、凉血消疹为法则,取得了显著疗效,易于临床医生参考学习并应用.
作者:胡艳君;董月;雷鸣;李雅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刘爱民教授认为湿疹的基本病机责之于湿,其病情反复不愈的原因在于湿热难除.从首辨湿从何来、辨阳虚阳郁、辨六经三个角度来论述湿疹的发病机制,注重辨皮损和整体辨证,提出了湿疹的发病多和内湿外湿有关,内湿与阳虚、阳郁,气化功能失常有关,外湿则责之于卫气不固,感受外邪;治疗上分阳虚湿热、阳郁湿热两大证候,分别采用益气温阳除湿法、通阳除湿法.
作者:李静文;刘爱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茵莲汤联合长球囊及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通过踝肱指数(ABI)筛查存在下肢血管病变、Wagner分级1-4级患者共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茵莲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长球囊及支架介入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提高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莲汤联合长球囊及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提高有显著意义.
作者:叶斌;吴寅;王璐;李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络病理论深受学术界的重视,络病理论在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治疗中已初见成效,论文试从络病理论为出发点,结合恶性肿瘤的中医络病病机,以虫类药物为例,探讨解毒通络法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以期为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方面提供新思路.
作者:杜高娣;吴丹;方文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显著疗效.文章对近几年关于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新认识和中药、中成药、中药提取物等对糖尿病肾病的新治疗进展以及提出的新学说做以综述.
作者:徐从书;周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重症.导师厉健认为异位妊娠主要与盆腔炎导致子宫、输卵管功能及形态发生改变有关.导师认为湿热邪毒内侵,客于胞宫,冲任脉络阻滞,瘀结不畅,孕卵不能运达子宫,发为异位妊娠.湿热下注,冲任气血不畅,瘀与热互结,滞于少腹,为异位妊娠基本病机.导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根据多年治疗异位妊娠的经验总结自拟杀胚消癥方,以活血化瘀,消癥杀胚立法,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侯永丽;厉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可形成结节及包块,能引起不孕、进行性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目前治疗以药物、手术治疗为主,但其疗效不理想,且治疗副作用大.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可以改善卵巢功能异常、调节自身免疫、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论文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以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操丽;李伟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胃肠功能疾病的范畴,分为多个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为其中常见的一种.通过查阅近10年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了艾灸在治疗D-IBS 中的应用,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类,总结艾灸治疗该病的特点和临床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为D-IBS的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作者:吴立斌;储浩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从一指禅推拿手法的起源,操作特点,演变规律,适应病种,机理,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论述,证实了一指禅推拿手法疗效显著,适应范围广,为更好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培真;何光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