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王皓;杨再兴;仲人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疾病[1],其获得过程通常是由患者自身的抗体和补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红细胞造血功能缺失,从而引发的溶血性贫血.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人们往往会忽视自己身体的营养状况,个人身体体质大不如前,导致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逐年增多.在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医学界逐渐引进现代科学技术,采取抗血清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得到了医学界普遍认可.根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疗效以及预后和患者自身带有的抗体类型和基本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利用广谱抗人球蛋白血清、单特异性抗体IgG、抗C3抗血清这3种抗血清[2,3],注射到病人体内,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的临床试验,再结合相关溶血性贫血的理论对注射3种抗血清的患者做进一步的治疗.本次临床试验,对我院3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分析,并根据临床治疗结果,探讨该方法的治疗意义,具体报道方案如下.
作者:汪克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由医师、护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多专业协调合作团队,针对某个特定的疾病诊断或某项临床症状,制定顺序性和时间性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减少延迟康复和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在短时间内获得佳的医疗服务品质.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具有规范诊疗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的作用,同时有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医疗资源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1].临床路径在我院我科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使用中存在着对路径不熟悉、对实施效果不确定等抵触心理,通过对比临床路径开展前后的变化有利于我们建立开展临床路径的信心,发现存在的问题,逐渐掌握和修订适合本学科特色的临床路径,切实发挥其优越性.
作者:张研;石琳琳;王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死亡率比较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常有内分泌变化[1].肿瘤患者可以出现甲状腺功能的改变[2].单核巨噬细胞可以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其作用是通过与细胞膜表面高亲合性特异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s)结合而产生.本组研究了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经确诊肝癌患者46例手术治疗前后的甲状激素的变化以及sTNFR I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昌卫;陈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KISS-1、MMP-9在子宫腺肌症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KISS-1、MMP-9在子宫腺肌症异位内膜40例、正常内膜20例(增生期内膜10例,分泌期内膜10例)表达差异.结果KISS-1在子宫腺肌症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减弱(P<0.01);MMP-9在子宫腺肌症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表达增强,两者相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KISS-1基因表达减弱与MMP-9基因表达增强协同作用导致异位内膜有较强侵袭能力,KISS-1、MMP-9可能与腺肌症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KISS-1、MMP-9有助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金海鸿;单梅;李秀荣;杨丽娜;周立群;李颖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龋病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儿童龋齿患病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发病率为43%-72.4%[1,2],直接影响着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3],5岁儿童乳牙疾病的患龋率为66.0%,有97%的龋齿未经治疗.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以上数据均表明我国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较高,龋病充填率较低.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患龋率仍较高,2003年WHO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学龄儿童患龋率为60%-90%[4],2005年8月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报道,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27%,学龄儿童为42%,91%的成人曾有牙齿龋坏的历史[5].我国第二次口腔健康调查资料显示,80%恒牙龋发生在25%的易感人群,美国第三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也提示80%恒牙龋发生在25%的易感人群中,提示儿童乳牙患龋是预测其恒牙患龋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乳牙龋儿童患恒牙龋的危险性是乳牙无龋的2-6倍[6].所以了解龋病的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对预防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龋病的相关因素、流行状况、以及龋病的危害性和龋病预防等进行一系列简要综述,为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国珍;罗云纲;魏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血清S100β蛋白可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中,属于钙结合蛋白.血清S100β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影响着细胞的分化增殖等[1,2].在脑损伤的早期,神经细胞受损后,S100β蛋白会大量被释放进入血液,能够被检测出来,被认为是脑损害的重要特异性生化标志物之一.本文观察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改变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作者:郭政次;曾捷;廖泰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多发性脑梗死是指脑内有多个缺血性软化梗塞灶,发病后会出现瘫痪、感觉与语言障碍,甚至出现痴呆,好发于50-60岁的男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临床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临床研究发现,造成多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准确诊断脑梗死的有关信息对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对于该病有效的诊断方法就是进行MRI 和CT 检查[2].本研究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CT 和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两种方法对该病检测的优缺点,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望洲;张燕;陈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升高不仅可以作为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双重激活的主要指标,也是继发性纤溶亢进敏感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有研究认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凝血系统的激活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白血病细胞中的异常促凝物质不仅可能会引起促凝和导致凝血活性的增高,还可能会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通过检测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D-二聚体含量,分析其化疗前后的差异,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大鹏;徐爽;艾清;袁宝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在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探讨Sox2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已确诊的不同类型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病理标本中Sox2的表达水平.结果Sox2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为4.5%,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为70%,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Sox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ox2在鳞癌中高表达,在腺癌中几乎不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景贺;王丽萍;金立方;贾姣源;耿嘉男;马忠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人工气腹引起患者腹内压急剧升高,一方面在短时间内导致儿茶酚胺类内源性活性物质分泌增加,而引起外周血管阻力上升,进而血压骤升.另一方面,大量二氧化碳入血引起高碳酸血症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尼卡地平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药,对冠状动脉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同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的降压作用,本文旨在观察尼卡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中高血压发作的防治作用.
作者:周姝;宋智敏;崔云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胼胝体变性又称Marchiafava Bignami disease(MBD),主要见于慢性酒精中毒和严重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我国首例MBD由宣武医院张通等人于1994年报道,CT和MRI应用后,诊断率提高.现对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诊治的4例MB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孙肖爽;胥桂华;孙冰;蔺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ABO血型抗原的正确鉴定是关系到临床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安全配型的关键和基础.一些疾病发生后尤其在疾病加重时往往出现血型抗原减弱而导致正反定型不符,造成配型困难.目前国内外均有白血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的报道[1],我们总结7例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白血病患者正确定型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光辉;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恶性肿瘤病人并发感染是影响其住院治疗效果,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不可忽视因素, 甚至是威胁肿瘤患者生命的重要并发症,为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更好地加强管理,防控医院感染,我们对住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分析.
作者:冯刚;高忠;张雅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1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20例有室早的健康体检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其室早后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及其平均值进行测量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组室早后TO值高于对照组;T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冠心病组中TO和TS异常的阳性率分别为44%和31.9% ;对照组TO和TS异常的阳性率分别为20.8%和12.5%.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O和TS均异常者27.6%,对照组TO和TS均异常者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TO 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r=0.470,P<0.05),TS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呈负相关(r=0.611,P<0 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TO、TS值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异常程度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增加,且TO、TS值均异常时心源性猝死风险增高.及时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TO和TS值对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爱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先天性平滑肌错构瘤是一种来源于平滑肌的皮肤良性肿瘤,皮损常见于腰部,位于上臂及左肩背部者罕见.我们在临床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岁,因左上臂及肩背部片状斑块3年于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岁左右其父母发现患儿左上臂伸侧有指甲面大小的淡褐色斑块,略隆起,无自觉症状,近半年来皮损逐渐扩大至左肩背部,呈条带状,未诊治.既往健康,正常分娩,无类似疾病家族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上臂伸侧至左肩背部见一略隆起的淡褐色斑块,边界不清楚,大小约20.0 cm×5 0 cm,触之质韧,稍有浸润感,无触痛,摩擦皮损后发生暂时性隆起.皮损组织病理活检示:真皮内见大量平滑肌样组织增生,平滑肌束排列不规则,向各个方向延伸,有时延伸到毛囊(图1A).免疫组化染色: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 SMA)阳性(图1B).临床诊断:先天性皮肤平滑肌错构瘤.
作者:魏婷;李洪霞;于艳;李珊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性比较单一动态增强(DCE-MRI)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MR资料.分析病变的增强表现和DWI的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作统计学分析,评价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DCE-MRI恶性病灶检出率为95.4%.DWI恶性病灶检出率为86.4%.DCE-MRI及DWI联合应用恶性病灶检出率为100%.单纯TIC、ADC值及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2.7%,72.7%,86.4%;特异性为75%,83.3%,89.1%;准确性为73.9%,81.8%,91.3%;阳性预测值72.7%,80%,90.5%.结论 DCE-MRI及DWI联合成像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TIC结合ADC值较单一检查方法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合保;赵向荣;李保卫;刘武杰;刘晓亮;张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P-FCM)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观察等方面的价值日益突出,本研究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MM患者骨髓标本中的浆细胞与瘤细胞表面相关抗原进行检测,以期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本病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岩;吕忠文;魏洪涛;张永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人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或炎症因素刺激而产生的.在机体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炎症开始后6-12 h可被检测到.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2].在传统的临床诊断中我们常规单独检测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但是由于在临床治疗中,部分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不能排除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导致在治疗上的偏差,从而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和压力.本文通过对200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末梢血CRP的快速检测联合小儿末梢血常规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RP联合血常规检测,使临床医生对小儿感染程度及其呼吸道病原体做出明确诊断,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及其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徐爽;庄金宝;艾清;董大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血流感染(BS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和毒素侵入血循环,在血液中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诱导因子释放,引起全身感染、中毒和炎症反应.结果可以导致血压下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引起原因是由于器官移植、介入性治疗、广谱抗菌药物等大量应用、免疫受损,从而为致病菌乃至机会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抗感染治疗的不规范、不合理,容易造成菌群失调,诱导病原菌耐药基因的表达,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危及生命,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困难[1].
作者:陈媛媛;刘晓峰;高海燕;于秀艳;缪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眶内球外病变与眼环夹角大小对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42例眶内球外与眼环相关病变,根据其与眼环的夹角可分为与眼环成锐角10例及成钝角病变32例,且与病理结果对照,并计算该分类方法对眶内球外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SE)、特异度(SP)、准确度(AC)、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结果该分类标准对良性肿瘤定性诊断的SE、SP、PPV及NPV分别为66.7%、100%、100%和84.4%;AC为88.1%.结论 按与眼环夹角大小对眶内球外病变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定性诊断,眼环外病变与眼环成锐角的为良性肿瘤,而与眼环成钝角的病变,多为炎性病变或恶性肿瘤.
作者:窦文广;岳军艳;吴清武;陈杰;王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