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氧化酶-2与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的相关研究

王红艳;徐春亮;蔡凡;曹久妹;陈晓南;吴方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环氧化酶-2,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单核-内皮细胞黏附, 前列腺素E2
摘要: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水平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内皮细胞COX-2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COX-2蛋白表达量;ELISA检测内皮细胞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结果 内皮细胞COX-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在炎症因子TNF-α、IL-1β刺激后显著上调,并随时间变化(P<0.05);内皮细胞COX-2蛋白表达量增加与PGE2水平及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性成正相关;使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预孵育后,内皮细胞PGE2表达水平降低(P<0.05),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受到显著抑制(P<0.01).结论 内皮细胞COX-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在炎症因子TNF-α、IL-1β刺激后明显上调,其表达增加后可能通过催化花生四烯酸代谢成PGE2,使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增强,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进程.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抗体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近年来发现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它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中的作用与ACE(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截然相反,可水解多肽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而具有扩张血管作用[1、2].ACE2主要在心脏和肾脏表达,它可调控体内与血压有密切联系的AngⅡ和Ang-(1-7)的水平[2,3],成为维持血压稳定的重要调节因子,从而保护血管,目前国内外研究证实ACE2在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4,5],但同时ACE2的过度表达又会引起心脏传导紊乱和致死性的心律失常[5].

    作者:王玉蓉;古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视神经脊髓炎疾病相关研究进展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在亚洲人群中高发,脱髓鞘疾病在国内估计至少有100万患者.NMO其临床表现为急性横贯性或播散性脊髓炎以及双侧同时或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炎,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导致截瘫和失明,病情进展迅速,多数NMO患者为单相病程,少数病人可有缓解-复发.病程可长达十余年,且复发性视神经脊髓炎病人女性发病较高[1].因此,NMO以其致残率高,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作者:郭洪亮;沈笑然;原俊亮;胡文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前锯肌皮瓣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和对人体各种组织关系的深入研究发现通过皮瓣移植是一种修复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因此寻找一处可移植面积大且移植后供瓣区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尽量小的人体组织部位就成为了研究的一大热点.据研究报道[1-2],背阔肌以其可切取面积大、血运丰富、肌肉活动性强等优势获得了广大医师的青睐,前锯肌虽然和背阔肌处于同一解剖学位置上,但在临床上却少有应用.胸前锯肌具有肌瓣面积大、血供丰富、肌齿多且较细,可随意塑形等特点,且其存在于腋下侧胸壁部位,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因此可成为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供瓣区.

    作者:王大伟;史丹;张显军;王德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250例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学习方式的改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异常、椎动脉-颈椎退行性变及椎旁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病因.本文对我院近3年来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7237例患者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发现其中1250例患者存在先天性椎动脉发育异常,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美娜;赵凯军;李鑫瑶;郑瑶;高同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磁珠法在抗酸杆菌快速检测中可行性的研究

    目的 通过与BD960快速液体培养法、离心沉淀法的比较来评价磁珠法这一检测手段的优缺点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磁珠法检测108例痰液标本,并与BD960快速液体培养法和离心沉淀法的平行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1)磁珠法和离心沉淀法仅需1天就可以得出结果,BD960快速液体培养法的阳性报告时间需要10.72±4.49天.2)磁珠法阳性占BD960快速液体培养法的88.8%(71/80).3)离心沉淀法阴性的43例标本中磁珠法有6例标本为阳性,占离心沉淀法阴性标本的14.0%(6/43),且磁珠法的浓集效果更好.结论 磁珠法不仅操作简便、快速,其阳性率高,与BD960快速液体培养法有很高的可比性,适合结核诊断实验室的开展.

    作者:唐淼龙;刘君;裴豪;陈燕燕;蒯守刚;张时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次小剂量STZ处理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EGF与Gastrin联合应用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目的 通过多次小剂量STZ处理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EGF/Gastrin联合应用对模型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35 mg·Kg-1腹腔注射STZ-枸橼酸钠缓冲液,每周1次,连续4周,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生化分析和组织染色的方法观察血糖和胰岛细胞的改变.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三组:Insulin治疗组,EGF/Gastrin联合治疗组及DM对照组.EGF/Gastrin组给予EGF(l μg·Kg-1) /Gastrin(3 μg·Kg-1),每日1次皮下注射,连续14日;Insulin组给予长效胰岛素2 U/d,连续14日;DM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钠缓冲液.观察血浆中胰岛素和C肽的改变,评估胰岛细胞功能.结果 35只实验组大鼠中有33只血糖值≥11.1 mmol· L-1,占总数的94%.Insulin组大鼠和EGF/Gastrin组大鼠血糖值同DM组相比显著降低.DM组中血清胰岛素及C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nsulin组及EGF/Gastrin组均显著高于DM组(P<0.05).组织学结果观察发现,成模大鼠的胰岛数量明显减少,分布不均匀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出现空泡变性.Insul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成模大鼠胰岛内Insulin染色阳性的细胞明显减少;且残存胰岛β细胞Insulin染色强度低于正常对照组,Insulin组及EGF/Gastrin组大鼠胰岛中Insulin表达细胞明显增多,有部分细胞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EGF和Gastrin联合应用能够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恢复.

    作者:孟召祥;高静;张俊辉;刘静秋;杨丽;倪劲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病原生物学是医学院校中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之一.传统的病原生物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即教师机械地讲授,学生被动地记忆[1].由于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一些病原生物学的书本知识,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医学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周密;李哲;王艳艳;华芳;郑海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25例肺癌病人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肺癌的高发地区,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已高达61.4/10万,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肺癌发病率已占到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癌控病意识也逐渐增强.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而微量元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为了解肺癌病人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青岛地区部分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的125例肺癌病人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美莲;邢晓波;王文;王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Ⅰ、超敏CRP、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为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受阻、不稳定斑块糜烂和破裂等引发的急性心肌缺血的现象[1].该病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连续疾病谱,处于动态的、不稳定变化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ACS是一类包括不同临床特征、危险性和预后性的症候群,肌钙蛋白Ⅰ(cTnⅠ)是心肌仅有的特异性抗原,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2];而细胞因子诱导肝细胞产生的急性反应产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也是目前公认的炎症标志物,成为了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脑钠肽(BNP)与心功能NY-HA分级密切相关,血浆中BNP升高要早于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cTnⅠ,成为心力衰竭诊断的血浆标志物[3].

    作者:王玉敏;王权;杨广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改变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改变和诱导机制,及PHC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变化和意义.方法 对38例慢性乙肝、32例乙肝后肝硬化、23例继发性肝癌、39例PHC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MGB1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RT-PCR方法,检测11例PH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HMGB1基因表达水平.观察缺氧培养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 HMGB1基因表达和胞外释放的影响.结果 PHC患者血清HMGB1水平(13.5±6.3 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3.9±1.4μg/L),并与AFP水平、TNM分期有关.PHC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增强.SMMC-7721细胞经缺氧培养3h后,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即见升高,6h后,HMGB1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 PHC HMGB1表达增强,缺氧为诱导因素.

    作者:王婷婷;韩菲菲;梁加贝;王发龙;陈国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logistic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在肺CT判断肺癌病理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通过肺CT判断肺癌病理分型的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初诊的218例肺癌患者的CT影像特点,其中鳞癌96例,腺癌76例,小细胞癌46例;采用x2检验对各病理类型与性别、年龄及各影像学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建立判断肺癌病理分型的诊断模型.结果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性别、部位、肿块大小、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6项因素在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洞、分叶征、毛刺征、钙化、血管集束征、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建立的判断肺癌病理分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自身验证的准确率为64.2%,ROC曲线下面积为0.677.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自身验证的准确率为84.9%,对预测样本诊断的准确率为69.4%,预测鳞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预测腺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预测小细胞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结论 在通过肺CT影像特点判断肺癌病理分型方面,我们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诊断的准确性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上述两个模型均可辅助临床、放射及病理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建新;石张镇;郭贺;李洪军;于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K-Ras与B-Raf在前列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K-Ras和B-Raf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74例前列腺癌和39例前列腺增生组织K-Ras和B-Raf蛋白表达.74例前列腺癌中高中分化23例,低分化51例;未浸润转移(A+B)期40例,浸润转移(C+D)期34例.结果 K-Ras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79.73%,49/74)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23.08%,9/39),x2=19.025,P<0.01.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的表达分别为(65.22%,15/23)与(66.67%,34/51),x2=0.15,P>0.05,在(A+B)期与(C+D)期表达分别为(60.00%,24/40)与(73.53%,25/34),x2=1.504,P>0.05;B-Raf在前列腺癌表达(64.86%,48/74)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0.26%,4/39),x2=30.659,P<0.05.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表达分别为(43.48%%,10/23)与(74.51%,38/51),x2=6.698,P<0.05,在(A+B)期与(C+D)期表达分别为(42.50%,17/40)与(91.18%,31/34),x2=19.107,P<0.05.K-Ras与B-Ra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x2 =0.272,P<0.05.结论 K-Ras与B-Raf蛋白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B-Raf蛋白高表达预示着前列腺癌的预后较差.

    作者:王朝晖;李玉中;宋丽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MCC、Survivin、P73和Rho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MCC、Survivin、P73和Rho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38例Dukes A期患者的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20例健康人群结肠组织的MCC、Survivin、P73和RhoA的表达情况.结果 4种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健康人结肠组织(P<0.01),而在癌旁和健康人结肠组织中表达变化不大.结论 MCC、Survivin、P73和Rho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玲玲;高申;孙莉;赵海丰;宋丽娜;师庆红;王海;郭宏华;何成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表型特点与Moreau积分系统、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38例初诊C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并与临床常用的CLL免疫表型积分系统及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38例CLL患者均表达CD19、HLA-DR,患者中CD5、CD20、CD22、CD23、FMC7、CD11C、κ轻链、λ轻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97.3%、97.3%、97.3%、34.2%、26.3%、52.6%、26.3%.CD38阳性表达率为15.8%,无一例表达CD10.相关CD抗原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按照Moreau积分系统分析显示38例患者中31例积分≤3分.结论 流式免疫分析可为CLL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但与Moreau积分系统相比,本组患者呈现非典型的免疫表型.

    作者:刘晓会;卢振霞;胡南均;白元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性病门诊2300例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

    目的 探讨我院皮肤性病门诊患者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在典型和非典型生殖器疱疹患者中的发病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2300例患者进行血清学HSV-Ⅰ和HSV-Ⅱ的IgM、IgG抗体检测.结果 2300例患者中,HSV-Ⅰ的IgM和IgG的检出率分别是6.87%(158/2300)和86.10%(1980/2300),HSV-Ⅱ的IgM和IgG检出率分别是10.00%(230/2300)和40.60%(933/2300),两种血清型中以HSV-Ⅰ感染为主,且IgG阳性率明显高于IgM(HSV Ⅰ的x2=2 901.1,P=0.000;HSV-Ⅱ的x2=1 240.0,P=0.000,P<0.05);具有典型生殖器疱疹或高度可疑生殖器疱疹症状者924例,其中HSV-Ⅰ IgM感染者46例(男31例,女15例),感染率为5.0%(46/924);HSV-Ⅰ IgG感染者451例(男296例,女155例),感染率为48.8%(451/924);HSV-ⅡIgM感染者410例(男246例,女164例),感染率为44.4%(410/924);HSV-ⅡIgG感染者515例(男316例,女199例),感染率为55.7%(515/924).女性HSV-Ⅱ感染率高于男性,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19.2,P=0.000,P<0.05).结论 本地区性病门诊中HSV抗体检出率高,以HSV-Ⅰ感染为主;在有典型生殖器疱疹或高度可疑患者中,女性HSV-Ⅱ感染率高于男性;在无明显生殖器疱疹症状患者中,亦可以检出HSV-Ⅱ,且存在混合感染,临床上需重视.

    作者:李洪霞;孙晶;邢甄月;宋洋;李珊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Her-2/neu和CD138在乳腺癌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和CD138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和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观察102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5例乳腺良性肿瘤与15例正常乳腺组织)Her-2/neu和CD138的表达.结果 ①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和0%,CD13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42%和100%.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良性病变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0.01),良性病变组织中CD138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P<0.015).②Her-2/neu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③CD138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与CD138的阴性表达显著相关(P<0.01).

    作者:陈军;胡永均;张桃华;陈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kiss-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异位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kiss-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异位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异位组织中kiss-1表达差异.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异位组织中kiss-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75%、35%、52.5%,kiss-1蛋白在异位症及腺肌症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1).结论 kiss-1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的低表达可能与侵袭、转移相关,检测kiss-1蛋白有助于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金海鸿;单梅;李秀荣;杨丽娜;周立群;李颖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分离培养的耐亚胺培南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采用微量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于痰液.在老干部病房、ICU和呼吸科比普通病房更加严重,耐药组泌尿道及呼吸机的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抗菌药物的范围很窄,只有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活性较好.

    作者:才华;王晶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罕见的45,X/46,X,r(Y)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岁,于2005年足月刨官产,重约3900克,系第一胎,生后发现眼球发育异常.查体:小眼球,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性格暴躁易怒,行为怪异,其余体征均正常.外生殖器为男性,B超显示无隐睾,盆腔内无子宫发育,但是因其年纪尚幼,不能做精子方面的相关检查.患儿父母非近亲婚配,父母智力均正常,染色体核型也正常,否认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及患病史,自述无家族性遗传病史.

    作者:杨艳丽;刘俊佐;张莉;孙莉莉;孙文芝;阚珣;杨剑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血栓性疾病是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的常见并发症,如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PTE是由来自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而引发肺循环以及呼吸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临床综合征[1].MT合并PE使疾病复杂化,不仅加大了治疗难度,还增加了死亡风险[2].因此,如何正确评估MT并发PE的风险,并做到早期识别及预防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2003-2012年我院40例MT并发P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搜集同期40例MT不伴PE患者作资料对照,进行MT并发P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卫东;黄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