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5例肺癌病人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张美莲;邢晓波;王文;王鹏

关键词:肺癌, 病人, 全血, 微量元素含量, 恶性肿瘤, 癌发病率, 现报告如下, 逐渐增强, 影响因素, 生活水平, 人民群众, 青岛地区, 高发地区, 发病机制, 人血液, 发生率, 意识, 医院, 学界, 防癌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肺癌的高发地区,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已高达61.4/10万,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肺癌发病率已占到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癌控病意识也逐渐增强.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而微量元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为了解肺癌病人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青岛地区部分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的125例肺癌病人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检测二尖瓣对合高度指数的研究

    目前二尖瓣脱垂的外科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二尖瓣置换术和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术较置换术有很多优势,前者保留了二尖瓣复合体的完整性,使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较好,且不需要长期抗凝,减少了抗凝相关出血的危险,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二尖瓣成形术后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并不十分理想,随访期达10年以上的二尖瓣成形术后患者,再次发生严重二尖瓣反流而需要手术的患者竟高达10%至16%[1].

    作者:杨影;冯海艳;魏艳艳;高东梅;倪璐佳;张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MCC、Survivin、P73和Rho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MCC、Survivin、P73和Rho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38例Dukes A期患者的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20例健康人群结肠组织的MCC、Survivin、P73和RhoA的表达情况.结果 4种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健康人结肠组织(P<0.01),而在癌旁和健康人结肠组织中表达变化不大.结论 MCC、Survivin、P73和Rho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玲玲;高申;孙莉;赵海丰;宋丽娜;师庆红;王海;郭宏华;何成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K-Ras与B-Raf在前列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K-Ras和B-Raf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74例前列腺癌和39例前列腺增生组织K-Ras和B-Raf蛋白表达.74例前列腺癌中高中分化23例,低分化51例;未浸润转移(A+B)期40例,浸润转移(C+D)期34例.结果 K-Ras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79.73%,49/74)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23.08%,9/39),x2=19.025,P<0.01.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的表达分别为(65.22%,15/23)与(66.67%,34/51),x2=0.15,P>0.05,在(A+B)期与(C+D)期表达分别为(60.00%,24/40)与(73.53%,25/34),x2=1.504,P>0.05;B-Raf在前列腺癌表达(64.86%,48/74)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0.26%,4/39),x2=30.659,P<0.05.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表达分别为(43.48%%,10/23)与(74.51%,38/51),x2=6.698,P<0.05,在(A+B)期与(C+D)期表达分别为(42.50%,17/40)与(91.18%,31/34),x2=19.107,P<0.05.K-Ras与B-Ra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x2 =0.272,P<0.05.结论 K-Ras与B-Raf蛋白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B-Raf蛋白高表达预示着前列腺癌的预后较差.

    作者:王朝晖;李玉中;宋丽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丙烯醛、白介素-6、C反应蛋白对无症状脑梗死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丙烯醛、多胺氧化酶(PAO)或者其它的生物标志物对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在53例链康人和44例SBI患者血浆中,测定几种生物标志物的含量.结果 研究发现,丙烯醛偶联蛋白(protein-conjugated acrolein,PC-Acro)、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SBI病人血浆中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SBI病例血浆中PAO含量略高于健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SBI的患病率显著升高,我们也将年龄因素进行了分析.当联合检测PC-Acro、IL-6、CRP以及年龄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诊断SBI的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63.2%.结论 通过联合检测PC-Acro以及IL-6和CRP可以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SBI疾病.

    作者:肖传宇;谢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早期CT诊断(附38例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流行性及职业性为特点,易累及肺部;临床急性起病,以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心率及呼吸加快,双肺湿哕音,血痰及咯血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钩体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导致误诊、误治.

    作者:吴忠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Ⅰ、超敏CRP、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为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受阻、不稳定斑块糜烂和破裂等引发的急性心肌缺血的现象[1].该病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连续疾病谱,处于动态的、不稳定变化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ACS是一类包括不同临床特征、危险性和预后性的症候群,肌钙蛋白Ⅰ(cTnⅠ)是心肌仅有的特异性抗原,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2];而细胞因子诱导肝细胞产生的急性反应产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也是目前公认的炎症标志物,成为了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脑钠肽(BNP)与心功能NY-HA分级密切相关,血浆中BNP升高要早于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cTnⅠ,成为心力衰竭诊断的血浆标志物[3].

    作者:王玉敏;王权;杨广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罕见的45,X/46,X,r(Y)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岁,于2005年足月刨官产,重约3900克,系第一胎,生后发现眼球发育异常.查体:小眼球,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性格暴躁易怒,行为怪异,其余体征均正常.外生殖器为男性,B超显示无隐睾,盆腔内无子宫发育,但是因其年纪尚幼,不能做精子方面的相关检查.患儿父母非近亲婚配,父母智力均正常,染色体核型也正常,否认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及患病史,自述无家族性遗传病史.

    作者:杨艳丽;刘俊佐;张莉;孙莉莉;孙文芝;阚珣;杨剑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病原生物学是医学院校中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之一.传统的病原生物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即教师机械地讲授,学生被动地记忆[1].由于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一些病原生物学的书本知识,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医学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周密;李哲;王艳艳;华芳;郑海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性病门诊2300例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

    目的 探讨我院皮肤性病门诊患者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在典型和非典型生殖器疱疹患者中的发病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2300例患者进行血清学HSV-Ⅰ和HSV-Ⅱ的IgM、IgG抗体检测.结果 2300例患者中,HSV-Ⅰ的IgM和IgG的检出率分别是6.87%(158/2300)和86.10%(1980/2300),HSV-Ⅱ的IgM和IgG检出率分别是10.00%(230/2300)和40.60%(933/2300),两种血清型中以HSV-Ⅰ感染为主,且IgG阳性率明显高于IgM(HSV Ⅰ的x2=2 901.1,P=0.000;HSV-Ⅱ的x2=1 240.0,P=0.000,P<0.05);具有典型生殖器疱疹或高度可疑生殖器疱疹症状者924例,其中HSV-Ⅰ IgM感染者46例(男31例,女15例),感染率为5.0%(46/924);HSV-Ⅰ IgG感染者451例(男296例,女155例),感染率为48.8%(451/924);HSV-ⅡIgM感染者410例(男246例,女164例),感染率为44.4%(410/924);HSV-ⅡIgG感染者515例(男316例,女199例),感染率为55.7%(515/924).女性HSV-Ⅱ感染率高于男性,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19.2,P=0.000,P<0.05).结论 本地区性病门诊中HSV抗体检出率高,以HSV-Ⅰ感染为主;在有典型生殖器疱疹或高度可疑患者中,女性HSV-Ⅱ感染率高于男性;在无明显生殖器疱疹症状患者中,亦可以检出HSV-Ⅱ,且存在混合感染,临床上需重视.

    作者:李洪霞;孙晶;邢甄月;宋洋;李珊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乙醇性胃黏膜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乙醇是饮用酒和酒精饮料的主要成分,因其具有脂溶性,故易导致胃黏膜的损伤.酗酒可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长期饮酒可导致胃功能紊乱、慢性萎缩性胃炎.高浓度乙醇可通过直接侵蚀[1]作用造成胃黏膜损伤.乙醇经胃首过代谢转换成乙醛,其局部毒性作用可能与胃癌[2]的发生相关.探究乙醇性胃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对指导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世艳;杨勇;古春昱;刘力宾;王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长春市2012-2013年流感病毒核酸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长春市流感病毒核酸的监测结果,掌握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法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5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1037份,总阳性率为25.17%.在此期间,共出现两次流感流行高峰:第一次是在2012年2月-3月,主要以乙型和季节H3N2型流感病毒为主;第二次是在2013年1月,主要以季节H.N2型和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为主.结论 应加强流感监测,避免流感大流行的发生.

    作者:崔薇;刘红;初秋;刘汉芬;孙炳欣;孙宇;乔凤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血栓性疾病是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的常见并发症,如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PTE是由来自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而引发肺循环以及呼吸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临床综合征[1].MT合并PE使疾病复杂化,不仅加大了治疗难度,还增加了死亡风险[2].因此,如何正确评估MT并发PE的风险,并做到早期识别及预防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2003-2012年我院40例MT并发P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搜集同期40例MT不伴PE患者作资料对照,进行MT并发P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卫东;黄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诊断中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在辅助诊断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8月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60例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样本中Cys-C、尿素(UREA)、肌酐(CREA)和尿酸(UA),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样本中Cys-C、UREA、CREA和UA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各检测指标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Ⅱ、Ⅲ、Ⅳ期患者血清中Cys-C浓度明显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患者Cys-C浓度水平增长比其他相关指标(UREA、CREA和UA)更加明显(P<0.05).结论 血清Cys-C可以作为辅助诊断老年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指标,并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贾淑芳;刘书蓉;周琳瑶;陈启容;张蒙;邱莎;袁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Her-2/neu和CD138在乳腺癌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和CD138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和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观察102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5例乳腺良性肿瘤与15例正常乳腺组织)Her-2/neu和CD138的表达.结果 ①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和0%,CD13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42%和100%.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良性病变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0.01),良性病变组织中CD138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P<0.015).②Her-2/neu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③CD138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与CD138的阴性表达显著相关(P<0.01).

    作者:陈军;胡永均;张桃华;陈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前锯肌皮瓣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和对人体各种组织关系的深入研究发现通过皮瓣移植是一种修复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因此寻找一处可移植面积大且移植后供瓣区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尽量小的人体组织部位就成为了研究的一大热点.据研究报道[1-2],背阔肌以其可切取面积大、血运丰富、肌肉活动性强等优势获得了广大医师的青睐,前锯肌虽然和背阔肌处于同一解剖学位置上,但在临床上却少有应用.胸前锯肌具有肌瓣面积大、血供丰富、肌齿多且较细,可随意塑形等特点,且其存在于腋下侧胸壁部位,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因此可成为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供瓣区.

    作者:王大伟;史丹;张显军;王德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25例肺癌病人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肺癌的高发地区,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已高达61.4/10万,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肺癌发病率已占到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癌控病意识也逐渐增强.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而微量元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为了解肺癌病人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青岛地区部分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的125例肺癌病人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美莲;邢晓波;王文;王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改变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改变和诱导机制,及PHC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变化和意义.方法 对38例慢性乙肝、32例乙肝后肝硬化、23例继发性肝癌、39例PHC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MGB1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RT-PCR方法,检测11例PH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HMGB1基因表达水平.观察缺氧培养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 HMGB1基因表达和胞外释放的影响.结果 PHC患者血清HMGB1水平(13.5±6.3 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3.9±1.4μg/L),并与AFP水平、TNM分期有关.PHC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增强.SMMC-7721细胞经缺氧培养3h后,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即见升高,6h后,HMGB1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 PHC HMGB1表达增强,缺氧为诱导因素.

    作者:王婷婷;韩菲菲;梁加贝;王发龙;陈国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生化检测指标评析

    目的 通过检测血淀粉酶(S-Amy)、胰脂肪酶(LPS)、C反应蛋白(CRP)及尿淀粉酶(U-Amy)、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5项生化指标,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有效指标.方法 将541例急腹症患者分为AP组和非AP组,其中AP组分为轻症AP(MAP)和重症AP(SAP),同时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患者入院后6h内采集静脉血并留取新鲜尿液,对各组5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S-Amy、U-Amy、LPS采用速率法,TAP、CRP采用ELISA法.结果 S-Amy、U-Amy和TAP水平在AP组高,非AP组次之,正常对照组低,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P组LPS水平较非AP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AP组与非AP组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但AP组CRP水平与非A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SAP组U-Amy、TAP及CRP水平显著高于MAP组(P<0.01),而S-Amy、LPS水平在这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LPS用于AP早期诊断的敏感度为92.1%、特异度为91.6%,显著高于S-Amy、U-Amy、TAP及CRP.结论 血、尿淀粉酶、LPS指标对于AP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TAP和CRP有助于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观察疗效及评估预后.

    作者:刘柏林;龚杰;方艳秋;杨广民;魏雁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尿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的观察

    目的 通过测定和比较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尿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探讨DNA氧化损伤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100例肝癌患者(实验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尿8-OHdG水平,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肝癌患者尿8-OHd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16.12±5.30 vs 12.21±4.51) ng/mgCr(P<0.01).结论 肝癌患者尿8-OHdG水平高于健康人群,DNA氧化损伤与肝癌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测定尿8-OHdG水平有助于肝癌的诊治.

    作者:唐毅;李辛平;唐振勇;刘丽丽;唐耘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标志物和骨密度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标志物和骨密度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Roche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的骨钙素(OC)、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用美国GE Lunar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患者正位腰椎(L1-L4)及一侧股骨近段股骨颈的骨密度(BMD).结果 男性和女性患者的骨标志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患者BMD均低于男性(P<0.05);女性患者的骨标志物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在40-49岁低,50岁以后显著升高,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腰椎(L1-L4)的密度在50岁以后显著降低,股骨颈的密度在60岁以后也显著下降,OC与股骨颈密度负相关,tPINP和β-CTX与腰椎和股骨颈密度均呈负相关.男性患者的骨标志物与年龄和骨密度均无相关性,各年龄段骨标志物均无明显变化,腰椎骨密度也无明显改变,仅股骨颈密度60岁以后显著降低.结论 骨标志物OC、tPINP和β-CTX是反映中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年龄变化的骨转换的敏感和较特异的指标,能较好地预测BMD,50岁以后女性患者BMD降低与高骨转换水平有关;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标志物与年龄和骨密度无相关性,骨标志物和骨密度是骨强度的独立指标,互相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作者:盛传奕;蒋娥;瞿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