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耿威

关键词:慢性心衰患者, 血浆脑钠肽, 浓度变化, 心室, BNP水平, heart failure, 利钠肽, 合成方式, 生理状态, 临床意义, 功能状态, 超负荷, 变化情况, 心钠肽, 暴发式, 半衰期, 心脏, 系统, 检测, 激素
摘要:BNP(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又称B型利钠肽,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BNP主要在心室合成,生理状态下在心室肌内储存极少,只有在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才会合成增加,因此能充分反映心室的功能状态.BNP暴发式的合成方式以及非常短的半衰期提示它是心脏即刻分泌的激素,反映的是当时心室超负荷的程度.为了进一步了解BNP在慢性心衰(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耶)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我们对48例CHF患者血浆中的BNP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W-S银染法与传统W-S银染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改良W-S银染法与传统W-S银染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80例因消化道症状在本院就诊的患者采用改良W-S银染法与传统W-S银染法检测Hp,同时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查,RUT法和改良W-S法或传统W-S法之一同时阳性时诊断为标准Hp阳性.结果 380例患者中共318例检测出Hp感染,感染率为83.7%,其中消化性溃疡组的感染率高,为98.1%,显著高于胃炎组和胃癌组的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与传统W-S法检测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82.1%和7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W-S法的敏感性为98.1%,特异性为91.9%,符合率为97.1%;传统W-S法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85.5%,符合率为93.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W-S银染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效果相近,与传统W-S银染法比较,改良W-S银染法试剂配制更为简便,组织着色牢固稳定,而且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培宁;邓有辉;陆伟;冯大益;何永彪;凌惠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真菌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生前确诊率低,治疗效果较差,病死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对漳州市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施远洋;郑瑞玑;周继光;周予矜;高海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种类微生物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微生物在全自动血培养仪中阳性报警时间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BA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计5516份血标本,观察细菌阳性检出率及报警时间.结果 5516份血标本中.BA报警阳性819例,分离出细菌797株,阳性率为14.0%;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非发酵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和真菌各有不同的阳性报警时间,以肠杆菌科的阳性报警时间出现早,与其他类型微生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链球菌属除外.结论 通过全自动血培养仪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不同表达、阳性报警时间,根据微生物相对特有的生长特点,可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生长和类型,第一时间指导临床医师准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顾海彤;黄艳飞;孙宇峰;丁楠楠;鲁辛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一系列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适用性评估

    目的 评估基于血浆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血浆肌酐(Creatinine,Cr)含量建立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ndar Filtration Rate,GFR)计算公式在中国健康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 从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根据体检报告筛选500例健康成人,测定其血浆Cys-C及Cr,并通过以Cys-C为基础的7个公式(Hoek,Orebro,Le Brican,Filler,Larsson,Grubb,Rule)与以Cr为基础的基于我国人口学资料改良的简化MDRD公式,Cockeroft-Gault公式,简化MDRD公式以及基于Cr和Cys-C的我国eGFR课题协作组公式计算得出的GFR进行比较.结果 Hoek、Orebro、Le Brican、Filler、Lars-son、Grubb、Rule、中国课题协作组、C-G、简化MDRD、改良后简化MDRD等公式计算的出的eGFR分别为96.1±15.1、132.6±23.3、101±14.6、117.9±19.9、102.7±19.4、124.7±31.4、99.4±17.3、126±17.5、116.6±20.4、116.9±18.4、126.9±23.2(ml/min/1.73m2).以eGFR 90-160 mL/min/1.73m2为正常参考范围,上述公式的符合率分别为63.4%、83%、76%、91.8%、71.4%、73.4%、69.4%、89.2%、89%、88.6%、92.6%.结论 目前发表的一系列GFR计算公式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别,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建立一个准确和适用的计算公式.

    作者:李辉军;朱耀武;邓玲艳;熊志刚;汪俊;管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脊柱后纵韧带骨化的病因学研究

    后纵韧带骨化是脊柱后纵韧带内存在着不断进展的异位钙化,终导致韧带内骨结构形成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50-60岁的人群,该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导致严重脊髓受压及相应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这些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识,据Epstein[1]统计,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高,胸椎其次,腰椎很少发生.OPLL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在脊柱后纵韧带内有异位骨形成.②在韧带骨化之前纤

    作者:王建华;李野;刘波;武云涛;刘景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电泳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肾脏是糖尿病侵袭的靶器官之一.蛋白尿是慢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指标之一.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肾脏损伤的标志;而尿蛋白电泳可以区分尿蛋白的来源.本文将对其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伤中的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廖群;陈芳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硬膜外阻滞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年化,全身性退变及重要器官贮备功能明显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增多.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了解硬膜外阻滞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对保证病人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郑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07年-2008年吉林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07年10月-2008年11月在吉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417份粪便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高,为51.80%,然后依次为杯状病毒(18.00%)、星状病毒(6.70%)、肠道腺病毒(3.40%).对上述四种病毒与感染者性别、年龄、生活环境以及发病季节的比较发现,除轮状病毒与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和杯状病毒与发病季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中,以G3型为主,占35.73%;P基因型检测中,以P8型为主,占35.01%.结论 轮状病毒是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3型,主要基因型为P8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

    作者:赵勇;齐亚莉;何淑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血清脑钠肽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

    心力衰竭是任何心脏病的终末期改变,交感神经兴奋及多种内分泌功能异常参与且影响了心衰的进程.目前的研究表明血清FT3水平的下降、BNP水平的增高均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危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本文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BNP及FT3水平同时检测,同时对比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内径(LV),比较CHF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变,进一步说明对于CHF患者同时检测血清BNP及FT3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子源;刁鸿英;刘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椎管造影与CT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及两者对腰痛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背部疼痛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具有病因复杂,病程比较长的特点.在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中,认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越加的严重,腰背部疼痛的疾病亦逐渐的多见起来[1].在有关腰痛的诊断方面,一般使用的有普通x线检查、Cr、MRI等.而有关椎管造影方面,也称其为脊髓造影(Myelograp]hv),是被用于椎管内外、脊髓内外疾病诊断的一种比较多用和有效地检查方法,特别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主要是一种经过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后,使蛛网膜下腔产生显影的效果[2].笔者就椎管造影和CT在腰痛患者的病因诊断方面做相关的研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会超;高明;冯娜;张媛;杨晶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特点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NAFLD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

    作者:宁冬梅;王莉;何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心率震荡以及心率变异对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心率震荡以及心率变异对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患者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217例,患者根据有无伴发室性早搏分为偶发室早组,频发室早组,并另外选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HRV、HRT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各组结果之间对比中发现,偶发组、频发组的TO、T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组的TO、TS与偶发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组、频发组的SDNN、T1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组、频发组的TO、TS、SDNN、T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频发组TO、TS、SDNN、T1的阳性率高于偶发组.结论 频发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系统受损严重,HRV与HRT可以作为评估原发性高血压伴室早的评价指标.

    作者:张雪梅;郑春华;魏友平;高招波;张春花;范剑峰;万明勇;熊旭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口服产气粉造影法对隐匿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的临床研究

    胃十二指肠穿孔示普外科比较常见的急症之一,患者多有急性腹痛,腹部透视多有膈下游离气体,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但有些隐匿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因为缺乏明确的症状及辅助检查无明确的证据,而不能早期做出诊断,因为多发于老年人,延误治疗,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结合口服产气粉造影法对隐匿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进行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陆煜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49例儿童脑脊液胱抑素-C结果分析

    胱抑素C(Cystatin C,简称CysC)亦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由12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kDa的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CysC基因在包括肾、肝、胰、肠、胃、肺及胎盘等所有组织中持续地转录和表达.研究发现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的成员之一[1],是目前发现的对组织蛋白酶B抑制作用强的抑制物.同时CysC对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H及L也有抑制.近来临床应用中血清CysC被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灵敏指标而受到重视,对血中胱抑素C的报道也很多,而对儿童脑脊液胱抑素-C水平了解较少.为此,本文调查了249例儿童脑脊液胱抑素-C水平,旨利用脑脊液胱抑素-C为临床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王均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09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相关性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检测样本的HCV-RN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 109例HCV感染患者中,有38例高血压,51例高血糖,43例血脂紊乱,33例合并代谢综合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HCV感染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33例中,AST/ALT≥1者有13例,APRI>1.5者有15例,与HCV感染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可加重丙型肝炎患者的炎症程度,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促进因素.

    作者:赵晓南;李红艳;白贞子;赵宏宇;盛传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C-反应蛋白对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意义

    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有较大的意义[1].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人的CRP值一般都低于8 mg/L,反复的炎症刺激水平可使其持续上升.其血清水平与各种感染、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等情况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疗效的指标.本文拟通过检测CRP、白细胞计数水平,探讨CRP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诊疗中的价值,及其在指导抗生素应用中的意义.

    作者:李天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年龄段人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分析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血清中浓度水平的高低与遗传、环境、饮食、年龄等诸多因素有关.近些年来已作为一项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于临床诊断,同时也被很多健康体检者所重视.现将通过对我院2010年3月-7月的675例健康体检者的Hey测定结果进行临床统计分析,探讨通化地区健康人Hcy浓度值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其影本地区Hcy浓度值的因素.

    作者:王永文;丁树和;曲青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脂异常在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femoralhead,ANFH)为发生在股骨头及周边区域的骨坏死,为多种潜在因素导致滋养血管损伤后的结果[2],其确切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目前股骨头缺血换色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创伤性坏死及非创伤性坏死,其中非创伤性坏死又包括激素性、酒精性以及减压病等导致的骨质缺血、变性、坏死及股骨头塌陷、骨小梁断裂而终发生髋关节功能障碍等[2-3].

    作者:何澄;郭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例报告

    1病例摘要女,50岁,3年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反复发作性右上腹部痛,伴向右背部放散痛2年余入我院.疼痛的部位特征似胆石发作所致的胆绞痛,但时间较短,一般在数分钟至半小时后缓解,发作次数渐频繁,发作与进油腻性食物以及精神因素有关.

    作者:禚元清;杨国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恶性血液病中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分析

    肺部真菌性感染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血液病在治疗过程中其长期处于免疫力抑制状态,从而导致其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曲霉菌通过口腔途径而寄生于肺部乃至鼻窦处,而念球菌主要寄生于口腔、皮肤以及胃肠道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患者40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玉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