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检测血清脑钠肽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

郭子源;刁鸿英;刘斌

关键词:检测血清, 脑钠肽,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 同时检测, 内分泌功能异常, 左室射血分数, 独立预测因子, FT3, BNP水平, 左室内径, 危重程度, 神经兴奋, 临床意义, 终末期, 心脏病, 对照组, CHF, 指标
摘要:心力衰竭是任何心脏病的终末期改变,交感神经兴奋及多种内分泌功能异常参与且影响了心衰的进程.目前的研究表明血清FT3水平的下降、BNP水平的增高均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危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本文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BNP及FT3水平同时检测,同时对比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内径(LV),比较CHF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变,进一步说明对于CHF患者同时检测血清BNP及FT3的临床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化肝汤1号对酒精性肝纤维化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和TGFβ1抑制和逆转作用机制的研究

    肝纤维化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增生及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变形从而引起和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害,肝纤维化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心环节.肝纤维化的有效治疗可以改变肝病病人的转归.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理想的抗纤维化药物,研究发现中医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用自拟研制的方剂调肝汤1号,通过对酒精性肝纤维化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和TGFβ1抑制和逆转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郝彦开;贾军峰;杨玉巧;郭皓;左馨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30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mfarction,HI)指脑梗死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HI既往多为病理检查时发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应用使HI得以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本文旨在对我院2002年-2009年收治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MRI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贺宇平;姚晓辉;鄂凤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的临床分析

    1 检测尿微量蛋白的意义微量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这种微量的变化.白蛋白(Albumin)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kD,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到体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膜孔直径为5.5 nm.Albumin半径为3.6 nm,正常状态下Albu-min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Albumin的排出.尿微量蛋白(M.A)是指尿液中自蛋白一直处于20mg/min-200 mg/L之间.当肾脏受到损害时,尿MA排出会增加.我们认为尿MA排出增加的机制可能与膜上的硫酸肝素合成异常相关.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ABO血型测序法对B(A)血型等位基因的检测分析

    自ABO血型系统被发现以来,输血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ABO血型的标准血清学正反定型方法,因其操作简单和实用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但在疑难血型的判定中存在局限性,应用基因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血清学方法的不足[1,2],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也为个体识别和人类血型遗传背景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手段.

    作者:张心怡;田晓丰;刘铁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分析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简称SAE),是一种血管源性脱髓鞘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又称Binswanger病[1],也是老年人常见病[2].对于本病说法不一,有些学者强调没有痴呆、抽搐、昏迷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不能诊断为SAE,对于早期SAE则提出了诸如脑白质疏松症、缺血性脑卒中、脑白质变性等[3].如果没有采取干预措施,1/3的人将来会患卒中和(或)痴呆,卒中后高达6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1/3会发展为明显痴呆[4].本文通过对200例SAE的影像学分析,将SAE分为轻、中、重三度,为临床预防、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依据.

    作者:宋豫国;王翠华;韩晓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892例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检查与病理的对比分析

    本文就我科2000年1月-2010年7月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资料共1892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下特征及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翟笃明;关连越;贾淞淋;付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例报告

    1病例摘要女,50岁,3年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反复发作性右上腹部痛,伴向右背部放散痛2年余入我院.疼痛的部位特征似胆石发作所致的胆绞痛,但时间较短,一般在数分钟至半小时后缓解,发作次数渐频繁,发作与进油腻性食物以及精神因素有关.

    作者:禚元清;杨国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CT与P16对比研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前对肺癌早期诊断尚无较好的指标.由于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力,能给出清晰的横断面图像,是从宏观形态学上认识肺癌的有效手段,但同一组织类型的肺癌其生长分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特点亦存在差异,使影像学复杂化.p16基因蛋白表达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可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1].我们采用免疫组化与CT相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微观领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与宏观的肺癌CT形态学表现之间的联系,旨在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李岚;迟艳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帕瑞昔布钠在妇科术后镇痛中的意义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帕端昔布钠是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伐地昔布前体的氨基酸化合物,静脉注射后迅速转化成伐地昔布发挥作用,本研究将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李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癌射频消融后肝内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

    目前,射频消融(mdiofrequencyr ablation RAF)等局部微创治疗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肝癌(尤其小肝癌)患者外科手术的良好补充和替代.射频消融治疗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而轻,可重复性强,患者恢复快、生活质量高[1][2].我院较早进行了RFA规范化治疗研究,对中晚期为主的肝癌采用诸多治疗策略,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实践中常发现射频消融后肝内肿瘤复发的现象[3],本研究通过总结我院有随访记录的HCC患者262例的治疗资料,以探讨RFA后肝内肿瘤复发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作者:文兆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牙周炎患者病变牙龈中白细胞介素6mRNA及蛋白的表达

    牙周炎时,各类细胞因子形成网络调控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宿主反应过程中,一系列的炎症介质,特别是众多的细胞因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前列腺素E(PGE)等,它们不仅可以直接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还可以进一步影响宿主的炎症和免疫反应进程,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1,2].

    作者:杨欢;王晓峰;张天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脑脊液抗体指数检测在儿童神经系统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研究发现很多神经系统疾病与病毒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很多方法能证明这种关系,如PCR检测脑脊液中的病毒核酸、脑脊液中多种病毒AI的检测、外周血清转化与病毒在活化、PCR检测外周血病毒含量等[1,2].尽管目前研究认为脑脊液PCR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3,4],但是当出现病毒含量过低和(或)标本采集时机过早或过晚的情况下,PCR的方法极容易出现假阴性[5-7].而血清转化或血清阳性标记检测(如EBV感染时候出现的IgG-抗EA)是证明疾病与病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8].而AI检测尽管其也存在着一些的不足(如抗体的产生要滞后于疾病)[1,9],但是由于其具备的许多优点(如对设备要求不高及费时较少等)还是得到了认可.本文针对国内对PCR检测病原报道较多而AI方法检测病原报道较少的现状,总结了2006.01-2009.12长春市儿童医院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诊断明确且进行AI检测的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薛均来;胡亮;于伟东;赵树华;楚海峰;郭君;王成训;张晓琳;刘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口服产气粉造影法对隐匿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的临床研究

    胃十二指肠穿孔示普外科比较常见的急症之一,患者多有急性腹痛,腹部透视多有膈下游离气体,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但有些隐匿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因为缺乏明确的症状及辅助检查无明确的证据,而不能早期做出诊断,因为多发于老年人,延误治疗,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结合口服产气粉造影法对隐匿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进行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陆煜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血清脑钠肽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

    心力衰竭是任何心脏病的终末期改变,交感神经兴奋及多种内分泌功能异常参与且影响了心衰的进程.目前的研究表明血清FT3水平的下降、BNP水平的增高均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危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本文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BNP及FT3水平同时检测,同时对比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内径(LV),比较CHF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变,进一步说明对于CHF患者同时检测血清BNP及FT3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子源;刁鸿英;刘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07年-2008年吉林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07年10月-2008年11月在吉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417份粪便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高,为51.80%,然后依次为杯状病毒(18.00%)、星状病毒(6.70%)、肠道腺病毒(3.40%).对上述四种病毒与感染者性别、年龄、生活环境以及发病季节的比较发现,除轮状病毒与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和杯状病毒与发病季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中,以G3型为主,占35.73%;P基因型检测中,以P8型为主,占35.01%.结论 轮状病毒是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3型,主要基因型为P8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

    作者:赵勇;齐亚莉;何淑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异丙酚、芬太尼及两药合用对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

    异丙酚、芬太尼均有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两药单用或合用广泛应用临床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流产、腹腔镜手术等方面,芬太尼为吗啡类药物,具有明显致呕作用,是其临床应用的副作用,而有研究表明[1]异丙酚有一定的抗呕作用,据此推测两药合用可能能够减轻呕吐作用,据此我们拟通过动物实验比较在麻醉状态下不同麻醉药物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黄桂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胆道细菌感染的菌群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胆道细菌感染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多发病,常引起严重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因此,有效地控制感染十分重要.临床医师常常经验性地应用抗生素,而不合理、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为了解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菌群分布特征及其菌株耐药性,为临床选用合理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根据我院2007年6月-20lO年6月期间326例胆道细菌感染患者胆汁分离出的病原微生物资料,对其菌群分布特征及菌株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椎管造影与CT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及两者对腰痛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背部疼痛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具有病因复杂,病程比较长的特点.在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中,认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越加的严重,腰背部疼痛的疾病亦逐渐的多见起来[1].在有关腰痛的诊断方面,一般使用的有普通x线检查、Cr、MRI等.而有关椎管造影方面,也称其为脊髓造影(Myelograp]hv),是被用于椎管内外、脊髓内外疾病诊断的一种比较多用和有效地检查方法,特别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主要是一种经过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后,使蛛网膜下腔产生显影的效果[2].笔者就椎管造影和CT在腰痛患者的病因诊断方面做相关的研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会超;高明;冯娜;张媛;杨晶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形态结构异常筛查中价值

    本文对我院产前诊断80例形态结构异常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形态结构异常中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产前检查经二维超声检查首发现胎儿可疑畸形而后行实时三维超声筛查的孕妇共80例,共82个患儿(其中双胎2例).孕妇平均年龄26.75±4.45岁,平均孕周27.75±7.31周.

    作者:张歆;薛玉;尚梦园;许建萍;吕小利;杜睿;陈加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青光眼视网膜血管萎缩的眼底血管造影研究

    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表明,视乳头供血不足是发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对视神经改变的血管因素研究较少,多认为青光眼是因为高眼压机械压迫,或者同时有血管因素参与,尚没有统一的意见[1].因此我们对青光眼患者的视乳头供血进行了观察研究,旨在阐明青光眼患者视乳头的血供特点,了解其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作者:王丽华;余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