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泌尿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叶兴龙

关键词:多种教学方法, 泌尿外科, 临床医学理论, 综合应用能力, 医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 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 培养, 临床医师, 临床思维, 临床教学, 知识型, 创新型, 兴趣, 问题, 接触
摘要:临床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拥有丰富临床医学理论出色的知识型、创新型临床医师.对医学生来说,刚刚接触临床时,泌尿外科是很陌生的.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1892例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检查与病理的对比分析

    本文就我科2000年1月-2010年7月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资料共1892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下特征及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翟笃明;关连越;贾淞淋;付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年龄段人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分析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血清中浓度水平的高低与遗传、环境、饮食、年龄等诸多因素有关.近些年来已作为一项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于临床诊断,同时也被很多健康体检者所重视.现将通过对我院2010年3月-7月的675例健康体检者的Hey测定结果进行临床统计分析,探讨通化地区健康人Hcy浓度值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其影本地区Hcy浓度值的因素.

    作者:王永文;丁树和;曲青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09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相关性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检测样本的HCV-RN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 109例HCV感染患者中,有38例高血压,51例高血糖,43例血脂紊乱,33例合并代谢综合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HCV感染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33例中,AST/ALT≥1者有13例,APRI>1.5者有15例,与HCV感染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可加重丙型肝炎患者的炎症程度,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促进因素.

    作者:赵晓南;李红艳;白贞子;赵宏宇;盛传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床烧伤感染菌群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对2006年-2008年间烧伤患者皮肤创面分离到的124株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结果:致病菌前5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对上述革兰氏阴性菌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胞哌酮/舒巴坦等,对上述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万古霉素、利福平、头胞派酮/舒巴坦等.

    作者:成日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分析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简称SAE),是一种血管源性脱髓鞘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又称Binswanger病[1],也是老年人常见病[2].对于本病说法不一,有些学者强调没有痴呆、抽搐、昏迷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不能诊断为SAE,对于早期SAE则提出了诸如脑白质疏松症、缺血性脑卒中、脑白质变性等[3].如果没有采取干预措施,1/3的人将来会患卒中和(或)痴呆,卒中后高达6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1/3会发展为明显痴呆[4].本文通过对200例SAE的影像学分析,将SAE分为轻、中、重三度,为临床预防、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依据.

    作者:宋豫国;王翠华;韩晓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胆道细菌感染的菌群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胆道细菌感染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多发病,常引起严重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因此,有效地控制感染十分重要.临床医师常常经验性地应用抗生素,而不合理、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为了解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菌群分布特征及其菌株耐药性,为临床选用合理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根据我院2007年6月-20lO年6月期间326例胆道细菌感染患者胆汁分离出的病原微生物资料,对其菌群分布特征及菌株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的临床分析

    1 检测尿微量蛋白的意义微量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这种微量的变化.白蛋白(Albumin)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kD,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到体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膜孔直径为5.5 nm.Albumin半径为3.6 nm,正常状态下Albu-min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Albumin的排出.尿微量蛋白(M.A)是指尿液中自蛋白一直处于20mg/min-200 mg/L之间.当肾脏受到损害时,尿MA排出会增加.我们认为尿MA排出增加的机制可能与膜上的硫酸肝素合成异常相关.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一系列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适用性评估

    目的 评估基于血浆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血浆肌酐(Creatinine,Cr)含量建立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ndar Filtration Rate,GFR)计算公式在中国健康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 从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根据体检报告筛选500例健康成人,测定其血浆Cys-C及Cr,并通过以Cys-C为基础的7个公式(Hoek,Orebro,Le Brican,Filler,Larsson,Grubb,Rule)与以Cr为基础的基于我国人口学资料改良的简化MDRD公式,Cockeroft-Gault公式,简化MDRD公式以及基于Cr和Cys-C的我国eGFR课题协作组公式计算得出的GFR进行比较.结果 Hoek、Orebro、Le Brican、Filler、Lars-son、Grubb、Rule、中国课题协作组、C-G、简化MDRD、改良后简化MDRD等公式计算的出的eGFR分别为96.1±15.1、132.6±23.3、101±14.6、117.9±19.9、102.7±19.4、124.7±31.4、99.4±17.3、126±17.5、116.6±20.4、116.9±18.4、126.9±23.2(ml/min/1.73m2).以eGFR 90-160 mL/min/1.73m2为正常参考范围,上述公式的符合率分别为63.4%、83%、76%、91.8%、71.4%、73.4%、69.4%、89.2%、89%、88.6%、92.6%.结论 目前发表的一系列GFR计算公式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别,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建立一个准确和适用的计算公式.

    作者:李辉军;朱耀武;邓玲艳;熊志刚;汪俊;管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牙周炎患者病变牙龈中白细胞介素6mRNA及蛋白的表达

    牙周炎时,各类细胞因子形成网络调控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宿主反应过程中,一系列的炎症介质,特别是众多的细胞因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前列腺素E(PGE)等,它们不仅可以直接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还可以进一步影响宿主的炎症和免疫反应进程,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1,2].

    作者:杨欢;王晓峰;张天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07年-2008年吉林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07年10月-2008年11月在吉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417份粪便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高,为51.80%,然后依次为杯状病毒(18.00%)、星状病毒(6.70%)、肠道腺病毒(3.40%).对上述四种病毒与感染者性别、年龄、生活环境以及发病季节的比较发现,除轮状病毒与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和杯状病毒与发病季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中,以G3型为主,占35.73%;P基因型检测中,以P8型为主,占35.01%.结论 轮状病毒是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3型,主要基因型为P8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

    作者:赵勇;齐亚莉;何淑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治价值分析

    子宫内膜病变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粘膜下肌瘤等,是妇科常见疾病,综合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阴道排液、腹痛及彩色多普勒提示官腔异常,使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26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超声检查,旨在进一步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水平,避免过渡治疗,减轻患者心理及身体的伤害.

    作者:于春梅;卢德华;战云;陈加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硬膜外阻滞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年化,全身性退变及重要器官贮备功能明显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增多.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了解硬膜外阻滞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对保证病人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郑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化疗药物介入干预环境下对肝癌细胞系的敏感性

    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梯度的高浓度化疗药物持续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作用,并探索化疗药物有无浓度、时间饱和现象.方法 每种化疗药选择5个浓度及四个时间段,采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8种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各种药物不同作用浓度及时间对肝癌细胞系有不同的抑制度;对于任-药物而言,作用浓度-时间之间存在关联,每种药物均有其饱和浓度及作用时间.结论 不同化疗药物有其佳时间-浓度曲线;可以据此优化化疗方案;实现介入治疗个体剂量精确化.

    作者:朱林忠;朱旭;杨仁杰;宁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形态结构异常筛查中价值

    本文对我院产前诊断80例形态结构异常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形态结构异常中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产前检查经二维超声检查首发现胎儿可疑畸形而后行实时三维超声筛查的孕妇共80例,共82个患儿(其中双胎2例).孕妇平均年龄26.75±4.45岁,平均孕周27.75±7.31周.

    作者:张歆;薛玉;尚梦园;许建萍;吕小利;杜睿;陈加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ABO血型测序法对B(A)血型等位基因的检测分析

    自ABO血型系统被发现以来,输血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ABO血型的标准血清学正反定型方法,因其操作简单和实用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但在疑难血型的判定中存在局限性,应用基因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血清学方法的不足[1,2],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也为个体识别和人类血型遗传背景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手段.

    作者:张心怡;田晓丰;刘铁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电泳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肾脏是糖尿病侵袭的靶器官之一.蛋白尿是慢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指标之一.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肾脏损伤的标志;而尿蛋白电泳可以区分尿蛋白的来源.本文将对其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伤中的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廖群;陈芳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高频探头的普及特别是近几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普及促进了乳腺超声的发展[1].本文通过对124例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综合分析,以期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霍春媛;闫振坤;陈丽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30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mfarction,HI)指脑梗死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HI既往多为病理检查时发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应用使HI得以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本文旨在对我院2002年-2009年收治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MRI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贺宇平;姚晓辉;鄂凤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脑脊液抗体指数检测在儿童神经系统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研究发现很多神经系统疾病与病毒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很多方法能证明这种关系,如PCR检测脑脊液中的病毒核酸、脑脊液中多种病毒AI的检测、外周血清转化与病毒在活化、PCR检测外周血病毒含量等[1,2].尽管目前研究认为脑脊液PCR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3,4],但是当出现病毒含量过低和(或)标本采集时机过早或过晚的情况下,PCR的方法极容易出现假阴性[5-7].而血清转化或血清阳性标记检测(如EBV感染时候出现的IgG-抗EA)是证明疾病与病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8].而AI检测尽管其也存在着一些的不足(如抗体的产生要滞后于疾病)[1,9],但是由于其具备的许多优点(如对设备要求不高及费时较少等)还是得到了认可.本文针对国内对PCR检测病原报道较多而AI方法检测病原报道较少的现状,总结了2006.01-2009.12长春市儿童医院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诊断明确且进行AI检测的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薛均来;胡亮;于伟东;赵树华;楚海峰;郭君;王成训;张晓琳;刘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改良W-S银染法与传统W-S银染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改良W-S银染法与传统W-S银染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80例因消化道症状在本院就诊的患者采用改良W-S银染法与传统W-S银染法检测Hp,同时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查,RUT法和改良W-S法或传统W-S法之一同时阳性时诊断为标准Hp阳性.结果 380例患者中共318例检测出Hp感染,感染率为83.7%,其中消化性溃疡组的感染率高,为98.1%,显著高于胃炎组和胃癌组的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与传统W-S法检测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82.1%和7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W-S法的敏感性为98.1%,特异性为91.9%,符合率为97.1%;传统W-S法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85.5%,符合率为93.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W-S银染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效果相近,与传统W-S银染法比较,改良W-S银染法试剂配制更为简便,组织着色牢固稳定,而且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培宁;邓有辉;陆伟;冯大益;何永彪;凌惠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