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城市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3年流行趋势分析

邓学洁;屈小英;向林;果磊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感染,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重庆城市人口幽门螺杆菌感染三年来的流行病学趋势,为胃肠道疾病的保健预防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统计2008-2010年来我院体检人群血清标本共27177例,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将结果在男、女性别组,各年龄组,职业间以及各年份间分别比较分析.结果 三年来,总样本的阳性感染率为34.2%;男女性别感染率分别为35.7%和31.7%;2008-2010年份的总感染率分别为 37.1%,33.5%和33.1%.结论 男女组性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年龄组间比较中50-59岁年龄段的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率和职业相关;三年感染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呈下降趋势.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前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分离率逐渐增加,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常见,此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毒力较低为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随着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并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现对我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36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文龙;朱华;刘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用微柱凝胶法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研究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基本的病因是胎母血型不合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IgG类免疫性抗体,该类抗体能通过胎盘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并使之破坏而发生溶血,常可导致新生儿黄疸、贫血、水肿等,严重者将造成新生儿生理缺陷甚至死亡[1].

    作者:王宇宏;刘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损害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的小血管炎,除皮肤的紫癜外,可以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其中肾脏受累,引起紫癜肾炎常见,同时也成为病情迁延不愈的主要因素.紫癜肾炎常发生在病程第2~8周,但其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预见,目前还不清楚.尿NAG是一种溶酶体水解酶,主要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小管受损的标志物,我们就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出现紫癜性肾炎前的临床表现、皮肤紫癜持续的时间、关节症状出现与否、消化道出血存在与否及尿常规检查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进行了检测,现总结如下.

    作者:夏沫;王吉;张思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核抗体ANA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的自身免疫应答失控,反应过度,直接或间接破坏自身组织,并引起相应器官病变或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自身免疫的发生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针对自身成分的自身抗体(autoantibody)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autoreactive T lymphocyte),又称为致敏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致敏T细胞),并与相应的自身成分产生免疫应答.机体有时在正常时也有极微弱的自身免疫应答产生,微弱的免疫应答无明显的组织细胞受损,也无临床表现.只有当自身免疫应答达到一定强度时,机体组织细胞才发生病例损害,表现出一些列临床症状,引起疾病.

    作者:林志红;金涌;白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结核分枝杆菌固液双相培养基的研究

    结核病是严重危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高耐药性结核病的流行,成为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难点.结核菌的培养和药敏结果,在结核病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1].目前公认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有两种,一是液体培养基快速检测法,其营养成分高,培养速度快,一般仅需10-20天,药敏仅需10天.缺点是价格昂贵,不能客观观察结果,需特殊仪器(设备与培养基均需进口),其次是药敏试验种类少.二是改良罗氏培养法,是我国普及通用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为固相培养方法,是利用自制培养基在直视观察下,结核杆菌的菌落生长情况.其优点是药敏试验种类广泛,可以选择出敏感药物,以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价格低廉,但缺点是时间长,培养需6-8周,药敏时间一般又需4周.我们针对性地开展二者优势互补作用的探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固液双向培养基.

    作者:赵大力;韩中波;周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与培美曲塞血液毒性的相关性分析

    培美曲塞是一个多靶点抗代谢药物,现被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恶性间皮瘤的化疗.培美曲塞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不论是一线化疗[1],还是维持化疗[2],使非鳞癌患者都有显著获益[3,4];在其他常见肿瘤中也观察到一定的疗效,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培美曲塞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血液毒性是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找出培美曲塞血液毒性的预测因子对临床方案选择和早期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曹宝山;张煜;陈森;尹文琤;肖宇;马力文;梁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应用异舒吉对改善患者血液透析质量的临床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终末期肾衰竭应用广泛且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但尿毒症后期的血透患者普遍存在心肌间质纤维化、左室肥厚、冠状动脉储备能力降低等情况.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被迫终止透析的情况屡有发生.由于我国经济条件限制,对于不能进行每日短时血液透析(DHD)的患者,我们在透析时给予微量泵泵入异舒吉,以期改善患者的透析质量.

    作者:王颜;胡宇华;张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瞬时弹性扫描仪测定中国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瞬时弹性扫描仪测定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硬度值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10例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瞬时弹性扫描仪进行检测,根据ALT情况分为3组,观察肝弹性值及各个血清学指标有无明显差异.结果 经统计学检查,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A、B、C三组在肝弹性值、ALT、AST、TBIL水平上均有明显差异,A、B两组与C在 ALP指标上均有明显差异,而三组在GGT及PLT水平检测未见明显差异.三组分别进行前后两次成组比较,发现A组在所关注的指标中均无差异.B组在肝弹性值、ALT、AST指标有所差异.C组在肝弹性值、ALT、AST、TBIL指标有所差异.B、C两组LSM与ALT呈显著相关性.随ALT下降此2组LSM绝大部分逐渐降至肝硬化界值17KPa以下.结论 当患者ALT升高程度在2倍以上时肝弹性值会受到影响,在10倍以上升高时影响更为明显.当ALT明显升高时,动态观察LSM会更准确的判定肝纤维化的程度.

    作者:李冰;张健;韩萍;邵清;纪冬;陈国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cl-2基因-838位点多态性的研究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因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因医源性损伤而引起的以闭经、不育、雌激素缺乏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卵巢早衰约占原发性闭经患者的10%-28%,占继发性闭经患者的4%-18%,平均发病年龄为23.3岁,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1].多囊卵巢综合征(syndrome of polycystic 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和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水平过高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常见的病因[2].此二疾病均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月经紊乱方式前者为闭经,后者为月经稀发或闭经,这方面临床表现有一定相似之处.前者卵巢以卵泡耗竭为特征,而后者卵巢多呈现多囊性改变.

    作者:周媛;任美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CyclinB1、 Ki-6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意义研究

    肿瘤增殖活性的检测对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见其生物学活性,评估预后及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很重要,Ki-67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核抗原,存在于细胞周期G1 后期、S、G2、M期,是应用广泛的增殖细胞标记之一.CyclinB1已有报道多种肿瘤都出现高表达,促进生长控制的缺失,肿瘤的进展,且不同程度的与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系[1].有学者认为CyclinB1过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中较早的分子事件[2].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脑胶质瘤中的CyclinB1的表达,并与传统的Ki-67指标作相关性分析,探讨它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中的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韩影;刁文卓;陈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Fas/ FasL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肿瘤不仅是增殖和分化异常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的疾病,肿瘤常表现出细胞增生亢进及凋亡减少.Fas/FasL系统是凋亡相关基因[1,2].Fas,又名CD95或APO-1,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家族.人Fas基因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长臂2区(10q24.1),包含8个内含子和9个外显子.Fas配体(Fasl),又称CD95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成员,人Fas L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1q23),包含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Fas/FasL系统在肿瘤免疫监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Fas/FasL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as/FasL系统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作者:张妍;张文颖;周玲;王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房颤动40例临床分析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成人房颤发病率为0.3%-0.4%,60岁以上发病率为2.0%-4.0%,75岁以上发病率高达8.0%-11.0%,男性为女性的2倍[1].房颤危险的并发症为脑血栓栓塞,较正常人高出5倍,房颤患者不仅发生体循环栓塞的风险大大增加,也完全有可能在右心形成血栓并导致肺栓塞[2],所以有效防治房颤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于CT图像三维重建测量股骨外翻角

    目的 利用mimics重建股骨的三维图像,通过模拟膝关节置换术来确定解剖轴线机械轴线来测量股骨外翻角的一种方法.方法 利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下肢CTA扫描的扫描数据(35岁 男膝关节无疾病、无畸形的成年人).通过使用mimics软件对其CT图像进行二维阈值分割及切割、数据填充等预处理,获得三维股骨模型,并在二维横断面上找到髓内定位杆的入针点,于此点向股骨近端做一直径为4 mm长度为200 mm的圆柱,通过调整圆柱的方向,找到髓内定位杆的佳位置,可得出进针点及股骨近端该圆柱的中心的三维坐标.将mimics重建的三维模型导入geomagic软件中,通过对股骨的平滑处理,将与髋臼接触的股骨头面拟合成球形,找到该球体的球心三维坐标.使用以上三点的坐标测出其夹角,即外翻角.结果 建立了一种基于CT图像三维重建,准确的获得膝关节轴线的方法.结论 通过此方法可以准确的测出提供术中参考的股骨外翻角,以指导术中截骨,乃至于外翻角术前个体化.

    作者:肖建林;刘潼;秦彦国;李学州;刘亮;王晓玲;王金成;高忠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IL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是世界上流行广泛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之一,目前世界上约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中国约有3 700万-4 000万.每年的新发病例约300-400万,其主要通过血源性途径进行传播,包括输血、性接触传播、纹身和吸毒等,80%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30%进展为终末期肝病,包括肝硬化、肝癌等[2].根据丙肝病毒基因序列的差异,可将丙肝病毒分为6型和11个亚型[3].HCV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1型呈全球性分布,占所有HCV感染的70%以上,1b和2a基因型在我国常见,其中以1b型为主[4].目前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法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或-α-2a联合利巴韦林(PEG-IFN-alpha/RBV)治疗48周,但是对于1型丙型肝炎的病人来说,只有42%-52%的病人可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5-7],更由于干扰素的不良作用,导致10%-14%的病人被迫提前停药或减量[8].相对来说,1型的病人对干扰素的应答较差,更易导致慢性化[9].目前多篇文章报道了IL28B的基因变异与与丙型肝炎的自愈、抗病毒应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似乎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对IL28B与1型丙型肝炎的相关性的研究进行报导.

    作者:孙博;王东生;刘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探讨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胃是Hp唯一的生存环境,但近几年的研究证明,人口腔内菌斑、唾液中也可培养出Hp,且与胃内的Hp具有相同的形态、生化、免疫特性,提示口腔内的Hp可能是胃Hp感染的重要储存库,根除口腔内的Hp可能是防止胃Hp再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Hp感染可能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光华;张佰成;潘广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3065例尿素[14C]呼气试验结果的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HP) 是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与胃癌的发生亦有相关.笔者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对3065例来院健康体检的自然人群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新;胡掌朝;孟君杰;杨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Survivin和Prohibit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不仅有细胞的过度增值,同时还存在细胞凋亡异常.研究表明,有多种癌基因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Survivin是细胞内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family of protein,IAPs)的一个新成员,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增生,抑制细胞凋亡[1].研究发现Prohibitin基因多态性突变与北美地区50岁以下妇女的乳腺癌发生率高度相关,PHB可以抑制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2].

    作者:王波;邵晴;秦继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Survivin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宫颈癌的发生是多基因损伤的复杂过程,它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的突变和抗凋亡基因过表达有密切的关系,Survivin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再激活和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其在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瑛坚;李胜;王立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6-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大于30%[1]且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其耐药性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对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感染带来不少的阻力.因此,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耐药性及流行病学特征,对有效治疗及预防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非常有意义.本文对我院2006年-2009年间分离2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

    作者:张冰;滕春燕;张曙东;金玉芬;邓沫;于艳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9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肿瘤疾病诊疗技术的提高,临床广泛使用放化疗、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侵袭性诊疗,使得肿瘤患者机体受到损伤,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各种感染.由于大多数患者临床感染症状不典型,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调查临床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2009年分离病原菌情况和耐药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洪华;马维娜;野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