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胡晓芳;李言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1)在119例ANL患者中髓系相关抗原CD13(91.59%)、CD117(86.97%)和CD33(84.03%)阳性表达率高,还有14.28%的AN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的表达,主要为CD7(14.28%)和CD19(1.68%).29例B-ALL患者,CD19和IlIA-DR全部阳性(100%),其次为CDB4(92.03%)、CD(62.07%).11例T-ALL患者,CD7表达的阳性率高(100%),CD3(72.73%)和CD2(63.64%)次之.(2)AML患者中,除大多数AbIL-N3患者CD34和HLA-DR为阴性表达外,其他亚型患者CD13、CD117、CD33、CD34和LIA-DR均为高表达.结论 在流式细胞仪上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使得免疫分型的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邱阳;刘越坚;郭慧淑;单路娟;郭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亲环素A(Cydophilin A,CypA)蛋白表达与胶质瘤预后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细胞瘤标本45例和正常脑组织10例中cypA蛋白表达情况,并将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正常脑组织CypA蛋白表达阴性,脑胶质瘤中CypA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60%(27/45),其强阳性表达11例(24.4%),中度阳性表达7例(15.6%),弱阳性表达9例(20.0%),阴性表达18例(40.0%),胶质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合随访结果提示,患者生存时间与CypA蛋白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864,P<0.01);复发性脑胶质瘤中CypA蛋白阳性表达率(90.9%)明显高于初发性脑胶质瘤表达率(50.0%)(P<0.05).结论 CypA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脑胶质瘤预后的指标.
作者:韩学哲;赵刚;刘兴吉;丁艳;金成洙;徐松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密度(PSAD)、游离PSA/总PSA比值(f/tPSA)在诊断早期前列腺癌(Pca)中的价值.方法 对640例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PSA<4.0 ng/ml者36例为直肠指诊及直肠超声可疑者.病理诊断为4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225例前列腺癌,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的PSA、游离PSA(tPSA),利用经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并计算出f/tPSA及PSA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组患者血清的PSA、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BPI)组(P<0.01),f/tPSA明显低于BPH组(P<0.01),但当血清PSA为4-20 ng/ml时,两组患者PSA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PSA>ng/ml、PSAD>0.15、f/tPSA<0.18为临界值可明显提高对Pca诊断的特异性,特别是当血清PSA为4-20 ng/ml时对提高临床诊断更有意义.结论 联合测定PSA、fPSA并计算f/tPSA及PSAD对诊断Pca具有明显临床意义.
作者:计国义;王伟华;赵微;刘喜春;赵雪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进行OCT及FFA检查,观察两种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与中心凹中心厚度、佳矫正视力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FA分类的局限水肿型在OCT1型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弥漫水肿型和囊样水肿型.FFA弥漫水肿型在OCT2型中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局限水肿型和囊样水肿型.FFA分类的囊样水肿型在OCT3型(3A型+3B型)中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局限水肿型和弥漫水肿型.OCT1型及FFA局限水肿型的矫正视力好,黄斑中心凹中心厚度值小(P<0.05).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结合OCT与FFA两种检查方法,可更加全面地反映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为揭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病理机制、寻求每种类型的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辛浩蓉;周丹;徐俊;闫东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创刊于改革开放大发展的1997年,乘改革开放飞速的列车<中国实验诊断学>逐渐成长起来,各方面都获得长足进展,满足了社会和学术的需要,已成为本学科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先后被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重要学术网站与机构所收录,杂志的学术地位得到肯定.
作者:《中国实验诊断学》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65例喉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CF-C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VEGF-C蛋白在喉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且VEGF-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VEGF-C蛋白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VEGF-C与喉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作者:王海涛;王莹;金宏林;金春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mb-lastic tumor,IMT)是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它比较罕见,且多发生于青少年.2007年9月我们收治了1例老年女性膀胱IMT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伟;王伟刚;高嘉林;傅耀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传统的全身麻醉主要以静脉一吸人复合麻醉为主,但是传统的静脉和吸入麻醉药物半衰期多较长,影响术后苏醒和恢复,麻醉药经肺排出污染手术室的环境.因此,全凭静脉麻醉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作者:姚宇;王锦卓;韩伟;麻海春;范玉彪;周绍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观察对心功能影响.方法 将3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15例,中度组13例,重度组8例,于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采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与1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同时,我们通过心脏彩超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VEGF水平重度组(103.75±17.59)Pg/ml,中度组(83.67±16.71)Pg/ml,轻度组(82.82±15.14)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68±15.68)Pg/ml,P<0.01.结论 VEGF与冠状动脉狭窄呈正相关,但对心功能短期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智慧;李智博;朱洪权;吴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了观察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特点及治疗.对我院2001年至2005年住院175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对其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5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杰;范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癫痫发作所致脑组织损伤,是目前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癫痫发作导致脑损伤已被证明[1].特异的生化指标CK-BB和S-100β蛋白升高程度与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可以快速反映和评价脑损伤的程度[2].本研究将揭示全身发作性癫痫发作以后血浆中CK-BB含量的变化及意义,以及和血浆S-100β蛋白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董竞梅;郝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宫颈病变特点及病变组成比例,探讨宫颈LPC涂片的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复习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21107年1月1日-2007年4月30日期间1 874例宫颈LPC细胞涂片(Pap染色),按照TBS标准进行细胞学诊断,统计分析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宫颈病变的特点,对照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分析细胞学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①检出癌症及癌前病变73例,检出率为3.9%,其中鳞状细胞癌(SCC)1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4例(其中10例见有挖空细胞),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17例,腺癌2例,不典型腺上皮细胞1例.73例中有56例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率为86.67%.②1801例阴性病例中滴虫感染25例(1.39%),真菌感染11例(0.61%),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102例(5.66%),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例.结论 应用LPC薄层细胞技术检查宫颈LSIL、HSIL与SCC特异性较高,同时能检出相对特异性的炎症性疾病.
作者:战伟;陈世范;杨媚;姚敏;赵孟禹;高洪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Xe-CT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的前循环TIA患者,在发作间期行Xe-CT检查获得脑血流图像,并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6例患者发现有脑血流异常区域,这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管狭窄,且脑血流异常区均在狭窄血管供血区域;有4例患者脑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其中2例伴有血管狭窄,1例为大脑前动脉狭窄,另外1例为锁骨下动脉狭窄.结论 Xe-CT能够为TIA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信息,显示灌注异常区域的范围和程度,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弋;吴江;王静;张洪亮;靳航;何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ICU病房在临床分离菌中,2006年-2007年两年中总体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占首位,而2007年鲍曼/溶血不动杆菌跃至第一位,且两年检出率逐年上升.将我院常见菌种的体外药敏进行动态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素侠;曹惠;米新燕;张正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乙型肝炎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之一,是引起肝脏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目前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至少有3.5亿,我国占其中的1/3左右,我国是乙型病毒肝炎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约8%-10%.
作者:于秀艳;汪杰;刘鹏;裴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实验室诊断在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健康者、酒精性肝病患者、非酒精性肝病(甲肝、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发病期(ALT≥65 U/L)及治疗后(ALT≤65 U/L)血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同工酶(m-AST)、纤维结合蛋白(Fn)、r-谷氨酰转移酶(r-Gr)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m-AST在AID组和NALD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与46%(P<0.05),Fn在AID组和NALD组中的阳性检出率57%与60%(P>0.05),r-GT在AID组及NALD组中阳性检出率90%与88%(P>0.05);m-AST在ALD组19.3±10.3 U/L与对照组t检验P<0.05与NALD组t检验P<0.05;Fn在ALD组335.6±59.5mg/L与对照组t检验P<0.05与NALD组t检验P>0.05;r-GT在AID组67.5±54.4 U/L与对照组t检验P<0.05与NALD组t检验P>0.05;ALD组治疗前后m-AST、Fn下降较为明显,经t检验P<0.05说明治疗前后m-AST、Fn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m-AST活性测定对有无活动性酒精性肝病有诊断和鉴别、及疗效有诊断价值;Fn的测定对早期判断酒精性肝病以及治疗疗效有一定价值,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良好指标;r-GT酶诊断酒精性损伤的敏感性甚高但r-GT增高的特异性不高.
作者:李姗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神经损伤是否存在及严重程度与以下因素的关系:①就诊时CT表现的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②后凸畸形程度,评价后路经椎弓根器械治疗对恢复以下临床指标的效果:①伤椎前缘、后缘高度;②后凸成角;③神经功能;④椎管骨块占位.方法 本组为99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71例,女28例;年龄17-68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57例,车祸24例,砸伤12例,其它6例;非手术治疗2例,除1例行单纯后路椎板减压外,余96例均行后路手术经椎弓根镙钉器械治疗,手术时间为伤后6小时-24天,术中出血为50ml-2000 ml.所有患者人院时均行术前CT扫描、术前正侧位X线片,其中有7例有术后CT,非手术治疗和单纯后路椎板减压患者无术后X线片.所有影像资料都包括伤椎及与之相邻的上下椎体.受伤部位T11为5例、T12为15例、L1为53例、L2为26例.脊髓功能的评估以入院时首次体检(非手术治疗)或术前后一次体检(手术治疗)为准,尽可能排除脊髓震荡所致的短暂脊髓功能障碍,术后以出院前后一次体检为准.按修改的ASIA分级法进行评分,其中A级13例,B级7例,C级13例,D级29例,E级14例,F级23例.结果 神经损伤按修改后的ASIA分级,各功能级之间椎管占位程度和后凸成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91.4±10.0)%,后缘高度恢复至(96.7±4.4)%,Cobb角恢复至(-2.0±5.6)°,椎管内占位恢复至(14.6±13.8)%,神经功能评分降至(1.5±1.6),以上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①胸腰段爆裂骨折神经损伤是否存在及严重程度与就诊时CT表现的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和后凸畸形程度均具有不一致性,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早期治疗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其局部形态学的异常改变,而且应重视对其合并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作出准确评价.②采用经椎弓根镙钉系统的后路手术对恢复患者的脊柱序列和神经功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使后凸骨块间接复位.当骨折导致椎管狭窄并伴有明显神经损害时,应行手术治疗.而对后凸畸形明显者则应采取较为积极的治疗态度,以恢复胸腰椎的矢状平衡.
作者:韩巍;高忠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血清中HS-CRP、免疫球蛋白、补体可发生改变,本文就肺结核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的水平进行相关调查和分析.
作者:何菊芳;董梅;匡铁吉;孙彬;解国清;吴纯;雷红;孟祥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别测定桂西壮族不同年龄组1 312名健康成年人(其中男性675名,女性637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初步分析桂西壮族健康成年人血液流变学特性,建立桂西健康成年人各年龄组的血液流变学正常参范围.方法 用RS0血液流变仪检测桂西壮族健康成年人1 312例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统计,并与与仪器所提供的参考值作比较.结果 不同年龄组间多项血液流变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全血粘度(30 s-1,58-1,1 s-1)等多项血液流变指标亦有显著差异(P<0.05),多项指标参考范围与仪器随带的正常参考范围有较大差异.结论 分别统计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参考值更能确切反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对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更有参考价值.
作者:陆小婵;卢冬;潘云;常正义;潘兴寿;潘国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52岁,因腹部疼痛22天,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3天入院.体检:腹软,全腹压痛弱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叩诊呈鼓音,右肾区叩痛阳性.肠鸣音1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
作者:从国彬;王景宇;侯明杰;王淑清;张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