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李希涛;赵霞;张静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 溶血葡萄球菌, 临床分布,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医院性感染, 条件致病菌, 回顾性分析, 常见病原菌, 正常菌群, 皮肤粘膜, 免疫受损,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 实验室, 感染菌, CNS, 人体, 结果, 标本
摘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人体皮肤粘膜正常菌群之一,但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室结果证实CNS已成为医院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其中溶血葡萄球菌(SHA)也成为重要条件致病菌和免疫受损者的感染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加重,而且常呈多重耐药.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间从临床各种标本中检出的49株MRSH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学习和继承裘老的优秀品质,做一名人民欢迎的好医生

    裘老离开我们已一年了,总觉得他老人家仍然和我们在一起,他的音容笑貌总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裘老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他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令我尊敬的是,裘老始终是一位救死扶伤的普通医生.

    作者:杨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检CRP和WBC对发热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滥用抗生素已超出临床医疗成为社会问题,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2,3].住院患者由于可以全面的对病原体进行检查,一般都能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荣墨克;石晓群;林伟;单桂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检测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参数的意义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血小板参数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对60例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及其参数、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测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容积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脑梗死患者中有显著性改变,提示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减低的现象,凝血系统活性改变在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99m Tc-MIBI双时相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对99mTc-MIBI双时相显像与颈部超声和颈部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4例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结果并将术前的99mTc-MIBI双时相显像、颈部超声及颈部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状旁腺激素检出率为100%,但不可进行定位诊断;99mTc-MIBI双时相显像、颈部超声及颈部CT均可进行定位诊断;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检出率(93.18%)分别高于颈部超声及颈部CT检出率(63.64%,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超声与颈部CT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有较好的术前定位诊断价值.

    作者:王鑫;高识;马庆杰;孙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核细胞增高筛选建立显微镜复检标准及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医院已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快速检测更多参数,提高准确性,而且血细胞仪分析检测的细胞数目大大超过显微镜法的细胞数,重复性也较好[1].

    作者:孙彦平;王英辉;付振艳;李蕾;赵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MCV和RBC脆性及血红蛋白电泳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的价值

    目的 评价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RBC)脆性试验、血红蛋白(Hb)电泳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产前检查的经基因诊断确诊的地中海贫血患者140例,正常对照100例,分别进行MCV测定,RBC脆性试验和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分析各单项试验及三项试验联合检测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指标.结果 MCV、RBC脆性试验、Hb电泳单项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6%、89.3%、82.1%及78.0%、92%、97%;MCV与红细胞脆性及Hb电泳3项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100%、80.0%;系列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71.1%、100%.与各单项试验比较,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P<0.05)、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P<0.05).结论 MCV、RBC脆性试验及Hb电泳对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有较高价值,三项联合检测能更有效地筛查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

    作者:王晓忠;曾学辉;占葆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BIL、Hcy、hs-CRP、Lp(a)对比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来源于食物蛋白质中基本的含硫氨基酸,叶酸、B6及B12是Hcy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成分,其代谢常导致的血清高Hcy与多种血管疾病有关[1,2].

    作者:许海波;徐传和;刘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发现治疗后95%的患者生存时间可在10年以上.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乳腺癌患者声像图资料,总结了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特点,及与其他乳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作者:贾云杰;吴晓影;王绍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神经内镜在脑室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脑室占位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进行脑室病变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其中28例同时行三脑室底造瘘以解除非交通性脑积水,2例行透明隔造口术解除非对称性脑积水,3例颅咽管瘤行囊肿-脑池穿通术,1例行中脑导水管穿通术.结果 33例患者均明确病理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为生殖细胞瘤18例,脑囊虫5例,胶质瘤5例,淋巴瘤1例,颅咽管瘤3例,脉络丛囊肿1例,同时均解除脑积水.共发生并发症2例.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脑室病变的诊治中,神经内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诊疗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诊断,为下一步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可以治疗脑积水和囊肿.

    作者:赵虎林;田增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非细胞毒性病毒,机体感染HBV后并不直接对肝细胞造成伤害,免疫功能紊乱是其主要发病机制[1].为了探讨乙肝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状态,本文对150例乙肝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金娟;裴豪;邓历;李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基化免疫球蛋白IgG免疫学特征的变化

    免疫球蛋白IgG与其它蛋白质一样,在氨基酸序列合成(蛋白质翻译)之后,蛋白修饰的过程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糖基化,是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对其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包括蛋白折叠、运输和功能等方面.体内约1/2的蛋白属于糖基化蛋白,但是,过度的、异常的糖基化修饰却对机体产生损害.IgG异常糖基化修饰涉及到其免疫学特征的改变.

    作者:孙健;顾光煜;张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分析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还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侵袭性感染[1].它的耐药性已引起广泛重视,从70年代中后期,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逐渐上升,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2].由于Hi的生长需要X和V因子等特殊条件,分离和培养相对困难,临床上对其检出率较低,从而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了Hi检测,现对分离及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前急救中误漏诊40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60 岁者22例, 60-40岁之间者14例, 40岁以下(不包括40岁)者4例.AMI的诊断标准为参照1997年WHO标准,(1)冠心病的易患因素(2) 临床表现; (3) 心电图有典型的AMI动态改变.

    作者:金玉粉;刘甲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异常报警信息的评价及其临床应用

    COULTER STKS是一台先进的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操作简便,计数准确且重复性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进行外周血细胞分析过程中,仪器经常自动提示Blasts、Imm Grans/Bands1、Imm Grans/Bands2、Variant Lymphs、NRBCs、Giant Platelet/Platelet Clumps等异常报警信息.大多情况下这些异常信息往往被忽视.为探讨其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我们对有上述异常报警信息的338份和无报警信息的100例标本进行了人工复检,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惠强;杨伟杰;张建强;王帮勇;张素英;吴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诊救治双硫仑样反应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反应的重视.方法 对我科2006年9月-2008年9月期间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多,其次为硝基咪唑类;②临床表现以醉酒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绞痛、呼吸困难等.③该反应的发生与摄入乙醇的量无关.除饮酒外,酒精擦浴物理降温亦可引起相同反应.④多数患者于治疗后于30-180 min缓解.结论 应用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后接触含乙醇制品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且临床发病比率较高,临床表现严重,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症状较重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提醒患者于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5-7天内禁止接触含乙醇制品.

    作者:吴静;郑雪冰;孙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我院手术切口感染及其病原菌分布状况,进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我们对205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及病原菌进行了耐药性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邹树林;张晶;郎小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及蜕膜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

    目的 研究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及蜕膜中CD4+CD25+ T细胞的比例变化,探讨CD4+CD25+ T细胞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正常妊娠孕妇早期、晚期、分娩发动期外周血及蜕膜中CD4+CD25+ 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 正常妊娠过程中孕妇外周血中CD4+CD25+ T细胞比例变化:妊娠早期较高,明显高于妊娠晚期及分娩发动期(P<0.05),分娩发动期低;蜕膜中CD4+CD25+ T细胞比例变化:妊娠早期及妊娠晚期高于分娩发动期(P<0.05),但妊娠早期与妊娠晚期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CD4+CD25+ T细胞在正常妊娠的免疫耐受及分娩发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德红;凌斌;蒋丽莎;周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近些年来,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量子点在体内外成像,靶向标记特异组织和细胞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对于传统的荧光染料分子而言,量子点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及优点.本文对近年来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诸多应用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雅丽;张玉成;张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动态检测CA-153、VEGF-A探讨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动态检测其血清CA-153、VEGF-A,探讨CA-153、VEGF-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作者将127例乳腺良、恶疾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乳腺癌患者);对照组(6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均采用ELISA分别检测患者血清 CA-153、VEGF-A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检测血清中CA-153 、VEGF-A,表达已具有差异性变化(P<0.01);②观察组手术前、后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 、VEGF-A水平表达呈差异性改变(P<0.01).③观察组手术后与对照组血清CA-153表达(P>0.05);VEGF-A表达(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血清CA-153、VEGF-A表达的差异,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的CA-153、VEGF-A表达与其预后呈正相关性改变.

    作者:谭小宇;戴东;刘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 建立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中采用长30 cm、内径25 μm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利用血红蛋白在415 nm波长处的特异性吸收峰,二极管阵列(PDA)检测.结果 在8分钟内完成整个实验,HbA1C和非HbA1C成功分离,峰型清晰锐利,且能对HbA1C进行定量分析.结论 该法高效、快速、重复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慧斐;王惠民;丛辉;倪红兵;景蓉蓉;孙宝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