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基化免疫球蛋白IgG免疫学特征的变化

孙健;顾光煜;张葵

关键词:糖基化修饰, 免疫球蛋白, IgG, 免疫学特征, 蛋白质翻译, 糖基化蛋白, 序列合成, 生理现象, 机体, 功能, 蛋白折叠, 蛋白修饰, 氨基酸, 运输, 内约, 过程
摘要:免疫球蛋白IgG与其它蛋白质一样,在氨基酸序列合成(蛋白质翻译)之后,蛋白修饰的过程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糖基化,是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对其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包括蛋白折叠、运输和功能等方面.体内约1/2的蛋白属于糖基化蛋白,但是,过度的、异常的糖基化修饰却对机体产生损害.IgG异常糖基化修饰涉及到其免疫学特征的改变.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及蜕膜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

    目的 研究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及蜕膜中CD4+CD25+ T细胞的比例变化,探讨CD4+CD25+ T细胞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正常妊娠孕妇早期、晚期、分娩发动期外周血及蜕膜中CD4+CD25+ 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 正常妊娠过程中孕妇外周血中CD4+CD25+ T细胞比例变化:妊娠早期较高,明显高于妊娠晚期及分娩发动期(P<0.05),分娩发动期低;蜕膜中CD4+CD25+ T细胞比例变化:妊娠早期及妊娠晚期高于分娩发动期(P<0.05),但妊娠早期与妊娠晚期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CD4+CD25+ T细胞在正常妊娠的免疫耐受及分娩发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德红;凌斌;蒋丽莎;周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诊救治双硫仑样反应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反应的重视.方法 对我科2006年9月-2008年9月期间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多,其次为硝基咪唑类;②临床表现以醉酒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绞痛、呼吸困难等.③该反应的发生与摄入乙醇的量无关.除饮酒外,酒精擦浴物理降温亦可引起相同反应.④多数患者于治疗后于30-180 min缓解.结论 应用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后接触含乙醇制品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且临床发病比率较高,临床表现严重,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症状较重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提醒患者于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5-7天内禁止接触含乙醇制品.

    作者:吴静;郑雪冰;孙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 建立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中采用长30 cm、内径25 μm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利用血红蛋白在415 nm波长处的特异性吸收峰,二极管阵列(PDA)检测.结果 在8分钟内完成整个实验,HbA1C和非HbA1C成功分离,峰型清晰锐利,且能对HbA1C进行定量分析.结论 该法高效、快速、重复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慧斐;王惠民;丛辉;倪红兵;景蓉蓉;孙宝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以肠梗阻为征象的阑尾炎64例临床特点分析

    我科自2005年10月-2007年12月起临床接诊经术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发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肠梗阻患者共6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天戟;宋海涛;赵海鹏;姜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动态检测CA-153、VEGF-A探讨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动态检测其血清CA-153、VEGF-A,探讨CA-153、VEGF-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作者将127例乳腺良、恶疾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乳腺癌患者);对照组(6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均采用ELISA分别检测患者血清 CA-153、VEGF-A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检测血清中CA-153 、VEGF-A,表达已具有差异性变化(P<0.01);②观察组手术前、后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 、VEGF-A水平表达呈差异性改变(P<0.01).③观察组手术后与对照组血清CA-153表达(P>0.05);VEGF-A表达(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血清CA-153、VEGF-A表达的差异,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的CA-153、VEGF-A表达与其预后呈正相关性改变.

    作者:谭小宇;戴东;刘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TGF-β1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HIE患儿血清中TGF-β1的浓度,以NBNA作为判定脑损伤程度的标准,探讨HIE患儿早期血清TGF-β1浓度与脑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不同程度HIE患儿生后第1、2-3、7天血清TGF-β1的含量,在采血前做NBNA检查,与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血清TGF-β1及NBNA评分作对照,分析血清中TGF-β1与NBNA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判断TGF-β1在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 HIE患儿血清中TGF-β1浓度在伤后即开始下降,第2-3天降至峰值,第7天后开始回升,第1天和第2-3天轻中重度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轻度组和中度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均与重度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且与同期NBNA评分结果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HIE脑损伤的修复过程,是一种重要的脑损伤保护因子,血清中TGF-β1含量的测定不但可以作为HIE的早期诊断指标,而且还可以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数.

    作者:秦桂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检测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参数的意义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血小板参数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对60例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及其参数、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测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容积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脑梗死患者中有显著性改变,提示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减低的现象,凝血系统活性改变在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尿氨基末端肽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检测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骨转移患者及34例无骨转移的患者,利用ELISA方法测定uNTX水平.结果 骨转移组患者uNTX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1),多发转移组明显高于单发骨转移组(P<0.01).结论 uNTX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王玲;王宏;邱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湖南郴州地区近九年来33 871例精液质量的动态分析

    目的 为了解男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及精液质量的趋势,对我院近九年检查的精液质量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按标准,对本院1999年至2007年间共33871例精液,采用北京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仪进行检测,并对每一年度精液常规与运动参数等项进行比较.结果 1999年至2007年每年的精液质量比较中,年龄、精液量、液化时间、pH值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而其他参数,如活动率、A级比例、B级比例及相关动态参数(包括运动的前向性(STR)、直线性(LIN)及摆动性(WOB)、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和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则有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而精液中白细胞的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精液质量的逐年降低,影响因素有很多,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维护好的生活环境,控制各种生殖系统炎症是保证精液质量有效的措施.

    作者:曹晓丽;陈丽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分析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还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侵袭性感染[1].它的耐药性已引起广泛重视,从70年代中后期,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逐渐上升,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2].由于Hi的生长需要X和V因子等特殊条件,分离和培养相对困难,临床上对其检出率较低,从而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了Hi检测,现对分离及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实验性冠状动脉痉挛心脏损害的病理生理及形态学研究

    冠状动脉痉挛(CAS)是指心外膜下传导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冠状动脉痉挛是构成多种心脏缺血性疾病的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痉挛不仅可引起心绞痛,甚至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脏猝死[1].本研究旨在探索急性期CAS心脏组织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及病理学意义.

    作者:常学锋;刘国辉;高长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ABC法检测淋球菌病48例

    亲合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是近些年来引入免疫诊断学中的一种新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可溶性细菌[1]、病毒[2,3]及真菌[4]的抗原及抗体的检测中是免疫组织化学的一个进展[5].但用此法将免疫学与形态学相结合检测淋球菌报道较少,2004年尹占东、张亚芹建立了ABC法检测淋菌的新技术[6].本文应用此方法对淋病患者分泌物涂片进行检测,显微镜下观察淋球菌的形态,有效地提高了淋菌的检出率.

    作者:张亚芹;王军荣;丛宪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左心衰竭37例临床诊治分析

    急性左心衰竭为一种内科常见急症,及时准确快速诊断与恰到好处的处理方案,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丽君;李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核细胞增高筛选建立显微镜复检标准及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医院已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快速检测更多参数,提高准确性,而且血细胞仪分析检测的细胞数目大大超过显微镜法的细胞数,重复性也较好[1].

    作者:孙彦平;王英辉;付振艳;李蕾;赵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基化免疫球蛋白IgG免疫学特征的变化

    免疫球蛋白IgG与其它蛋白质一样,在氨基酸序列合成(蛋白质翻译)之后,蛋白修饰的过程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糖基化,是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对其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包括蛋白折叠、运输和功能等方面.体内约1/2的蛋白属于糖基化蛋白,但是,过度的、异常的糖基化修饰却对机体产生损害.IgG异常糖基化修饰涉及到其免疫学特征的改变.

    作者:孙健;顾光煜;张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支原体定量培养及药敏试验一体化的方法检测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宫颈分泌物,分析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 129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培养出512例支原体,其中主要是解脲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为敏感,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敏感性超过95%,而对于临床常用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性不足30%.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女性生殖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体,而且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也很严重.

    作者:李江;许岩丽;程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目前治疗SCI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在损伤急性期通过减轻或消除继发性病理反应,保护残存的轴突和神经元不再遭受二次损伤,包括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钙通道拮抗剂、纳洛酮等药物,或予局部低温保护、人工高压灌流等;二是在损伤慢性期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包括手术治疗、移植雪旺细胞、基因治疗、高压氧治疗等.近来的研究显示,多种细胞移植方法可用于促进损伤脊髓再生修复,如:雪旺细胞、胚胎脊髓移植、嗅神经胶质细胞移植、胎胚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活化巨噬细胞移植等,都显示出脊髓损伤部分缺失功能的修复.而MSCs特有的易于获取、体外分离培养可操作性强、免疫原性弱可用于异体移植等优点,在脊髓损伤的治疗及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景元海;牟春山;冯玲;聂长春;周继辉;赵丛然;藏虎;杨小玉;朱庆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近些年来,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量子点在体内外成像,靶向标记特异组织和细胞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对于传统的荧光染料分子而言,量子点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及优点.本文对近年来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诸多应用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雅丽;张玉成;张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冠心病病人血清PA与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多种炎症因子与冠心病(CHD)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炎症标志物可提示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其与动脉粥样硬化、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1].血清前白蛋白(PA)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血清蛋白质,是监测肝损害及机体营养状态的敏感指标,同时它又作为一种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20例健康人与60例不同类型CHD病人血清中PA和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CHD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华;李敏;申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检CRP和WBC对发热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滥用抗生素已超出临床医疗成为社会问题,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2,3].住院患者由于可以全面的对病原体进行检查,一般都能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荣墨克;石晓群;林伟;单桂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