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ABC法检测淋球菌病48例

张亚芹;王军荣;丛宪玲

关键词:ABC法, 检测, 新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 淋球菌, 辣根过氧化物, 形态学, 酶复合物, 淋病患者, 镜下观察, 诊断学, 生物素, 亲合素, 免疫学, 可溶性, 检出率, 分泌物, 真菌, 显微, 细菌
摘要:亲合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是近些年来引入免疫诊断学中的一种新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可溶性细菌[1]、病毒[2,3]及真菌[4]的抗原及抗体的检测中是免疫组织化学的一个进展[5].但用此法将免疫学与形态学相结合检测淋球菌报道较少,2004年尹占东、张亚芹建立了ABC法检测淋菌的新技术[6].本文应用此方法对淋病患者分泌物涂片进行检测,显微镜下观察淋球菌的形态,有效地提高了淋菌的检出率.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前急救中误漏诊40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60 岁者22例, 60-40岁之间者14例, 40岁以下(不包括40岁)者4例.AMI的诊断标准为参照1997年WHO标准,(1)冠心病的易患因素(2) 临床表现; (3) 心电图有典型的AMI动态改变.

    作者:金玉粉;刘甲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检CRP和WBC对发热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滥用抗生素已超出临床医疗成为社会问题,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2,3].住院患者由于可以全面的对病原体进行检查,一般都能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荣墨克;石晓群;林伟;单桂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动态检测CA-153、VEGF-A探讨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动态检测其血清CA-153、VEGF-A,探讨CA-153、VEGF-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作者将127例乳腺良、恶疾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乳腺癌患者);对照组(6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均采用ELISA分别检测患者血清 CA-153、VEGF-A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检测血清中CA-153 、VEGF-A,表达已具有差异性变化(P<0.01);②观察组手术前、后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 、VEGF-A水平表达呈差异性改变(P<0.01).③观察组手术后与对照组血清CA-153表达(P>0.05);VEGF-A表达(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血清CA-153、VEGF-A表达的差异,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的CA-153、VEGF-A表达与其预后呈正相关性改变.

    作者:谭小宇;戴东;刘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近些年来,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量子点在体内外成像,靶向标记特异组织和细胞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对于传统的荧光染料分子而言,量子点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及优点.本文对近年来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诸多应用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雅丽;张玉成;张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实验性冠状动脉痉挛心脏损害的病理生理及形态学研究

    冠状动脉痉挛(CAS)是指心外膜下传导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冠状动脉痉挛是构成多种心脏缺血性疾病的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痉挛不仅可引起心绞痛,甚至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脏猝死[1].本研究旨在探索急性期CAS心脏组织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及病理学意义.

    作者:常学锋;刘国辉;高长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发现治疗后95%的患者生存时间可在10年以上.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乳腺癌患者声像图资料,总结了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特点,及与其他乳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作者:贾云杰;吴晓影;王绍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 建立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中采用长30 cm、内径25 μm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利用血红蛋白在415 nm波长处的特异性吸收峰,二极管阵列(PDA)检测.结果 在8分钟内完成整个实验,HbA1C和非HbA1C成功分离,峰型清晰锐利,且能对HbA1C进行定量分析.结论 该法高效、快速、重复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慧斐;王惠民;丛辉;倪红兵;景蓉蓉;孙宝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患儿血培养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小儿败血症是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明确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对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1].为了解近两年来我院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以达到指导临床用药的目的,对11 833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

    作者:许宏;董方;徐樨巍;宋文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目前治疗SCI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在损伤急性期通过减轻或消除继发性病理反应,保护残存的轴突和神经元不再遭受二次损伤,包括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钙通道拮抗剂、纳洛酮等药物,或予局部低温保护、人工高压灌流等;二是在损伤慢性期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包括手术治疗、移植雪旺细胞、基因治疗、高压氧治疗等.近来的研究显示,多种细胞移植方法可用于促进损伤脊髓再生修复,如:雪旺细胞、胚胎脊髓移植、嗅神经胶质细胞移植、胎胚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活化巨噬细胞移植等,都显示出脊髓损伤部分缺失功能的修复.而MSCs特有的易于获取、体外分离培养可操作性强、免疫原性弱可用于异体移植等优点,在脊髓损伤的治疗及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景元海;牟春山;冯玲;聂长春;周继辉;赵丛然;藏虎;杨小玉;朱庆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胰腺癌15例误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入选病例我院2002-2006年住院确诊胰腺癌、临床资料详细者42例,全部病人均有相关临床症状,其中入院后满1周或门诊就诊3次未诊断胰腺癌后经检查或手术证实胰腺癌者判定为误诊病例,共15例.

    作者:魏义臣;宓钕缮;柴晶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ABC法检测淋球菌病48例

    亲合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是近些年来引入免疫诊断学中的一种新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可溶性细菌[1]、病毒[2,3]及真菌[4]的抗原及抗体的检测中是免疫组织化学的一个进展[5].但用此法将免疫学与形态学相结合检测淋球菌报道较少,2004年尹占东、张亚芹建立了ABC法检测淋菌的新技术[6].本文应用此方法对淋病患者分泌物涂片进行检测,显微镜下观察淋球菌的形态,有效地提高了淋菌的检出率.

    作者:张亚芹;王军荣;丛宪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BIL、Hcy、hs-CRP、Lp(a)对比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来源于食物蛋白质中基本的含硫氨基酸,叶酸、B6及B12是Hcy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成分,其代谢常导致的血清高Hcy与多种血管疾病有关[1,2].

    作者:许海波;徐传和;刘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广泛应用于下腹部、盆腔、会阴、及下肢的手术中,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效果好、能够连续实施麻醉等诸多优点.但腰硬联合麻醉会使腹部重要肌群如腹外肌、腹直肌等处于麻痹瘫痪状态.腹壁肌和肋间内肌是呼气肌的重要组成部分[1],可见当患者处于腰硬联合麻醉状态时,其呼吸功能尤其是呼气功能会受到影响.但呼吸功能损失程度有多少及何种呼吸指标受影响,目前未见报道.本文对此做了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旭芳;魏剑芹;崔洪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临界值的设置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影响

    目的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HLA-B27的表达强度并根据临床诊断,探讨HLA-B27临界值的设置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的影响.方法 利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检测148例AS患者、296例非AS(包括骶髂关节炎68例,反应性关节炎124例,其他关节病104例)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HLA-B27表达强度.结果 以美国Becton Dickinson 公司设定的界值≥荧光强度146道数为准,AS组中,HLA-B27阳性仅87例(58.78%),其中有24例检测值在140-145道数之间;非AS组中,HLA-B27阳性13例(4.40%);健康对照组中,HLA-B27阳性2例 (5.00%).结论 AS组阳性率过低,与临床不符.进口试剂盒设置的临界值过高,会漏诊相当一部分AS患者.如降低其临界值,可提高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抗原的阳性率,在AS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文英;汤艳萍;叶于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尿氨基末端肽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检测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骨转移患者及34例无骨转移的患者,利用ELISA方法测定uNTX水平.结果 骨转移组患者uNTX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1),多发转移组明显高于单发骨转移组(P<0.01).结论 uNTX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王玲;王宏;邱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分析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还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侵袭性感染[1].它的耐药性已引起广泛重视,从70年代中后期,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逐渐上升,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2].由于Hi的生长需要X和V因子等特殊条件,分离和培养相对困难,临床上对其检出率较低,从而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了Hi检测,现对分离及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包虫囊肿自发破裂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已婚,无疫区接触史,患者于入院前2天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到个体医院就诊,就诊过程中,出现右上腹疼痛,并很快扩散全腹,伴恶心、呕吐、腹痛呈进行性加重,腹穿抽出白色乳糜样液体,立即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急性病容.Bp:110/80 mmHg,躯干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片状丘疹,腹平,肝脾触诊不满意.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尤以右侧腹为著.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肠音0-1次/分.

    作者:国同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支原体定量培养及药敏试验一体化的方法检测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宫颈分泌物,分析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 129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培养出512例支原体,其中主要是解脲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为敏感,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敏感性超过95%,而对于临床常用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性不足30%.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女性生殖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体,而且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也很严重.

    作者:李江;许岩丽;程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退变关节软骨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3(AQP-3)在退变关节软骨与正常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分布差异,探讨其与关节软骨退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取13例关节置换病例退变关节软骨样本作为退变组,取同期外伤性无退变游离关节软骨12例作为非退变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3的表达及分布差异.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AQP3 在退变组和非退变组关节软骨中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退变组 AQP3 在关节软骨中的量明显高于非变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QP3 存在于关节软骨组织中,并在退变关节软骨中高度表达,推测其与软骨退变及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秦彦国;谷长跃;姜彤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双试剂酶速率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临床应用

    目前,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参考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但是其操作复杂,耗时且费用较高;离子色谱法与毛细管电泳法,主要用于实验研究,临床上较少使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IA)是临床上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常用方法,特点是操作方便,快捷,重复性好,但是大部分操作仍需要手工操作,比较耗时,不适合临床大批量标本同时测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荧光偏振免疫法,虽可实现自动化分析,但需专门仪器,且试剂昂贵.

    作者:庞国菊;王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