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S2表达与ER、PR和组织学分级相关性的研究

陈桂秋;杨华;孙大菊;续哲莉;田鸿均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PS2, 表达, 组织学分级, 治疗及预后, 恶性肿瘤, 乳腺癌, 发病率, 热点, 妇女
摘要: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有关其治疗及预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Hiwi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Hiwi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Hiwi基因在膀胱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Hiwi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即浅表性膀胱癌(Tis、Ta、T1)和浸润性膀胱癌(T2、T3、T4)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iwi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递增,不同病理分级(G1、G2和G3)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iwi基因可能成为膀胱癌一个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并作为基因治疗靶点的体外实验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陈岐辉;卢绩;许建成;王春喜;荆明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对策

    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是各种进展性肾脏疾病的终结局,美国K/DOQI指南中将肾功能不全的程度分为5期,其中第五期--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为需要肾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的阶段[1].

    作者:李建新;李静;李洪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CHD)是危害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是在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产生粥样斑块,并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炎性反应参与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李恒斌;尚士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PET/CT显像剂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1],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传统的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都是解剖学显像方法,虽然其强化原理基本相似,但均不能反映肿瘤的细胞代谢水平.

    作者:程勋全;钱立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唾液皮质醇的研究进展

    库欣综合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血清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rinary Free Cortisol,24 hUFC),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提出将午夜唾液皮质醇(Salivary Cortisol,SC)检测作为库欣综合征的一线筛查实验.

    作者:干伟;张林;安振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左卡尼丁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及心肌酶的调节作用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5%-7%,多见于入院后数小时,是一组以急性、严重、长时间的组织器官低灌注和严重左室泵血不足及血压低下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也是目前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死亡原因,尽管近年来诊治手段已取得明显进步,但其病死率仍高达60%-80%[1-2].

    作者:毛毳颖;郑雪冰;杨乐;刘航;张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2,IL-18测定的意义

    研究证实,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的调节失调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本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2、IL-18测定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阳;王立波;王长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TLR-9 rs187084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群TLR-9基因rs187084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对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88名健康对照TLR-9基因rs187084C/T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SLE患者TLR-9基因rs187084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185、0.413和0.402,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χ2=2.99,P>0.05);(2)SLE患者TLR-9基因rs187084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394、0.606,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χ2=3.07,P>0.05).结论 山东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与TLR-9基因rs187084多态性无关.

    作者:宋卫青;李化会;陈华波;原江水;殷晓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孕产妇血清和乳汁及新生儿脐血中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状况

    输血传播病毒(TTV)是一种新型病毒,因其结构与VB19病毒相似,可能影响胚胎发育,造成流产或新生儿异常[1].在不同人群中普遍存在着TTV感染,包括正常人群、献血员、静脉毒瘾者、各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者等[2,3].我们对224例健康孕产妇的静脉血、乳汁及其新生儿脐带血标本进行TTV检测,以探讨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的感染率及其在母婴间是否存在着相关传播关系.

    作者:唐任光;谢丽玲;黄庆;李荣颜;农珺;滕建昆;梁华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的价值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目前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何英;万德云;张玉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抗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初步研究

    目的 检测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RA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116例RA患者、50例疑似RA患者、114例非RA患者及6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GPI抗原.比较活动性RA患者与非活动性RA患者的GPI抗原水平.分析GPI抗原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 GPI抗原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4.5%,特异性为96.6%;GPI抗原与类风湿因子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增加至90.5%;活动性RA患者与非活动性RA患者GPI抗原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的X线分期GPI抗原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GPI抗原对RA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RA的活动性及病程进展相关,有助于RA诊断及病情的判断.

    作者:张建明;程建平;金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联合检测CEA和CK-19 mRNA鉴别诊断恶性腹水的意义

    联合CEA和CK-19水平测定在腹水性质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价应用RT-PCR检测CEA mRNA和CK-19 mRNA在良恶性腹水鉴别方面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金奎;王太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动态检测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者的hs-CRP变化,分析hs-CRP与梗死面积大小,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关系密切,其中大面积梗死组hs-CRP升高,持续时间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预后越差;与中、小面积梗死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hs-CRP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作者:齐英斌;白春艳;周艳;刘敏;马爽;孙宏侠;江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

    目的 通过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24 h动态血压,分析相关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将试验对象分为三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86例;单纯性高血压组,127例;正常对照组,83例.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动态血压及相关参数,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单纯性高血压患者高(P<0.05),其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增加(P<0.05),晨峰出现频率升高(P<0.05);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昼、夜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24小时血压负荷值均比血压正常组高(P<0.05).结论 监测和控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动态血压,是减少并发症危险的关键环节.

    作者:周智;吴燕华;周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应用CT、MRI检查早期诊断儿童外伤性脑梗死

    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收治儿童外伤性脑梗死18例,均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波;杜超;刘德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测定单增李斯特菌试剂盒制备

    目的 制备单增李斯特菌54001、54002型的单克隆抗体(McAb),制备胶体金标记单增李斯特菌抗体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板.方法 以纯化单增李斯特菌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性,建立并验证胶体金标记单增李斯特菌抗体免疫层析试剂板的检测方法. 结果 筛选出2株单抗杂交瘤细胞株F5、F9,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M.通过选用柠檬酸钠法制备胶体金,测定其适结合蛋白浓度为28 g/ml,制备胶体金标记单增李斯特菌抗体免疫层析检测板.结论 为产单核李斯特菌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切实有效的检测技术.

    作者:罗雁非;贾芙蓉;丁旭;方玲;郑岚;何成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聊城地区泌尿系统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衣原体是导致非淋病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之一,它可引起一系列泌尿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普遍增多,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增加[1].

    作者:金红;谭晓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低危人群中梅毒螺旋体抗体 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3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初筛和确认的必要性.方法 对34 933例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梅毒螺旋体的初筛,初筛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的检测.结果 559例标本初筛结果为可疑阳性,其中,TPPA阳性423例,TRUST阳性210例.结论 3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各有其价值,将3种方法的结果均报告给临床医生有助于临床医生的综合诊断,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王文武;杨杰;丛蓉;杨军;张真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肝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64 层螺旋CT 肝脏多期血管成像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66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血管成像,采用大密度投影(MIP) 、容积再现技(VRT) 、表面遮盖显示(SSD) 重建技术,分析三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以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 HTVPC) 显示情况.结果 肝动脉期CT血管造影术(CTA) 对二级肝动脉、三级分支以下肝动脉、显示率分别约90 %、68 %.MIP 与VRT 对二级肝动脉分支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级以下肝动脉分支及肿瘤血管的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以MIP 显示率为高.结论 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是了解肝动脉系统状况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作者:丛也彤;张可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方法研究6例食管良性疾患和4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结果 12例正常健康体检和6例食管良性疾患病人血清中都有一定量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而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HGF含量(397.4±339.9 pg/ml)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和食管良性疾患患者(P<0.05),其含量与病理类型、病理组织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3年随访36例病例中死亡(23例),其血清HGF含量明显高于生存(30例)者(P<0.05).结论 增高的血清H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预示了一种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血清HGF含量水平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高危因素指标.

    作者:王岩;赵维;高楠;杨斌;韩振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