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阳;王立波;王长宏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本病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在密集人群可达50%[1].常年皆可发生,流行周期为4-6年.它不仅引起呼吸道感染,并可同时或继发脑炎、心肌炎、肝炎等多系统损害.传统的支原体培养法虽然因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成为支原体检测的金标准.
作者:张晓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线粒体COX活性及基因表达变化在血管性痴呆(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从VD大鼠中提取海马线粒体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OX活性,通过RT-PCR等技术对其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结果 术后24 h、术后1 m、2 m模型组VD大鼠海马组织COX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24 h、术后1 m、2 m相比无统计学差异.VD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COXⅡ基因变异位点模型组COXⅡ基因有5处突变,与正常对照组比,新出现2处突变,是碱基替换,7082位的T→G,氨基酸由Val→Gly,7144位的C→G,氨基酸由His→Asp.但比正常对照组少了4个突变位点.VD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COXⅢ基因变异位点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COXⅢ基因新出现2个突变位点,是碱基替换,其中有1处是无义突变,另一处是8641 GGA→CGA,氨基酸Gly→Arg,但比正常对照组少了1个突变位点.结论 VD模型组大鼠COX活性下降,COXⅡⅢ基因突变率增高.海马线粒体COX活性及COX基因表达变化参与了VD大鼠发病机制.
作者:赵晴;杜建时;曲淑彦;赵明明;王海燕;李新颖;马明;王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有关其治疗及预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作者:陈桂秋;杨华;孙大菊;续哲莉;田鸿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592例ELISA手工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复检结果特点,进一步提高ELISA手工检测的质量.方法 以0.7≤S/CO<10作为复检范围,从67 070例ELISA手工检测HBsAg的结果中筛选出592例进行复检,两次结果一致则报告结果;如不一致则再次ELISA复检或采用MEIA进行复检,以两次一致的ELISA或MEIA结果报告.分析初检时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原因.结果 按照2007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复检要求,以0.7≤S/CO<2为复检范围,复检率为0.48%(325/67 070);本实验室扩大复检范围,以0.7≤S/CO<10为复检范围,复检率为0.88%(592/67 070),初复检结果符合率为65.88%(390/592),初检假阴性率为1.35%(8/592),初检假阳性率为32.77%(194/592).结论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扩大复检范围,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刘华;王蕾;吴树英;骆铱洪;王隽;高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肾盂癌肉瘤(Carcinosarcoma of the renal pelvis)发病率不到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3%[1],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肾盂恶性肿瘤.目前文献报道的多为单发病例.
作者:高嘉林;安伟;高宝山;金美善;傅耀文;王金国;陈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用已知细菌检测伯泰血培养瓶细菌培养生长能力.方法 将已知细菌稀释成不同浓度,定量加入伯泰血培养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需氧瓶对需氧菌的阳性检测率为100%,检测敏感性为10 CFU /ml;厌氧瓶对厌氧菌的阳性检测率为100%,对黑色消化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和脆弱类杆菌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0 CFU /ml、100 CFU /ml和1 000 CFU/ml;厌氧瓶对兼性厌氧菌的阳性检测率为100%,检测敏感性为10 CFU /ml.结论 伯泰血培养瓶对需氧菌、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检测能力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樊新;徐修礼;尤涛;孙怡群;刘家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少精子症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39例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留取精液,制备细胞块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生精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16的表达;采用原位3′羟基末端标记法(ISEL)观察生精细胞凋亡.15例正常精液作为对照.结果 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精液细胞块PCNA增殖指数(16.6±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5.7)%,P<0.001;P16蛋白表达阳性率(17.4±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1)%,P<0.01;生精细胞凋亡指数(1.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0.1)%,P<0.01,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精细胞增殖能力减少及凋亡增加造成增殖与凋亡平衡失调,此种失衡可能与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精液细胞块监测生精细胞可以作为一种监测少精子症患者的非创伤性指标.
作者:刘悦;张杰;聂树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特征,相关性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出现的ANA、ASMA、AMA及抗SLA/LP、抗LKM-1和抗LC-1等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 结果 AIH患者自身抗体主要以ANA、ASMA抗体为主,其中抗体合并阳性率占53.3%,而丙型肝炎患者仅占3.6%,此外尚有16.6%和3.3%的AIH患者出现抗SLA/LP和抗LC-1抗体,丙型肝炎患者未检测出.在抗体滴度检测中两种疾病存在极大差异(P<0.01),AIH患者以高滴度抗体为主,抗体滴度常在1∶160(64.0%),丙型肝炎患者在1∶100以内(66.6%)以低滴度抗体为主.有5例(6.1%)丙型肝炎患者出现与AIH相似的自身抗体抗LKM-1抗体,其中有2例抗体滴度大于1∶100,进行肝穿病理检测提示符合Ⅱ型AIH.结论 AIH和丙型肝炎患者在感染过程中,免疫介导和病毒对肝细胞都有直接损伤,但在感染病例中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成为关键,监测自身抗体滴度对提高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将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利方;郑山根;阎有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小鼠尾静脉单次注射异丙酚后血清和脑组织中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昆明小鼠140只,按给药后1、2、3、4、5、6、7、8、9、10、15、30、45、60 min分为14组,n=10.单次经小鼠尾静脉推注异丙酚,采取动脉血,断头取全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异丙酚浓度.结果 小鼠尾静脉单次推注异丙酚后血清的达峰时间为1 min,脑组织的达峰时间为3 min.结论 脑组织中的峰浓度滞后于血清中的峰浓度.异丙酚在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作者:李群;吴新民;蒋建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研究通过制备平阳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长效缓控释制剂[1],将平阳霉素包裹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制备成具有长效作用的贮库式生物降解的微球,探讨其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
作者:韩冰;张晓红;刘江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癌患者血清中氨基酸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氨基酸分析仪对15例健康人和7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血浆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并按照Child-pugh分级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Child A级34例,Child B级25例及Child C级11例,分析其血中氨基酸水平.结果 肝癌患者血中牛磺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及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比值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中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对于不同肝功能分级的病人来说,随着肝脏储备功能的下降,血浆中的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比值(2.82±0.78,2.16±0.86,1.83±0.57)明显下降(P<0.01),而蛋氨酸(45.11±9.97,52.07±14.06,59.74±20.26)升高(P<0.05),酪氨酸(80.03±24.72,108.15±34.16,110.16±28.53)及苯丙氨酸(71.05±23.60,98.34±37.01,84.89±37.55)明显升高(P<0.01).结论 Child-pugh分级不同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氨基酸有明显的紊乱,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娴;刘树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LA-TMC)/GDNF]复合导管中促进大白鼠脊髓再生的GDNF的合适含量.方法 Wistar雌性大白鼠60只,随机分为6 组,每组10只.各组采用 P(LA-TMC)/GDNF复合导管中的 GDNF含量分别为 150 u、300 u、450 u、550 u和700 u、850 u.将每组动物的脊髓造成4 mm缺损的间隙,分别以不同GDNF含量的[P(LA-TMC)]/GDNF复合导管桥接缺损.术后2个月检测比较各组脊髓的再生情况.结果 GDNF含量为450 u和550 u的P(LA-TMC)/GDNF复合导管桥接组的脊髓再生情况显著优于其他4组(P<0.01或P<0.05),而该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DNF含量为150 u和800 u组的神经再生情况差.结论 P(LA-TMC)/GDNF复合导管中GDNF的含量为450-550 u左右 ,对促进大白鼠脊髓再生为合适.
作者:邵国喜;黄岚峰;刘钦毅;杨有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64 层螺旋CT 肝脏多期血管成像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66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血管成像,采用大密度投影(MIP) 、容积再现技(VRT) 、表面遮盖显示(SSD) 重建技术,分析三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以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 HTVPC) 显示情况.结果 肝动脉期CT血管造影术(CTA) 对二级肝动脉、三级分支以下肝动脉、显示率分别约90 %、68 %.MIP 与VRT 对二级肝动脉分支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级以下肝动脉分支及肿瘤血管的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以MIP 显示率为高.结论 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是了解肝动脉系统状况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作者:丛也彤;张可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60,70在各级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热休克蛋白60,70的表达.结果 HSP60,70在脑胶质瘤中有表达,且表达程度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同一级别脑胶质瘤中HSP60的表达程度超过HSP70的表达程度.结论 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HSP60,70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及评价预后,对判定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且HSP60优于HSP70.
作者:葛岩;王医术;张海英;高婷;瘳翔宇;李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SCIWOFAD)是指X线检查未见骨折和脱位,但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颈髓损伤,此类损伤临床并非少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现通过对我院6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急慢性损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对SCIWOFAD的MRI表现、损伤机制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李祎;武云涛;李野;朱庆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恶性肿瘤氟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增高本质上是因为恶性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导致.许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上调在18F-FDG摄取率增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冬;魏仲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是近年来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理化特性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通过复合碳纤维增强了PEEK的强度,改善了纯PEEK强度不足的缺点,扩大了其使用范围.若将其应用于人体,发挥其自身优势,可部分代替金属材质制成内固定器械,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的治疗方式和水平.
作者:张大伟;刘军;高庆国;郭永刚;吴敏飞;朱庆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与生化检测的血离子数值之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方法 随机对我院ICU病房10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血气针行动脉采血4 ml,将抽出的动脉血注入生化管内2 ml,血液凝固后析出血清,进行生化检测血离子;其余2 ml动脉血在与空气隔绝的条件下,与肝素充分混合后行血气检查.若患者的生化检测血离子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则其血气分析的血离子测定值列入考察范围.结果 4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与生化检测相比,血气分析显示的K+、Ca2+离子测定值均显著性降低(P<0.001).结论 由于检测方法不同,血气分析测得的K+、Ca2+离子浓度显著低于生化检测的结果.ICU科临床医生以其作为依据诊治急重症病人电解质紊乱时应慎重.
作者:张舒岩;及志勇;杨立彬;雷宇;姜晓明;张舒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以退行性软骨的生化及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及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消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病理特点的疾病.
作者:王长军;卫力晋;郭恒冰;孙凤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正常情况下,身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当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就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失衡所导致的组织损伤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关,是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邱清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