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通道蛋白AQP5在唾液腺囊肿中的异常表达

于波;刘新;金伶伶;杨红

关键词:水通道, 唾液腺, 囊肿, RT-PCR
摘要: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AQP1、AQP3和AQP5在唾液腺囊肿中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RT-PCR方法对10例正常及囊肿组织各种AQP进行mRNA水平分析.利用Image J软件对RT-PCR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AQP1和AQP3表达无差异,AQP5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AQP5在囊肿中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是参与囊肿形成的主要水通道.其特异性抑制剂的发现,将有助于对于囊肿及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比对分析

    目的 比较HPLC法与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差异.方法 使用HPLC法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与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PLC法G7糖化血红蛋白仪与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生化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的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较HPLC法结果明显偏高,两法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日间不精密度分别<5%,均有较好的精密度.以HPLC法为参考,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结果的偏倚为17.26%.结论 HPLC法与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的方法均有较好的精密度,但要注意两方法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应以HPLC法作为参考方法,对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的结果进行校准.

    作者:张秀梅;武天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热惊厥患儿血钠、钾、钙、铅、糖变化的临床意义

    高热惊厥(febrli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多数病例发生无任何先兆,如不及时控制抽搐,可引起器官、组织缺氧缺血,特别是脑缺氧,从而导致器官、组织损害,甚至可产生严重后遗症,本文测定了32例FC患儿血钠、钾、钙、铅、糖水平,探讨FC时体液变化.

    作者:郑柔;祁乐;白凤芝;陈云萍;潘奇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重PCR诊断线粒体突变聋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采用多重PCR和多重限制性内切酶法同时检测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 555G、3243G.7 445G三个突变位点,探讨多重PCR法在线粒体突变聋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11例耳聋患者外周血标本,提取DNA模板,以三对引物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进行多重PCR扩增;产物在同一体系中用三种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同时对扩增产物进行mtD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采用本法检测出mtDNA 1 555C点突变20例,7 444A点突变1例,结果与测序相符.结论 多重PCR和酶切法可同时检测多个mtDNA突变位点,利用这一方法可快速简捷地诊断线粒体突变聋病,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程祖建;欧启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及其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及其比值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2名年龄≥65岁的老年男性,以血清尿酸≥420 μmol/1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组52人,尿酸正常组70人.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计算脂联素/瘦素比值(A/L).结果 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表现为高瘦素低脂联素,脂联素/瘦素比值下降;老年男性血尿酸水平与空腹血瘦素水平显著负相关,与空腹血脂联素水平及A/L比值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下降是老年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他代谢异常指标共同参与了代谢综合征的代谢紊乱状态.

    作者:王熠华;陶婷;赵咏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以淋巴结肿大为特殊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个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过去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SLE患者死亡率很高.近20年来,由于临床免疫学的飞速发展,SLE早期诊断和治疗已经不是难题.但是,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者,如果医生的警惕性不高,则易造成误诊.

    作者:怀淑君;于杰;陈加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CD147和MMP-9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CD14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肝细胞L-02与肝癌细胞SMMC-7221中CD147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细胞产生的MMP-9的表达.结果 正常肝细胞L-02中CD147表达阴性,SMMC-7721中CD147表达呈强阳性(阳性率为98.1%);MMP-9在正常肝细胞及肝癌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CD147与MMP-9表达明显增高,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潜能有关.

    作者:宫路路;任辉;姜伟栋;马国良;房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84例小儿头痛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小儿头痛是临床多种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常常困扰着儿童的身心健康,病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时很难查找.2003年3月-2006年12月我们对84例以头痛就诊的患儿进行了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超声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刘磊;宋晓东;杨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韧粘素-C的研究

    目的 探讨扩张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韧粘素-C(TN-C)、脑钠肽(BNP)和Ⅲ型胶原前体氨端肽(PC-Ⅲ)的含量及意义.方法 对30例DCM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TN-C含量,应用免疫放射法(IRA)测定BNP和PC-Ⅲ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患者血清TN-C含量显著增高(P<0.001).心力衰竭越重,DCM患者血清TN-C、BNP和PC-Ⅲ含量增加越明显,TN-C与左室射血分数负相关(r=-0.8947,P<0.001)、与BNP(r=0.9522,P<0.001)正相关结论DCM患者血清TN-C明显升高,血清TN-C可反映DCM患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霞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I在冠心病不同类型间的应用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目前对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评价的金标准是介入法冠状动脉造影,但因其有创,仅能显示官腔病变以及对软斑块显示不佳的因素,已经不适合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筛选.超效C反应蛋白(sCRP)是急性期低水平组织炎症的标记物,心肌肌钙蛋白检测(cTnI)是反映心肌损伤敏感和特异性较高的指标,通过两者联合检测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极高的价值.

    作者:孙阳;才华;徐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细胞抗体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内皮细胞抗体(AECA)及炎性细胞因子,观察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AEC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AECA的结果,将DN患者分为AECA阳性组和阴性组,并设健康组和糖尿病初诊组为对照,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P-选择素(P-selectin)、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健康组及糖尿病初诊组中未检出AECA,DN组检出率为19.1%;DN患者三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初诊组(P<0.01);糖尿病初诊组高于健康组(P<0.05);AECA阳性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也显著高于AECA阴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炎症造成血管损伤,同时诱发机体产生自身免疫;AECA介导的免疫损伤又加重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二者相互作用是DN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黄加忠;王小晋;徐晓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本文通过对203株引起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信息.

    作者:孙国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基因芯片对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PV亚型的检测

    目的 探讨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状况,为临床尖锐湿疣诊断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77例CA患者和同期无外阴CA的64例对照宫颈脱落细胞中HPV-DNA亚型(包括5种低危型和18种高危型).结果 77例CA患者标本中检出HPV阳性64例,阳性检出率为84.4%,高于对照组的18.75%(P<0.01),共检测出12种HPV基因型别,其中低危型(HPV6、11、43、44)感染21例,占32.8%;高危型(HPV16、18、31、33、45、56、58、73)感染30例,占46.9%;高低危同时感染13例,占20.3%.结论 基因芯片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好,适合临床HPV分型检测的方法.外阴CA患者宫颈HPV感染较为普遍,且高危型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外阴CA患者在治疗疣体同时需进行HPV-DNA检测,必要时需进行相应治疗,以期较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钱福初;何建方;章彤华;吴原;戴利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先天性双腔右心室(DCRV)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双腔右心室(DCRV)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1.5%[1],又称右室腔梗阻或右室异常肌束性狭窄,指右心室腔被异常肌束分为近三尖瓣的高压腔和近肺动脉瓣的低压腔[2],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类似于漏斗部狭窄或肺动脉瓣狭窄,且常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较少单独存在,其临床症状常与所合并的畸形类似.术前正确诊断本病对指导外科手术避免漏诊误诊很重要.

    作者:张尔娟;张春鹏;王勇;孙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结肠黑变病86例分析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一种以结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良性结肠疾病.近年来随着电子结肠镜的广泛普及,本病的检出率逐渐上升.我院从2006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共行结肠镜检查3 933例,检出结肠黑变病86例,分析如下.

    作者:苑坤;李雨静;齐玲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和CRP的变化及相关性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炎症因子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表明免疫和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1].本文旨在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CD40L和CRP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作者:万冰;王本鑫;孙玉萍;王立春;杜丽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和意义

    动脉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的病因之一.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反应灵敏的指标,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本实验对5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检测,探讨二者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意义.

    作者:程云萍;罗军;王贤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脂质沉积性肌病12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是肌肉中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导致脂质沉积在肌纤维中而引起的一组肌病.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近端为主,活动后易疲劳,症状可进行性加重,也可时轻时重,有波动性,或有缓解复发倾向.1972年Enger首次报道以来,临床报道逐渐增多,临床确诊有一定的难度,后的诊断依靠肌肉活检,现将我科自1994年-2006年收治经肌肉活检证实的12例LSM临床特点、肌肉组化和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艳;李威;姜立刚;冯殿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术前动脉化疗对膀胱移行细胞癌P53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术前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对膀胱移行细胞癌P53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动脉化疗组60例术前盆腔区域化了一个疗程,再行开放手术;单纯手术对照组60例单纯行开放手术.采集肿瘤标本,行P5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对病人随访.结果 对照组P53阳性率T1期为5.6%,12-13期为88.1%(P<0.01);T2-T3期P53阳性率术前动脉化疗组为25.6%,对照组为88.1%,(P<0.05);T1期P53阳性率术前动脉化疗组为5.8%,对照组为5.6%(P>0.05).对照组术后三年复发率为16.7%,术前动脉化疗组三年复发率为7.0%,(P<0.05).12-13期术前动脉化疗组5年生存率为69.8%,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66.7%,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P<0.05).结论 术前动脉化疗对T1期膀胱移行细胞癌P53表达无明显影响,可以降低T2-T3期P53表达,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可作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必要手段之一.

    作者:李长福;陈永胜;孔祥波;杨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应用

    红细胞代谢需多种酶参与,任何一种酶缺陷均可致溶血.其中主要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丙酮酸激酶(PK)缺陷.前者是G-6-PD催化反应生成的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保持红细胞膜完整性的必要条件.红细胞G-6-PD缺乏引起NADPH生成减弱,进而导致GSH降低,使红细胞膜失去巯基的保护而功能受损终至溶血.

    作者:陈立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肾移植是治疗中末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但肾移植术后排异及各种并发症常导致移植肾功能障碍.及时准确诊断移植肾有无排异是临床极为关注的问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用来判定移植肾有无排斥反应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本文对88例移植肾患者均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芬;刘英;赵凯军;焦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