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健华;那宇;张晓暄;李银辉;胡秀丽;杨晓春;郑伟
过敏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它发病突然,难以预见,且危及生命,尤其是药物过敏性休克,常常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见的引起过敏的药物有抗生素、血清抗毒素、局麻药物或解热镇痛剂.其现行诊断依据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确切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其尸检病理表现[1]为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及肝、脾、肾、肺及胃肠粘膜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组织增生明显,均无特异性改变.这些因素常使一些医疗纠纷久拖不决.
作者:纪中华;卢英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的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了41例多发伤患者伤后24 h内及伤后第3 d,30例正常健康人血液中部分凝血因子、抗凝、纤溶活性和血小板计数,根据创伤严重程度分为脏器功能不全组(n=18)与脏器功能正常组(n=23),将24 h内的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12)与非死亡组(n=29)的24 h内各检测指标与第3 d的结果比较.结果多发伤各组24 h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D-二聚体(D-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和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其中脏器功能不全组变化更大,各指标与脏器功能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均<0.01).死亡组第3 d FIB、AT:A、PLG:A、PLT均明显低于24 h内测定的值,Ⅷ:C、vWF、D-D含量则明显升高(P均<0.01),而非死亡组第3 d.AT:A、PLG:A、PLT均有明显回升,D-D含量则下降(P<0.01或P<0.05).结论多发伤可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增强,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抗凝活性减低,患者上述指标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的判断,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
作者:于晓燕;王明山;谢海啸;王瑜敏;王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血脂的测定是检查动脉硬化的常规项目.美国血脂学会指出LDL-C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当T-CHO超过6.2 mmoL/L并且LDL-C异常时需对患者限制饮食并采取治疗措施.从测定方法上看,多年来一直以选择沉淀法分离LDL-C部分再显色测定,这样不适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近年来有进口LDL-C双试剂引进,但价格昂贵未能普及,多以测定T-CHO,HDL-C和TG以Friedwaid公式推算LDL-C的结果[1,2].我们根据LDL-C和HDL-C的性质选择了表面活性剂,用分散剂控制LDL-C部分,防止产生大颗粒沉淀,使其反应呈溶胶状,在600~630 nm波长下其吸光度与LDL-C含量成正比.制备了LDL-C直接测定法试剂,在各型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赵轶;高宇巍;蒲丹;董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死亡原因之一,是严重慢性并发症,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我们联合检测和比较常规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四项,以探讨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监测指标.
作者:葛学顺;陈桂明;葛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给予外源性内毒素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模型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胃造瘘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经造瘘管肠道内给予LPS后即时测定体内内毒素水平,并观察长期给予LPS对大鼠肝脏生化功能的影响和肝脏病理学变化,以及肠粘膜通透性的改变.由此评价外源性内毒素增加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给予LPS后实验组门脉血内毒素水平即可增高,特别是60 min以后更为明显,未检测到外周尾静脉血毒素水平增高;长期给予LPS(每周1次,持续9周)转氨酶水平增高显著,肝组织病理损伤较对照组突出;肠粘膜通透性在酒精饲喂组增高,其中同时给予LPS组较单纯酒精饲喂组有所增高,但两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外源性内毒素可加重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的肝损伤,提示临床中重视对肠源性内毒素的治疗对酒精性肝病病性的改善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西金;高长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分析标本扩增效率的方法,分析其对HBV DNA定量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分析软件提供的样点拟合法及对数荧光-循环数坐标图,计算得到Ct,HBV DNA拷贝数以及每一标本的扩增效率.分析40个HBVDNA拷贝数在104~108/ml的标本的扩增效率,并用得到的标本实际扩增效率加以校正.结果 4个标准的扩增效率分别为0.80,0.80,0.84和0.85.标本的扩增效率在0.59~0.85之间,其中30份(75%)在0.7~0.85之间,8份(20%)在0.65~0.70之间,其余2份在0.65以下.部分校正后的HBV DNA定量结果比校正前高一个数量级.结论标本与标准的扩增效率不一定相同,标本扩增效率的降低导致标准曲线定量结果偏低,有必要用标本的实际扩增效率对结果进行校正.
作者:陈英剑;胡成进;克丙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者通过对69例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得出明确的定位诊断结果.
作者:许则民;刘飙;魏壮;邹福田;尹维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也是常见的通过性传播的病原体,反复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往往引发宫颈炎、前列腺炎,从而造成不孕不育的发生.本文对来我院就诊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杰;王岩;闫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糖尿病是常见病,根据1999年6月公布的我国19省市25~64岁20余万人群糖尿病普查结果,患病率为2.51%.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随着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及经济收入增高,糖尿病患者总数将以每年至少100万的数量增加,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防治重点.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酸中毒时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的失调,诱发脑梗死.本文对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韩丽艳;刘艳;王丹;郝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显微镜血尿方法与尿红细胞(RBC)计数的诊断界线,证实可以列入筛查泌尿道肿瘤的程序.方法调查3批军人和一批地方体检尿分析尿红细胞,研究总结泌尿系统肿瘤574例住院病人尿红细胞(RBC)计数.结果尿试条潜血特异性为94.6%.尿沉渣定量板诊断界线为RBC≤8/μl,此相当于尿沉渣镜检RBC 0~3/hp.在10例显微镜血尿>50岁者中查出1例膀胱癌.临床106例膀胱癌病人尿红细胞为237±524/μl;门诊231例体检者尿红细胞为0.3±2.0/μl.结论尿红细胞计数RBC≥9/μl,可作为膀胱上皮细胞癌初筛标志物,显微镜血尿继以尿道造影术、尿道膀胱镜、细胞学证实.
作者:胡望平;胡盈莹;王海林;周长邵;陈云飞;陈素双;黄爱娥;兰小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磷脂酶A2(PLA2)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AL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10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婴幼儿、10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未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婴幼儿和10例来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进行白介素6检测;同时对上述3组研究对象应用酶底物显色法检测磷脂酶A2活性.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患儿的磷脂酶A2及白介素6均较手术前及体外循环术后无肺损伤的患儿以及健康儿童明显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磷脂酶A2及白介素6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中升高,并呈正相关.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中,如果能及早应用磷脂酶A2抑制剂或早期干预细胞因子释放,对于阻止肺损伤的进一步发展,以免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丽红;黄艳智;刘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的表达,及其随损伤后恢复时程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用明胶酶谱测定损伤后神经组织内MMP-2和MMP-9的活性变化;Western-blot检测确认所消化条带的属性.结果正常坐骨神经组织内仅表达MMP-2,不表达MMP-9;坐神经挤压伤后1 d时,M MP-9表达水平高;M MP-2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水平略有增加,7 d时高.Westernblot检测确认所消化的条带是MMP-2和MMP-9.结论 MMP-2和MMP-9参与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损伤修复过程.
作者:何凤君;包晓群;杨德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基胍(A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各时间段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影响.方法复制SD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将大鼠分为处理组与休克组,处理组在休克末给予AG.测定大鼠在休克末和复苏后1h、3 h、5 h各时间段血浆ET的浓度.结果创伤性休克大鼠休克末和复苏后各时间段血浆ET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处理组大鼠由于补充外源性氨基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升高,改善了创伤性休克的预后.结论 休克后血浆ET值显著升高,参与了休克的病理生理损害过程,是有可能造成休克后期机体死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于亚新;谷贵山;欧海英;祁柏宇;纪中华;张贯石;徐晶华;郭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支气管舒张试验方法.方法对于临床怀疑有气道阻塞,基础肺功能FEV1小于70%预计值的病人,吸入福莫特罗(奥克斯都保)9.0ug,吸入后分别于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测定FEV1、PEF、FEF25、FEF5o、FEF75、FEF25/75、FEVi/FVC,观察各个时间点不同指标的支气管舒张效果.以卡方检验的方式比较各个时间点的阳性率.结果①如果以15 min为一个时间点作为判定标准,FEV1作为判定指标,该组病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率为22%.如果继续观察到120 min时,其阳性率达到32%(P<0.05),当观察到240 min时阳性率为33%(P<0.01),有显著差异.②如以PEF作为判定指标,15 min时阳性率为19%,30 min阳性率达30.5%(P<0.05),120 min达39%(P<0.01),具有显著差异.③如果以FEF25/75为判定标准,15 min其阳性率为29%,60 min阳性率为49%(P<0.01),120 min阳性率为53.5%(P<0.01).结论用福莫特罗吸入,采用多点连续检测的方法,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较既往单点检测的支气管舒张试验,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支气管阻塞的可逆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鸿;吕波;黄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阿霉素尾静脉注射诱导大鼠肾炎模型,以东北雷公藤甙液灌胃治疗4 w后,取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治疗组的大鼠肾组织,分别做常规HE、PAS染色.结果经东北雷公藤治疗的模型治疗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有明显改善.结论东北雷公藤对大鼠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树军;王连友;罗萍;孙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学标志物的表现模式.方法共11367份患者的血清标本,均以Alise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检测,以手工进行复查.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为(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4)e抗体(HBeAb),(5)核心抗体(HBcAb),并以出现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本组标本检测结果可分为乙肝患者和非乙肝患者.乙肝患者又分为感染期模式和恢复期模式,共15种模式.常见模式9种共占总人数的99.44%,经复查确定为罕见模式的占总人数的0.56%.结论本实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常见模式所占比例较大,除实验误差外,产生罕见模式的主要原因为低浓度的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及酶标试剂与包被板间的非特异性交叉反应等.
作者:梁娜;孙淑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随机留取2003年门诊孕检孕妇的阴道后穹隆分泌物525例(年龄23~37岁,孕周21~36周).新生儿皮肤分泌物188例.
作者:王玫;鲁辛辛;董云秋;谷晔红;孙淑美;田小波;黎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稳定、有效地检测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对30例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分别提取DNA,设计错配修复基因hMSH1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PCR扩增,10%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PCR产物,银染等技术检测分析错配修复基因hMSH1突变;hMSH1抗体为一抗,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肠癌及例癌旁正常组织石蜡切片中hMSH1蛋白的表达.结果 30例肠癌组织中发生错配修复基因hMSH1突变4例(发生率13.3%),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无一例发生错配修复基因hMSH1突变;免疫组化检测到30例肠癌组织中有6例hMSH1蛋白表达阴性,其中hMSH1基因突变的组织hMSH1蛋白均未表达,正常组织中hMSH1蛋白表达正常.结论 PCR-SSCP银染法是检测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的简捷、稳定、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成为早期诊断肿瘤发生的分子手段.在肿瘤的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峰;杨绍娟;祝金明;王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了防止由于输血引起的临床疾病传播,卫生部规定了一些血液筛查项目标准[1],但标准中无血液酒精含量的检测.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我们调查分析了2003年5月到2004年7月威海地区220例献血者血液中酒精含量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吉勇;姜领;翟福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X线平片、CT及MRI征象,结合病理总结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MRI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经X线平片诊断为骨巨细胞瘤23例患者X线平片、CT片、MRI片,并与病理结果结合分析.结果平片简便易行,能提供病变部位整体信息.CT和MRI能够提供更详细信息.结论综合运用X线平片、CT及MRI方法,与临床表现、病人一般状况相结合将提高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颖智;高忠礼;王杨;王雪晖;杨淑琴;沈小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