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23年来长春地区两医院子宫颈癌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分析

李元成;崔满华

关键词:子宫颈癌, 发病年龄, 宫颈腺癌
摘要:目的分析近23年来长春地区子宫颈癌发病年龄变化趋势.方法对1980~2002年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和1992~2002年间吉林省肿瘤医院的1263例宫颈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34岁年龄组的构成比从1980~1982年间的2.06%上升至2001~2002年间的17.82%,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P<0.005),其它年龄组构成比相对应出现下降趋势;宫颈腺癌总的构成比和在年轻组与年长组中的构成比变化均不显著.结论本地区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应加强对青年女性的性教育和防癌普查.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脊椎畸形1例

    乔某,男,13岁6个月,因发现身材矮小于2004年6月9日来诊.患儿系三胎三产,出生正常,否认外伤史及特殊疾病史,父母、兄、姐健康,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无明显自觉症状,其家人认为身材矮小系缺钙所致,给予补钙治疗,但不见好转,故来诊.查体:体重25kg,身高126cm,上部量55 cm,下部量71 cm,两肩不等高,脊柱侧弯,偏离中线,左右腰背变形,有凸起,盆腔和腹腔间距变短.

    作者:周希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白细胞过滤器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观察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输血患者6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18~69岁,平均38.6岁.其中无输血史患者18例,有输血史患者和有HLA抗体反应的患者15例.对照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在19~67岁,平均36.2岁.本组均为既往有多次输血史的输血患者.

    作者:于天华;刘玉洁;辛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1例误诊分析

    患者,女性,46岁.偶然发现颈前肿物2个月入院.稍伴有颈部不适,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及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触及一大小约4 cm×3cm的肿物,质地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B型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下极囊性肿物.实验室检查:血钙,碱性磷酸酶,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术前临床诊断:甲状腺右叶囊腺瘤.术中所见:肿物位于甲状腺右叶下极背侧(见图1),与甲状腺分界清楚,大小约4 cm×3 cm×2.5cm,囊性,壁薄,囊内充满无色透明液体.术中诊断:淋巴水囊肿.肿物提起后解剖出并保护右侧喉返神经,将肿物完整摘除.术后病理报告:甲状旁腺囊肿(见图2).术后患者无低钙等并发症,6天出院.

    作者:付言涛;孙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Glucosamine Chondroitin与黄芩联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PGE2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Glucosamine Chondroitin与中药黄芩联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PGE2的影响.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以PGE2 EIA检测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PEG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lucosamine Chndroitin与中药黄芩联用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PGE2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Glucosamine Chondroitin与中药黄芩联用可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PGE2的分泌.

    作者:陈曦;李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在心肌中含量丰富.由于它目前在临床医学中,尤其在AMI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日显突出,所以,本文对其性质特征、结构特点、测定方法与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淑华;王丽萍;侯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在实验组(饮食中加入植物雌激素)和正常对照组(饮食中没有植物雌激素),喂养妊娠雌性大鼠,子一代雄性大鼠继续喂养同样饮食,雄性大鼠出生后18天处死,观察大鼠体重、睾丸及附睾重量、测定血清中激素水平变化、生精细胞和Sertoli细胞数量、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和睾丸重量减轻、生精细胞和Sertoli细胞数量降低、血清中FSH浓度升高和雌激素受体不表达,血清中FSH浓度和Sertoli细胞数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胎儿期和哺乳期暴露植物雌激素可影响雄性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作者:孙梅;张兴义;张小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1型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是指同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肿瘤(增生).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国外估计发病率1/20~200万人群.分为MEN-1和MEN-2.

    作者:王滟;孙明晓;李冬晓;迟家敏;郭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价值.方法对31例垂体微腺瘤患者的MRI平扫、常规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RI平扫有5例可见异常信号,占16%;常规增强扫描显示病灶19例,占60%;而动态增强扫描微腺瘤未强化的低信号区与周围正常结构的强化形成明显对比,检出28例,占90.3%.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兴利;马先锋;赵丛海;秦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00例肾活检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肾活检病理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在彩超引导下,采用1s抽吸法,对500例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活检术.结果500例患者中按病因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占67.00%,病理类型以IgA肾病高,占26.20%.结论肾活检病理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连友;刘树军;田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病毒感染与微卫星DNA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感染与微卫星DNA的关系.方法取经咽拭子病毒分离证实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的患儿血提取DNA,用聚合酶连反应对基因座D5S818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成象系统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并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与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病毒感染后D5S818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平均AGAT重复数,观察组较对照组略高,AGAT重复数<12和≥12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D5S818基因杂合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病毒感染可能使DNA微卫星发生改变.

    作者:孙利炜;刘愉;焦立新;郑丽芬;李栋;赵艳玲;李永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大鼠肺移植物功能紊乱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为了证明缺血预处理对移植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套接吻合技术行大鼠左肺同位肺移植,大鼠分为两组①对照组(n=16):同位肺移植未行缺血预处理.②IP组(n=15):同位肺移植前行缺血预处理.结果IP组血气变化和受鼠生存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血管外水分含量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缺血预处理不仅能减少移植肺损伤而且能改善移植肺功能不全.

    作者:张兴义;王荣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载脂蛋白(a)(TTTTA)n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与脂蛋白a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Apo(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PNTR)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其与血清中Lp(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了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及30例健康对照组Apo(a)(TTTTA)n基因多态性;并测定血清中脂蛋白a水平.结果两组人群Apo(a)PNTR共检出6种等位基因和12种基因型.PNS组(TTTTA)5-7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增高水平与TTTTA重复次数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Lp(a)水平与载脂蛋白(a)(TTTTA)n基因多态性有关.

    作者:梁红艳;姜晓峰;温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Aβ25-35致PC12细胞模线粒体损伤及人参皂甙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Aβ25-35致PC112细胞损伤后线粒体COX活性和ATP合成的改变及人参皂甙对它们的影响.方法Aβ25-35损伤PC12细胞,人参皂甙处理前后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线粒体C0X活性,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线粒体能荷.结果Aβ25-35损伤PC12细胞后,线粒体COX活性降低,线粒体ATP、ADP含量降低,人参皂甙能提高线粒体COX活性及ATP、ADP含量.结论人参皂甙通过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Aβ25-35致PC12细胞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作者:赵丽波;张琳;邬英全;周维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0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浆NPY、NT水平,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浆NP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T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24例高血压组患者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而血浆NT水平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P<0.01);40例与血透前比较,血液透析后NPY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浆NT水平则明显增高(P<0.01).结论尿毒症血透患者体内存在NPY、NT的合成、分泌及代谢失调,并参与了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崔明姬;王志宏;徐学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D62P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用血CD62P表达的变化与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例活动性RA患者与15例正常人外周血CD62P的表达,同时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与魏氏法测定血沉(ESR).结果活动性RA组患者的外周血CD62P表达(11.88±2.4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8±1.04%)(P<0.01):CRP(54.33±23.35 mg/L)与ESR(86.06±33.67mm/lh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21±2.18 mg/L)与(12.25±5.05 mm/lh末)(均P<0.01);活动性RA患者组CD62P的表达量与ESR、CRP成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224(P<0,01)与0.7048(P<0.01).结论活动性RA患者存在CD62P的高度表达.

    作者:王锋;汪年松;晏春根;高许萍;张晓光;盛晓华;唐令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例

    纤维蛋白原(Fg;凝血因子Ⅰ)缺乏临床上很少见,即使见到多因肝脏等疾病合成纤维蛋白原不足而引起继发纤维蛋白原缺乏,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更是罕见,现就我科确诊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怀;梁东;陈银波;雷梅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微量蛋白分类定量分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及免疫调节治疗对其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尿中不同种微量蛋白的改变对早期诊断肾脏损害的意义及免疫调节治疗对其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定量分析20例健康志愿者及52例SLE患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阴性组和阳性组)免疫调节治疗前后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及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结果SLE尿蛋白阴性组患者尿中RBP、ALB、TRF、IgG含量分别升高到健康对照组的19.8、30.9、19.5、5.5倍,尿蛋白阳性组患者尿中RBP、ALB、TRF、IgG分别升高到正常组的105.7、210.8、135.5、31.5倍.两组间差异显著(P<O.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LE尿蛋白阴性组下降的幅度较大,RBP、ALB、TRF、lgG分别下降了40.1%、49.8%、68.8%、80.6%.而尿蛋白阳性组下降的幅度比前者略小,四种蛋白分别下降了31.5%、49.5%、40.4%、42.2%.结论SLE患者在临床诊断为狼疮肾炎之前,尿蛋白量已明显增加,尿RBP、ALB、TRF及IGg升高,提示肾小管及肾小球功能均受损,其中以ALB升高明显.因此,ALB、RBP可作为早期诊断LN较为敏感的指标.早期治疗SLE肾损害疗效较为明显,尿TRF及ALB可作为较为敏感的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毕黎琦;王国光;赵吉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局部注射热甘露醇等对肝脏正常组织的病理学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探索经皮局部注射热生理盐水、热甘露醇及无水乙醇对正常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影响.方法将47只新西兰白兔分成A、B、C、D4组,以A组做空白对照,其他组分别隔日连续3次注射元水乙醇、热生理盐水、热甘露醇后第3、第5、第7、第15、第30天,对注射灶周围的正常肝组织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无水乙醇组引起的慢性炎症造成肝细胞的凋亡和肝细胞的坏死及大量的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热生理盐水和热甘露醇是安全、操作和取材方便的肿瘤局部注射消融剂.

    作者:金龙云;赵德信;李为民;李芳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参皂甙Rh2对脑胶质细胞瘤侵袭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h2对C6胶质细胞瘤体内侵袭的影响.方法将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pegfp-N3质粒体外转染C6胶质瘤细胞,将C6阳性克隆以立体定向法植入SD大鼠脑实质内,建立大鼠胶质瘤移植模型.一周后经MRI检测接种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阴性对照及腹腔给药的方法,用病理检查、荧光显微镜及MRI观察Rh2对胶质瘤侵袭的影响.结果稳定转染EGFP基因的C6瘤细胞于体内、外均可发出绿色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易于区分肿瘤与非肿瘤区.16μl/ml Rh2可明显抑制肿瘤体内侵袭.结论Rh2降低了C6瘤细胞的体内侵袭性,抑制肿瘤生长.

    作者:姚兴军;洪新雨;刘兴吉;崔佳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ESBLs方法的探讨

    目的选择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双纸片协同试验佳条件.方法30株临床分离经基因法确定的产ESBLs菌,用CTX、CAZ、ATM、FEP药敏纸片与AMC药敏纸片做协同试验,纸片之间距离分别选择10 mm、15mm、20mm、25mm、30mm和35mm.结果FEP和ATM与AMC协同试验结果佳,纸片之间距离在10mm~25mm时阳性检出率是100%;CTX与AMC协同试验结果次之,距离在10mm~20mm之间时阳性检出率是96.7%;CAZ与AMC协同试验结果较差,距离在10mm~15mm之间时阳性检出率是86.7%,距离在20mm时检测率是83.3%.结论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ESBLs佳底物是FEP和ATM,佳距离是15mm.

    作者:侯晓娜;傅炜昕;葛海英;孙杰;杨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