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脊椎畸形1例

周希红

关键词:先天性, 身材矮小, 自觉症状, 脊柱侧弯, 补钙治疗, 外伤史, 家族史, 疾病史, 不等高, 体重, 身高, 上部, 三产, 缺钙, 盆腔, 健康, 间距, 家人, 患儿, 腹腔
摘要:乔某,男,13岁6个月,因发现身材矮小于2004年6月9日来诊.患儿系三胎三产,出生正常,否认外伤史及特殊疾病史,父母、兄、姐健康,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无明显自觉症状,其家人认为身材矮小系缺钙所致,给予补钙治疗,但不见好转,故来诊.查体:体重25kg,身高126cm,上部量55 cm,下部量71 cm,两肩不等高,脊柱侧弯,偏离中线,左右腰背变形,有凸起,盆腔和腹腔间距变短.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可导致多种胃十二指肠疾病,是公认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1990年在悉尼第9届世界消化病学术会议上,Hp被正式确定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以后的研究又发现根除Hp能减少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1].胃粘膜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到胃癌发生这一演变过程已经明确,但Hp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Hp引发消化性溃疡可能通过刺激胃泌素过度释放;降低生长抑素的浓度,从而使胃酸分泌抑制功能失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有关[2].本文通过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及胃泌素基因的表达情况,来探讨Hp可能的致病机理.

    作者:王永福;郭春林;耿立霞;陈鹏;王宏坤;杨国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在心肌中含量丰富.由于它目前在临床医学中,尤其在AMI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日显突出,所以,本文对其性质特征、结构特点、测定方法与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淑华;王丽萍;侯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影响

    目的研究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使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经每日灌胃补充硒(Se)、钒(V)、铬(Cr)、维生素E(VE)等抗氧化微量营养素,每周监测血糖和体重,补充7周后处死动物,石蜡包埋胰腺组织,制备HE染色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补充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形态结构.结论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可调节糖尿病小鼠糖代谢水平,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朴松兰;宋旸;张桂珍;常颖;杜珍武;干慧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31Ⅰ标记抗TPS单抗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及生物学分布

    目的研究131Ⅰ标记的抗TPS单克隆抗体(131-TPS)及正常小鼠IgG(131I-mIgG)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及生物学分布,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每只荷瘤鼠尾静脉注射标记抗体3.7MBq/0.1ml,于注射后24、48、96、120小时行SPECT,于48、96、120小时分批处死,测定肿瘤、血液、肝、肺、等重要脏器的单位重量放射性比值(T/NT)及各组织摄取百分比(%ID/g).结果131I-TPS注射后24~120小时内,SPECT可见阳性显像,阳性率为58%;瘤/血比值在120小时高,达2.51±0.71.131 I-mIgG注射后在24~120小时内未出现放射性浓聚呈全身性分布.结论抗TPS单克隆抗体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对过度表达TPS的乳腺癌具有亲合力,可望用于作乳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导向载体.

    作者:常伟勤;姜瑛;刘金田;周及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价值.方法对31例垂体微腺瘤患者的MRI平扫、常规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RI平扫有5例可见异常信号,占16%;常规增强扫描显示病灶19例,占60%;而动态增强扫描微腺瘤未强化的低信号区与周围正常结构的强化形成明显对比,检出28例,占90.3%.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兴利;马先锋;赵丛海;秦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微量蛋白分类定量分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及免疫调节治疗对其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尿中不同种微量蛋白的改变对早期诊断肾脏损害的意义及免疫调节治疗对其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定量分析20例健康志愿者及52例SLE患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阴性组和阳性组)免疫调节治疗前后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及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结果SLE尿蛋白阴性组患者尿中RBP、ALB、TRF、IgG含量分别升高到健康对照组的19.8、30.9、19.5、5.5倍,尿蛋白阳性组患者尿中RBP、ALB、TRF、IgG分别升高到正常组的105.7、210.8、135.5、31.5倍.两组间差异显著(P<O.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LE尿蛋白阴性组下降的幅度较大,RBP、ALB、TRF、lgG分别下降了40.1%、49.8%、68.8%、80.6%.而尿蛋白阳性组下降的幅度比前者略小,四种蛋白分别下降了31.5%、49.5%、40.4%、42.2%.结论SLE患者在临床诊断为狼疮肾炎之前,尿蛋白量已明显增加,尿RBP、ALB、TRF及IGg升高,提示肾小管及肾小球功能均受损,其中以ALB升高明显.因此,ALB、RBP可作为早期诊断LN较为敏感的指标.早期治疗SLE肾损害疗效较为明显,尿TRF及ALB可作为较为敏感的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毕黎琦;王国光;赵吉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局部注射热甘露醇等对肝脏正常组织的病理学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探索经皮局部注射热生理盐水、热甘露醇及无水乙醇对正常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影响.方法将47只新西兰白兔分成A、B、C、D4组,以A组做空白对照,其他组分别隔日连续3次注射元水乙醇、热生理盐水、热甘露醇后第3、第5、第7、第15、第30天,对注射灶周围的正常肝组织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无水乙醇组引起的慢性炎症造成肝细胞的凋亡和肝细胞的坏死及大量的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热生理盐水和热甘露醇是安全、操作和取材方便的肿瘤局部注射消融剂.

    作者:金龙云;赵德信;李为民;李芳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X线侧位片判定颈椎损伤单侧关节突交锁

    目的通过X线侧位片判定颈椎损伤单侧关节突交锁,以提高对单侧关节突交锁的诊断率.方法常规拍摄包括损伤节段上下至少两个椎体的X线侧位片.结果在颈椎损伤单侧关节突交锁的病例中,由于交锁的椎体处于旋转状态,在侧位片上可以见到损伤节段上(或下)位的椎间孔.结论X线侧位片可作为判定颈椎损伤单侧关节突交锁的初筛选方法,再结合其他征象(如斜位等)可对单侧关节突交锁作出诊断.

    作者:朱庆三;武汉;杨小玉;高中礼;杨海山;来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腹泻致脑梗死、同时结肠癌症破裂便血1例

    患者,女,60岁.因腹泻10 d,腹痛、意识丧失、右侧肢体失动1 d于2003年9月2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3余年.10 d前因进食不当出现腹泻现象,大便稀水样,每日3~5次,逐请当地医生就诊,给予抗生素、助消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白桂香;郭祥生;陈会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8的表达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大量自身抗体,间接反映其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异常.而CD38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它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表达异常,国内外尚有结论不同的报道[1,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寻找CD38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证据,及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标的可能性.

    作者:杨淑珍;孙文铸;宋玉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胺氧化酶MAO速率法及对肝病的诊断意义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简称MAO测定方法有荧光测定法和对苄胺偶氮β萘酚为底物的比色法,这些方法均不适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由于测定血清MAO对肝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尤其对早期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诊断较其他酶类是一个特异性强的诊断指标.为此我们对MAO速率测定法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铁占;周东方;吴华春;郝贵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评估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评估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996年~2003年间肝硬化患者248例、门奇静脉断流术113例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肝脏功能的下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也出现相应的降低.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低于1900 u/L时,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肝昏迷.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慢性肝病肝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因其具有受肝脏以外因素影响小、半衰期短(仅为11天)、检测方法简单等优点,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可弥补传统的Child分级的不足.当血清胆碱酯酶小于1900 u/L时手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李俊杰;张学文;张丹;谢英俊;于九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抑癌基因PTE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5.00%(15/60),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869,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呈负相关(r=-0.791,r=-0.741,r=-0.634,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TEN基因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明显相关性,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标记物.

    作者:任辉;姜涛;李颖;张广;田宇;王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病毒感染与微卫星DNA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感染与微卫星DNA的关系.方法取经咽拭子病毒分离证实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的患儿血提取DNA,用聚合酶连反应对基因座D5S818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成象系统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并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与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病毒感染后D5S818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平均AGAT重复数,观察组较对照组略高,AGAT重复数<12和≥12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D5S818基因杂合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病毒感染可能使DNA微卫星发生改变.

    作者:孙利炜;刘愉;焦立新;郑丽芬;李栋;赵艳玲;李永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1例误诊分析

    患者,女性,46岁.偶然发现颈前肿物2个月入院.稍伴有颈部不适,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及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触及一大小约4 cm×3cm的肿物,质地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B型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下极囊性肿物.实验室检查:血钙,碱性磷酸酶,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术前临床诊断:甲状腺右叶囊腺瘤.术中所见:肿物位于甲状腺右叶下极背侧(见图1),与甲状腺分界清楚,大小约4 cm×3 cm×2.5cm,囊性,壁薄,囊内充满无色透明液体.术中诊断:淋巴水囊肿.肿物提起后解剖出并保护右侧喉返神经,将肿物完整摘除.术后病理报告:甲状旁腺囊肿(见图2).术后患者无低钙等并发症,6天出院.

    作者:付言涛;孙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荧光原位杂交法诊断细菌及真菌进展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简称FISH)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已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发展迅速,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临床医学等学科领域,进行基因诊断及疾病诊断,核酸序列测定等.研究显示荧光原位杂交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对临床标本和阳性血培养直接鉴定.以下就荧光原位杂交法在细菌及真菌的检测鉴定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王沛;彭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应用于临床已有20多年了,它大的特征就是优秀的组织对比度和它的多方向成像性能.乳腺MRI在单纯T1、T2摄影条件下,由于信息有限没有得到普及应用.近年来由于高场强设备的开发使用、图像处理技术的改进,使得图像质量大大提高.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方面MRI的作用和地位在逐渐提高,Microscopy coil的使用使图象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1].让人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研究兴趣.对于MRI在乳腺疾病的影像研究是2004年MRI研究的热点、潮流之一.

    作者:赵继红;杨海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用CD117、CD34、SMA、Desmin、S-100蛋白质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原发性GIST进行研究.结果本组GIST发病年龄在12~78岁(平均55岁),男性7,女性15例,主要发生在胃并常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大多数病例为手术切除后标本确诊.肿瘤大小从0.5~16cm(平均为5.31cm).基本组织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大部分梭形细胞界线不清楚、胞浆丰富、偶见多核巨细胞,部分病例见核端空泡,梭形细胞呈交叉束状、旋涡状、席纹状排列;上皮样细胞可透明、细胞界线更清楚,多呈弥漫片状或巢状排列.可以伴有囊性变、粘液变、出血及坏死.核分裂像大于5/50HPF的5例中肿瘤直径均在大于或等于5 cm,其中4例伴有囊性,出血或坏死,1例伴有粘液样变性.2例核分裂像在2~5/50HPF均为上皮样细胞型,其中一例伴有粘液样变,肿瘤直径均在2~4cm之间.免疫组化染色CD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5.5%和68.2%.Desmin不表达,S-100蛋白质和SMA不表达或者呈灶状阳性.结论GIST好发生在中老年,肿瘤细胞形态多变和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CD117、CD34阳性、Desmin阴性,S-100蛋白和SMA不表达或者呈灶状阳性,肿瘤细胞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有出血或坏死可作为恶性参考指标.

    作者:张兴义;孙梅;王荣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重构的病理基础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以及药物是否可以逆转心肌纤维化,为药物预防缺血性心脏病引起心功能不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做心肌病理检查.结果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存在心肌纤维化,ACEI类药物可预防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肌纤维化,进而可改善心功能不全.

    作者:孙亚欣;尹永杰;杨文;张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腔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浓度近期变化的初步研究

    经皮腔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TBMV)可使MS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MVA)显著增加,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善,脑利钠肽(BNP)是评价心室功能不全良好的无创性血液生化指标.本研究利用PTBMV这一特有心衰模型,研究PTBMV术前后BNP水平的变化,及它与超声心动图(UCG)参数的关系,探讨BNP在判断PTBMV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中的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婷;孙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