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昭华;曹壮;朱洪权;苗艳波;王力平;杨文海
脐血同骨髓、外周血相比,不仅富含造血干细胞,而且这些造血干细胞处于更早期阶段,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也更强.因此,它是重要的造血干细胞供源[1,2],脐血有核细胞(CBNC)主要成分是造血干细胞.为进一步提高脐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速度和质量,拓展脐血的临床应用领域,我们在采用人肺癌抗原(自提)诱导脐血有核细胞的CTL活性和NK活性(结果另文报道)的基础上.用此抗原处理CBNC后,观察其凋亡、细胞周期、集落形成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于秀艳;王文龙;张晓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53、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对43例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P53、VEGF表达与微血管数目(MVC)进行研究.结果VEGF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p53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P53表达阳性或VEGF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的MVC明显高于P53表达阴性或VEGF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1.胃癌组织中P53、VEGF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相关性.2.在胃癌组织中,P53、VEGF表达与肿瘤新生微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
作者:马波;赵吉生;丁大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垂体泌乳素腺瘤切除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与术后MRI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判断PRL腺瘤患者术后有无肿瘤残留及评估预后.方法对18例垂体泌乳素性腺瘤患者的术前及肿瘤切除后泌乳素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对肿瘤切除后血清激素水平与术后MRI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切除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切除后24小时及以后各时点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激素评定方法和MRI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一致性好.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切除术后早期连续动态血清PRL监测结果对判断术后有无肿瘤残留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兴利;赵丛海;苗壮;赵航;李东原;崔勇;高中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红景天(Rhodiola)对体外培养肺腺癌SPC-A-1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液体培养法、克隆形成法、3H-TdR掺入法与MTT比色法分别检测给药后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克隆形成率、DNA合成抑制率及生存率来探讨红景天的抑瘤效应.结果与红景天共育24小时的细胞伸展不良.胞体回缩,贴附型细胞不贴壁,胞质粗糙,有大量颗粒状物堆积,而且药物浓度越大,形态学改变越明显.给药组肿瘤细胞增殖缓慢甚至停滞,出现细胞脱落、胞浆内颗粒状物堆积等形态学改变,克隆形成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H-TdR掺入率减少,生存率下降.结论红景天对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均具有直接杀伤作用.红景天可能通过干扰细胞代谢、改变细胞外衣的性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盛辉;苑春莉;李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SW480(人结肠癌细胞)细胞株诱导分化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诱导分化后的亚细胞结构.结果姜黄素对SW480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G1期细胞堆积、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亚细胞结构、细胞空化、核仁不规则、染色质趋边凝集.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SW480细胞增殖,阻止G1期细胞向S期转化的进程,促进SW480细胞凋亡.
作者:孙立群;于庭;孙飞;包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由于早期梅毒表现的多样化和不典型性,极易造成误诊漏诊,加之非正规诊所的增加及各类药物治疗的不规范,使梅毒的早期诊断率有所下降,给梅毒的有效预防和治疗也增加了不少难度.自2000年以来我院性病科共收治女性早期梅毒145例,现结合资料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金英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清丙氨酸氨基肽酶(AAP)的测定对脂肪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自动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189例健康对照者、150例脂肪肝患者和80例肝胆疾病患者血清AAP含量.结果脂肪肝病例组血清AAP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AAP与常见的肝功能酶学指标ALT、γ-GT、ALP、CHE相比,其在脂肪肝诊断中的灵敏度高(68%);AAP与γ-GT和ALT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8和0.7088;肝胆病例组血清AAP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在脂肪肝诊断中,AAP较其它肝功能酶学指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但无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侯晓杰;弓长丽;王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CD62p是选择素家族的一员,储存在血小板α颗粒及中等以上大血管内皮细胞(EC)的Weiber-Palade小体内.研究发现,肿瘤患者CD62p表达增高,它与肿瘤细胞远处转移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恶性肿瘤患者以及10例对照者血小板表面CD62p表达水平,进行组间对比研究,并初步分析了CD62p与肿瘤的临床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利琴;卢振霞;孙步彤;毕林涛;高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及复发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直接相关,早已得到学术界的肯定.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80%以上,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溃疡的复发率显著降低[1].然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上消化道出血时,胶囊14C-尿素呼气试验,HP阳性率显著降低.但还没有引起消化科医师注意.现将我们的初步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徐林发;林军;姜冠军;谢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实验室反映肝功能的酶学指标在肝病的诊断治疗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些酶学指标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许多医院检验科常规检验项目.我们共收集102例肝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的血清,分别检测丙氨酸氨基肽酶(AAP),单胺氧化酶(MAO),腺苷脱氨酶(ADA),探讨3种酶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改变和应用价值.
作者:周泽云;崔健丽;王照敏;朱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不同噪声强度作用下,噪声作业工人早期即可出现耳鸣,常出现在耳聋之前.他们的常规纯音测听其语言频率(0.5~2 kHz)平均听阈可在正常范围.近年来许多学者将扩展高频纯音测听用于噪声性听力损伤的监测,可以反映耳蜗的轻微损害和早期病变,能客观、无创地诊断耳蜗病变[1].为了观察语频听阈正常(<25 dBHL)的耳鸣患者是否存在8kHz以上高频听力损害,我们对噪声作业青年工人的耳鸣患者进行了扩展高频听阈测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越;李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处通过脂质体介导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质粒的转染,观察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er大鼠30只,分别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随机分成两组.hIGF-1治疗组:挤压伤处神经外膜下注射脂质体介导hIGF-1质粒10μl.生理盐水(SAL)组:挤压伤处神经外膜下注射生理盐水10μl.在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学和小腿三头肌肌湿重检测.结果hIGF-1治疗组电生理学和小腿三头肌肌湿重检测结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能改善功能指数.结论脂质体介导的hIGF-1质粒能明显促进大鼠周围神经再生和预防肌肉萎缩.
作者:顾加祥;王华龙;许则民;尹维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胰腺胰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临床特点,MRI影像表现并和ERCP比较.方法自1998年至2001年25例(主胰管型6例,分枝型19例)手术证明的胰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患者.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了MRI和ERCP检查,回顾分析了临床特点,MRI和ERCP影像学表现.结果MRI上主胰管型表现为弥漫/节段扩张的主胰管,5例伴有壁结节;分枝型表现为葡萄串状或单发的囊状肿瘤,14例内有壁结节,增强后壁结节明显强化.MRCP可清楚地显示19例分枝型IPMT和主胰管之间的交通.MRI和ERCP对肿瘤的显示率分别是100%,52%.结论与ERCP相比,MRI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有效地诊断胰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方法.MRCP(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分枝型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惠茅;杨淑琴;杨海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关系及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伴有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VEGF、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和59.6%,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12.581,P<0.01)、(χ2=12.581,P<0.01);VEGF和bFGF表达阳性率均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025,P<0.05)、(χ2=4.712,P<0.05).结论VEGF、bF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密切相关,VEGF、bFGF表达升高能促进肿瘤转移.
作者:刘瑞江;田晓丰;张信;林洋;姜儒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从脑血流量的(cerebral blood flow)下降到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经历了脑组织局部灌注压力的下降,脑循环储备力失代偿和脑代谢储备力发生不可逆的神经元功能改变即脑梗死.在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病理生理阶段做出超早期诊断并确定缺血半暗带,从而有效的灌注时间内积极溶栓治疗,抢救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功能[1].笔者通过对15例临床诊断为脑局部缺血的患者进行了各种影像检查的比较,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海峰;刘峰;田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育患者精子活力、精液粘稠度与精浆Zn、PSA含量关系.方法采用精子自动分析仪进行精液参数分析,应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精浆锌含量,采用酶标法检测精浆PSA含量.结果精子活力异常组精浆Zn、PSA含量明显低于活力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精液粘稠度增高组精浆Zn、PSA含量明显低于精液粘稠度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浆Zn、PSA含量与精子活力、精液粘稠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候毅;江露;刘睿智;许宗革;薛百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及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我们就脂质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相互关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春华;李国静;陈赛;易虹;马芹;李稳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提高血儿茶酚胺检测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性检测中的有效性.方法对27例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其中嗜铬细胞瘤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儿茶酚胺的检测,根据2003年度结果调整血儿茶酚胺检测的时机,再进行2004年1季度的血儿茶酚胺的检测.结果2003年度血儿茶酚胺检测敏感性为40%,特异性为40%;2004年1季度血儿茶酚胺检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结论严格控制的血儿茶酚胺检测有助于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性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金国;常喜华;孔祥波;王伟华;那万里;马庆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个遗传性蛋白S(PS)缺陷症家系的表型诊断及基因特征.方法PS活性(PS:A)用发色底物法测定,PS抗原(PS:Ag)用ELISA方法测定.用PCR扩增PS基因各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突变点.结果先证者的PS:Ag和PS:A分别为8.3 mg/L和29%,均低于正常.基因检测发现在14号外显子Gln522(CAG)→Stop(TAG).结论本家系PS基因在14号外显子Gln522(GAG)→Stop(TAG),为国内首次报道的一个新的基因突变.
作者:黄斌伦;金佩佩;张浩;余银妹;徐瑞龙;王敏;王学锋;丁秋兰;戴菁;王鸿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近年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有文献报告[1]有25%-3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胆石症.胆石症形成机制:胆汁中某些脂质、无机盐或有机盐超过了在胆汁里的大溶解度,从胆汁中析出.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三个阶段:①过饱和胆汁形成;②晶核形成;③结石生长.许多学者[2]认为胆固醇结晶形成和和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是促成核因子和抑制成核因子的比率失调.而胆汁内的促成核因子是一种糖蛋白,它所启动多层囊泡表面与胆固醇分离,从而促成了成核作用和结晶生长.胆囊的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饱和胆汁滞留,刺激胆囊上皮分泌过多的粘液,胆囊运动功能要发生改变.胆汁淤滞使结晶形成和生长形成胆石.
作者:孙秀萍;于金冬;李柏奎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