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荣;李育;许立;费鲜明;王卫忠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前、后血清乙肝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检测37例拉米夫定YMDD变异患者治疗前、变异后以及20例YMDD变异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血清HBV-DNA、HBeAg、前S1蛋白、ALT等指标的水平.结果YMDD变异组治疗后的HBV-DNA、ALT含量及前S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自身对照组,而HBeAg阳性率则无显著变化;YMDD变异组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与刚变异时比较HBV-DNA含量显著降低,而前S1蛋白、ALT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病毒的YMDD变异的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变异后血清乙肝标志物HBV-DNA、前S1蛋白、ALT等水平变化显著;尽管发生了HBV聚合酶变异,这些病人在拉米夫定作用下仍显现持续HBV-DNA抑制.
作者:余振东;吴波;戴佑善;刘为敏;彭雁忠;彭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GIF-1与免疫球蛋白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发病中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3年5~10月份期间住院的3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RRTI)血清IGF-1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进行检测,并与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RRTI组血清IGF-1、IgG、Ig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RRTI组IGF-1与IgG、IgA水平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和IGF-1缺乏和减少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汝河;黄宇戈;肖红;黄志敏;揭育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的不平衡,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冠心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视察冠心病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变化及它们在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吴素铭;杨晓琳;刘淑杰;苏磊;王韶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乳腺错构瘤又称腺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1].1945年由Spalding首次报告.我院从2000年7月至2003年10月664例乳腺活检标本中发现12例,报告如下.
作者:苑晓军;许晖;宋东明;雷承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医学教育家邓家栋教授溘然仙逝,我们又失去了一位宗师.消息传来,医学界同仁皆感悲痛.
作者:刘德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组织及胃癌培养细胞中表达及分布情况及其与胃癌生物学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X-2在胃癌组织、胃癌细胞SGC790l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于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率95.2%(40/42),15例为低表达,25例为高表达.与正常粘膜细胞比较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COX-2在高、中分化型腺癌的高表达率为81.8%为(18/22),在低分化腺癌中阳中高表达率为40%(8/2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2的表达与不同性别、年龄、病期及有无淋巴转移的患者间无显著差异.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证实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SGC7901中有COX-2过表达.结论COX-2在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系SCG7901中过表达,但并不表达在胃癌细胞系MGC803中.COX-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分化有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及淋巴转移无关.
作者:盛传伦;孙步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对我们提出了大量新的课题,目前集中在核酸、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析中.在生物医学领域里,研究和应用高灵敏度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一直是各国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生物大分子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标记分析法,由于大多数生物大分子自身可分析的特性较弱,要获得高灵敏度的检测,必须借助于外来标记物获得可分析的信号.常用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及荧光分析法等.其中发光标记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其检测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记物的发光强度和稳定性.
作者:侯巍;单亚明;王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邓家栋教授在我国医学园地上耕耘了七十多个春秋后,留下了满园的桃李和不朽的事业,离开了我们.这颗内科学界璀璨的巨星虽然陨落了,但他的余辉将永远照耀着我国医学发展和医生成材之路.
作者:宋怡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表达载体(Ad-BMP-2)转染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种植BCB(去抗原牛松质骨)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BMP-2的表达,ALP活性检测分析基因转染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BCB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结果转染后,BMSC表达BMP-2,ALP活性明显增高.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分布均匀,伸展良好.结论Ad-BMP-2可高效转染BMSC,且促进细胞分化.转染后细胞在BCB上生长良好,BMP-2基因治疗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成功.
作者:景元海;臧虎;符强;许文彬;朱庆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6.7%~14.9%,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1],随着乳腺癌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治疗失败后出现骨转移.目前采用的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象探测乳腺癌骨转移具有早期、准确、安全、简便等特点而被临床医师广泛接受.本文通过全身骨显象对浙江省肿瘤医院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208例乳腺癌骨转移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跃珍;孙晓江;刘林林;孙宝胜;吕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胎儿肝脏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分离培养方法,并检测其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胎龄4~5月水囊引产胎儿肝脏,用1.073 g/ml的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低密度细胞,MSC培养基纯化贴壁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成脂肪及成骨诱导鉴定多向分化潜能,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结果流式细胞术证明,胎肝MSC表达干细胞标志,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及多向分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显示,具有活跃增殖的能力.结论胎儿肝脏中可成功的分离MSC,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和基因工程的载体细胞提供新的、可行的来源.
作者:王博蔚;李长东;苑春莉;韩丽英;李荷莲;孙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确认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Ⅷ外显子剪接变异的存在,探讨该剪接变异对ERCC1基因表达的作用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m杂交及RNA酶保护分析确认人卵巢癌细胞内ERCC1基因调控区在RNA水平存在剪接变异.分别构建野生型及缺失ⅤⅢ外显子的ERCC1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43-3B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CC1表达水平研究该剪接变异对ERCC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MTT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该剪接变异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结果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Ⅷ外显子存在剪接变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剪接变异不显著影响ERCC1表达水平,但CHO 43-3B细胞MTT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该剪接变异显著影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人卵巢癌细胞、组织ERCC1基因ⅤⅢ外显子存在剪接变异,该变异不显著影响ERCC1基因的绝对表达水平,但影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作者:李体远;Jing Jie yu;Eddie Reed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利用水溶性甲簪显色法测定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以此作为肝功能的特异性指标.方法对325例正常成人和82例肝病患者的血清与自研试剂作用后生成紫色化合物--甲簪,在CL-7200型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其酶的活性,并对甲簪试剂进行一系列可行性分析.结果甲簪试剂大吸收峰波长为572.6 nm,其酶促反应适pH为8.8,线性敏感度为60 μmol/L,并且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一定的稳定性.正常人血清中山梨醇脱氢酶活性为2.43±1.04 U/L,肝病患者血清山梨醇脱氢酶活性为6.74±3.10 U/L.结论肝病组山梨醇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可作为临床观察肝脏功能的一项特异性指标.甲簪显色法用可见光波长在570 nm比色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和稳定性,该自研试剂还可通用于需还原型尼克酰胺为辅酶的一系列酶活性的测定.
作者:黄伏生;周自刚;彭剑虹;朱汉明;周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枯否氏细胞抑制剂氯化钆(GC)对阿霉素(DOX)诱导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7~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N):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DOX):尾静脉注入阿霉素(10 mg·kg-1);实验组(GC+DOX):在注射阿霉素前1、2天腹腔分别注射0.2%的氯化钆溶液(8mg·kg-1).注射阿霉素后24 h,3组大鼠主动脉采血检测ET-1和TNF-α含量,切取部分肝脏用蛋白电泳的方法检测HO-l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肝脏组织HO-1表达量很小,对照组HO-1表达是正常组的34倍,实验组HO-1比对照组下降了42%.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ET-1和TNF-α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组血清ET-1和TNF-α比对照组略高(P>0.05).结论枯否氏细胞功能抑制剂氯化钆可以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O-1表达,枯否氏细胞是肝细胞表达HO-1不可缺少的细胞成分.
作者:张海山;张海霞;马淑荣;房学东;张学文;张德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CR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对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PCR反应的影响.方法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PCR反应扩增甲状腺髓样癌RET基因第13外显子,分析PCR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分别为1.5 mmol/L、2.0 mmol/L、2.5 mmol/L、3.0 mmol/L、4.0 mmol/L时PCR反应产物中目的基因含量及对PCR产物基因序列测定的影响.结果5种条件扩增的目的基因经纯化后DNA含量分别为4.8ng/μl(1.5 mmol/L)、26.6 ng/μl(2.0 mmol/L)、40.2 ng/μl(2.5 mmol/L)、38.5 ng/μl(3.0 mmol/L)、44.5 ng/μl(4.0 mmol/L);Mg2+浓度为4.0 mmol/L时PCR产物电泳图见到多条非特异性条带;Mg2+浓度为2.5mmol/L时PCR产物直接测序反应曲线峰图背景噪音(噪峰)减小,信噪比(信号/噪音)增高.结论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行PCR反应,Mg2+浓度为2.5 mmol/L时反应特异性强,PCR产物质量高.较高的Mg2+浓度可以增加PCR反应产量,但降低反应的特异性.
作者:盖宝东;杨新宇;赵吉生;张学文;森隆弘;滕盛启成;大内宪明;里见进;张德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糖尿病足部出现溃疡或组织坏死时,90%以上存在血管病变[1].早期基因c-myc和直接早期癌基因c-fos都是编码核蛋白的癌基因,它们的产物具有转录调节作用[2].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例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平滑肌及6例正常血管平滑肌组织中c-fos、c-myc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探讨其在糖尿病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许丽艳;张铭;张建中;齐继峰;刘延君;周金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邓家栋教授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血液学专业和实验室,1957年在天津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血液学研究所,20世纪70年代后期筹划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大型血液学专著,1981年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邓家栋教授对我国血液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之南;沈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方法所有患者均为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观察临床表现,24 h动态心电,心脏B超等.结果老年组在性别、心绞痛临床表现,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瓣膜、心功能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①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女性患者比例增加.②心绞痛症状常为不典型,易误诊及漏诊.③无症状心肌缺血多见.④常伴有心脏瓣膜钙化及关闭不全.⑤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抑制.
作者:魏仲航;孙晓莉;石伟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