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华;陈晓东;王忠永;周武;戴菁;谢耀盛;袁谦
目的研究慢性胆囊疾患胆囊上皮细胞K-ras、P53基因变异情况,进行癌前病变的预测和监测.方法取手术切除慢性胆囊疾患的胆囊,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微解剖选取癌前病变部位,立体显微镜下回收组织细胞,抽提DNA行K-ras、P53的PCR-SSCP分析.结果检测11例,9例K-ras基因有变异,其中exon 1变异7例,exon 1和exon2变异2例;P53基因的exon 5~9未检测到变异.结论采用显微解剖并PCR-SSCP分析可进行胆囊癌前病变基因变异研究,实现癌前监测,适时确立手术时机,对胆囊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文岚;薛立娟;张学英;罔安勳;山下和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S100B蛋白对早产儿缺血缺氧脑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ELISA方法动态检测缺血缺氧脑病早产儿产后72 h4个不同时间点尿中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尿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间比较尿S100B水平在第一次尿(time 0)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余3个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尿S100B蛋白含量与脑损伤程度成正比,尿S100B蛋白水平越高,脑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结论S100B蛋白是一种神经胶质标志蛋白,检测早产儿产后72 h内尿S100B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可作为早产儿缺血缺氧脑病早期诊断既敏感又特异的指标,对判断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守霞;杨建英;徐宝元;郭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检测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探讨梅毒患者血清固定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例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并与30例健康人群的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外周血CD3及CD4淋巴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D8及NK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不平衡和免疫抑制;这种细胞免疫不平衡和抑制可能为梅毒患者血清固定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日东;蔡川川;田广南;黎小东;张文君;陈展琳;梁慕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在乳腺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34例乳腺癌组织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和MMP-9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及转移的关系.结果①在34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9%(19/34)和58.8%(20/34),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0.01).②淋巴结转移组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乳腺癌中MMP-2和MMP-9的表达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MMP-2和MMP-9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杨明;侯巍;王丽萍;刘国津;管旌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其相关自身抗体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收集112例血清标本,包括RA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比)20例,骨关节炎(OA)16例,强直性脊柱炎(AS)12例,正常对照30例,检测抗CCP、抗Sa、抗核周因子(APF)和类风湿因子(RF).结果4种自身抗体对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抗CCP51.6%和97.9%;抗Sa 46.9%和100%;APF 48.4%和97.9%;RF 56.3%和83.3%;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CCP、抗Sa和APF诊断RA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者均高于RF(P<0.01).RF阳性率在RA患者抗CCP阳性组和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抗Sa和APF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CCP是RA的又一个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抗CCP及RF对于RA的诊断与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建明;丁玲华;金跃;葛志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手段的不断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能够发现先天性泌尿畸形的机率亦愈来愈高.先天性泌尿畸形基础上的发生癌的机率较高,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有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本文中的病例较为罕见,报告如下.
作者:孙海峰;王静波;高咏红;扬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定义为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EMS虽为良性病变,却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近年来,EM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至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普遍接受的看法认为:EMS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都存在局部盆腔的炎症反应,并伴有腹腔内环境中免疫相关细胞功能的改变[1].
作者:董玉楠;冷维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肠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58例小儿肠炎患者血清PCT水平.结果以血清PCT≥0.5ng/ml为细菌感染阳性阈值,则细菌性痢疾与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PCT水平相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特异性为94.7%.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与普通型细菌性痢疾比较P<0.005,有极显著性差异.普通型细菌性痢疾的敏感性为20.0%,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42.9%;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敏感性88.9%,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4.7%.结论血清PCT在鉴别普通型细菌性痢疾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时价值不大,但是PCT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其诊断价值在于可反映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严重程度,PCT显著升高可作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一个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剑;陈益平;李芳;陈晓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α1-MG属lipocalin家族成员[1],早由Berggard从人的尿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分子量为26~33kD的棕黄色糖蛋白,在血浆中可与多种血浆蛋白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行运输.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很特别,该基因(AMBP)同时编码α1-MG和胰蛋白酶抑制剂--bikunin.在肝细胞中,α1-MG和bikunin被翻译成相连的前体蛋白之后被剪切开分泌入血.
作者:陆学军;李志艳;徐国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尿液中各种蛋白质进行分离,用于区分尿蛋白类型.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对36例儿童肾脏疾病患者新鲜晨尿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尿蛋白电泳图谱,可区分为部分选择性肾小球性、选择性肾小球性、混合性蛋白尿.36例病例中混合性蛋白尿5例,其中3例以肾小球性为主.25例为部分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6例为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结论本法具有检测敏感性好,操作简便,省时,经扫描可获半定量结果,且胶片易于保存、便于比较等优点.
作者:张敏华;沈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综合外固定、口服药物、注射药物应用于家兔的实验性骨折,以观察3组在相同时期内对该实验兔的某些可促进骨折愈合的X线影像学指标的对比,并探讨骨折后促进愈合过程快慢的变化.
作者:刘强;戴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简单、测定快捷、结果准确、精密度好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随着检测项目和数量不断增加,同一实验室拥有多种品牌多型号、同品牌同型号多台仪器的情况较为普遍.
作者:普程伟;朱鹰;尚柯;王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为定量观察病毒水平提供了灵敏指标.为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DNA载量的关系,以及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改变的关系,我们采用这一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以上所述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作者:江浪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2000年3月17日因车祸致右胸部挤压伤疼痛、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查体:强迫坐位,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反常呼吸,右胸呼吸动度减低,右肩胛部可见4 cm× 3 cm皮肤擦伤,右腋后线6~10肋处广泛压痛,扪及骨擦感,右肺呼吸音略减低,左肺呼吸音清,双肺无罗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及其他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示:右侧6、8、9肋腋后线处骨折,右肺组织被压缩约10%,右肺下野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胸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外伤性气胸(右),多发肋骨骨折,创伤性湿肺(右).
作者:衣涛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基本上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各个阶段.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冠脉内斑块的生物学性状有关,并不取决于冠脉狭窄程度,斑块病变的不断进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本文是通过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来探讨CRP在冠心病中的差异及意义.
作者:胡伟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常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尿蛋白定性往往阴性,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是诊断肾脏早期损害的金标准[1],我们对常规尿检阴性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联合测定发现,有mALB的升高,也有α1-MG、RBP、NAG的异常,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彭奕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检测p73、PTEN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p73、PTEN在40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①DuckesA、B期大肠癌组织与对照组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73、PTEN的表达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uckesC、D期与A、B期p73、PTEN的表达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②p73在高、中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阳性率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TEN在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阳性率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p73、PTEN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检出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73、PTEN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p73、PTEN基因是大肠癌细胞增生活跃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有柱;赵刚;所剑;王权;陈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DNA技术鉴定弱D15型.方法根据文献和GenBank报道的基因序列,针对弱D15型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引入一对内对照引物,建立简易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弱D15型,之后用于检测10份Rh阴性、10份Rh阳性、10份Del样品和1例弱D15型DNA样品.结果除1例弱D15型样品检测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显示PCR特异性检测弱D15型基因.结论PCR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鉴定弱D15型,可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
作者:周一炎;安万新;刘辉;熊文;邵超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临床上对类风湿因子(RF)与抗核抗体(ANA)的认识已有报道.RF是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段上的自身抗体[1],ANA是自身对各种细胞核成分产生相应抗体的总称.RF阳性的发生率与ANA滴度的升高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测定RF浓度及其ANA滴度分析各组水平分布情况,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作临床参考.
作者:曾少冰;宾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剂苯乙酸(Phenylacetate,PA)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8增殖过程中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细胞培养,运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苯乙酸对HCT-8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应用PA后对HCT-8细胞C-myc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PA组HCT-8细胞G1期比例从32.3%增加到61.0%,S期比例从59.6%下降到29.7%.PA治疗后HCT-8细胞C-myc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2.05±7.92)%,显著低于非治疗组中的阳性率(55.15±21.64)%,P<0.01.通过细胞周期的检测发现,PA抑制大肠癌细胞HCT-8增殖的方式为抑制细胞周期G1期比例.结论PA通过下调结直肠癌细胞C-myc mRNA的生成以及细胞生长G1期阻滞在肿瘤诱导分化治疗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周伟民;姜涛;曲仁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