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霞;杨建英;徐宝元;郭红霞
目的探讨采用DNA技术鉴定弱D15型.方法根据文献和GenBank报道的基因序列,针对弱D15型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引入一对内对照引物,建立简易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弱D15型,之后用于检测10份Rh阴性、10份Rh阳性、10份Del样品和1例弱D15型DNA样品.结果除1例弱D15型样品检测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显示PCR特异性检测弱D15型基因.结论PCR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鉴定弱D15型,可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
作者:周一炎;安万新;刘辉;熊文;邵超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达7 000种之多,抗风湿药物也有数十种,已经发现不少药物对临床生化检验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可能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性或临床上的误诊[1],因此,药物干扰临床检验分析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本地区常用的抗风湿药物:保泰松、消炎通片、阿斯匹林等药物因素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库热西江·托呼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简单、测定快捷、结果准确、精密度好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随着检测项目和数量不断增加,同一实验室拥有多种品牌多型号、同品牌同型号多台仪器的情况较为普遍.
作者:普程伟;朱鹰;尚柯;王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标志物较普通的ELISA法更为灵敏,但其检测的仍然是乙肝的表型指标,只能提供HBV存在的间接证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实验诊断,直接反映了乙肝病毒的分子水平,使乙肝病毒核酸的定量测定成为可能[1].本文运用该技术检测了26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HBV DNA含量,旨在探讨其与乙肝标志物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新的信息.
作者:刘宏景;李沛;刘宝根;张新萍;周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甲状腙桥本氏病(Hashimoto's Thyroiditio HT)的FNAC诊断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抗体测定值进行评价.方法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HE染色镜下观查,与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TSH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的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NAC诊断的346例甲状腺桥本氏病可较准确分型:淋巴细胞型(202/346)58.4%;嗜酸性变型(156/346)45.1%;上皮破坏型(52/346)15.02%;纤维化型(18/346)5.2%.甲状腺激素测定多数大致正常占(180/346)52.02%;功能低下者占(120/346)34.68%;功能亢进者占(46/346)13.29%.其中306例同时测定TGA阳性率占(195/306)63.72%;TMA阳性率占(230/306)75.16%,均低于80%.结论甲状腺桥本氏病的FNAC细胞特点突出,分型诊断较准确,检测FT3、FT4、TSH及TGA、TMA可有效的提高FNAC对桥本病的诊断,降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误诊率.
作者:陈冰;梁凤泉;解建军;马青松;周莉;蔡庆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原发性肺癌(Primary Pulmonary Carcinoma,PPC)各组织类型在临床和X线征象上存在着许多差异,为了研究这些差异,本文报告我院原第四临床学院自1970年4月至8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无选择的连续病例PPC共计1 705例,其中原发性肺鳞癌(Primary Pulmonarg Sgnamous Carcinoma,PPSC)571例,原发性肺腺癌(Primary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PPAC)417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zng Cancer,SCLC)673例,大圆细胞癌(Large Cell Lung Cancer,LCLC)22例,和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oal Veolar Carcinoma,BVC)22例.本组PPC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手术病理41例,经皮肺穿7例,体表淋巴结活检23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304例,胸水脱落细胞学阳性38例,痰脱落细胞学阳性1292例.本文对PPC各组织类型的临床症状、性别、职业、年龄、吸烟、转移征象和原发肿瘤的X线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见表1~4.我们采用的是交叉积差法[1]和u检验.
作者:席永昌;席大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综合外固定、口服药物、注射药物应用于家兔的实验性骨折,以观察3组在相同时期内对该实验兔的某些可促进骨折愈合的X线影像学指标的对比,并探讨骨折后促进愈合过程快慢的变化.
作者:刘强;戴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临床上对类风湿因子(RF)与抗核抗体(ANA)的认识已有报道.RF是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段上的自身抗体[1],ANA是自身对各种细胞核成分产生相应抗体的总称.RF阳性的发生率与ANA滴度的升高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测定RF浓度及其ANA滴度分析各组水平分布情况,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作临床参考.
作者:曾少冰;宾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抗原、不同免疫途径类脂A抗体的产生.方法应用水解法制备出大肠杆菌的类脂A作为抗原,分别进行皮下免疫和静脉注射免疫.结果两种免疫方法所获得的抗血清效价相同,静脉免疫途径获得抗体历程时间短,抗原制备相对简单.结论就获得同等效价抗类脂A抗体的方法而言,静脉免疫途径较皮下免疫途径简易、快速.
作者:于艳辉;陈达峰;张桂荣;张忆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在葡萄胎恶变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39例葡萄胎(其中11例发生恶变)和17例正常相同孕周的绒毛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组织的滋养细胞胞浆中MMP-2、MMP-9、TIMP-1、TIMP-2均有表达.MMP-2、MMP-9在葡萄胎发生恶变组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绒毛组和葡萄胎未发生恶变组,而TIMP-1,TIMP-2在正常绒毛组和葡萄胎组之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MMP-2/TIMP-2、MMP-9/TIMP-1在葡萄胎恶变组织中的表达强于在正常绒毛组织的表达.结论在葡萄胎清宫组织中进行MMP-2、MMP-9的检测,有望成为判断葡萄胎日后恶变的一项预测指标.
作者:傅晓华;石一复;崔金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检测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在判断干扰素-α 2b(IFN-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疗效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CHC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期血清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CHC患者治疗前血清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均与ALT活性密切正相关(r1=0.891 4,rE=0.7946);IFN-α2b治疗有效者治疗前血清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效者(P<0.01);治疗后各阶段有效者的sICAM-Ⅰ和sE-selectin水平都明显下降(P<0.001),无效者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可用于CHC患者炎症活动的监测,并可作为预测IFN-α2b治疗疗效的新指标.
作者:陈文豪;滕菁;徐文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尿液中各种蛋白质进行分离,用于区分尿蛋白类型.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对36例儿童肾脏疾病患者新鲜晨尿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尿蛋白电泳图谱,可区分为部分选择性肾小球性、选择性肾小球性、混合性蛋白尿.36例病例中混合性蛋白尿5例,其中3例以肾小球性为主.25例为部分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6例为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结论本法具有检测敏感性好,操作简便,省时,经扫描可获半定量结果,且胶片易于保存、便于比较等优点.
作者:张敏华;沈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2000年3月17日因车祸致右胸部挤压伤疼痛、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查体:强迫坐位,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反常呼吸,右胸呼吸动度减低,右肩胛部可见4 cm× 3 cm皮肤擦伤,右腋后线6~10肋处广泛压痛,扪及骨擦感,右肺呼吸音略减低,左肺呼吸音清,双肺无罗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及其他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示:右侧6、8、9肋腋后线处骨折,右肺组织被压缩约10%,右肺下野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胸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外伤性气胸(右),多发肋骨骨折,创伤性湿肺(右).
作者:衣涛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S100B蛋白对早产儿缺血缺氧脑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ELISA方法动态检测缺血缺氧脑病早产儿产后72 h4个不同时间点尿中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尿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间比较尿S100B水平在第一次尿(time 0)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余3个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尿S100B蛋白含量与脑损伤程度成正比,尿S100B蛋白水平越高,脑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结论S100B蛋白是一种神经胶质标志蛋白,检测早产儿产后72 h内尿S100B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可作为早产儿缺血缺氧脑病早期诊断既敏感又特异的指标,对判断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守霞;杨建英;徐宝元;郭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胶原Ⅳ、纤维连接蛋白(FN);用RT-PCR检测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TIMP-2mRNA的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减少胶原Ⅳ、FN表达,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胆固醇(P<0.01)、低密度脂蛋白和肌酐水平,增加MMP-2mRNA的表达,减少TIMP-1和TIMP-2mRNA的表达.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减少5/6肾切除大鼠尿蛋白排泄量,纠正脂质代谢紊乱以及减轻肾小球硬化细胞外基质(ECM)的聚积等而延缓肾功能减退.
作者:傅增泮;刘丽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人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参考值范围及其测定稳定性进行初步调查.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02名健康成年人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各项生理指标对NT-proBNP的影响,建立NT-proBNP的参考值范围,并对抗凝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对NT-proBNP测定的影响以及NT-proBNP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NT-proBNP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二者相关(r=0.331,P=0.001).女性NT-proBNP水平(61.5±27.2)明显高于男性(32±22.3,P<0.01).以第97.5%位数为参考值上限,50岁以下,男性为56 pg/ml,女性为95 pg/ml;50岁以上,男性为98pg/ml,女性为116pg/ml.不同采血管测定,与血清组比,Aprotinin组略高,是血清组的1.016倍(r=1.000),EDTA组则比血清组低7.06%(r=1.000).25℃NT-proBNP活性可稳定3天,4℃可稳定5天,-20℃和-70℃NT-proBNP至少可以稳定1个月.结论年龄、性别是影响人血清NT-proBNP水平的重要生理因素,应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设立NT-proBNP的参考值范围.NT-proBNP测定可用ED/TA抗凝管或无抗凝剂的采血管,其免疫学活性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均很稳定.
作者:史晓敏;宋以信;徐国宾;夏铁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报告了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测人体骨钙素、雌二醇、睾酮及骨密度水平,综合分析了健康人组、中老年组、糖尿病患者、肾病患者、甲亢患者性激素代谢水平与骨代谢水平的关系,为原发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萌萌;窦宇;郭忠;吴乃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手段的不断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能够发现先天性泌尿畸形的机率亦愈来愈高.先天性泌尿畸形基础上的发生癌的机率较高,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有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本文中的病例较为罕见,报告如下.
作者:孙海峰;王静波;高咏红;扬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慢性胆囊疾患胆囊上皮细胞K-ras、P53基因变异情况,进行癌前病变的预测和监测.方法取手术切除慢性胆囊疾患的胆囊,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微解剖选取癌前病变部位,立体显微镜下回收组织细胞,抽提DNA行K-ras、P53的PCR-SSCP分析.结果检测11例,9例K-ras基因有变异,其中exon 1变异7例,exon 1和exon2变异2例;P53基因的exon 5~9未检测到变异.结论采用显微解剖并PCR-SSCP分析可进行胆囊癌前病变基因变异研究,实现癌前监测,适时确立手术时机,对胆囊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文岚;薛立娟;张学英;罔安勳;山下和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外周血心肌型肌钙蛋白(cTnI)-mRNA分析在监测病毒性心肌损伤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于BALB/c小鼠腹腔接种1×109TCID50柯萨奇病毒B3(CVB3)液诱发心肌损伤发生,分别在CVB3感染后第3、6、9、12、15、18和21天采集外周血后处死小鼠,留取鼠心脏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心肌及外周血中cTnI基因的表达状态.结果CBV3感染后,鼠心肌及循环血cTnI-mRNA表达上调,与心肌细胞发生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核固缩及碎裂、变性、坏死、钙化等组织学改变相关.cTnI-mRNA基因扩增,心肌组织全数阳性;外周血阳性率在对照组及感染后的第3、6、9、12、15、18和21天分别为0%、0%、0%、16.7%、40%、71.4%、83.3%和87.5%.结论病毒性心肌损伤时cTnI-mRNA上调表达,循环血cTnI-mRNA为监测心肌损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灵敏基因标志物.
作者:朱健华;姚登福;高增栋;吴玮;吴信华;邱历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