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治富;刘强;谷树严;王立群;王维忠
目的观察不同分型及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刺激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结果,揭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培养中加入不同型及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对平滑肌细胞刺激,然后用MTT比色方法,观察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D-Hcy促进平滑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D,L-Hcy与L-Hcy在一定浓度时,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D-Hcy、D,L-Hcy、L-Hcy在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方面,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只有D,L-Hcy及L-Hcy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程度与D,L-Hcy及L-Hcy的水平呈正相关,而D-Hcy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不明显.L-Hcy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程度与D,L-Hcy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与D-Hcy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作者:张捷;崔丽艳;王小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许多报道证实,抗癌药物可诱导敏感细胞凋亡[1].这为肿瘤包括骨肉瘤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2].迄今为止,有关化学激发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报道,主要局限在上皮系统及激素依赖性肿瘤方面[3],而对骨肉瘤的研究未见报道.由于诱导凋亡对靶细胞具有选择性,因此,首要的问题是阐明化疗药物能否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
作者:张文武;袁玮;刘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来院就诊的儿童检测血常规,经常发现白细胞数超过15×109/L,而这些儿童无任何细菌感染指征,未服用可使白细胞数增高的药物,在采血过程中非常合作,不存在因情绪激动致使白细胞数升高的因素.针对这一反常现象,我们做了详细的研究,得出结论,晕车可致使儿童白细数明显升高.
作者:杨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16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42例移植术后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5 mg/d)为治疗组;其它122例为对照组.观察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CM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1年、2年及3年人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1.9%)比对照组(28.7%)低(P<0.05),且首次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对MP冲击治疗效果好.治疗组CMV感染的发生率(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提高移植肾存活率,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预防及治疗CMV感染.
作者:张玉华;王伟刚;周洪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CD3700血细胞分析仪是雅培公司生产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利用多角度偏振光散射白细胞分类技术、流式细胞术、激光检测和电阻抗法原理对血标本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等进行分析.该仪所用试剂有:稀释液、清洗液、溶血剂及鞘液.雅培公司提倡用CD3700做血细胞分析时应用该仪配套试剂,但配套进口试剂价格昂贵.我们通过对57例体检标本在CD3700血细胞计数仪上分别用国产和进口两种试剂进行了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燕;吴坚;潘峰;张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各种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前后胃泌素(Gt),铁蛋白(SF)对比观察,发现其变化规律与病情及化疗药物有直接关系,对临床用药,疗效判定有一定帮助总结如下.
作者:方世满;李卓朝;许秉权;孙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尿常规检验广泛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对无症状人群进行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对疾病进展的监测;治疗效果或并发证的监测;滥用药物检测等.尿常规检验的质量管理是发挥尿常规检验功能作用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刘春英;朱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带腱周组织掌长肌腱游离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新鲜国人成年男性12侧前臂标本的掌长肌腱及其腱周组织进行解剖学研究,观测其大体形态,分别测量掌长肌腱腱性部分的长度、宽度(腱性部分中点处的宽度)及腱周组织的长度.结果掌长肌腱周围存在腱周组织,且长度大于其腱性部分;掌长肌腱的腱性部分长度为12.40±0.68cm、宽度(腱性部分中点处的宽度)为3.66±0.36 mm、腱周组织的长度为15.50±0.60cm.结论应用带腱周组织掌长肌腱游离移植修复肌腱缺损、大限度减轻肌腱粘连具有可行性.
作者:魏壮;李军;刘飙;谢升伟;尹维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探讨食品中糖的添加对缓解体力疲劳的意义,我们使用不同浓度的糖对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疲劳小鼠的血乳酸、血清尿素及血糖、小鼠肝糖原储备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报道如下.
作者:张琨;邹梅;高峰;马中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国产HCV抗体分片段酶联免疫检测试剂与进口第三代抗-HCV检测试剂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研究来了解丙肝病毒抗体单片段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国产基因重组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区(C、NS3、NS4、NS5)特异性抗原分别包被酶标板,以间接EIA法检测75例丙肝患者血清中不同区特异性抗体,并以Abbott公司第三代抗-HCV试剂进行总抗体检测,同时做HCV-RNA检测.结果75例血清中HCV不同区抗原片段NS3、HCV-C、NS4、NS5的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3.3%(70/75)、92.0%(69/75)、70.7%(53/75)、64.0%(48/75),含两个片段以上的抗体检出率为94.7%(71/75);抗-HCV总抗体的检出率为98.7%(74/75);HCV-RNA检出率为77.4%(58/75).结论HCV不同区抗原片段的抗体检出率有差别,NS3、HCV-C检出率较高,其次为NS4、NS5.两种试剂有较好的相关性,HCV抗体单片段试剂可作为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补充试剂,单独片段抗体阳性具有一定意义,动态观察NS3、NS4抗体水平可预测IFN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雪娟;王晓宇;黄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根据AP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45例AP患者分为水肿型20例和出血坏死型25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入院第1、4、7、10天血清PCT,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AP患者血清P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出血坏死型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水肿型,且持续较长时间(>7天).结论PCT可以作为AP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宋秀琴;时兢;俞娅芬;穆会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临床上仍有部分肝炎患者的病因不明.因此,不少学者推测除现有的甲~庚型肝炎病毒外还存在新型肝炎病毒,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存在可经肠道外传播并引起人类肝炎的致病因子[1-5].
作者:张翠萍;孙庆国;高俊芬;彭慧颉;王佳楠;桑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淋巴结是机体防御器官之一,由于抗原刺激后,即出现增生和肿大是多种疾病常见和共有的表现,本次研究应有高频彩色多普勒与能量图超声技术观察各种原因所致肿大淋巴结,从二维声像图和血流速度变化对良,恶性病变加以鉴别进行探讨,为临床的早期诊疗提供帮助,降低恶性淋巴结肿大疾病的死亡率.
作者:张桂芬;何艳慧;赵海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疾患之一,其中严重的是宫颈癌,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HPV的亚型,现在发现已超过100种,其中感染生殖道的HPV亚型有近30种,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2,3] .
作者:蔡兰;刘颖;瞿文珍;谢军花;邹先进;王梅;姚爱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胸腺上皮细胞.方法剪切、胶原酶消化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BXSB小鼠)胸腺,进行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经剪切、胶原酶消化的BXSB胸腺植块,在体外培养2~3天后,可见上皮样细胞从植块长出,8~15天后胸腺上皮细胞在培养瓶底部长满,细胞间通过胞浆突起连接成网孔结构.当原代培养的细胞长满瓶壁的90%左右时可传代,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剪切、胶原酶消化法简便易行,可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BXSB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建立了稳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鼠胸腺上皮细胞培养体系.
作者:刘波;毕黎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癌基因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大肠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癌基因C-my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大肠癌组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结论癌基因C-myc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高度表达,但表达程度与癌症病理分级不相关.
作者:姜涛;田晓丰;张广;任辉;张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生育年龄妇女的较常见病,生育期妇女发病率达10%.但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本文拟通过我院收治病人的分析寻找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以期获得较好的诊断方法.现就308例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文陶非;彭燕;谷秀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恶性增生性疾病.各种年龄均可以发病,在我国占白血病中的20%,仅次于急粒和急淋而位居第三.慢粒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一般病程可分为三期,慢性期(稳定期),加速期(增殖期)和急变期,慢粒的确诊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诊断,一般可分为血象和骨髓象的细胞形态学诊断,细胞化学染色,急变期的免疫分型检测及细胞遗传学Ph染色体的检测等.现就慢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诊断在慢粒的诊断,治疗评价,病程判断及预后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晓威;何成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研究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LN)与肌腱蛋白(TN)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异位内膜上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内异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及内异症异位内膜病理蜡块标本LN及TN表达水平.结果 LN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ECM)中表达差异不显著;TN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腺上皮及ECM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LN的表达与内异症的发生无关,不能作为内异症的一种预测指标.TN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细胞外基质中表达差异显著,对内异症的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于晓伟;岳瑛;宣兆艳;卢英强;车绍捷;杨玉兰;李林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亚低温状态下,大鼠急性脑缺血时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改变,探讨亚低温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假手术组5只,缺血组及亚低温组又根据缺血、亚低温时间不同分为:3 h、24h、48h、72 h亚组(各组均为5只).动物模型参照Longa、Koizumi和刘亢丁等人的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结果比较缺血组和亚低温组,可见亚低温组栓塞侧脑组织SOD的生成和释放明显增加;亚低温组血清中NO、NOS的生成和释放明显减少.结论亚低温状态下,氧自由基系统及NO、NOS的改变,是其保护缺血神经元的重要机制.
作者:孙宏霞;付铁娟;刘亢丁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