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0例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分析

丁春生

关键词:雷贝拉唑, 莫沙比利,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对90例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与评定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比较中,两组平均年龄无差异,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显效30例,有效1 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00%.且研究内镜疗效的总有效率87%高于对照组内镜的总有效率6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总例数大于研究组.结论 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率高、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良好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3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克尔憩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3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缓解患儿及家属的不良心理情绪,做好手术准备;术中积极行手术配合,注意感染、休克等的预防;术后做好术后恢复指导,可鼓励患儿早期活动.结果 全部患儿均行腹腔镜下肠切除、肠吻合术,平均时长(43.7±10.1) min,术后3d后拔除胃管,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1±1.2)d;住院期间,患儿恢复情况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对患儿进行1~5个月随访发现,患儿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认真、细致、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取得家属配合,对提高美克尔憩室患儿手术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甜甜;刘庆;龙娟;肖秋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析

    目的 探析CT在腹部创伤者的诊断中的结果及意义.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6月,该院有腹部创伤者61例,其中,男性腹部受创者35例,女性腹部受创者26例.年龄:16~55岁,平均(35.63±2.77)岁.在这61例腹部受创者之中,因为车祸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4例,因为坠落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2例,因为被敏锐的器具伤到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 5例.因为不慎跌倒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9例,因为被踢住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5例,因为腹部被拳击而导致受创的有6例.在这61例腹部因为各种原因而受创的人员中,有32例是在受创后的0.8~23 h入院就医,有29例是在受创后的1~4 d入院就医.对这61例腹部受创的人员用CT诊断,并将CT分析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诊断后,在这61例腹部创伤者之中,有8例肾部受创,有16例肝部受创,有22例脾部受创,有7例胃肠道受创,有2例胰腺受创,有3例横膈部位受创,有4例胆道部位受创,有6例膀胱部位受创,有2例腹部受创者的腹腔并无损但有积血.其中有59例腹部受创者的CT分析结果和手术医治结果相同,因此CT的科学分析率为96.72%.结论 CT分析能对腹部受创者的创伤的种类以及创伤的区域进行确定,进而对症医治.CT诊断很科学,正确率很高.

    作者:欧阳天昭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护理

    目的 对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护理进行探索,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方法 针对患者肠外瘘的特点,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以及物理治疗,同时采用床上支架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进行护理,运用统计学方法来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 在患者社区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之后,能对患者的血糖浓度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健康状况也有明显的好转.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作者:陶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评估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危重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危重患者拟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前均使用多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行标准Ⅱ导联心电图,以确定P波形态及振幅,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导管的深度和方向,置管后记录导管深度以及有无相关并发症.导管固定后均采用床边X线确定导管位置.结果 采用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其导管位置准确率为100%,单次置管成功率为93.3%(28/30).结论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穿刺过程安全,应用具有较大意义.

    作者:曹冠立;曾妃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薄芝糖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薄芝糖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8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热退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外周血象白细胞的改善方面二者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芝糖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和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方锦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目的 分析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随股骨头骨折伤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28例伤患,依据其具体的损伤情况,选择恰当方案施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2年,优良率75.00%(21/28),骨折固定失败、创伤性关节炎各2例,异位骨化1例,未有感染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86%(5/28).结论 临床医师为伤患的后脱位伤行早期复位治疗,并根据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方法为股骨头施治,可使伤患的脱位与骨折症状得到满意治疗.

    作者:王能;杨远剑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调中汤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调中汤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儿科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患儿6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1)给予复方消化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n=31)给予调和汤口服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微量元素锌、唾液淀粉酶及D-木糖吸收试验等临床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微量元素锌、唾液淀粉酶及D-木糖吸收试验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中汤能有效地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并且对小儿唾液腺的分泌及小肠吸收功能有促进作用,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芝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即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THR患者40例,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案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复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咳嗽与感冒,2例患者发生轻微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多种髋关节疾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而髋关节置换术后加强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病人痊愈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国涛;刘东海;贾科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沐舒坦针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沐舒坦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加用沐舒坦针剂,观察、对比俩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治疗呼吸道感染具有高效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健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护士实施绩效考核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护士实施绩效考核的效果分析.方法 按照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患者对护士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健康指导,生活、基础及专科护理等;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满意程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及应变能力.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实施绩效后的患者满意度(98.24%)高于实施绩效前的患者(85.42%),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绩效考核评分及护理差错发生结果表明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绩效考核评分及护理差错发生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绩效考核可提高护理质量;实施绩效考核前后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表明,绩效后对护士的满意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及应变能力均高于绩效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施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沟通频繁,提高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加强了护理工作质量.效果非常明显,对护理工作开展具有很大意义.

    作者:武惠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主要问题探讨

    面对当前行政执法发展的新形势,政府以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新形势对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工作.本文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作者:吴春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医院中层干部执行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医院中层干部在医院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担负着管理和执行的双重责任,其作用发挥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品牌形象和内涵质量.本文对当前医院中层干部执行力的现状进行成因剖析,并从五个方面来探讨提升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对策.

    作者:王爱红;方亚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浅谈中药外治法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在较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与较短时间的剧烈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疲劳的机理是不一样的.在体育竞技的当今,大运动量、大强度的体育训练是体育竞技取胜的主要方式;在大运动量、大强度的体育训练之后,大部分的运动员会出现下面的一些症状:食欲不振、睡眠眠失调等,这样就不能够很好地恢复体力,从而影响到以后的训练质量.在体育运动当中,消除疲劳主要采取药物内服与理疗,空气负离子吸入法,湿水浴负压疗法,按摩等方式.当前,采取中药外治法以消除运动性疲劳还很少见,本文就中药外治对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之后增进食欲和促进睡眠,以迅速地消除疲劳进行了分析.

    作者:刘伟;王素芳;刘玉贤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中心静脉置管(PICC)、塞丁格技术的新发展

    近年来,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以其明显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PICC避免了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损伤,避免刺激性药物损伤血管内膜引起的血栓,解决了血管条件差病人输液的难题,长期输液治疗的病人避免了每天扎针的痛苦,并且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发挥巨大作用.目前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柏凤云;腾绪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经阴道超声物理性质评分在附件肿物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物理性质评分在妇科附件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85例妇科患者附件肿物的物理性质评分结果,以物理性质评分≥3分预测恶性诊断,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 物理性质评分的结果在良恶性附件肿物中有统计学差异(P<0.001),ROC曲线显示诊断恶性肿物佳阈值为≥3分,与我们的预测值是一致的.结论 物理性质评分≥3分在经阴道超声诊断预测附件肿物恶性方面有筛检意义,具有简便易行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文利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制约脑卒中二级预防作用有效发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制约脑卒中二级预防作用有效发挥的因素,并探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脑卒中患者320例,按照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统计对比影响脑卒中二级预防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性别、高龄、营养摄入过多、不良生活习惯、康复工作水平以及入院时体温均为影响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二级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康复护理质量及二级预防效果,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及相关护理措施

    由于糖尿病的病程比较长,因此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处组织、器官,其中糖尿病脑病是指长期的糖尿病加快了脑组织的老化速度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外界事物认知能力的降低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而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4].本研究即对糖尿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

    作者:李雪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60例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用在产妇分娩中的起到的无痛效果,对母婴健康、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采用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与60例采用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的程度,第一产程所用的时间、第二产程所用的时间、产后的出血量以及剖腹产、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两组对比,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两次产程所用的时间、分娩方式在统计学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用在产妇无痛分娩中效果显著,能缩短产程所用的时间、降低剖宫率、对产妇和新生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不良影响.

    作者:岳俊珂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血塞通常规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应用上述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肽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体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8.5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体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效果更为明显,因此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肽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致残率,使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在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于经阴道分娩产妇应用会阴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1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观察组应用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观察两组患者会阴部完整情况、会阴部的伤裂程度、手术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会阴部完整的产妇有56例,一级裂伤14例,二级裂伤0例,平均镇痛VAS评分为(2.1±0.4),产后出血1例;对照组:会阴部完整的产妇有32例,一级裂伤33例,二级裂伤5例,平均镇痛VAS评分为(6.8±4.6),产后出血1例.结论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能减轻产妇会阴部裂伤,较好的保持产妇会阴部完整,降低疼痛,减少出血,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并进行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