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姗姗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即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THR患者40例,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案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复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咳嗽与感冒,2例患者发生轻微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多种髋关节疾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而髋关节置换术后加强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病人痊愈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国涛;刘东海;贾科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利用静脉和口服铁剂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各20例,静脉组患者于血液透析时使用蔗糖铁100 mg,直至完成总预计补铁量.口服组患者服用剂琥珀酸亚铁200 mg,3次/d,共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口服组升高不明显,两组升高幅度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蔗糖铁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一种有效的药物,静脉补铁比口服补铁效果更好.
作者:陈昀;陈玮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9期间收治的阑尾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50例,Ⅰ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Ⅱ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感染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Ⅱ组,Ⅰ组患者均未发生胃肠道感染,Ⅱ组患者发生胃肠道感染4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康复.结论 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可以减少对患者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新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六味五灵片3片,每天3次,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天1次;对照组21例,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总疗程设定为180 d.结果 在治疗180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ALT、AST、ALP、GGT、TC、TG水平下降和B超影像学改善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辅助检查指标组建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方面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优于仅单纯应用二甲双胍.
作者:张筹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对比低剂量雌激素与安宫黄体酮对围绝经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并分别给予低剂量雌激素与安宫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前后情况.结果 两组用药后E含量明显提升,FSH、LH含量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E、FSH、LH含量变化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94.29%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3.08%的总有效(P<0.05);两组用药前后骨密度、阴道评分差异均较显著(P<0.05);用药后组间骨密度、阴道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临床给予更年期妇女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病症且副作用较小,该法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桂颖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析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用在产妇分娩中的起到的无痛效果,对母婴健康、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采用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与60例采用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的程度,第一产程所用的时间、第二产程所用的时间、产后的出血量以及剖腹产、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两组对比,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两次产程所用的时间、分娩方式在统计学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用在产妇无痛分娩中效果显著,能缩短产程所用的时间、降低剖宫率、对产妇和新生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不良影响.
作者:岳俊珂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在改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95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50例在化疗基础上采用康艾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为(27.9±2.5)、(28.2±2.1)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48.6±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在改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是该疾病可靠的术后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皇甫娟;李文永;马静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复合氯胺酮、丙泊酚用于小儿疝气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和P组,每组60例,入室后静脉推注阿托品0.1 mg/kg、氯胺酮1 mg/kg,同时持续泵入丙白酚6 mg/kg·h,D组静脉给予地佐辛l mL/kg(0.1 mg/mL),P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1 mL/kg.记录氯胺酮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呼吸抑制、躁动、精神症状、恶心呕吐、头昏嗜睡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术后1、2、4、6 h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FLACC)评分及密西根大学镇静评分(university ofMichigan Sedation Scale,UMSS)评分.结果 两组患儿动、精神症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P组多于D组(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1、2、4 hFLACC疼痛评分及UMSS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疝气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0.1 mg/kg的地佐辛,可有效降低氯胺酮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利于患儿术后的镇静、镇痛,是小儿疝气手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潘华;王海丽;屈海波;杨雪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医疗机构和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合作是新兴事物,各医院在实际的管理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经验,对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准出、收费模式、财务管理等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各界同仁有所帮助.
作者:张远凤;谢丽玫;张怡;郝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采用祛痰类药物、平喘类药物以及抗过敏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咳喘症状,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其中,观察组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出院后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和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董红溪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治愈,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并经对症治疗均明显好转.结论 加强对行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一年以来收治的98例皮肤科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对照组满意度为61.2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96%,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皮肤科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其患者的满意度,完善皮肤科专科护理方案的内容,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晓晓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使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单县正大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治疗组实施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的合用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的实际疗效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临床受益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具有有可控制性.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在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掌握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卫生监督协管员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和2012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工作督查考核结果分析进行.结果 江苏省丹阳市12个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6名卫生监督协管员中30岁以下的仅1人,40岁及50岁以上年龄组的共21人,占总人数的58.3%,队伍总体年龄偏大且后备力量断层严重.卫生监督协管员日常巡查频次少,信息少报、迟报多,宣传培训指导不到位,考核结果扣分多的为协管巡查83分,其次是信息上报少报迟报28分.结论 监督协管工作规范化运行及信息化系统的完善运用是丹阳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作者:陈建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所在学习医院2010-2013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共10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其防治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出现周边血管并发症状共9例,出现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以及冠状动脉无血流并发症各1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共8例,出现造影剂肾病患者2例,出现过敏反应以及肾功能损害并发症各1例,无患者死亡.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出现的并发症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对应处理,大部分并发症均能够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罗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外科危重患者按照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介入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营养支持7d时的营养状况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7d时的免疫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维持较好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增加体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文君;罗胜军;刘爱英;李娟;唐君丽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进行胃、结直肠癌术后良、恶性肠梗阻病因分析.方法 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胃、结直肠癌术后良、恶性肠梗阻病例68例,分为肿瘤组和良性组各34例,对他们原发病的手术间期、病理分期、分化类型及肠梗阻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术后死亡及术后存活时间比较.结果 两组间在原发肿瘤手术间期、病理分期、分化类型及肠梗阻类型、存活时间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原发肿瘤手术间期、病理分期、分化类型及肠梗阻类型、存活时间等方面可作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良、恶性肠梗阻诊断的要点.
作者:李巨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在经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手术后,护理人员对患有尿路结石症小儿患者的护理心得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该院接受钬激光碎石手术的22例尿路结石患儿的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尿路结石患儿经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就完全痊愈,没有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 在尿路结石患儿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儿的护理,而且在手术前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和手术后进行的全方位护理都是提高患儿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孕期甲状腺功能检测对孕妇及胎儿的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行孕期常规检查的孕妇为观察组,并选择100例行身体检查的非孕期正常妇女为对照组,采用电荧光化学分析法测定两组血液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水平,并观察两组TSH、FT3、FT4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甲状腺检出率为6%显著低于观察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SH、FT3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非妊娠妇女相比,妊娠期妇女更容易出现甲状腺疾病,且患者主要为甲减者.加强对妊娠期妇女甲状腺筛查的力度,可减少妊娠期妇女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胎儿出生质量.
作者:杨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各种不同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该院2010-2012年门诊和住院的172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本院体检的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空腹采集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标本,在赛科希德SF-8100全自动凝血测试仪上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APTT、PT、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各疾病组F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 0.05).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APTT、PT和TT较急性肝炎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Fg水平较急性肝炎组显著降低(P<0.05).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APTT、PT和TT较轻度慢性肝炎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Fg水平低于轻度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APTT和PT显著高于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P<0.05),而Fg水平低于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 各种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肝脏损伤越严重,APTT、PT、TT有升高趋势,而Fg水平呈下降趋势.
作者:严强;古月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