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研究

韦玉洁

关键词:西帕依固龈液, 牙龈炎,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使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6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基线检查后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含西帕依固龈液的含漱液漱口,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不含有效成分的含漱液漱口.7d以后观察者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口臭值(OS).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SBI和SB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BI和SBL数据在实验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可以降低SBI、减少牙菌斑的堆积,显著的抑制可疑致病菌,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牙龈问题.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90例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90例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与评定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比较中,两组平均年龄无差异,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显效30例,有效1 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00%.且研究内镜疗效的总有效率87%高于对照组内镜的总有效率6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总例数大于研究组.结论 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率高、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良好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春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中药熏洗对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的康复护理

    目的 分析中药熏洗对于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术后中后期予以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P<0.05.结论 中药熏洗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并松解组织粘连,配合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肢关节功能,对于骨折中后期关节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吉锋;李小玲;王淑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普鲁卡因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50例

    目的 探究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联合组在使用垂体后叶素的基础上加用普鲁卡因,4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咯血停止时间做出比较.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70%;联合组咯血停止时间为(2.21± 1.35)d,低于对照组的(3.17±2.41)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满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

    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此次研究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治疗,分别为60例.治疗组:对患者采用西药内服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维华;余遵忠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2例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2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确诊病例为临床观察对象,综合曲美他嗪和常规治疗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之后,患者的全部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显著13例,占患者总数的52%,良好8例,占32%,无效1例,占4%,总有效率达到96%.自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消失.经3~12个月的随访证实,未出现因非心血管因素的意外死亡病例.结论 综合曲美他嗪和常规疗法进行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者耐受性较好,未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心脏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作者:徐立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上海市青浦区383例流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青浦区2011年383份流感病例检测,以掌握流感病毒流行株情况,为流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核酸,采用荧光PCR.结果 青浦区流感病毒阳性率21.41%,其中A型34.15%,B型65.85%,主要流行病毒为B型.结论 2011年青浦区流感病毒主要以B型为主,高发季节11-1月份,亚型毒株循环流行.

    作者:朱佩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治愈40例,好转15例,死亡5例,临床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采取针对性和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动脉瘤手术的效果,预防蛛网膜下再次出血,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林金岩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国内慢性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通过梳理国内慢性疼痛护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发现我国针对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无论是在疼痛教育、护士发展、护理管理等方面还是在护理观念、护理手段、护理道德等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护理工作与慢性疼痛患者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慢性疼痛患者实施全面的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是今后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朱琴;杨喜云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高职高专药物分析课程改革建议

    当前高职高专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理论与实验分开教学,教学效果差、教学资源有限、教材内容不能突出药典在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与相关岗位工作脱节等问题,本文笔者针对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师、学生、教材的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德洪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各种肝病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各种不同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该院2010-2012年门诊和住院的172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本院体检的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空腹采集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标本,在赛科希德SF-8100全自动凝血测试仪上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APTT、PT、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各疾病组F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 0.05).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APTT、PT和TT较急性肝炎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Fg水平较急性肝炎组显著降低(P<0.05).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APTT、PT和TT较轻度慢性肝炎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Fg水平低于轻度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APTT和PT显著高于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P<0.05),而Fg水平低于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 各种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肝脏损伤越严重,APTT、PT、TT有升高趋势,而Fg水平呈下降趋势.

    作者:严强;古月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治愈,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并经对症治疗均明显好转.结论 加强对行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2009年3月-2013年2月该院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1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患儿接受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和护理,B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强化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治疗中强化系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和谐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新娇;谌顺丽;肖艾青;伍新平;李芬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大于对照组(70.0%),且P<0.05;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均明显降低,治疗后的比较重,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琴琴;薛梅苓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胃、结直肠癌术后良、恶性肠梗阻病因分析

    目的 进行胃、结直肠癌术后良、恶性肠梗阻病因分析.方法 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胃、结直肠癌术后良、恶性肠梗阻病例68例,分为肿瘤组和良性组各34例,对他们原发病的手术间期、病理分期、分化类型及肠梗阻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术后死亡及术后存活时间比较.结果 两组间在原发肿瘤手术间期、病理分期、分化类型及肠梗阻类型、存活时间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原发肿瘤手术间期、病理分期、分化类型及肠梗阻类型、存活时间等方面可作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良、恶性肠梗阻诊断的要点.

    作者:李巨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即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THR患者40例,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案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复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咳嗽与感冒,2例患者发生轻微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多种髋关节疾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而髋关节置换术后加强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病人痊愈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国涛;刘东海;贾科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在医院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共调查356例在我院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发生9例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53%,感染的患者原发病都是心脏病.患者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6.67%,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22.2%.导致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患者年龄以及合并有基础病等等.结论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应通过加强基础护理以及治疗等方式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医院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作者:李孝国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的镇静催眠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8月该院收治的有过听性脑干反应(简称ABR)或者是有听性稳态反应(简称ASSR)检查的患儿600例作为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在做检查前大约30 min左右,要对所有的患者给与口服10%水合氯醛0.3~0.5 mL/kg,接着在做测听室诱导睡眠,等患儿睡熟后即可以进行ABR或者是ASSR检测.同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做相应的检查前对所有4岁以内的小儿患者按照体重来计算水合氯醛的使用量,然后让患者口服,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采取区别于4岁以内小儿患者的方式,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使用睡眠剥夺法配合着口服水合氯醛来达到镇静的效果.结果 选取的600例小儿患者大多数在30 min左右就会很好的入睡,对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效果显著,高达98.2%,其中出现并发症的小儿患者占1.8%.结论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在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起到了十分显著的镇静作用,是儿科检查中值得推广的办法.

    作者:龙娟;曾甜甜;肖秋英;彭巧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从对SARS到H7N9禽流感的应对看疾控理念的嬗变

    以2002年国家和地方各级CDC成立为分界点,中国疾控工作进入新时代.信息公开、处置透明、反应迅速、应急有力、科学规范等新理念的注入,使得中国疾控的工作方式不断升级,工作范畴不断拓展,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从对SARS、H1N1甲流感、H7N9禽流感等疫情的应对工作中,不难看到这些变化.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进一步研究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肿瘤并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缝合固定导管处理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不缝合固定导管处理措施.结果 1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是5%.150例对照组10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6.7%,150例治疗组患者,5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3.3%,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是为常见的感染菌种.结论 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的感染并发症对于患者影响较大,通过实施人性化干预措施,对于降低患者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70例患者在教育前的血糖水平(22.55±4.2) mmol/mL,通过健康教育后血糖水平为(8.5±2.13) mmol/mL,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教育前.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各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作者:魏传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