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赵海燕;邵花平;洪伟

关键词:戊型肝炎, 戊肝病毒, EB病毒感染, 重叠感染
摘要:目的 进一步认识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对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与单纯戊型肝炎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91例戊型肝炎均为散发性,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年龄分布在17~74岁,平均年龄为48岁,男女比例为1.6∶1.其中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18例(19.8%),单纯戊型肝炎73例(80.2%).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组重度黄疸(TB>210μ mol/L)、凝血功能障碍(PT>16s)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1).结论 急性戊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是导致戊肝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致死性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止泻贴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小儿止泻贴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的效果.方法 小儿反复腹泻1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止泻贴敷脐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2.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腹泻与腹痛症状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评分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止泻贴加西医常规内服药物不仅具有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的作用,而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郑锌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2例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以随机法分为护理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于手术前给予胰岛素治疗,降低血糖,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于术前、术后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尿管拔掉后正常排尿率为94.8%,对照组为86.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护理组感染情况、尿失禁情况及死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显著,且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萍平;曹虎;孙艳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踝关节不稳定型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内固定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踝关节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一2012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踝关节不稳定型骨折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48例,其中优良42例,尚可2例,差4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46例,其中优良28例,尚可8例,差10例,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踝关节不稳定型骨折,疗效确切,能加快骨折愈合,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尿毒清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致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尿毒清颗粒和氯沙坦片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治疗组能使尿蛋白排泄减少,血BUN、Scr较前改善(P<0.05),改善肾功能.结论 尿毒清颗粒联合氯沙坦是治疗DN所致的CRF患者早期非透析疗法的较好药物,尤其在血SCr超过256umol/L时,不宜使用ACEI类药物时,使用氯沙坦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于建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68例在门诊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症的儿童,对其采取综合地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肥胖儿童在护理干预前体重、肥胖度、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体重、肥胖度、TG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在护理干预前后肥胖儿童身高增长与正常儿童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单纯性肥胖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达到减肥效果,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作者:戈越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影像技术在急诊患者的合理应用

    在对临床急诊患者进行治疗时,影像技术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多变,所以对医学影像科具有更高的要求,医学影像技术直接影响着急诊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所以,对在急诊患者进行处理时,要求医学影像科利用现有的影像技术,及时提供准确的相关影像信息,医生可将临床症状与医学影像相结合,对急诊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并进行相关治疗.利用影像技术处理急诊患者具有一定的弊端,所以应正确使用影像技术,科学规避风险,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完善每个操作步骤,以便能够向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影像资料,使对急诊患者的治疗更为顺利.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二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管理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体检成为人们发现疾病、治疗疾病以及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的保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雪洁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双侧腹股沟疝术后出血的临床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双侧腹股沟疝术后出血的临床急诊急救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近期在我院就诊的60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有效急诊急救护理后,60例患者中有59例成功治愈出院,1例因出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成功率达到98.3%.结论 积极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疼痛患者的评估及护理

    目的 探讨疼痛病人的护理技巧.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疼痛程度较重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疼痛的评估,对疼痛特征性的观察,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结论 密切观察病人对疼痛反应的身心变化,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及配合其它护理措施,协助病人减轻疼痛,是我们执行护理措施的主要目标.

    作者:肖文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两种不同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间经临床确诊股骨粗隆间骨折1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功能锻炼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内固定方法综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12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以及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和单纯2型糖尿病对患者的脂代谢、肝肾功能功能、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9月接收并确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为60例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60例血压正常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腰臀围、血尿酸、肝肾功能、脂代谢、血压等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腰臀围、血尿酸、肝肾功能、脂代谢、血压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组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出现时,患者出现肥胖、血脂代谢和肝肾功能异常的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

    作者:曲洪芬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欣母沛治疗宫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欣母沛用于宫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009-2012年在我院分娩的32例宫缩性乏力产后出血患者使用欣母沛,观察疗效.结果 欣母沛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较其他药物显著有效.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性乏力产后出血配合有效护理措施,疗效显著.

    作者:羊梅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探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参考组患者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积分.结果 患者均出现上腹胀痛、食欲减退、嗳气等临床症状,病情可发展为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3.3%,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病情发展缓慢,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全玉丹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双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与CR的对照

    目的 探讨在肋骨骨折的影像诊断中,双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与CR片相比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及轻微肋骨骨折螺旋CT所具有的优势.方法 使用双排螺旋进行螺旋扫描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20例及CR能明确诊断肋骨骨折的10例患者,通过薄层骨窗重建得到的图像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并对照其CR诊断结果.结果 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20例患者中,双排螺旋CT扫描共发现肋骨骨折36处,CR明确诊断肋骨骨折的10例患者发现漏诊骨折17处.并且,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明确显示骨折的位置、数量及断端移位情况.结论 双排螺旋CT扫描运用薄层骨窗重建较普通CR片在显示微细肋骨及隐匿性骨折上有明显优势,对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及并发症可比较准确的做出诊断,对选择临床治疗方案以及评估病人的预后都具有重要价值,且可提供重要客观依据给法医学的鉴定.

    作者:邓岩锋;匡长福;李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总结对该种患者的系统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干预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结果 干预组ADL总分为68分,对照组ADL总分为51分,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WHOQOL-100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雁;李艳丽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派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

    目的 对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即阿立派唑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的疗效做出研究,观察其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患者给予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阿立派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是利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对疗效做出评价,再使用临床记忆量表和韦氏成人智力表对认知功能做出评判.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临床记忆量表和韦氏成人智力表对比方面,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得分高于与对照组比较均较高,临床记忆量表中的项目包括无意义图形再认、指向记忆、人像特点回忆以及总分比较,韦氏成人智力表中的测试项目包括数字广度、算术、积木、图形拼凑、积木、图片排列、操作智商、言语智商以及总智商的比较,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较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智力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美霞;张秀丽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产程观察中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与意外分析处理

    目的 为了提高产科质量,探讨如何正确适时观察产程并恰当处理,避免发生分娩意外.方法 分析产程观察中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及处理;了解产程中可能发生的十大意外,积极预防和警惕,做好相应的处理.结果 产程观察中必须注意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不能忽视相关情况,要灵活应对.结论 产程观察中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很多,只有加强医患沟通,认真做好相关宣教,加强各方面的配合,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检,正确适时观察及恰当处理,在产程的不同时期警惕相关意外的发生,才能保护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健康及安全,努力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石登翠;黄丽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浅谈县级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医院信息系统是关系到患者健康以致生命的系统,从社会层面来看,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国计民生的系统;只有确保系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保证医院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作者:李斌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因素与预防分析

    目的 分析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危重患者580例,调查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检测.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30例,发生率为5.17%.院内感染患者中分离出25株病原菌,检出率为83.3%.Logistic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粒细胞缺乏、近期使用抗生素与住院时间是影响危重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院内感染是危重症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能与APACHEⅡ评分、粒细胞缺乏、近期使用抗生素与住院时间有明显相关性,我们要为此加强危险因素的预防.

    作者:徐爱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9例(19眼)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患者在实施治疗前后,视力得到显著改善.其中,1例患者出现眼压增高现象,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对比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后的视力,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为严重并发症状,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注意各个环节,减少或者是避免出现眼内炎疾病.

    作者:史春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