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种植性畸胎瘤综合征1例

万美珍;周林艳;陈玉芳

关键词:卵巢肿瘤, 畸胎瘤, 种植性畸胎瘤综合征, 病例报道
摘要:患者,40岁,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术后10年,腹痛、腹胀1周入院。腹部CT示:左下腹有一巨大混杂密度团块影,考虑恶性畸胎瘤可能性大,伴肝、脾、盆腔多发结节肿块,肠系膜周围淋巴结肿大,大网膜部分增厚,伴小结节灶,转移可能性大。肠管扩张积液,部分肠壁水肿,粘连性肠梗阻可能。查体:左下腹可触及一巨大肿块,大小10 cm ×10 cm,质硬,境界欠清,无明显触痛。血清学检查:AFP、CA125、CA199等均正常。既往史:2004年因卵巢肿瘤行卵巢肿瘤减灭术,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网膜组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左侧卵巢实性未成熟性畸胎瘤,阴道壁及网膜见未成熟畸胎瘤成分,盆腔见多处结节,示未成熟畸胎瘤成分。术后患者行6周期化疗。此次剖腹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中下腹,直径约15 cm,与左侧壁层腹膜、后腹膜、空肠、回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粘连。腹腔内见散在粟粒状结节。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 PHNE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HNEN患者的临床病史、影像学、HE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中8例患者以腹部胀痛起病,腹部彩超、CT均提示多发性肝脏占位,7例提示肝细胞癌或转移性癌,2例提示肝囊肿,1例提示为血管瘤。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巢状、小梁状、腺样或菊形团样,瘤细胞形态多为单一性,胞质红染,胞核圆形,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Syn恒定阳性表达(100%),支持神经内分泌肿瘤,Ki-67增殖指数2%~30%。随访4~140个月不等,2例死亡,8例带瘤存活。结论 PHNEN是一种进展相对缓慢、罕见的恶性肿瘤,腹痛是其共同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常提示多发性占位,确诊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需与其他脏器神经内分泌转移瘤相鉴别。

    作者:李桂梅;杨志慧;梅佳;殷正进;潘书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原发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6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PNE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依据WHO(2010)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级标准对60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PNEN进行形态学评估,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60例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男女比为1∶1.61。发病年龄19~69岁,平均(49.38±11.60)岁。肿瘤大径0.5~16 cm,平均(3.29±3.53) cm。30例位于胰头部,27例位于胰体尾部,3例位于胰腺颈部。组织学分级:G1级24例,G2级25例,G3级9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MANEC)2例。免疫表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NSE、CgA、Syn、CD56多呈弥漫阳性。本组4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80个月,死亡7例,其中G2级1例,G3级4例,MANEC 2例。结论原发性PNEN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胰腺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准确详细的病理学评估对指导临床治疗和提示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隋燕霞;党诚学;张勇;宋永春;刁冬梅;张晓智;韩苏夏;高莹;赵东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前列腺癌组织中Smad4、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 Smad4和 p53蛋白在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PC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PCa和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组织中Smad4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Smad4蛋白在 PCa中的阳性率低于BPH(P<0.01),p53蛋白在PCa中的阳性率高于BPH(P<0.01);PCa中Smad4蛋白阳性率的降低及p53阳性率的增高与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升高以及骨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Smad4、p53蛋白异常表达与PCa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Smad4和p53有可能成为PCa个体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李丹丹;王迎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敬告作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SALL4、D2-40和 Glypican-3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SALL4、D2-40和Glypican-3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s, TGC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SALL4、D2-40和Glypican-3蛋白在56例原发性TGCTs中的表达,包括5例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10例精原细胞瘤、14例胚胎性癌、14例卵黄囊瘤、1例绒毛膜癌、5例未成熟性畸胎瘤和12例成熟性畸胎瘤。另选取10例正常睾丸组织及5例睾丸淋巴瘤作为对照。结果 SALL4在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5/5)、精原细胞瘤(10/10)、胚胎性癌(14/14)和卵黄囊瘤(14/14)中均弥漫强阳性,在绒毛膜癌(1/1)、未成熟畸胎瘤(3/5)和成熟性畸胎瘤(3/12)中局灶阳性。D2-40在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5/5)、精原细胞瘤(10/10)中弥漫强阳性,在胚胎性癌(4/14)中局灶阳性,在绒毛膜癌、卵黄囊瘤和畸胎瘤中均阴性。 Glypican-3在卵黄囊瘤(13/14)中弥漫强阳性,在胚胎性癌(2/14)中灶性弱阳性,在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精原细胞瘤、绒毛膜癌和畸胎瘤中均阴性。10例正常睾丸组织和5例睾丸淋巴瘤中均未见SALL4、D2-40和Glypican-3的表达。结论 SALL4是诊断TGCTs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免疫标志物;SALL4、D2-40和Glypican-3联合应用有助于TG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张春芳;齐冬雪;杨聪颖;王红霞;张洪兰;刘毅;张昶;陈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ICROM HM550恒温箱式冷冻切片机中静电的产生和处理

    冷冻切片机作为医院病理科常见的必备大型设备之一,在国内医院病理科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冷冻切片诊断是手术过程中为临床手术医师鉴别肿瘤类型、明确病变性质、选择手术方式和确定手术范围的快速可靠方法之一。冷冻切片机在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些小问题,如冷冻切片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就是其一(尤其在胃镜、子宫颈活检等小标本制作中)。静电生成后,技术员在粘片过程中极易造成组织薄片重叠、皱褶,从而影响切片质量和病理诊断。

    作者:田密;赖建明;高爱民;毛仁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 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扁桃体FDCS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特征及EBER原位杂交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8岁。发现左侧扁桃体肿物10天。镜下见肿瘤由卵圆形和短梭形细胞构成,呈片状、巢状和束状排列。免疫表型:肿瘤细胞 vimentin、CD21和 CD68均阳性, CK、CK5、p63、CD1a、CD3和CD20均阴性。 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结论扁桃体FDCS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确诊需依赖特征的形态学表现和免疫表型。

    作者:耿建英;牛群丽;安杰;刘艳丽;张文;刘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晋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在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扩展库之后,成功晋级2015~2016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3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大多仅镜下可见,1例大者则占据整个阑尾全长。镜下见癌细胞大小、形状一致,呈巢状、腺泡状排列。免疫表型:32例CgA均阳性。30例仅行阑尾单纯切除术。1例行回盲部切除术,1例术后半个月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测和免疫组化标记。早发现、早诊断并行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期和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辛芝;孔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肺癌组织及其肺癌干细胞中FOXO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FOXO3在肺癌组织与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特点,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着手点。方法应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癌组织中FOXO3的表达,同时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肺癌干细胞中FOXO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比较其在不同分型肺癌中的阴性率。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O3在肺癌组织中呈明显低表达,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肺癌组织及肺癌干细胞中FOXO3 mRNA及蛋白均呈明显低表达,FOXO3蛋白在所有病例中的阴性率为66.7%,且随着癌细胞的分化及转移,其阴性率逐渐升高。结论 FOXO3在肺癌组织及肺癌干细胞中均呈低表达,同时其与肺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密切相关,或许可成为治疗肺癌的新靶点。

    作者:张志强;杨艳荣;李运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组织快速处理仪在小标本石蜡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煮沸法石蜡快速制片和快速冷冻制片是快速病理诊断中较为常规的方法。然而,由于组织过小担心影响常规制片而不能用冷冻快速制片,抑或煮沸法所做切片存在形态欠佳、时间较长(约1h左右)、安全性不佳等缺陷,影响快速诊断的及时、准确。超声组织快速处理仪的应用解决了以上难题。本实验把超声技术应用于人体小组织快速处理,探讨该方法在快速石蜡切片中的作用和价值,以便更好地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熊克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金黄地鼠诱发性肝内胆管癌中 Wisp-1、β-catenin、TGF-β1及Smad4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利用BOP[N-亚硝基双(2-氧丙基)胺]创建金黄地鼠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模型并探讨Wisp-1、β-catenin、TGF-β1及Smad4蛋白在金黄地鼠ICC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1)采用57只8~9周龄雌性金黄地鼠(实验组39只,对照组18只),实验组动物皮下注射BOP,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取肝脏组织制作石蜡切片。(2)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组织中Wisp-1、β-catenin、TGF-β1及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1)实验组39只大鼠中29例发生了ICC,8例发生了胆管不典型增生,1例发生了灶性胆管增生,1例无胆管增生。(2)4种标志物在金黄地鼠ICC组织、胆管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Wisp-1,79.3%、87.5%和5.0%;β-catenin,96.6%、100.0%和15.0%;Smad4,96.6%、100.0%和25.0%;TGF-β1,62.1%、12.5%和5.0%。 Wisp-1、β-catenin及Smad4在金黄地鼠ICC组织及胆管不典型增生组织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P<0.001),TGF-β1蛋白在金黄地鼠ICC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及胆管不典型增生组织(P<0.001)。结论 BOP可以诱导金黄地鼠发生ICC,为研究ICC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β-catenin、Wisp-1、TGF-β1、Smad4蛋白在金黄地鼠ICC组织中表达增加,可能与ICC的发生、发展、侵袭相关。

    作者:陈筱莉;蹇顺海;文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近认识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对GIST的广泛认识,在临床工作中极易将其他一些形态学特征性不明显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过诊或误诊为 GIST。事实上,除 GIST外,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炎性纤维性息肉( 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 IFP)、腹腔和肠系膜纤维瘤病、胃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PEComa)及腹腔内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等也可发生于消化道。此外,国外文献近相继报道了一些形态学特殊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新病种,如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 clear cell sarco-ma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CS-GI)、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 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 MG-NET)、微囊/网状型神经鞘瘤、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epithelioid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sarcoma, EIMS )、胃丛状血管黏液样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plexiform angiomyxoid myofibroblastic tumor, PAMT)等。由于对这些肿瘤组织学谱系和变异型尚未完全认识,在诊断中可能存在误区。该文对这些新近认识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作一简要阐述,着重强调各自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学特征、鉴别诊断以及生物学特性,以期为临床病理工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正确诊断这些肿瘤有助于患者的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作者:王艳芬;周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硬化性血管瘤与鳞状细胞癌碰撞于同一肺叶1例

    患者男性,64岁,因“痰中带血1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左肺呼吸音较右侧稍弱。胸部CT示:左肺上叶近肺门处可见一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欠清,大小5 cm ×3 cm ×3 cm,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左肺上叶舌段可见一直径1 cm的类圆形结节影,内部密度均匀,边缘可见微小钙化影。诊断:(1)左肺上叶肺门处占位,恶性可能;(2)左肺上叶舌段占位,考虑良性病变。术前气管镜下取左肺上叶肺门处肿物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左胸探查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大小4 cm ×3 cm ×3 cm,肿瘤侵犯心包,侵及并包绕左上肺静脉,纵膈内多发肿大淋巴结,无法行手术切除。另在左肺上叶舌段见一大小1 cm ×1 cm ×1 cm的结节,予以楔形切除。

    作者:赵园园;郗彦凤;王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苦瓜子有效成分RNA酶MC2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苦瓜子有效成分RNA酶MC2(RNase MC2)在肝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克隆形成和体内裸鼠成瘤实验研究RNase MC2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RNase MC2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电镜检测RNase MC2诱导的细胞自噬,Western blot法检测RNase MC2作用引起的蛋白变化。结果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RNase MC2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上调p53和p21蛋白表达导致G2/M期阻滞;增加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诱导细胞自噬。RNase MC2在体内外均能增强Sorafenib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结论苦瓜子有效成分RNase MC2可能通过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自噬而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并可增强Sorafenib对肝癌细胞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曙光;王晓华;赵震;郭经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RKIP低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RKIP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的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技术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的甲基化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RKI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RKIP的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 P<0.05),RKIP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 P<0.05);RKIP低表达与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相关( P<0.05);RKIP蛋白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RKIP蛋白阴性组( P<0.01);RKIP表达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 RKIP 低表达的原因之一,RKIP低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子治疗的靶点。

    作者:张付美;李冬霞;朱芳恒;叶历;秦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位置:大脑半球5例,右丘脑2例,小脑蚓部2例,鞍区2例,脊髓1例。瘤组织由大小较一致的圆形细胞构成,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周空晕常见,可见神经毡样结构、神经节细胞或神经节样细胞分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钙化、微血管壁增厚及透明变性等病理改变。免疫表型:Syn弥漫强阳性,7例瘤组织Ki-67增殖指数≤2%,5例Ki-67增殖指数为3%~8%。3例行染色体1p/19q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1p和19q均不缺失。随访4个月~4年,1例术后2年肿瘤复发并播散。结论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组织学表现虽相似,但其更复杂,多见神经节细胞或神经节样细胞分化,钙化、血管壁增厚及透明变性常见,神经毡样结构少见。需与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等鉴别,免疫组化标记及染色体1p/19q缺失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治疗以手术全切除为主,对于次全切除、非典型及复发病例术后应辅以放疗。

    作者:徐丽;刘朝霞;方静宜;王军梅;杜江;李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前列腺癌中TMPRSS2、ERG及ETV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TMPRSS2、ERG及ETV1在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70例PCa、1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IN)、18例良性前列腺组织( benign prostatic tissue, BPT)中TMPRSS2、ERG、ETV1的表达。结果 TMPRSS2在PCa、PIN及BPT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G在PCa的阳性率(81.4%)高于PIN组(30.0%)和BPT组(0.0)(P<0.05);ETV1在PCa的阳性率(68.6%)高于PIN组(50.0%)和BPT组(22.2%)(P<0.05)。 TMPRSS2、ERG及ETV1在PCa中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 TMPRSS2与ERG在PCa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 =0.465,P<0.01);TM-PRSS2与ETV1在PCa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 =0.590,P<0.01);ERG与ETV1的表达无相关性(rs =0.151,P>0.05)。结论ERG 和ETV1有望成为PCa 的治疗靶点;TMPRSS2、ERG、ETV1联合标记对PCa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PCa 的新分子标志物。

    作者:周华山;朱德茂;罗海军;蒋莎莉;王志敢;谢晋予;刘爱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敬告作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中Napsin-A和TTF-1的表达

    目的:探讨Napsin-A和TTF-1在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方法收集肝内和肝外胆管癌30例,同时选取非肿瘤性胆囊及肝内胆管增生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Napsin-A和TTF-1的表达。结果7例胆管癌表达Napsin-A,均呈灶状阳性,TTF-1均阴性。结论 Napsin-A可在胆管癌中表达,与肺腺癌鉴别诊断时应结合临床病史及其它抗体以避免潜在的诊断陷阱。

    作者:王新根;周有俭;徐胜美;彭全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