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心病急性期心力衰竭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鲍斯琴;赵丽娟;刘国霞

关键词:老年肺心病,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摘要:肺心病患者年龄普遍偏大,体质交差,反复发作较多,心功能受损严重,常伴发心表;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主要成份为单硝酸异山梨酯,本品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动脉和静脉的作用,临床用于肺心病的长期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可以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供氧量,从而改善心表,副作用小,用药安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开腹手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通过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1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51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OC).比较2组术式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及综合费用.结果 LC组比OC组手术时间短,下床时间早,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感染率低,综合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比OC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感染率低等优点,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龚伯雄;蔡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防治研究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中西医防治方法.方法 将我院82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腹部手术后下孩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并分析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结果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实验组明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在手术时间较长、术中输血、术后使用止血药物者.结论 腹部手术后高危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形成,效果较好.

    作者:吉克春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通心络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通心络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支的将1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使用降糖药物和冠心病基础用药,治疗组在降糖药和冠心病基础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每次4粒,1d3次,饭前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 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血糖、HOMA-IR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通心络在改善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防治血液高凝状态方面具有不错的疗效,应积极推广.

    作者:张宏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目的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方法 我院经广泛宣传与充分调研后,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形式,结合我科实际,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与难点,率先成立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科,以科室为团队,创专科护理服务品牌,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和排班方式,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总结及纠正偏差.结果 自2010年5月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病床使用率,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彰显了管理水平.

    作者:李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重症,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我院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袁淑兰;李婧媛;刘晶晶;杨丽华;娄秀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免疲阴阳平衡抗风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应用中医免疲阴阳平衡抗风疗法治疗2个月.结果 用药2个月后,6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8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0%.结论 中医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马金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疏血通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塞涩,适用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奥泽格瑞为血栓烷合酶抑制剂,能阻碍前列腺素H2生成血栓烷A2,促使血小板所衍生的前列腺素H2转向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用以合成PGI2,从而改善血栓烷A2与前列腺素PGI2的平衡异常: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改善脑血栓急性期的运动障碍,改善脑缺血急性期的循环障碍及改善.两药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有助于改善细胞代谢,加强抗凝及溶栓作用,恢复缺损的神经功能,疗效明确.

    作者:张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

    目的 观察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增生(BPH)XIAP表达水平;探讨α1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促进前列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免疲组化法观察正常前列腺组、α1受体阻滞剂组、5α还原酶抑制剂组及二者联合应用组XIAP表达.结果 前列腺增生组XIAP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P<0.05).α1受体阻滞剂组、5α还原酶抑制剂组及二者联合应用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XIAP参与BPH的发生.α1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诱导前列腺增生组织凋亡不通过抑制XIAP表达实现.

    作者:朱帅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出血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时间、病因、防治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023例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剖宫产术后出血分为2个阶段:(1)早起出血即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400mL者,多发生在2h内;(2)晚期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后至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出血,大发生在2~4周内,多采用溶剂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结果 在我院1023例剖宫产患者中符合产后出血的有28例,占27%.结论 严格剖宫产指征,有效的护理配合,提高医务人员水平,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降低剖宫产术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培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Anthogyr种植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Anthogyr种植系统在牙体缺损缺失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口腔科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64例,植入98枚种植体,采用烤瓷修复体修复.随访1~4年评价种植体修复临床效果.结果 98枚种植体经1~4年随访观察,91枚种植体观察无松动、功能良好,牙周及牙龈状况良好,累计成功率92.86%.结论 Anthogyr种植系统具有较好的种植修复效果,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一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科患者康复锻炼存在的问题与护理体会

    骨折病人治疗的终目的是促进骨折愈合,使病人尽早、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因此,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不仅是骨折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提高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对策.

    作者:罗庆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无偿献血者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追踪分析

    目的 酶免疫法(EIA)筛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NAT),定期追踪发现血清转换期标本,降低临床输血风险.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试剂双筛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阴性者进行NAT检测,HBV DNA阳性追踪分析.结果 筛出2份HBV DNA阳性,其中1例为“窗口期”标本,发现血清转换期献血员; 1例为隐匿性乙型肝炎标本,不是血清转换期献血员.结论 EIA筛查后血液安全性有很好的保障,但经血传播HBV风险依发处于较高的水平,NAT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意义重大,从而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丽君;姚华;郭伟鹏;文国新;李旭;马红;段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4例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原因,以及如何防治.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1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的14病例进性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因服农药剂量大,就诊时间晚,死亡4例;因洗胃管误入气管死亡1例;中毒反跳,死亡2例;阿托品用量不足,死亡1例;中毒后心肌损伤,心脏骤停死亡1例;阿托品用量过大致阿托品中毒,死亡2例;并发中间综合征,死亡3例.结论 服农药剂量大,就诊时间晚;阿托品用量不合理;插管洗胃误入气管;中毒反跳;中毒后心肌损伤以及并发中间综合征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亡原因.

    作者:刘开贵;刘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心得体会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经验.方法 临床工作中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采取中医为主,西医为辅,配合心理疏导,对病人进行回访,得出较好的治疗方案.结果 中医在本病治疗中疗效值得肯定.结论 中医对本病分为饮食胃积滞证,脾虚痰湿内阻证,肝郁滞血瘀证,寒热错杂混合证基本能涵盖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分型诊治,扁豆薄荷联用在所有分型中均可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开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尼培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目的 概括多尼培南的研究进展,评价其临床应用.方法 从多尼培南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论 多尼培南作为目前新型注射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能有效治疗严重细菌感染.

    作者:陆人杰;王燕龙;季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议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本文对目前中药饮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中医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谈一些认识.

    作者:陈燕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在AV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在A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镜检法和对180例疑似AV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在180例疑似AV患者中,镜检法检出阳性患者135例,检出阳性患者134例.以镜检法为诊断标准,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的敏感性为94.81%、特异性为86.67%.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1.11%,二者呈中度一致性(Kappa=0.708,P<0.05).结论 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诊断AV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镜检法符合率高,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治疗ICU患者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入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无显著差异,对对照组实施普通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个异性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入院时发生压疮的14例,占56%,出院时仍有8例,占32%,观察组入院时发生13例,占52%,出院时仍有4例,占16%.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压疮预防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马微;殷晓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体会

    心梗作为急性、高危险、病死率高的病种,临床工作中,特别是中老年出现有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气短,烦爆:牙痛并上腹部隐痛,疼痛放射至颈背部,恶心、呕吐、出汗、心律慢,心律不齐,血压不稳定时,应高度警惕心梗的存在可能,严防漏诊、误诊.

    作者:段接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部感染的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手部感染伤口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期获得佳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56例,手部手术术后感染5例,手部前臂因烫伤、挤压伤、切割伤等原因引起手部伤口感染41例,其他感染10例.在炎症期采用伤口局部换药的同时应用抗生素、红外线烤电、微波治疗、保持关节活动度的方法,在愈合期给予微波理疗、功能锻炼及手夹板的应用.结果 56例经局部换药同时,其中36例经口服抗生素加微波治疗,炎症消退,伤口愈合,平均天数20d.20例经微波和全身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感染控制,创面愈合,平均天数15d.结论 手部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的正确、及时使用,不仅加速手部感染伤口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于恢复手功能也有良好作用.

    作者:梁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