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君
目的 探讨对窦性心动过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18例病人,西药主要口服阿托品,配服维生素B1;中药以服用炙甘草汤+生脉散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有效率94.44%,治愈率77.78%.结论 该方法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晶;王颜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蚤类主要寄生于宿主动物体外,靠吸食血液为生和繁殖后代.其寄生吸血的生活方式,给宿主动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同时,蚤类还能够传播多种疾病,更是鼠源性斑疹伤寒和烈性传染病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我国迄今发现并记录了4总科10科74属649种(亚种)蚤类,其中已证实有45种(包括亚种)蚤类,可以自然感染鼠疫菌,是医学、兽医昆虫学中的重要类群之一,也是鼠疫防治工作中的重要防治和监测对象.
作者:崔耀仁;郑楠;任凤岐;刘冠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停供碘盐对高碘地区中混杂分布的饮用非高碘饮水人群碘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现场干预试验的方法,选择饮水水碘含量5-150μg/L的居民户作为研究对象,以户为单位,进行停供碘盐现场干预,采集学龄儿童和育龄妇女干预前与干预后60天的一次随意尿样,检测其尿碘含量.结果 干预60天后学龄儿童、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2.2μg/L、249.3μg/L,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学龄儿童各水碘组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介于189.7~308.2 μg/L,育龄妇女各水碘组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介于181.1~301.7μg//L.结论 停供碘盐后高碘地区饮用非高碘饮水重点人群的碘营养水平为适宜或大于适宜量.
作者:李素梅;张根红;谷云有;张志忠;郭晓尉;王培桦;孙凡;乔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病人因长期卧床、患肢肿胀并发症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胭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DVT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并发肺栓塞.而使患者致死或致残,因此护理人员对DVT危险因素的认知,对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04-2008年26例骨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希萍;朱颖;于泳;王晶莉;杜世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畜共患,急性期治疗不及时规范,病情转成慢性治愈率很低.因此,众多学者努力寻找布病急性期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期病人的治愈率.巩义近9年来共治疗50例急性期病人,疗效较高.
作者:宋荣恩;孟晓红;曲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及预防控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2007年5月间甲状腺肿瘤手术2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32例,其中5年内结节性甲状腺肿二次复发手术32例,恶变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100例服用甲状腺素片为实验组,与非服药治疗组132例做对照.探讨选择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方式,提高治愈率.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与术式选择及药物治疗相关.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双侧次全切除术后,同时服用甲状腺素片,既可弥补甲状腺素缺乏又可阻断促甲状腺素(TSH)生成,能够抑制残留腺体的增生、增长.预防控制肿瘤复发及恶变,降低二次手术几率,从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张玫吉;韩影;孙晓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鼠疫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方法 优化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并将2种层析组合实现纯化.结果 用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的Pla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约31×103、35×103、37 × 103的3条蛋白带组成,占蛋白总量80%以上.结论 Pla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可以达到基本纯化.
作者:石丽媛;杨光璨;董珊珊;于国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7年1月,丹江市清真屠宰场1名工人因发热、头昏、乏力等症状,来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门诊就诊,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该病人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截止5月末,屠宰场又相继确诊2名布病患者.为有效地查清、控制传染源,护相关人群的健康,合派出专业人员于2007年6月深入到该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彤;陶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与IHA法检测人血清中鼠疫FI抗体的低检出限,符合率以及检测ELISA的特异性,以确定ELISA检测技术能否在鼠疫监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得到应用.方法 分别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和IHA(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298份和鼠疫阳性诊断血清1份.结果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出4份阳性血清,IHA也检出4份阳性血清,2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无差别,符合率为75%,低检出限均为1:160.结论 ELISA特异性强,阳性检出率与IHA相当,结果容易判定,可以在鼠疫病例诊断及鼠疫监测中作为常规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峰;史献明;杜国义;董国润;杨顺林;张懿辉;刘合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国家碘缺乏病(IDD)参照实验室组织和实施了对全国省、市、县三级IDD实验室尿碘、盐碘外质控考核,目的是考核各级实验室的持续性检测能力和各省外质控网络运行情况.现将吉林省2000-2008年外质控考核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铁军;罗艳华;薛晓凤;谭亚芹;胡锐光;杨巍;王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吉林省曾是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病区范围广、病情重.多年来,通过采取以改水换粮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骨节病病情明显下降,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了摸清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的消长情况,我省进行了5次成人大骨节病普查,现将5次普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万晓艳;张雪英;王娇;王永强;崔永光;段利彬;冯宝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河北省2005年碘缺乏病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食盐加碘控制碘缺乏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进行抽样.结果 采集测定居民户盐样1200份,盐碘中位数为28.6 mg/kg,碘盐合格率为90.2%.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1200名,肿大率分别为2.75%和2.17%.采集测定8~10岁儿童1次即时尿样362份,尿碘中位数为212.35 μg/L.测试8~10岁儿童1 200名智商,平均智商为105.3.结论 河北省碘缺乏病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受非碘盐的影响,居民碘盐合格率较低;8~10岁儿童的碘营养状况总体上良好.
作者:吕胜敏;徐栋;贾丽辉;马景;马东瑞;种振水;赵君;姚光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由于地理、气候的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是东北地区的常见病.而低体重先心病患儿的术后的监护多年来一直是临床护理的一大难题,也是国内外护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因此,从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对86名低体重心脏手术患儿进行监护,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玲;陈玲;李经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若尔盖县巴西地区4个乡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 对巴西地区4乡所有居民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和7~12岁儿童进行右手X线拍片.结果 成人大骨节病平均患病率17.8%.其中Ⅰ度患病率16.0%,Ⅱ度患病率1.4%,Ⅲ度患病率0.23%;儿童x线检出率平均1.97%(0-3.4%).结论 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重,虽然儿童有新发病,但病情处于控制范围.
作者:张映芳;宋秀美;邓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后,能引起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损害,常伴随慢性脓毒血症和神经、循环、生殖,尤其是骨关节系统的损害.
作者:王季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盐酸阿比朵尔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柯萨奇B,病毒构建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灌胃给予盐酸阿比朵尔药液(高、中、低)3个剂量治疗7 d.然后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率、血清心肌酶活性、心脏匀浆的病毒滴度以及心脏切片的病理变化并计算病理积分.结果 与病毒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小鼠生存率明显增加,心肌病毒繁殖量明显降低,心肌酶活性明显下降,心肌炎病灶明显减轻.结论 盐酸阿比朵尔对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淑芹;刘志屹;张福明;孙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炭疽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以绵羊、牛和马属动物易感,猪对该病抵抗力较强,常呈慢性经过.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和病人,传播媒介为蚤类,由鼠疫耶尔林菌引起.西藏自1966年首次证实鼠疫流行以来,共发生人间鼠疫21起,发病114人,死亡74人,病死率高达64.9%.平均每2~3年发生一起人间鼠疫.
作者:刘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7年定西市安定区发生一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疫情,在接到报告后,省、市、区三级立即成立由卫生、畜牧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疫情现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防止了疫情的再度蔓延扩散.为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现将此次暴发疫情原因和控制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张彦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甲状腺癌被误诊为良性病变的比例较高,自2006年2月一2008年6月,我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超声误诊的甲状腺癌26例,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探讨造成误诊因素,以提高甲状腺不典型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晓旭;林琳;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