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人;孙辉;张德恒
乌拉特中旗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历史疫源地,动物鼠疫频繁发生,不断地对人类构成威胁.2000~2003年对该地开展了系统的鼠疫监测和防治工作,2002年和2003年发生了动物鼠疫流行,流行范围和强度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强的一次,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出一定的流行特征.通过总结历史动物鼠疫流行情况,反映出地区动物鼠疫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作者:杨俊平;贾继兵;刘志义;张永刚;金巴特尔;乌日更;闫军;格日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呼伦贝尔市布氏菌病(简称布病)发生历史较久,是自治区较重疫区之一.2004年开始,布病在呼伦贝尔市呈暴发流行态势,疫区范围在扩大.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防治措施,尽早控制布病的流行,对2004年布病病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德钦;苏铁克;韩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敏感、特异、快速并适用于非专业人员的鼠疫胶体金法快速诊断鼠疫FI抗体的试剂盒.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作为探针,同时用鼠疫多糖抗原致敏硝酸纤维素膜,共同组装成基于免疫层析原理的胶体金法快速诊断盒.结果间接血凝法检测阳性300份血清标本,胶体金法检测全部为阳性,间接血凝法检测阴性100份血清标本,胶体金法检测全部为阴性,两种方法符合率100%;并且鼠疫胶体金法快速诊断盒不与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等相关细菌的免疫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鼠疫胶体金法快速诊断盒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且具有更简便快速的优点,适合基层单位现场使用.
作者:朱虹;张春华;檀华;何君;赵斌;端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对甲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易发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526例甲亢患者中,明确诊断有甲亢心者48例.采用向前逐步筛选变量法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原因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发病情况、是否规律治疗及有无其他并发症.结果甲亢心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病程、病情、是否规律治疗密切相关.结论甲亢易并发甲亢心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病程、病情、是否规律治疗.提示对于年龄偏大、病程长、病情重、未行规律治疗的甲亢患者要重视甲亢心的发生,可给予必要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王青平;张江甲;杨毅勇;付怀云;王正旋;王娟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非甲状腺疾病可影响甲状腺功能,使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不同程度地降低.这种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而促甲状腺激素正常者被称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
作者:金京玉;裴海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吉林省啮齿动物感染耶尔森氏小肠炎菌情况.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共检测来自吉林省镇赉、通榆、洮南和长春双阳地区的啮齿动物和家兔类粪便915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菌15株,其中血清型0:9生物型2型11株,血清型为0:3生物型3型为4株.结论吉林省啮齿动物中存在小肠结肠炎流行.
作者:张市;顾峰;曹淑兰;张贵军;申晶;刘亚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掌握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自然染疫动物及其寄生蚤种类、构成,以探讨其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地位和保菌作用.方法统计分析本所1953~2003年间有关鼠疫监测资料.结果疫源地共判定染疫动物6种,其中狭颅田鼠是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首次记录的疫鼠种类.结论长爪沙鼠是该疫源地内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每次鼠疫流行是以长爪沙鼠为主要染疫动物的沙鼠型鼠疫,其他动物参与流行,对动物鼠疫的保存延续起协同作用.
作者:刘合智;刘满福;白万翔;史献民;项友清;吴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氟对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在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氟化钠(0、50、100和150mg/L)喂饲大鼠3个月后,透射电镜下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染氟各组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内质网呈片层状;染色质边集于核膜下;胞质内多见白色脂滴.结论氟损伤亚细胞膜性结构和DNA,造成肝脏损伤.
作者:郭晓英;孙贵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全省碘盐质量,为确保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和<吉林省碘盐监测方案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碘盐监测,并由省级地方病专业人员每年对全省9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的碘盐监测部门和盐业部门进行一次碘盐质量调查.结果吉林省碘盐质量逐年提高,批发层碘盐合格率从1995年35.3%提高到2004年99.1%,居民层碘盐合格率从1995年60.7%提高到2004年99.5%.卫生、盐业等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碘盐质量保障措施得当,在许多地区已连续几年没有发现非碘盐,2004年居民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居全国各省之首,分别为99.94%、99.49%、99.43%.结论吉林省碘缺乏病在已经达到阶段性消除的基础上,只要抓住碘盐质量这一关,确保碘盐质量保障措施到位,就能够达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但前提是各级领导的持续重视,监督、监测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葛旭光;张华云;王洁;赵景深;杨丹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莲都区为丽水市地方性氟中毒历史病区,1983~1984年对莲都区进行较大规模的地方性氟中毒普查,并进行生活饮用水氟含量检测,后确定贾坑、汤庵、叶沃、东头、水口5个自然村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自1984年开始实施饮用水改水降氟工作.为全面掌握丽水市地方性氟中毒历史病区改水降氟防治措施20多年来的落实情况,评价病情消长动态和防治效果.
作者:徐月球;张德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市克山病已连续20年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例报告,慢型、潜在型克山病病例仍有散在新发.为了解克山病在我市的发病与分布情况,2004年3月我们在长武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顺华;王萍;曹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病毒性传染病,是流行病学中各论部分内容,属自然疫源性疾病范畴.研究表明,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目前此病在我国已遍及20余省,在世界许多地区也有病例报告,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陈昭;王洪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壮年较常见的心肌疾病,也是儿童和健康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对心肌炎研究较多并受到高度重视.主要病因是病毒进入咽部大量繁殖后进入血中引起病毒血症.由血流进入心脏毛细血管侵入心肌纤维繁殖至心肌细胞溶解.近代研究,病毒尤易侵犯心内膜以及心肌传导纤维,两侧心室心内膜下部位对损伤极为敏感.急性心肌炎常出现于全身感染后数周,其病程亦可呈急性或慢性倾向[1].
作者:雷钧涛;徐忠恒;任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病人尿碘水平,探讨碘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8例BCS患者和50例正常人对尿碘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BCS患者中尿碘水平(371.28±40.79)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2.20±39.27)μg/L,P<0.01,但男、女尿碘均值无明显差异.正常健康对照组男、女尿碘均值无明显差异.结论BCS的发生可能与高碘相关,碘在BCS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金鲁明;郭成浩;边建朝;王佾;宝荣;樊庆勇;赵金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2003年8月~2005年3月间,我们共收治了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不小于60岁),经手术治疗,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本组男性11人,女性7人;小年龄61岁,大年龄82岁,平均67.4岁;左侧骨折10例,右侧骨折8例;走路时摔伤13例,被机动车撞伤3例,骑自行车摔伤2例;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8例,Ⅲ型7例,其中Ⅲa型5例,Ⅲb型2例,Ⅳ型2例;本组病人均不同程度地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15人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或脑血管意外或冠心病等内科疾病.
作者:姚树智;王兆宁;韩英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氟中毒患者红细胞膜脂质含量和组分及防氟改水后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对氟中毒轻、重病区和改水5年的氟中毒患者;Pande等法测定红细胞膜中总脂,Takemuraψ Miyazaki法测定总磷脂,Jak法测定总胆固醇,Shimo-Saki的改良法测定脂性荧光物质,薄层色谱法测定磷脂的主要组分.结果重病区氟中毒患者红细胞膜中LSFP、PC明显高于轻病区和改水5年区,改水后PC显著降低(P<0.05).重病区患者总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磷脂的比值、SM均明显高于轻病区患者(P<0.05),而与改水区无明显差异.但改水后总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磷脂的比值仍显著高于轻病区(P<0.05).结论氟可引起红细胞膜脂质损伤,防氟改水可以使氟中毒患者红细胞膜中的脂质氧化有一定的改善.
作者:陈百炼;李恩东;孙桂香;刘彤;戴国钧;张志喻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全面地掌握西安市当前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及其分布,为氟病防治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我们于2003年在全市9区(县)病区开展了病情普查工作.
作者:陈伟;吕鹏;靳玲;姚培杰;谢龙;杨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与永久性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 678例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病人均出现声音嘶哑,间接喉镜检查证实有单侧声带运动障碍.明确损伤原因30例:钳夹8例、缝扎10例、牵拉3例、电灼6例、喉返神经离断1例、显露喉返神经后出现麻痹2例.原因不明者6例.所有病例均经治疗后恢复声音,短者5 d,长者(喉返神经离断病例)6个月.结论喉返神经的损伤与手术方式及手术操作有关,提高术者素质是减少此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术后3个月内积极治疗并坚持发声训练,可防止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
作者:葛晓军;徐秉全;王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鼠疫菌外膜蛋白提取的方法,研究中国鼠疫菌外膜蛋白的种类,比较各生态型之间的差别用于鼠疫菌分型.方法鼠疫菌经破碎后采取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外膜蛋白,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电泳系统分离鼠疫菌外膜蛋白.结果在10%的SDS-PAGE上中国各生态型鼠疫菌在37℃条件下表达的外膜蛋白带多的为26条,28℃可表达的外膜蛋白带多的为36条,各生态型之间除具有共同的外膜蛋白带外亦存在差别,由此将中国鼠疫菌划分为6种外膜蛋白类型.结论中国各生态型鼠疫菌外膜蛋白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青海田鼠型菌株和布氏田鼠型菌株所产生的外膜蛋白具有更多的相同之处,外膜蛋白可作为鼠疫菌基因分型的一个指标.
作者:张春华;丛显斌;王忠惠;浦清江;张贵;吕景生;张贵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3年间4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1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患者的13.9%,男:女=1:4.13,全部以颈部肿块或颈粗为主诉,以乳头状癌为主要病理类型.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占同期甲状腺癌的比率有增高趋势;重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对可疑结节术前在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患侧叶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对侧叶甲状腺次全切除+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可人;孙辉;张德恒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