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重指数正常患者80 kVp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与iDose4、FBP重建算法图像质量的对照

赵正凯;程绍玲;赖声远;曲晓峰

关键词:256层螺旋CT, 全模型迭代算法, 低管电压, 体重指数(BMI),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80 kVp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成像在体重指数(BMI)20~25 kg/m2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CCTA扫描BMI 20~25 kg/m2的患者30例,行80 kVp扫描,分别采用IMR(A组)、iDose4算法(L4;B组)和滤波反投影(FBP;C组)重建.定量指标包括测量升主动脉根部及冠脉主要分支近、中、远段CT值及图像噪声,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定性的指标包括主观图像噪声、血管边缘锐利度、条纹伪影及总体图像质量,采用5分法;冠脉每个节段采用4分法进行图像质量评估,计算可评估节段数.结果 3组冠脉各节段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冠脉各节段图像噪声值(SD)均明显低于iDose4及FBP算法(P<0.001).IMR冠脉各节段CNR均明显高于iDose4及FBP算法(P<0.001).IMR各定性图像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iDose4及FBP算法(P<0.001).IMR组冠脉各节段平均分数及可评估节段数均明显高于iDose4组和FBP组(P<0.001).而不可评估节段数明显低于iDose4组和FBP组(P<0.001).结论 对于BMI 20~25 kg/m2的患者,IMR技术较iDose4及FBP可显著提高80 kVp CCTA成像的定性和定量图像质量,并明显降低图像噪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镜结合脑立体定位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结合脑立体定位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神经内镜结合脑立体定位膜手术治疗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验组)和单纯使用神经内镜治疗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血肿清除率,并观察两组术后第3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肿清除率为(87.6±7.8)%,对照组为(79.6±13.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预后良好率为76.6%(23/30),对照组预后良好率50%(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结合脑立体定位膜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佳奇;许金仙;涂勇;温小华;刘翰文;康天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学服务在心房颤动患者苄丙酮香豆素抗凝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心房颤动患者苄丙酮香豆素(华法林钠)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心房颤动患者1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治疗前均未使用华法林钠,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有临床药师参与,对患者及医师进行有关华法林钠抗凝的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及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比较两组华法林钠使用率、2 w(INR)达标率、INR稳定性、出血发生率、栓塞性疾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华法林钠使用率、2 w INR达标率、INR稳定性均明显升高(P<0.05),出血及栓塞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临床药师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钠抗凝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艳丽;张宝奇;姚宗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缝合手术对老年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缝合手术对老年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老年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ramp损伤的全内缝合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和愈合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完全愈合率为94.24%,部分愈合率为3.84%,对照组完全愈合率为84.62%,部分愈合率为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缝合手术能够促进老年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术后愈合,改善关节活动度.

    作者:李凤国;孙建华;许雪英;庞巨涛;李文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居家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虐待倾向及其原因

    目的 了解居家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的虐待倾向,并通过照顾者的真实体验,探讨对老人虐待倾向发生的原因.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5名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现象学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提炼出4个主题:①虐待倾向;②照顾任务繁重;③情感负担过重,自我价值感低;④缺乏社交活动和寻求社会支援的途径.结论 失能老人照顾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虐待倾向,虐老现象的确存在.失能老人的照顾者及政府应重视老年虐待问题,建立健全防治老人虐待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照顾者的合法权益,从而防止老年虐待问题的产生,提高老人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袁乐欣;林婷婷;楚翠兰;周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满霉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功能和前额叶皮层GLT-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美满霉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前额叶皮层谷氨酸转运体(GLT)-1的影响,探讨美满霉素改善AD大鼠行为学的神经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满霉素治疗组,每组16只.通过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制作AD大鼠模型.美满霉素治疗组给予美满霉素(50 mg/kg)进行治疗.2 w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层谷氨酸(Glu)含量;免疫荧光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层GLT-1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和第一次到达原平台的时间明显延长,穿环次数明显减少,前额叶皮层Glu含量明显增加,GLT-1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美满霉素治疗组逃避潜伏期和第一次到达原平台的时间明显缩短,穿环次数明显增加,前额叶皮层Glu含量明显降低,GLT-1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美满霉素可以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美满霉素上调前额叶皮层GLT-1表达、降低突触间隙内Glu的含量有关.

    作者:孙缦利;邓海峰;王兴红;常全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85例,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185例急性脑梗死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年龄大于70岁者124例(67.03%),60~70岁61例(32.97%).185例患者共分离出1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9株(67.81%),革兰阳性菌15株(10.27%),真菌32株(21.92%).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菌药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及庆大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未超过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85%,对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为0.00%;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酵母菌属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卡泊芬净、制霉菌素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0%.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细菌耐药性较严重,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左淑兰;李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筛选和功能分析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基因芯片数据,筛选出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方法 下载GEO数据库中有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据,筛选出显著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DAVID)工具进行GO基因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应用STRING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分析和找寻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的基因.结果 检索到GSE22255和GSE16561两个缺血性脑卒中的数据集,共有99个外周血标本.以P<0.05,差异倍数>1.0倍为条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共得到6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58个,下调3个.GO功能注释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生物过程;主要分子功能为化学因子活性、蛋白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KEGG通路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和Cytoscape分析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IgG-Fc片段低亲和力受体(FCGR)3B、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3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与其他差异表达基因关联度高.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伴随着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多种细胞功能和信号通路,其中HLA-DRB1、PADI4、FCGR3B等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胡瑞婷;覃冬华;胡瑞光;冯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与心电图Ⅲ级缺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1例,根据心电图缺血分级:Ⅱ级心肌缺血组41例、Ⅲ级心肌缺血组50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再梗死和病死情况、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及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相关性.结果 Ⅲ级心肌缺血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再梗死和病死率、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Ⅱ级心肌缺血组(均P<0.05);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根据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缺血心电图分级情况对判断患者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非多;李腾龙;唐克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老年宫颈癌组织中HIF-1α、ICAM-3的表达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老年宫颈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3的表达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原地区老年宫颈鳞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切片中HIF-1α、ICAM-3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组织中HIF-1α、ICAM-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Ⅲb期患者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高于Ⅲa期和Ⅱa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结束后21例(23.33%)患者放疗抗拒,69例(76.67%)放疗敏感,放疗抗拒患者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高于放疗敏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地区老年宫颈鳞癌组织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与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关系(r=-0.714、-0.722,均P<0.05).结论 高原地区老年宫颈癌组织中HIF-1α、ICAM-3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越高,放疗敏感性越低.

    作者:陈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丙泊酚在兔股骨头骨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在兔股骨头骨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西兰兔建立股骨头骨骺缺血再灌注模型,93只新西兰兔分为模型组(n=45)、丙泊酚组(n=45)和正常组(n=3).模型组45只新西兰兔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缺血4h、8h、12h组,每组15只兔,3组分别在缺血4h、8h、12h再灌注;在再灌注后即刻、4h、24h、72h、168h每组分别处死3只兔.丙泊酚组45只新西兰兔分组同前,处理上的区别:仅在缺血前、后加静脉注射适量丙泊酚处理.采集相应标本,HE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股骨头骨骺的结构改变;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骨骺细胞的凋亡率仅为(3.15±0.89)%.模型组和丙泊酚组缺血再灌注4 h、24 h、72 h、168 h后骨骺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即刻(P<0.05);与模型组同时刻相比,丙泊酚组骨骺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正常组Bax/Bcl-2比值仅为0.16±0.09.模型组和丙泊酚组缺血再灌注4 h、24 h、72 h、168 h后Bax/Bcl-2比值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即刻(P<0.05);与模型组同时刻相比,丙泊酚组Bax/Bcl-2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以减轻兔股骨头骨骺缺血再灌注诱发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抑制Bax表达,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徐宁;王丽丽;付士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拮抗剂EMA40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镇痛效应机制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拮抗剂EMA40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CCI)模型大鼠机械缩足阈(PWMT)的影响及镇痛机制.方法 应用SD大鼠建立CCI模型,根据EMA401灌胃剂量分为低剂量(LD)组、中剂量(MD)组、高剂量(HD)组,并设立模型(M)组及假手术(S)组,每组15只,术前1 d,术后3 d,7 d,14 d检测各组行为学指标.每组取3只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活化转录因子(ATF)-3的表达.应用Fluo-3 AM检测试剂盒检测Ca2+的表达.结果 与M组比较,EMA401提高LD、MD、HD组CCI大鼠50%PWMT(P<0.05),降低背根神经节内、GFAP、ATF-3表达及Ca2+浓度(P<0.05).结论 EMA401对CCI大鼠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DRG中CA2+浓度调节脊髓中枢敏化来抑制神经性疼痛.

    作者:李岩;徐凤;宋志慧;黄志宝;肖韩艳;吕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s-CRP对首次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老年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首次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收缩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行急诊PCI的STEMI老年患者80例,分别在入院时及入院后6、12、24、48、72和96 h测量血清hs-CR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血清hs-CRP峰值水平明显高于无HFrEF组(t=5.176,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hs-CRP峰值呈显著负相关(r=-0.667,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hs-CRP峰值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95%CI:0.697~0.895,P=0.000);当hs-CRP峰值的临界值为42.7 mg/L时,灵敏度为68.2%,特异性为75.0%.结论 STEMI患者的血清hs-CRP峰值水平可预测心力衰竭的出现.

    作者:孙琦;闻伟;储莉;董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沟通能力的研究进展

    沟通是个体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经常的开放性沟通,有助于提高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 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痴呆型疾病,被认为是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且不能治愈或预防〔2〕. AD会损害大脑的记忆、思维、学习和其他认知能力,初期发展缓慢,往往不易察觉,表现为记忆力衰退、交流障碍等,后期患者将逐渐丧失活动和记忆能力,直至死亡. 研究表明,改善AD患者的沟通能力是保证治疗、护理、照顾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进而能缓解病情,从而提高 AD 患者的生活质量〔3,4〕. 本文从国内外AD患者沟通能力现状、测量工具及策略应用3个方面作如下综述.

    作者:蒋语;林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郑州市养老院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养老院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养老院专业养老护理员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养老院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通过一般问卷调查表和老年人积极老龄化量表对郑州市某国家级示范性养老院1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分为(110.46±25.23)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时间、健康状况、生活自理情况及文化程度、身体功能对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得分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文化程度、生活自理情况对积极老龄化水平具有正面影响;年龄、居住时间对积极老龄化水平具有负面影响.结论 郑州市养老院老年人总体的积极老龄化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有待提高.社会及养老院护理工作者应采取措施促进老年人积极学习尝试新鲜事物,融入社会并参与社会,进而提高积极老龄化水平.

    作者:韩二环;赵静怡;张艳;秦鸽;孔栋;许浩远;汪雪;张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胆红素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与血清胆红素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的关系,探讨PSD的影响因素.方法 脑卒中患者13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将患者分为PSD组与非PSD组,分别测定其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PSD发生率为34.6%,HAMD得分(14.40±10.51)分;PSD组与非PSD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婚姻状态、抑郁家族史、NIHSS得分、ADL得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与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NIHSS得分、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对PSD具有正向预测力(P<0.05).结论 PSD与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有关,高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可能是PSD的预测因素.

    作者:郭鑫;王静;路月英;贾娜娜;郭建兵;李贺斌;苑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湖北省贫困山区老年高血压患病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目的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湖北省贫困山区60~69岁高血压患病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60~69岁老年人804人,进行人口学特征和体力活动资料调查和体质测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外观变量进行分析.结果 修改后的结构方程中潜在变量对高血压患病率影响大小依次为社会特征、人口学特征、体质和身体活动,外观变量中退休前职业、教育程度、城乡、体重指数、腰臀比的系数较高.结论 影响湖北省贫困山区老年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特征,其次是人口学特征、体质特征和身体活动,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乡村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城镇人口,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作者:向政;周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TLR4与NLRP3的交叉调控信号在高尿酸血症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TLR)4和NOD样受体蛋白(NLRP)3调控的信号通路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HUA)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HUA患者75例为HUA组,健康对照45例为HC组,提取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两组TLR4、NLRP3、核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IL)-1β的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两组血浆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 HUA组TLR4、NLRP3、NF-κB、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C组,血浆IL-1β、IL-6、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显著高于HC组(均P<0.05).结论 原发性HU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NLRP3调控的关键信号蛋白表达上调,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增多,TLR4、NLRP3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参与原发性HUA疾病进程.

    作者:王茉琳;李晓光;王建杰;宋汉君;关宝生;逄德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索青蒿琥酯(ART)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RT(3.75、7.50、15.00、30.00、60.00、90.00、120.00μmol/L)分别作用于LoVo细胞24、48、72 h,采用Cell Counting Kit(CCK)-8法检测ART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收集不同浓度的ART(7.5、30.0、60.0μmol/L)作用48 h后的LoVo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对不同分组的LoVo细胞中β-catenin、c-Myc和TCF-4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ART对β-cate-nin、c-Myc和TCF-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浓度的ART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β-catenin、c-Myc和TCF-4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方法发现实验浓度的ART对β-catenin、c-Myc和TCF-4蛋白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转导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

    作者:田芝瑜;李燕娇;刘济豪;罗强;孙黎;刘芳;张林西;郭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磷酸化smad3(P-smad3)、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各10只.比较四组大鼠治疗8 d的创面愈合率、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及TGF-β1蛋白、P-smad3蛋白、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都低于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8 d的创面愈合率低于正常对照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P<0.05);MEBT/MEBO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低于贝复济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的TGF-β1、P-smad3蛋白表达及β-catenin mRNA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EBT/MEBO组、贝复济组(P<0.05),MEBT/MEBO组的TGF-β1、P-smad3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EBT/MEBO组的β-catenin mRNA表达高于贝复济组(P<0.05).结论 MEBT/MEBO可增强TGF-β1、P-smad3蛋白及β-catenin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作用机制.

    作者:冯波;王聪;冯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100例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肢体症状改善、患者满意度、神经传导情况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情况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没有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 对于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更加明显地改善肢体症状和提高末梢神经的传导功能,无严重不良后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君梅;田雯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