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非多;李腾龙;唐克强
目的 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与NAFLD发生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共434例,分为NAFLD组(n=138),无NAFLD组(n=296).测血清25(OH)D水平,计算NAFLD组患者肝纤维化评分(NFS),将其分为进展性肝纤维化组64例,非进展性肝纤维化组74例.结果 NAFLD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无NAFLD组(P<0.05);在NAFLD组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比例较无NAFLD组明显升高(P<0.05).进展性肝纤维化组25(OH)D水平较非进展性肝纤维化组显著下降(P<0.05);进展性肝纤维化组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NFS与25(OH)D、ALT呈负相关(P<0.05),与Scr呈正相关(P=0.000).结论 NAFLD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清25(OH)D关系紧密.血清25(OH)D水平越低,老年NAFLD肝纤维化程度越高.
作者:周连卉;褚琳;王晶桐;邓利华;李娇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成年人额叶白质区及深部灰质核团脑铁含量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年龄匹配的25~85岁男性组(64例)及女性组(64例)接受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及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检查,经工作站后处理,在R2?图像上分别测量双侧额叶白质区、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的R2?值,分析其R2?值与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R2?值在男、女性组左右侧的苍白球低,其次为黑质网状带、红核,额叶白质区的高.女性组右侧黑质网状带、男性组右侧黑质致密带R2?值小于左侧(P值均<0.05).男、女性组在壳核(F=4.126,P=0.044)、丘脑(F=6.890,P=0.010)的R2?值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余感兴趣区的R2?值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 健康成年人的壳核、丘脑的脑铁含量与性别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波;芮茂萍;陈婧;张宏江;代红樱;吴昆华;陈渝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在兔股骨头骨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西兰兔建立股骨头骨骺缺血再灌注模型,93只新西兰兔分为模型组(n=45)、丙泊酚组(n=45)和正常组(n=3).模型组45只新西兰兔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缺血4h、8h、12h组,每组15只兔,3组分别在缺血4h、8h、12h再灌注;在再灌注后即刻、4h、24h、72h、168h每组分别处死3只兔.丙泊酚组45只新西兰兔分组同前,处理上的区别:仅在缺血前、后加静脉注射适量丙泊酚处理.采集相应标本,HE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股骨头骨骺的结构改变;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骨骺细胞的凋亡率仅为(3.15±0.89)%.模型组和丙泊酚组缺血再灌注4 h、24 h、72 h、168 h后骨骺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即刻(P<0.05);与模型组同时刻相比,丙泊酚组骨骺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正常组Bax/Bcl-2比值仅为0.16±0.09.模型组和丙泊酚组缺血再灌注4 h、24 h、72 h、168 h后Bax/Bcl-2比值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即刻(P<0.05);与模型组同时刻相比,丙泊酚组Bax/Bcl-2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以减轻兔股骨头骨骺缺血再灌注诱发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抑制Bax表达,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徐宁;王丽丽;付士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与血清胆红素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的关系,探讨PSD的影响因素.方法 脑卒中患者13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将患者分为PSD组与非PSD组,分别测定其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PSD发生率为34.6%,HAMD得分(14.40±10.51)分;PSD组与非PSD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婚姻状态、抑郁家族史、NIHSS得分、ADL得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与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NIHSS得分、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对PSD具有正向预测力(P<0.05).结论 PSD与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有关,高血清直接胆红素及non-HDL-C水平可能是PSD的预测因素.
作者:郭鑫;王静;路月英;贾娜娜;郭建兵;李贺斌;苑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养老院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养老院专业养老护理员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养老院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通过一般问卷调查表和老年人积极老龄化量表对郑州市某国家级示范性养老院1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分为(110.46±25.23)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时间、健康状况、生活自理情况及文化程度、身体功能对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得分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文化程度、生活自理情况对积极老龄化水平具有正面影响;年龄、居住时间对积极老龄化水平具有负面影响.结论 郑州市养老院老年人总体的积极老龄化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有待提高.社会及养老院护理工作者应采取措施促进老年人积极学习尝试新鲜事物,融入社会并参与社会,进而提高积极老龄化水平.
作者:韩二环;赵静怡;张艳;秦鸽;孔栋;许浩远;汪雪;张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京尼平苷对硝普钠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8周龄的SPF级SD大鼠20只,颈椎脱臼处死后,酶消化法提取膝关节软骨细胞.采用硝普钠终浓度0.75、1.00、1.50、2.00 mmol/L,分别加入6孔板软骨细胞中,选取合适终浓度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终浓度分别为20、40、80、160μg/L的京尼平苷加入96孔板软骨细胞,24 h后CCK-8检测京尼平苷抑制软骨细胞增殖的效果.选择硝普钠终浓度为1 mmol/L,京尼平苷终浓度分别为80、160μg/L的6孔板软骨细胞中,Hoechst34580染色观察凋亡软骨细胞核形态,罗丹明(Rho)123染料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软骨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Bax蛋白水平.结果 硝普钠适宜浓度为1.00 mmol/L,且细胞凋亡数与硝普钠浓度呈正相关(P<0.05).京尼平苷在20~160μg/L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二代软骨细胞无增殖抑制效果(P>0.05).80、160μg/L的京尼平苷对SNP诱导软骨细胞凋亡有一定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P<0.05);京尼平苷可降低凋亡软骨细胞中iNOS、Bax的表达(P<0.05).结论 京尼平苷对硝普钠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软骨细胞iNOS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
作者:李皓;李仁嵩;肖志刚;陈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塞通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作用.方法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8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出血情况,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率、手术前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一氧化氮(NO)、D-二聚体(D-D)、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2 h、24 h和30 h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eNOS和NO水平较术前显著上升,D-D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eNOS和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术后血小板、APTT、PT及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术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ER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塞通可有效提高患者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血液eNOS、NO水平,降低血浆D-D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减少术后DVT的发生.
作者:刘广东;赵志辉;杨志强;卢锋成;王永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microRNA(miR)-23b对H2O2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利用细胞转染法对HUVECs转染miR-23b mimic,同时转染miR-23b mimic阳性对照作为对照,分别对转染的细胞用100μmol/L H2 O2诱导造成HUVECs氧化应激损伤,q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23b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MAPKs信号通路中p38-MAPK、磷酸化(p-)p38-MAPK(p-p38)、酶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并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用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茴香霉素处理上调miR-23b的H2 O2诱导的HUVECs,同样的方法检测细胞中p38-MAPK、p-p38、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水平及细胞中MDA、SOD、LDH活性.结果 转染miR-23b-mimic后细胞中miR-23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经H2O2处理的HUVECs miR-23b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水平降低,细胞中p38-MAPK、p-p38的表达下调,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LDH活性升高,与转染对照经H2 O2处理的HUVEC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茴香霉素处理后,HUVECs中p38-MAPK和p-p38表达升高,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LDH活性降低,与上调miR-23b的H2O2诱导的HUVEC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调miR-23b可减少H2 O2诱导的HUVECs凋亡,减少对细胞的损伤,对H2 O2诱导的HUVECs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作者:陈德才;王雅;马从乾;杨轲;陈辉;陈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前列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方法 137例前列腺癌住院患者分为年轻组(13例)、低龄老年组(88例)及高龄老年组(36例).3组均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表、前列腺癌特异性补充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3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复杂性维度、信息缺乏维度、不可预测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生活质量总分及除肠道症状、情绪功能外的其他项目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不同年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方面是不同的,应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和随访,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春霞;宋真;李红燕;邰胜;丁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居家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的虐待倾向,并通过照顾者的真实体验,探讨对老人虐待倾向发生的原因.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5名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现象学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提炼出4个主题:①虐待倾向;②照顾任务繁重;③情感负担过重,自我价值感低;④缺乏社交活动和寻求社会支援的途径.结论 失能老人照顾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虐待倾向,虐老现象的确存在.失能老人的照顾者及政府应重视老年虐待问题,建立健全防治老人虐待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照顾者的合法权益,从而防止老年虐待问题的产生,提高老人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袁乐欣;林婷婷;楚翠兰;周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老年宫颈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3的表达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原地区老年宫颈鳞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切片中HIF-1α、ICAM-3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组织中HIF-1α、ICAM-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Ⅲb期患者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高于Ⅲa期和Ⅱa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结束后21例(23.33%)患者放疗抗拒,69例(76.67%)放疗敏感,放疗抗拒患者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高于放疗敏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地区老年宫颈鳞癌组织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与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关系(r=-0.714、-0.722,均P<0.05).结论 高原地区老年宫颈癌组织中HIF-1α、ICAM-3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HIF-1α、ICAM-3阳性表达率越高,放疗敏感性越低.
作者:陈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沟通是个体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经常的开放性沟通,有助于提高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 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痴呆型疾病,被认为是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且不能治愈或预防〔2〕. AD会损害大脑的记忆、思维、学习和其他认知能力,初期发展缓慢,往往不易察觉,表现为记忆力衰退、交流障碍等,后期患者将逐渐丧失活动和记忆能力,直至死亡. 研究表明,改善AD患者的沟通能力是保证治疗、护理、照顾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进而能缓解病情,从而提高 AD 患者的生活质量〔3,4〕. 本文从国内外AD患者沟通能力现状、测量工具及策略应用3个方面作如下综述.
作者:蒋语;林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心房颤动患者苄丙酮香豆素(华法林钠)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心房颤动患者1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治疗前均未使用华法林钠,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有临床药师参与,对患者及医师进行有关华法林钠抗凝的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及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比较两组华法林钠使用率、2 w(INR)达标率、INR稳定性、出血发生率、栓塞性疾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华法林钠使用率、2 w INR达标率、INR稳定性均明显升高(P<0.05),出血及栓塞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临床药师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钠抗凝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艳丽;张宝奇;姚宗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对73例老年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人体测量学、生化、血常规指标测定及血透充分性分析.另设非老年对照组68例.结果 老年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非老年对照组(P<0.05),无内瘘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同侧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清除指数、尿素下降率均低于非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组各亚组前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需采用综合措施改善其营养状况,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杨荆;肖桦;樊文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1例,根据心电图缺血分级:Ⅱ级心肌缺血组41例、Ⅲ级心肌缺血组50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再梗死和病死情况、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及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相关性.结果 Ⅲ级心肌缺血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再梗死和病死率、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Ⅱ级心肌缺血组(均P<0.05);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根据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缺血心电图分级情况对判断患者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非多;李腾龙;唐克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影响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因素,探索运动提高健商,增加幸福指数的机制.方法 选用课题组编制的老年人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健康指数量表和中国公民幸福感问卷,建立基于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下的健商与幸福指数相关方程,进行锻炼行为、健商各维度分析,健商对幸福指数的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健商与幸福指数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锻炼行为,不同健商的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锻炼行为和幸福指数各因子无显著差异;体育锻炼行为与健商和幸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均具有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行为中的锻炼动机对幸福指数的影响大(P<0.05),健商中健康文化、健康意识、健康行为三个维度与幸福指数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P<0.05);体育锻炼行为、健商和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不是单一路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结论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健商和幸福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体育锻炼动机与健商呈正相关,是提高健商的一个中介变量;健商与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呈高度正相关,健商的提高有利于老年人幸福指数的提高,健商不同维度对幸福指数影响不同,其中健康文化、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对幸福指数影响大.
作者:李宏伟;牛坤;邹家艳;赖敏;王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拮抗剂EMA40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CCI)模型大鼠机械缩足阈(PWMT)的影响及镇痛机制.方法 应用SD大鼠建立CCI模型,根据EMA401灌胃剂量分为低剂量(LD)组、中剂量(MD)组、高剂量(HD)组,并设立模型(M)组及假手术(S)组,每组15只,术前1 d,术后3 d,7 d,14 d检测各组行为学指标.每组取3只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活化转录因子(ATF)-3的表达.应用Fluo-3 AM检测试剂盒检测Ca2+的表达.结果 与M组比较,EMA401提高LD、MD、HD组CCI大鼠50%PWMT(P<0.05),降低背根神经节内、GFAP、ATF-3表达及Ca2+浓度(P<0.05).结论 EMA401对CCI大鼠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DRG中CA2+浓度调节脊髓中枢敏化来抑制神经性疼痛.
作者:李岩;徐凤;宋志慧;黄志宝;肖韩艳;吕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左旋氨氯地平对高钙、高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和骨桥蛋白(0P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分为6组:对照组(Pi 1.4 mmol/L、Ca 2.0 mmol/L)、高钙组(Ca 2.8 mmol/L)、高磷组(Pi 2.5 mmol/L)、左旋氨氯地平组(左旋氨氯地平10 mg·kg-1·d-1)、高钙+左旋氨氯地平组(Ca 2.8 mmol/L+左旋氨氯地平10 mg·kg-1·d-1)、高磷+左旋氨氯地平组(Pi 2.5 mmol/L+左旋氨氯地平10 mg·kg-1·d-1).检测各组细胞内钙含量;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钙组和高磷组各时间点细胞内钙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与高钙组和高磷组相比,加入左旋氨氯地平干预第6天始,细胞内钙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钙组和高磷组在培养第8天时,OPN mRNA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加入左旋氨氯地平干预第8天时,OPN 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能减少高钙和高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含量,同时能降低OPN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作者:肖云;何淑怡;聂双玉;张智伟;肖洁;吴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V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VD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力;张守字;李方玲;武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体检人群1854例,进行问卷咨询、体格检查、血脂、血糖和实时肝脏超声检查,计算肝脏脂肪含量.根据B超和体检结果分为对照(CN)组和NAFLD(FL)组,组内按照有、无M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L组MS患病率为43.07%,远远高于CN组10.82%.两组内MS(+)亚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肝功能、血脂、血糖和HOMA-IR等指标都明显高于MS(-)亚组(P<0.01,P<0.05).两组内MS(+)亚组肝脏脂肪百分比均显著高于MS(-)亚组,而CN组MS(+)亚组明显高于FL组MS(-)亚组;两组内MS(+)亚组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MS(-)亚组.结论 NAFLD患者伴发MS明显增加,MS(+)患者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上升,提示MS是肝脏脂肪聚集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NAFLD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侯海青;蔡美娟;王文;赵晓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