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晔;李银福;史雷忠;申跃云;蒋浚;彭燕飞;倪悦
目的 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人中耳胆脂瘤术前的综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8例术前疑似胆脂瘤的老年患者,行颞骨高分辨率(HR)CT、耳部MRI检查,将检查方法及结果分为A组(HRCT)、B组〔扩散加权成像(DWI)〕、C组(常规MRI平扫加增强)、D组(HRCT联合DWI联合常规MRI平扫加增强)4组,比较不同组检查方法对中耳胆脂瘤诊断的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对4组数据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A、B、C、D四组对胆脂瘤诊断的Se分别为:92.6%、77.8%、92.6%、96.3%;Sp分别为18.2%、81.8%、72.7%、90.9%;PPV分别为:73.5%、91.3%、89.3%、96.3%;NPV分别为50.0%、60.0%、80.0%、90.9%;AUC分别为0.779、0.855、0.943、0.980.4组均有诊断价值(均P<0.01),且D组诊断价值高.结论 对疑似中耳胆脂瘤的老年患者,HRCT与MRI联合应用可以互为补充,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秀英;韩雪立;张鹏国;范哲;刘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胃腺癌中神经纤毛蛋白(NRP)1、2表达,分析二者关系及意义.方法 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94例为观察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21例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NRP1和NRP2表达.结果 观察组NRP1和NRP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NRP1和NRP2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RP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NRP1和NRP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胃腺癌术后组织中NRP1和NRP2表达增高对肿瘤性病变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二者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史璇;张鑫;朱金朋;邸巍;田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孤独感、婚姻满意度和亲密恐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密恐惧问卷、孤独感量表和婚姻满意度量表对25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亲密恐惧男性低于女性,单独居住高于与子女一起居住的,随年龄增长亲密恐惧水平增加,但均无明显差异(P>0.05).孤独感70~75岁的老年人显著高于60~64岁、65~69岁的(P<0.05).亲密恐惧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与婚姻满意度量表呈负相关(P<0.01).婚姻满意度对亲密恐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解释其41.9%的变异.结论 降低孤独感,提高婚姻满意度,可以降低老年人的亲密恐惧水平,满意的婚姻对老年人的亲密恐惧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进伟;冀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丧偶老人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及心理需求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简表、社会支持问卷及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问卷对296名丧偶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丧偶老人生存质量在子女个数及与子女关系上差异显著(P<0.05);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心理需求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心理需求对生存质量起正向预测作用(P<0.01);在心理需求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中,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18.22%,P<0.01).结论 心理需求对丧偶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部分是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作者:麻超;张怡萱;张澜;马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在老年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4例经病理确诊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男52例,女42例;中位年龄73岁.观察组接受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对照组只接受SOX化疗方案治疗.评价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5),两组总生存时间(OS)无显著差异(P=0.07).观察组血液学毒性、非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好,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延长PFS,优于单纯化疗,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海英;汤虹;周孟强;姚志华;姚书娜;刘艳艳;杨树军;李佳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年人灰质核团脑铁含量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对126例年龄25~85岁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年龄相匹配,经后处理在校正相位图上分别测量左/右侧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的相位值,分析相位值与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男、女性左/右侧的相位值在黑质致密带高,红核、黑质网状带及苍白球相位值较低.在各个感兴趣区中,男性组和女性组的脑铁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健康成年人灰质核团的脑铁含量与性别无相关性.
作者:王波;任丽香;龚霞蓉;龚志梅;吴昆华;张宏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癌大鼠肝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肝癌组(2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制备肝癌模型,100 mg/kg,1次/w,连续注射8 w.对比三组大鼠的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和TGF-β1灰度值,分析CD4+CD25+Treg细胞和TGF-β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大鼠的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情况和TGF-β1灰度值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大鼠的CD4+CD25+Treg细胞占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TGF-β1灰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均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的TGF-β1灰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25+Treg细胞占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大鼠CD4+CD25+Treg细胞和TGF-β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3,P=0.000).结论 肝癌大鼠肝组织中CD4+CD25+Treg细胞及TGF-β1均呈现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能对免疫微环境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为肿瘤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房新辉;杨玉秀;王长武;郭军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分别设立对照组和浓度为1000、2000、3000、4000、5000 U/ml的IFN-γ组,对照组使用0.9%生理盐水.采用MTT比色法检测NRK-49F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NRK-49F细胞MCP-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IFN-γ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O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FN-γ促进NRK-49F细胞增殖呈时间依赖性(P<0.05),与浓度无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IFN-γ组MCP-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IFN-γ组MCP-1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IFN-γ组MC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IFN-γ组间MCP-1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FN-γ呈时间依赖性促进NRK-49F细胞的增殖,IFN-γ可能通过上调MCP-1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过程.
作者:罗军;袁红伶;徐剑;吕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腔内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术治疗高龄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重度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前列腺腔内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弹道碎石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PVR)、大尿流率(Qmax)及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均一次完成手术,结石清除率达100%,无须进行输血处理;术后均可以顺畅排尿,未出现尿失禁症状.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IPSS、QOL、Qmax、PV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IPSS、Qmax、PV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术对重度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损伤、出血;同时患者痛苦小,安全有效,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佟双喜;叶兴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序贯免疫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雌激素及Treg细胞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两组血清雌激素及Treg细胞、CD4+、CD8+、TGF-β1、干扰素(IFN)-γ及IL-4、IL-6、IL-10等指标变化关系.结果 试验组雌激素、TGF-β1、Treg细胞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FN-γ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序贯免疫治疗可提高机体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控制雌激素对肿瘤细胞活性刺激,降低TGF-β及Treg细胞比率,抑制自身免疫的进行,提高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活性,较传统治疗方案耐药性低、副作用小、临床疗效理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案.
作者:张红霞;张一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肾活检且年龄≥60岁患者72例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356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同时对获得随访的61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①老年组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70.8%);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KI)、初诊时存在肾功能损害、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中青组高(P<0.05).②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为常见(54.5%),其次为微小病变;而中青年组以免疫球蛋白(Ig)A肾病的比例高(46.2%);老年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为常见(36.0%),其次是感染相关性肾病;而中青年组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肾病比例高(63.6%).③老年组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中常见的是膜性肾病,其次是微小病变,第三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④获得随访的老年患者总缓解率为55.7%(34例),未缓解的27例患者中有11例临床死亡,均为非肾性原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与中青年患者有显著差异;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老年肾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越;崔春黎;张昆;周莹;蒋晓峰;余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68例AD患者的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及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21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BDNF和SOD表达.结果 两组血清中BDNF和SOD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DNF和SOD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和病程密切相关.观察组BDNF和SOD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BDNF和SOD在AD患者血清中异常表达与病变形成和进展有关.
作者:严旭东;刘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NB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NBP对VD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VD组(VD模型)、NBP治疗组(VD模型+NBP)、NBP对照组(假手术+NBP)、Sham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术后1、2、4、8 w,每个亚组5只.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NBP对照组和NBP治疗组大鼠术后1 d开始给予BNP腹腔注射,剂量为5 mg·kg-1·d-1,Sham组和VD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0.2 ml/d).各组大鼠连续腹腔注射给药7 d.术后各时间点(1、2、4、8 w)留取海马组织,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 VD组大鼠海马CA1区Bax蛋白表达灰度明显高于Sham组(P<0.05);4 w和8 w时,NBP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Bax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VD组大鼠相应时间点(P<0.05).8 w时VD大鼠海马CA1区Bax表达灰度明显高于1 w和2 w时(P<0.05).NBP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表达灰度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8 w时NBP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表达灰度明显高于VD组(P<0.05).结论 VD大鼠海马CA1区促凋亡蛋白Bax过度表达,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减弱趋势;NBP对VD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抑制缺血损伤导致的海马CA1区Bax蛋白过度表达,同时能够提高大鼠海马CA1区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姚刚;朱博驰;于挺敏;满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肾损伤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糖尿病及体检健康人群的随机尿,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胶体金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胶体金法与自动生化仪器法对健康人群的检测基本一致.结论 胶体金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准确、稳定,能较早地反映肾损伤情况,适合家庭的动态监测.
作者:武向丽;王崇;程华;崔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贵州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新常态不仅指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的若干新特征,也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新的思想方法及新的工作理念.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势态下,需要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背景认识老龄问题,破解养老难题.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常态,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同时应处理好老龄化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创新驱动、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挑战.
作者:王武林;安瑞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探讨太极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体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于2015年4~8月网络检索中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等.全面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太极拳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和体力状况的影响研究,应用Stata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标准化均属差(SMD)为效应量.结果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终有8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共572例受试者,结果显示老年COPD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练习太极拳可显著提高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SMD=0.25,95%CI:0.04~0.45,P<0.05)、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SMD=0.25,95%CI:0.01~0.46,P<0.05)及6 min步行距离(SMD=34.1,95%CI:6.8~66.9,P<0.05).结论 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同时增加患者运动耐力,提高体力状况.
作者:邱亚娟;龙晓东;罗洪;王跃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吸烟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1017例STEMI患者分为吸烟组(634例)和非吸烟组(383例),对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脉造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不吸烟组比较,吸烟组年龄更小,男性比例更高,糖尿病发病率更低,入院时心室颤动发生率更高,血红蛋白含量更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更低,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更高,左回旋支梗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STEMT患者中,吸烟者发病年龄小,合并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少,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相对较高.
作者:李丽丽;杜啸宇;李冰;许慧娟;郑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老年下腰痛患者中Modic改变(MC)的分布及其与4种不同病理类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性,探讨MC的致病因素及机制.方法 502例(2510个节段)老年下腰痛患者,通过腰椎正常位片及磁共振成像(MRI)对资料进行评估,记录有无MC、腰椎间盘退变及其分型.结果 502例2510个节段中257例(51.20%)388个(15.46%)椎间盘发生MC.男性发病率53.78%(121/225)与女性〔49.10%(136/277)〕无显著差异(χ2=0.291,P>0.05).发生于L1~2、L2~3、L3~4、L4~5、L5~S1的MC节段数分别为28个、43个、52个、126个、13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许莫氏结节及无腰椎间盘退变节段发病率差异显著(P<0.001).结论 MC与腰椎间盘退变具有相关性且致病因素与机制具有多元性.
作者:薛鲁;武汉;李宏伟;张子言;李文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STEMI患者240例,根据入院血红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184例和贫血组56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和近期预后资料.结果 贫血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t=4.352,P=0.000),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低于正常组(t=2.587,P=0.011;t=2.988,P=0.003),女性比例和Killip分级Ⅲ~Ⅳ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7.708、7.050,P=0.000、0.008),两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肌梗死史、心力衰竭史、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贫血组7 d心源性休克、死亡、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4.870、4.182、11.720,P=0.027、0.041、0.001),两组7 d复发性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贫血组30 d心源性休克、死亡、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5.726、5.153、16.197,P=0.017、0.023、0.000),两组30 d复发性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Killip分级是急性STE-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68、2.703、2.314,P=0.006、0.015、0.000).结论 血红蛋白水平和老年急性STEMI的近期预后有关,贫血是急性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瑞炳;徐军鹏;丁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槲皮素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胃癌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法观察胃癌细胞的侵袭情况,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相关蛋白Caveolin(Cav)-1的表达情况.结果 槲皮素不同浓度组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侵袭细胞数量及Cav-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Cav-1的表达情况均与槲皮素的浓度呈现依赖性(均P<0.05).结论 槲皮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av-1表达下降有关.
作者:耿威;仉慧颖;李林;陈岩;邱一凡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