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γ-干扰素对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罗军;袁红伶;徐剑;吕琴

关键词:γ-干扰素, 肾间质纤维化, 肾成纤维细胞
摘要:目的 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分别设立对照组和浓度为1000、2000、3000、4000、5000 U/ml的IFN-γ组,对照组使用0.9%生理盐水.采用MTT比色法检测NRK-49F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NRK-49F细胞MCP-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IFN-γ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O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FN-γ促进NRK-49F细胞增殖呈时间依赖性(P<0.05),与浓度无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IFN-γ组MCP-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IFN-γ组MCP-1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IFN-γ组MC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IFN-γ组间MCP-1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FN-γ呈时间依赖性促进NRK-49F细胞的增殖,IFN-γ可能通过上调MCP-1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过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危象(M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老年MC患者25例的完整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MC多为晚发型MG患者,首发症状多以咽喉肌受累为主;老年MC的重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且多合并多种基础病,早期控制呼吸道感染有重要意义.结论 早期警惕MC的发生及控制肺部感染,早期积极予以机械通气,首选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激素治疗等有助于提高老年MC生存率,减少患者住院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压力.

    作者:文婷婷;张艳霞;王萌;田升军;马涤辉;王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吸烟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究吸烟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1017例STEMI患者分为吸烟组(634例)和非吸烟组(383例),对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脉造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不吸烟组比较,吸烟组年龄更小,男性比例更高,糖尿病发病率更低,入院时心室颤动发生率更高,血红蛋白含量更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更低,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更高,左回旋支梗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STEMT患者中,吸烟者发病年龄小,合并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少,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相对较高.

    作者:李丽丽;杜啸宇;李冰;许慧娟;郑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氧化应激损伤对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H2 O2处理肺癌细胞;分为2μmol/L组、20μmol/L组、200μmol/L组和对照组,采用台盼蓝染色方法观察外源性H2 O2造成的氧化应激对细胞凋亡的影响;200μmol/L组和对照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肺癌细胞内钙离子(Ca2+)的表达变化和细胞核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PI3K、CACNA2D1和PKC相关Ca2+信号通道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随着氧化应激强度的加大,凋亡率升高;在200μmol/L组细胞内Ca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细胞PI3K、CACNA2D1和PKC相关Ca2+信号通道基因的mRNA表达出现显著上调(P<0.05);肺癌细胞的ALK、KRAS和BAX mRNA表达上调(P<0.05),而Bcl-2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氧化应激促进细胞的凋亡、增高细胞内Ca2+浓度,从而启动肺癌细胞的ALK、KRAS和BAX凋亡相关信号通道、抑制Bcl-2蛋白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凋亡.

    作者:李偌铱;王嫄;林凯;朱美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肾活检证实的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目的 探讨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肾活检且年龄≥60岁患者72例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356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同时对获得随访的61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①老年组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70.8%);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KI)、初诊时存在肾功能损害、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中青组高(P<0.05).②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为常见(54.5%),其次为微小病变;而中青年组以免疫球蛋白(Ig)A肾病的比例高(46.2%);老年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为常见(36.0%),其次是感染相关性肾病;而中青年组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肾病比例高(63.6%).③老年组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中常见的是膜性肾病,其次是微小病变,第三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④获得随访的老年患者总缓解率为55.7%(34例),未缓解的27例患者中有11例临床死亡,均为非肾性原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与中青年患者有显著差异;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老年肾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越;崔春黎;张昆;周莹;蒋晓峰;余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乳房全切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乳腺癌乳房全切术后局部区域复发(LRR)和远处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接受乳房全切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78例,随访7~120个月,随访率97.2%(173/178).结果 LRR 18例,3年复发率9.5%(14/148),3年生存率91.9%(136/148);远处转移30例,5年转移率21.8%(22/101),5年生存率84.2%(85/101).术后无放疗组3年复发率显著高于术后放疗组(P<0.01);且切缘阳性术后放疗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切缘阴性术后放疗者(P<0.05);腋窝淋巴结阳性术后未化疗组5年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术后化疗组(P<0.05);肿块>5 cm、切缘阳性与LRR有关(P<0.05),年龄<45岁、腋窝淋巴结阳性、组织学分级G3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 乳腺癌乳房全切术后应放疗,且切缘阳性者应再切除至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阳性者术后应化疗,肿块大小、年龄和组织学分级均是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良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噻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多索茶碱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 min步行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郑辉才;李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体蛋白(PTX)3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32例和不稳定斑块组28例,并选取同期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TX3及CRP水平,并分析PTX3、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PTX3、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斑块组PTX3、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X3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明显相关性(r=-0.391,P<0.05),而CRP无明显相关(r=-0.182,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TX3、CRP水平有明显上升趋势,且PTX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作者:王金成;姜立刚;李海平;王军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与高血压初期肾损害的关系

    目的 观察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与高血压初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分别测量CAVI、ABI、尿微量蛋白、血肌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等指标.按照CAVI分成CAVI正常组和CAVI异常组;再按照ABI分成ABI正常组和ABI异常组.分别检测CAVI、ABI与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关系及影响CAVI、ABI的因素.结果 CAVI异常组〔SBP(152±9.0)mmHg、ACR(2.43±0.56)mg/mmol〕和ABI异常组〔SBP(155±8.0)mmHg、ACR(2.48±0.58)mg/mmol〕的SBP、ACR均较正常组〔CAVI正常组:SBP(135±10.0)mmHg、ACR(0.65±0.22)mg/mmol;ABI正常组:SBP(138±11.0)mmHg、ACR(0.66±0.24)mg/mmol〕明显增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VI与ACR显著正相关,ABI与ACR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AVI与年龄、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正相关(P<0.05),ABI与年龄、SBP、TC、LDL-C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AVI和ABI可以作为评价高血压患者初期肾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影响CAVI、ABI的因素主要有年龄、SBP、TC、LDL-C,其中年龄的影响为明显.

    作者:贾芳;金哲秀;黄锐;黄蕾;熊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癌大鼠肝组织中Treg细胞及TGF-β1表达变化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肝癌大鼠肝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肝癌组(2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制备肝癌模型,100 mg/kg,1次/w,连续注射8 w.对比三组大鼠的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和TGF-β1灰度值,分析CD4+CD25+Treg细胞和TGF-β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大鼠的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情况和TGF-β1灰度值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大鼠的CD4+CD25+Treg细胞占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TGF-β1灰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均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的TGF-β1灰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25+Treg细胞占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大鼠CD4+CD25+Treg细胞和TGF-β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3,P=0.000).结论 肝癌大鼠肝组织中CD4+CD25+Treg细胞及TGF-β1均呈现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能对免疫微环境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为肿瘤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房新辉;杨玉秀;王长武;郭军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取69例CINⅢ级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患者,对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HPV感染一般无典型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仅在临床期才可明确,HPV转阴率为95.65%,治疗前后二代杂交捕获(HC2)值、阴道镜Reid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 CIN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

    作者:王爱玲;翟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川芎嗪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川芎嗪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潜能.方法 分离并培养大鼠股骨的BMSCs,细胞分4组进行药物诱导,对照组、BDNF组、川芎嗪组及BDNF联合川芎嗪组.诱导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内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联合BDNF组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诱导组.结论 川芎嗪联合BDNF可以明显提高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和存活率.

    作者:苏立宁;宋小青;朱登祥;魏会平;王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到2016年6月门诊收治的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茶碱组和红霉素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茶碱组加用茶碱缓释片口服,红霉素组加用红霉素口服,联合治疗组加用茶碱缓释片联合红霉素口服,治疗3个月、6个月后检测患者肺功能,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痰液中性粒细胞数量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三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6个月后高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FEV1/FVC、FEV1%Pred高于茶碱组和红霉素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三组SGRQ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呼吸症状、日常活动能力、疾病影响评分均低于同期茶碱组和红霉素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三组CRP、IL-8、TNF-α水平、中性粒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6个月后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CRP、IL-8、TNF-α水平、中性粒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均低于同期茶碱组和红霉素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重度COPD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慧;孙雪皎;王丰;刘琼霞;黄尤;杨朝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Vitapex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的疗效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Vitapex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 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Vitapex进行根管充填,在牙周袋内注射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两组均治疗4 w.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 w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 w后两组CRP、IL-17、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 w后,两组PD、GI、BI、PLI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Vitapex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患者PD、GI、BI、PLI.

    作者:臧运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氨甲环酸在颈椎单开门成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目的 探讨颈椎单开门成形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应用组(A组)、静脉应用组(B组)和局部应用组(C组)各30例.A组手术开始时给予10 mg/kg氨甲环酸溶液静点,待手术结束,彻底止血后给予切口局部留置1 g的氨甲环酸溶液10 ml;B组手术开始时给予10 mg/kg氨甲环酸溶液静点;C组手术结束,彻底止血后给予切口局部留置1 g的氨甲环酸溶液10 ml;记录比较3组血液学指标、失血量、血凝常规指标、输血量、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72 h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隐性失血量、引流量、总失血量及输血量和输血率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均P<0.05);3组术前和术后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均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病例.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形成术时术前静脉输注氨甲环酸联合术后局部用药可以有效减少围术期出血,且安全、经济.

    作者:段显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三角肌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钢板治疗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经三角肌结合钢板治疗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钢板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钢板治疗方案,记录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肩关节的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两组均未出现腋神经损伤.两组6个月后均恢复良好,但在术后1、3、7、14 d、1个月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 Murle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3、7、14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肩关节Constant Murley评分及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采用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钢板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小,安全性较好,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有利于早期的肩功能恢复.

    作者:张耀武;洪汉刚;陈平波;周瑜博;易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aspase-3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标本58例为观察组,24例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aspase-3和NSE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发病12 h能检测到血清中Caspase-3的表达,24 h达高峰,之后血清中的浓度逐渐下降,第10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在发病后12 h能检测到血清中NSE的表达,48 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第10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第24小时血清中Caspase-3的表达与梗死灶大小差异显著,观察组48 h血清中NSE的表达与梗死灶大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aspase-3和NSE有动态变化,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二者在高峰期的表达与梗死灶的体积密切相关.

    作者:高峰;迟景宏;王欣平;蒋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槲皮素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槲皮素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胃癌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法观察胃癌细胞的侵袭情况,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相关蛋白Caveolin(Cav)-1的表达情况.结果 槲皮素不同浓度组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侵袭细胞数量及Cav-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Cav-1的表达情况均与槲皮素的浓度呈现依赖性(均P<0.05).结论 槲皮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av-1表达下降有关.

    作者:耿威;仉慧颖;李林;陈岩;邱一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以细胞凋亡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失控性增殖有密切联系,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存在凋亡逃逸,以此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1〕. 因此,从参与凋亡信号传导的通路着手,靶向性调控细胞凋亡,是肿瘤研究的热门领域. 传统中药包含诸多抗肿瘤活性成分,寻找高效低毒、靶向清晰的诱导凋亡药物必将是中药抗癌研究的新目标.

    作者:丁大伟;章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血流灌注显像在早期诊断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血流灌注显像在早期诊断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60例AD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对获取的图像实施视觉分析、半定量分析.对比两组各个脑区的血流灌注.结果 研究组颞叶、顶叶血流灌注减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额叶、枕叶、基底节、丘脑低灌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双侧颞叶、双侧顶叶、右侧额叶、右侧枕叶的脑血流灌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侧额叶、左侧枕叶、双侧基底节、双侧丘脑的脑血流灌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主要表现为双侧的对称性颞叶、顶叶呈血流低灌注,且以右侧颞叶的血流灌注减少明显,采用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便于临床判断早期AD.

    作者:王路;张遵城;董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组分别设7 d、14 d两个时间点.HE、Masson、PAS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Wnt4和β-catenin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Wnt4、β-catenin、GSK-3β、p-GSK-3β、E-cadherin、α-SMA和CollagenⅠ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肾皮质Wnt4和β-catenin、p-GSK-3β、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CollagenⅠ沉积增多(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GSK-3β在各组大鼠肾组织表达无差异;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肾组织Wnt4、β-catenin、p-GSK-3β和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5),CollagenⅠ蛋白沉积显著减少(P<0.05),并伴有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而GSK-3β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促进了UUO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阿托伐他汀能改善肾脏纤维化病变,减轻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可能与其抑制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有关.

    作者:李圆圆;石春花;石明隽;张昌志;曾令萍;肖瑛;郭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