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头部内伤患者的护理及体会

张喜萍

关键词:头部内伤, 护理, 体会
摘要:头部内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在临床护理中,我们从严密观察病情、昏迷、头痛与呕吐、体温、五官、预防并发症、情志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心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食醋调金黄散外敷治疗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食醋调金黄散外敷治疗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28例PICC置管后静脉炎随机分组,治疗组15例,采用食醋调金黄散外敷治疗,对照组13例,采用50%硫酸镁湿润纱布湿敷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食醋调金黄散外敷治疗PICC后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润纱布湿敷,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食醋调金黄散外敷治疗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效果较好.

    作者:罗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制出适合于食品、食品包装材料等复杂样品中PAEs的GC-ECD检测方法.方法 以美国环境保护署《固体废弃物实验分析评价手册》中US EPA 8061A实验方法为基础,对复杂食品样品用正己烷和丙酮提取,水浴减压浓缩,采用GC-ECD毛细管色谱柱检测.结果 研制的方法可以同时分离测定食品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相对标准偏差<10%,回收率在85%~105%之间.结论 该检测方法可做为调查人群化学污染物PAEs污染状况及膳食摄入量的研究、评估食品安全性及暴露评估工作.

    作者:杜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观察与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特点与病因,依据临床统计分析数据实施护理干预.方法 分析2011年期间入院的187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等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饮食教育、锻炼教育、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帮助病患增强其自我监护意识.结论 依据临床统计资料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因,针对性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治与降低发病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余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脑血栓是近年来常见的病症,对于脑血栓患者及家属给予科学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本文分析了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及在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详细介绍了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王晓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168例消化性溃疡的护理,研究相关临床护理措施,促使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方法 对于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只不过是治疗中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对消化性溃疡疼痛方面的护理干预及相关心理护理,促使患者康复.结果患者康复时间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复发率也大幅度降低.结论 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时候,注重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能够达到保护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匡桂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综合治疗妇产科尿潴留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妇产科尿潴留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以后出现产后尿潴留并发症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盆底肌肉训练、理疗、热敷、针灸以及留置导尿等方法.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33.9%,治愈率为46.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6%,两组存在着明显差异.结论 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成效明显,具有简便易行和疗效好的优点,能够有效解除尿潴留患者的痛苦,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晶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单细胞蛋白的优点及应用

    目的 单细胞蛋白的应用.方法 微生物都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实体,大多是单细胞,用发酵法生产这些单细胞微生物就可以得到极为丰富的单细胞蛋白.结果 单细胞微生物制造出来的蛋白质可以制造人造肉、人造鱼、人造面粉等食品.结论 单细胞蛋白具有很多优点,能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翟瑞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静脉留置针置管术中改良排气法的研究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置管术中传统排气法与改良排气法在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和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3月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置管患者200例,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排气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法.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100%;对照组为81%,2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1,2组排气时间对照比较,P<0.01.结论 改良排气法在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和排气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排气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探析

    目的 探讨酶联法与金标法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中的应用.方法 将2种方法取得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酶联法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为阳性27例,阴性11例,金标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呈阳性者27例,阴性9例.结论 2种方法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反复性流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反复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封闭抗体缺乏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96例,60例用配偶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法进行免疫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36例未采取任何措施.结果 试验组妊娠成功率为65.3%,对照组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治疗反复性流产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熊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胸水标志物联合胸膜活检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胸水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胸水标志物和胸膜活检术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对120例确诊的结核性胸水患者和恶性胸水患者行穿刺,取出胸膜组织行病理检查,取胸水检测CRP和CEA的含量,并计算处出两种指标诊断两种胸水的阳性率.结果 结核组CRP含量显著高于恶性组,CEA的含量显著低于恶性组;诊断结核性胸水,CRP的阳性率比胸膜活检要高;诊断恶性胸水,CEA的阳性率必胸膜活检的阳性率要高.结论 联合CRP和CEA胸水标志物检测及胸膜活检在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方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薛巧玲;李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操作技术,提高护理人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水平.方法 对我科100例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静脉炎2例,堵管1例,穿刺失败2例,成功95例.结论 合理选择血管正确封管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丽颖;杨会波;孙贺;樊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是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周期为6周,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对照组(27.31±11.30)和观察组(26.58±10.11)相比,治疗6周后,对照组(46.33±12.02)和观察组(64.88±12.50)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都明显升高,P<0.05;而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肌力明显升高,P<0.05;而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下肢肌力>Ⅱ级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潘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头部内伤患者的护理及体会

    头部内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在临床护理中,我们从严密观察病情、昏迷、头痛与呕吐、体温、五官、预防并发症、情志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心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张喜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某品牌嫩肉粉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目的 确定嫩肉粉半数致死剂量LD50.方法 采用改进寇氏法测定嫩肉粉LD50.结果 嫩肉粉NIH小鼠经口灌胃LD50为8711 mg/kg.bw.结论 根据国家标准评价,嫩肉粉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级.

    作者:杨光宇;陈明;袁纬琪;许凯聪;麦李刚;张全新;朱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留置静脉导管患者38例,将3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9例患者,实验组静脉留置导管给与综合护理,而对照组未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并发症情况并总结分析.结果 实验组出现感染2例,无导管堵塞,血栓1例,无导管脱出并发症发生率率为15.8%.对照组出现感染4例,2例导管堵塞,血栓2例,导管脱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4%.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蔡翠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一片冰心在玉壶——专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

    好医生好院长倪院长专业是耳鼻喉科,做副院长时也是分管医疗,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待病人就像亲人一样.于是病人也都像亲人一样的对待他,康复的外地病人来北京看望他的比比皆是,每一位病人对他的评论都让人动容,然而如今这样一位好大夫选择了医院管理的道路,从今以后舍弃钟爱的临床专业,只专心做院长.对新的一批院长的上任,医管局的要求是“变化”,就是要改变目前这些公立医院的现状.刚来到儿童医院,倪院长为自己定好了任务:首先要适应相应的变化、熟悉环境,为北京儿童医院服务;调整病人就诊流程、调整学科分布;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等等,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让北京儿童医院在全国持续处于引领地位.

    作者:秦筠;王翠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白细胞含量的血浆在输血过程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百分率,得出白细胞在输血反应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探讨白细胞过滤对减少输血反应的临床研究的意义.方法 统计2001年2月~2003年2月间输入为过滤白细胞的血浆的100例受血者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所占百分比;统计2008年2月~2011年2月间,采用过滤法滤去血浆中白细胞后输血的100例受血者,其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所占百分比.结果 2001年2月~2003年2月间输入为过滤白细胞的血浆的100例受血者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为25例,占总人数的25%; 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间,采用过滤法滤去血浆中白细胞后输血的100例受血者,其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为5例,占总人数的5%.经统计学分析,前后两组的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出现百分率之间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过前后对比,在使用过滤法对血浆的白细胞进行过滤后,受血者中出现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百分率明显降低,说明通过过滤法降低血浆中白细胞含量可以有效的减少非溶血性的发热反应的发生,保护受血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陈国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关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

    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及社会对医学相关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学生的就业面临挑战.本文通过对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了解该专业学生和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张雪;应朝宇;吕璐瑶;宋明明;郑超元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加强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是现代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是医院质量中的两个质量子系统.“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了护理工作者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接触病人时间长,在病房工作时间长,所以说护理质量在医院整个质量工作中就更加重要.有经验的医院管理者都非常重视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抓好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医院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1].

    作者:卢存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