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细胞心肌炎研究进展

张成双;姜雅秋;王伟;邵望舒

关键词:巨细胞心肌炎, 流行病学, 诊断, 心内膜心肌活检
摘要:巨细胞心肌炎(GCM)是一种罕见且迅速进展的心肌炎症病变,多发于既往健康的青壮年,病因不明,通常可出现进行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传导系统异常等,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极其重要.本文对GCM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发现及命名Saltykow[1]首次报道了一种以巨细胞广泛浸润及心肌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心肌炎.Jonas[2]记录了5个典型病例,心肌细胞和其他组织参与了肉芽肿形成,可见巨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及灶状坏死.Magner[3]指出,巨细胞在单核细胞和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浸润的心肌中广泛存在.20世纪50年代末,GCM和心脏结节病被组合在一起,GCM和肉芽肿性心肌炎两个术语被作者交替使用,用来描述存在多核巨细胞的心肌疾病[4].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大多数出版物将具有良好肉芽肿形成的心脏结节病与无肉芽肿性炎症浸润的GCM区分开来[5].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高值血压研究概况

    正常高值血压也称高血压前期,是正常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必经阶段,目前正常高值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检出率均达30%以上,且更易发展为高血压,因此为开展早期防治高血压病的切入点.本文探讨现代医学对正常高值血压认识的概况.1 正常高值血压概念的提出2003年由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份报告(JNC7)初次提出“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即120 mmHg≤收缩压(SBP)≤139 mmHg和(或)80mmHg≤舒张压(DBP)≤89 mmHg[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提出了“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2];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高血压防治指南重新定义正常高值血压为SBP130~139 mmHg和(或)DBP 85 ~ 89 mmHg[3].

    作者:王金秀;李浩;张蕊;李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萎缩严重程度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发脑萎缩(BA)严重程度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降糖、降脂药物治疗前采血送检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进行脑部磁共振成像(MRI)并根据检查结果评价BA严重程度,将BA严重程度评分与FPG、TG、TC、HDL-C和LDL-C水平进行关联分析.按性别、年龄完全对等的原则,设立无BA对照组和BA组,比较两组间各项化验指标.结果 60 ~ 69岁及70 ~ 79岁年男性BA评分显著高于女性(P<0.01或P<0.05),80~92岁男性和女性B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BA对照组与BA组FPG、TG及HDL-C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和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常数项、年龄、性别及LDL-C水平进入模型.结论 年龄、男性和低LDL-C水平与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伴发BA加重有密切关系.

    作者:高智玉;朱莎;杨团峰;高旭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R-181a调控海马神经元突触生长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miR-181a调控海马神经元突触生长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从出生24h内的SD大鼠分离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将miR-181a-mimic、miR-181 a-inhibitor及scramble miRNA转染到神经元细胞内,未转染组作为对照组,各组细胞培养24h后,免疫荧光检测突触的长度及数目;将后续实验分为对照组、无镁组及无镁+miR-181a-mimic组,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三磷酸脱氧乌苷-生物素刻痕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阳性细胞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毒性;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培养液中的NAD+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糖原合酶激酶(GSK3β)磷酸化蛋白及总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181a-mimic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突触的长度及分支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iR-181a-inhibitor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突触的长度及分支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cramble miRNA不影响突触的生长;无镁+miR-181a-mimic组在1h和24 h的阳性细胞率均显著低于无镁组(P<0.01).无镁24h组和无镁+miR-181a-mimic组细胞漏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A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无镁+miR-181a-mimic组细胞漏出率显著低于无镁24h组,NAD+含量显著高于无镁24 h组(P<0.01);无镁24h组Akt和GSK3β磷酸化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镁+miR-181a-mimic组Akt和GSK3β磷酸化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镁24 h组(P<0.01);Akt和GSK3β总蛋白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81a影响海马神经元突触生长,并通过调控PI3 K/Akt/GSK3β信号通路降低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及细胞漏出率,提高NAD+含量对癫痫起保护作用.

    作者:刘伟;潘吴君;赵静雅;常娜;谢南昌;连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Bcl-2、IGF-1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癫痫患者血清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变化及与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癫痫患者5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cl-2与IGF-1的水平,对比两组认知功能及血清Bcl-2与IGF-1水平的差异,并分析Bcl-2与IGF-1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语言、记忆力、MoCA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定向力、命名、抽象思维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BCL-2与认知功能MoCA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血清IGF-1与MoCA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老年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较正常人低,血清Bcl-2、IGF-1水平均与老年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密切相关性.

    作者:王燕;冯基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职业紧张对高血压患病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职业紧张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NKI、CBM、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截至2015年10月发表的有关职业紧张对高血压患病影响的研究.采用Cochrane handbook5.1.0推荐的质量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0进行系统评价与分析.结果 对分为高、中、低职业紧张水平的文献分析显示:与低职业紧张水平相比,中、高职业紧张水平组的高血压患病危险均增加,其合并效应值OR分别为1.84[95% CI(1.28,2.65),P<0.01]和2.60[95% CI(1.72,3.92),P<0.01],紧张水平越高,其患高血压的危险越大;对未分高、中、低职业紧张水平的文献分析显示:其合并效应值OR=1.29[95% CI(1.13,1.46),P<0.01];男性对象中,与低职业紧张水平组相比,中、高职业紧张水平组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84[95% CI(1.25,2.70),P=0.002]和2.59[95% CI(1.60,4.20),P<0.000 1],与总体OR值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职业紧张程度越高,高血压患病的风险越大,且职业紧张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与性别无关.

    作者:田婷;柴茹;彭江波;谢唯;郭彦宏;他卉;肖元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包括社会参与、社会支持、信任和社会控制在内的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以文献综述与上海市长宁区3个社区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口社会资本存量少,老年人认识与应用社会资本的意识不强,老年人的能动性未被充分利用.结论 应提高老年人运用社会资本意识、增加社区自主性和发挥老年人在社区中的能动性.

    作者:张强;张海娅;张佳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右美托咪定应用浓度.方法 选取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腰丛-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术毕开启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泵,对照组采用0.5 μ/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采用1.0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和镇痛综合满意度.结果 术后4h两组Ramsay评分和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 h和术后48 h观察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0.00%和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镇痛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许淑珍;饶荣;刘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目的 分析早期脊髓损伤(SCI)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早期S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下肢深静脉彩超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伴DVT组(n=56)和不伴DVT组(n=140).统计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是否合并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有无肿瘤病史、有无吸烟史、SCI的情况、是否合并下肢骨折、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等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CI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9.061;95% CI:3.931~20.882)、吸烟(OR3.852;95% CI:2.009~7.385)及合并下肢骨折(OR 12.455;95% CI:3.361 ~26.156)与早期SCI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并发DVT密切相关.结论 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及合并下肢骨折是SCI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亚梅;刘岩;毛淑芳;张琳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宣降利水的理论依据及现代临床应用

    小便不利常表现为小便量的减少或排尿困难甚至小便完全闭塞不通,中医传统多从肾与膀胱着手治疗,而对于从宣降肺气通利小便(宣降利水)治则的治疗相对少见[1].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宣降利水治则的理论依据认识不够,缺乏足够的临床应用案例支持.本文旨在探讨宣降肺气通利小便治则的理论依据及其临床应用,以期为宣降利水的广泛合理应用及其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思路启发.

    作者:陈荣幸;李军;王君明;蔡泓;李金花;李金洋;崔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Nrf2在肺纤维化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肺纤维化(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不可逆转的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患者终因肺功能严重受损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还没有方法可以完全阻断PF的发生.PF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研究[1]显示氧化应激反应参与PF发病机制,因此,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肺损伤已成为防治PF的新策略.本文总结了肺部发生纤维化过程中氧化应激损伤的来源及其在PF形成中的作用,并对以转录因子(Nrf2)抗氧化通路为靶点治疗PF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雁;王玉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放射性核素染料法与超声造影法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比较

    目的 对比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与超声造影两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共121例,随机分组为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术中进行SLNB术,两组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B),常规病理检查,对比两组方法的检出率、准确性等指标.结果 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检出率(95.0% vs 85.2%)、准确性(98.2% vs 92.3%)、特异性(97.8% vs 86.2%)、假阴性率(8.3% vs 14.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法及超声造影法均可用于临床乳腺癌SLNB中.

    作者:于志强;韩彬;朱丽璋;崔军威;李朋;孙德胜;韦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性老年骨折模型愈合过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性老年骨折模型大鼠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60只,用维A酸以80 mg/kg进行灌胃,1次/d,连续灌胃3 w,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人工造成右侧胫骨中上段骨折,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另设假手术组,30只/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淫羊藿苷100 μ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1次/d,连续注射10 d.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收集大鼠骨标本,进行HE染色、骨保护素(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切片组织学;采用X线吸收仪扫描,测量骨痂骨密度和左下肢股骨骨密度,测定血清钙磷乘积及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软骨生成及软骨内成骨过程较模型组明显较快;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各个相同时间点,实验组蛋白阳性表达的IOD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骨密度显示: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骨痂骨密度明显较高(P<0.05);而左侧股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时间段,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血清钙磷乘积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AL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淫羊藿苷可以改善骨质疏松老年骨折大鼠愈合过程,并可能通过促进OPG的表达,加快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作者:邓君;邱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IA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特点对脑梗死发生风险的临床评估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动脉狭窄位置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TIA患者107例进行ABCD2评分,根据ABCD2评分分值分为低危组35例,中危组41例,高危组31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DSA显示,107例患者中,血管正常21例,血管狭窄86例,共检出135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3组血管狭窄位置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有重度脑动脉狭窄患者明显多于中危及低危组(P<0.05).中、高危组多支脑动脉狭窄患者比例明显多于低危组(P<0.05).30 d时高危组发生脑梗死明显多于低危组(P<0.05),有症状和无症状侧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随ABCD2评分的增高而表现明显升高趋势(P<0.01).结论 TIA患者的ABCD2评分能够反映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TIA后短期脑梗死的发生与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TIA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对TIA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步文广;钱坤;杜仁伟;王金虎;常敏;康殿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前固定野动态调强与不同能量容积旋转调强的剂量学差异

    目的 探讨固定野动态调强(c-IMRT)与不同能量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8例直肠癌术前患者,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6 MV5野c-IMRT和6 MV、10 MV单弧VMAT三组计划设计.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在95%体积的PTV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三组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 VMA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比c-IMRT略低(P>0.05),10 MV VMAT的均匀性指数(HI)、V105与c-IMRT相似(P>0.05),均显著优于6 MV VMAT(P<0.05).在VMAT计划中小肠的Dmean、V50略高于c-IMRT(P>0.05),其Dmean、D5、V40 10MV VMAT显著低于6 MV VMAT(P<0.05).膀胱的Dmean、D5、V30较c-IMRT显著高(P<0.05),在D5的保护上10 MV VMAT显著优于6 MVVMAT(P<0.05).双侧股骨头的Dmean、V20、V30明显低于c-IMRT(P<0.05).相对于VMAT来说,B-P的V5、V10显著高于c-IM-RT,V20显著低于c-IMRT (P<0.05),其中V10、V15、V20 10MV VMAT较6 MV VMAT显著低(P<0.05).MU:6 MV VMAT(365±21)和10 MV VMAT(427±53)分别较c-IMRT(940± 177)减少了61%、55% (P<0.05).TT:6 MV VMAT(67±3)s和10 MV VMAT(72±6)s分别较c-IMRT(247±28)s减少了73%、71% (P<0.05),10 MV VMAT比6 MV VMAT增加了7%(P<0.05).结论 VMAT可以达到或优于c-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10 MV VMAT能更好地保护小肠、膀胱和双侧股骨头,同时明显减少MU与TT.

    作者:张武哲;黄宝添;吴晓玲;彭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湖南省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湖南省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对湖南省373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34.94±13.39)分,呈中等水平.性别、个人月收入、与子女关系、自感健康状况对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影响(R2 =0.197,F=21.111,P=0.000).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受多方面的影响.政府应加大“惠民”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基层医护人员应对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促进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子女应多与老人交流减少其孤独感,从而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减少疾病.

    作者:王娟;于西亮;刘巧梅;王晨力;王美玲;王冬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延胡索-冰片”药对抗小鼠心肌缺血的作用

    目的 探讨“延胡索-冰片”药对抗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小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57BL/6小鼠分成7组,适应性饲养后进行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等容量蒸馏水灌胃,给药组按实验设计的剂量进行灌胃给药,1次/d,连续10 d.给药第8天起,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ISO(0.01 g/kg),1次/d至实验结束.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CAT、SOD、NO水平明显下降而MDA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延胡索-冰片”药对12.5 mg/kg和50.0 mg/kg体重给药组血清CAT水平显著提高(P<0.05),12.5 mg/kg、25.0 mg/kg和50.0 mg/kg体重给药组血清SOD水平显著提高(P<0.05),“延胡索-冰片”药对各剂量组血清NO、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间质未见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心肌可见境界清楚的灶状坏死,部分坏死灶融合形成片状,坏死灶内心肌细胞溶解,坏死组织周围可见心肌纤维变性,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坏死灶内及周围较多炎细胞浸润.“延胡索-冰片”药对组心肌组织肌纤维变性、坏死、水肿程度明显降低.结论 “延胡索-冰片”药对对ISO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使心肌组织肌纤维变性、坏死、水肿程度明显降低.

    作者:温红娟;李娜;尚坤;隋永鹏;石晓征;李晓华;孙野;韩冬;邱智东;谢艳彬;唐迎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候分布特征

    目的 观察90例老年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 对90例老年DGP患者填写证候观察表,建立一般情况和症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DGP中医证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食后饱胀及脘腹胀满症状常常作为DGP的首发症状;其病位主要责之脾胃,与心肝肾有关;其病性为阴虚、阳虚为本;痰湿、气滞为标.结论 90例老年DGP患者的中医证候可初步归纳为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亏虚证四类.

    作者:韩笑;朴春丽;翟英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XC配体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XC配体(L)3在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探讨CXCL3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肾脏组织芯片中CXCL3的表达.结果 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比较,癌旁组织CXCL3表达量显著提高(P=0.000);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肾透明细胞癌Ⅲ级组织CXCL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Ⅱ级(P=0.044;P=0.037);CXCL3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结论 CXCL3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分级呈正相关,其可能主要经旁分泌机制参与肾透明细胞癌进程.

    作者:齐亚灵;李玥;隋洪玉;杨哲;逄德志;张泽宇;向雨;贾琳琳;王伟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SAP患者11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细胞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营养状况变化.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7.161、10.381、17.145,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t=6.377、12.750、8.903,P<0.05).两组治疗后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TRF、PA和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8.470、16.036、5.993,P<0.05).结论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SAP效果明显,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提高营养状况.

    作者:谢琴;陈蓓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膳食能量对雄性C57小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膳食能量对雄性C57小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PF级C57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高能量膳食组(HDE组)和低能量膳食组(LDE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膳食能量饲养,HDE组给予高能量膳食饲养,LDE组给予低能量膳食饲养,对比各组小鼠干预前及干预4、8、12 w时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小鼠膳食能量与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DE组干预4、8、12 w FPG、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DE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8、12 w HDE组的血清SOD活力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DE组血清SOD活力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对小鼠膳食能量与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膳食能量与FPG、TC、TG及MDA呈正相关(r=0.396,0.613,0.511,0.488;均P<0.05);而与SOD呈负相关(r=-0.519;P<0.05).结论 低能量膳食对雄性C57小鼠机体的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临床可考虑通过控制膳食能量,降低心血管类疾病或代谢类疾病的形成风险.

    作者:肖霄;罗海华;李磊;姜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