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alpar职业评估训练系统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徐新蕾;任彩丽;蔡德亮;陈兰

关键词:Valpar职业评估训练系统,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非痴呆型
摘要:目的 探讨Valpar职业评估训练系统(VCWS)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VCIND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另给予VCWS,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w、8w后的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两组患者家属对其症状改善的满意度.结果 除空间知觉的评分外,观察组治疗4w及8 w后的LOTCA其他各项评分(定向、视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注意力及专注力和总分)和MBI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8 w后的LOTCA其他各项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4 w后(P<0.05).除空间知觉的评分外,对照组治疗8w后的LOTCA其他各项评分和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除空间知觉的评分外,治疗4 w及8w后观察组的LOTCA其他各项评分和MBI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其症状改善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VCWS能够明显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同时更受患者家属的认可.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宣降利水的理论依据及现代临床应用

    小便不利常表现为小便量的减少或排尿困难甚至小便完全闭塞不通,中医传统多从肾与膀胱着手治疗,而对于从宣降肺气通利小便(宣降利水)治则的治疗相对少见[1].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宣降利水治则的理论依据认识不够,缺乏足够的临床应用案例支持.本文旨在探讨宣降肺气通利小便治则的理论依据及其临床应用,以期为宣降利水的广泛合理应用及其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思路启发.

    作者:陈荣幸;李军;王君明;蔡泓;李金花;李金洋;崔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周围型肺癌螺旋CT表现与血清NSE和SCC-Ag的关系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的表现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海军青岛第二疗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68例进行肺部螺旋CT检查,同时检测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分析肺部螺旋CT表现与血清NSE和SCC-Ag的关系.结果 16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为(19.23±5.93) ng/ml,SCC-Ag水平为(2.31±0.52)ng/ml.不同病理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均高于腺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NSE水平低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而SCC-Ag水平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有深分叶征、有空泡征、有毛玻璃征、有毛刺征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显著高于无深分叶征、无空泡征、无毛玻璃征、无毛刺征患者(P<0.05).有无空洞、有无钙化、有无纵隔淋巴结肿大、有无胸膜凹陷症、不同瘤体直径、不同肿瘤CT值患者的血清NSE、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病灶,对于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CT征象深分叶征、空泡征、毛玻璃征、毛刺征与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逄鑫;王宝华;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包括社会参与、社会支持、信任和社会控制在内的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以文献综述与上海市长宁区3个社区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口社会资本存量少,老年人认识与应用社会资本的意识不强,老年人的能动性未被充分利用.结论 应提高老年人运用社会资本意识、增加社区自主性和发挥老年人在社区中的能动性.

    作者:张强;张海娅;张佳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均于入院后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术前进行凝血功能和心电图检查,给予血管内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随访3个月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3d,且术后3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均P<0.05).随访3个月预后不良23例、预后良好96例.单因素分析表明,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性别、吸烟、糖尿病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80岁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高血压患者明显多于预后良好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年龄、高血压、LDL-C和CRP为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高血压、LDL-C和CRP为影响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马修尧;任超;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巨细胞心肌炎研究进展

    巨细胞心肌炎(GCM)是一种罕见且迅速进展的心肌炎症病变,多发于既往健康的青壮年,病因不明,通常可出现进行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传导系统异常等,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极其重要.本文对GCM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发现及命名Saltykow[1]首次报道了一种以巨细胞广泛浸润及心肌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心肌炎.Jonas[2]记录了5个典型病例,心肌细胞和其他组织参与了肉芽肿形成,可见巨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及灶状坏死.Magner[3]指出,巨细胞在单核细胞和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浸润的心肌中广泛存在.20世纪50年代末,GCM和心脏结节病被组合在一起,GCM和肉芽肿性心肌炎两个术语被作者交替使用,用来描述存在多核巨细胞的心肌疾病[4].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大多数出版物将具有良好肉芽肿形成的心脏结节病与无肉芽肿性炎症浸润的GCM区分开来[5].

    作者:张成双;姜雅秋;王伟;邵望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内皮祖细胞促进皮瓣存活的研究进展

    目前皮瓣移植术在解决缺损覆盖、塑型重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干细胞介导的治疗性血管生成重建血运逐渐得到重视.内皮祖细胞(EPCs)作为血管前体细胞,在介导血管重建和恢复血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本文就近年来EPCs促进缺血皮瓣存活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回顾.

    作者:李苗钟;梅劲;王欣;章伟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XC配体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XC配体(L)3在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探讨CXCL3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肾脏组织芯片中CXCL3的表达.结果 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比较,癌旁组织CXCL3表达量显著提高(P=0.000);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肾透明细胞癌Ⅲ级组织CXCL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Ⅱ级(P=0.044;P=0.037);CXCL3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结论 CXCL3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分级呈正相关,其可能主要经旁分泌机制参与肾透明细胞癌进程.

    作者:齐亚灵;李玥;隋洪玉;杨哲;逄德志;张泽宇;向雨;贾琳琳;王伟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龄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力衰竭用药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抗心衰用药情况,为优化抗心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Ⅳ级),年龄≥80岁,平均(84.69±2.86)岁患者共243例,查阅其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住院的临床资料.将243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长期规范化治疗,n=164,)、B组(非规范化治疗,n=79).分析并比较患者主要抗心衰药物情况,因心衰再住院天数及住院次数及1年后、2年后改善情况.结果 高龄心衰患者抗心衰药物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β受体阻滞剂(61.32%)、利尿剂(49.79%),ACEI/ARB类(41.98%)、螺内酯(34.16%).A组联用三种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螺内酯)的频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A组因心衰1年后、2年后再住院次数及单次住院天数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规范化抗心衰治疗,高龄患者临床受益更明显.

    作者:蒋升华;徐秀梅;孙丽娟;李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9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研究组予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予地塞米松治疗,且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x2=5.82,P=0.02);治疗后14 d,研究组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0.5~4 kHz各频率点的听阈值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内皮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脂质过氧化物(LPO)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动学,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其听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学红;梁小微;陆鸿略;王鸿梅;禹淑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护能力、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护能力、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6例为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再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6例为研究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疾病认识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和自我护理知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对疾病危险因素、摄钙知识、运动知识均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护能力,提高疾病认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柏燕;丁文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运动处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运动处方基本成分包括适当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单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1].运动能帮助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前提是运动处方符合老年患者的运动特点.1 老年人的运动特点老年人身体状况会随年龄增长而出现代谢减缓、抵抗力下降、功能减退等自然衰退现象,相伴而来的是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的频发,影响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运动处方能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促进老人身体健康,提高老人生活质量.老年运动处方要求采用适合个体特性的运动方式,譬如动作轻缓、形式灵活的“无负重运动”:慢走、跳舞、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徒手操、门球等.

    作者:沈小雨;章代亮;付慧;吕君玲;李健;金荣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成都社区老人睡眠及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社区老人睡眠质量及人际关系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方便抽样,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46名社区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总体幸福感得分较高(88.17±9.76)分,不同性别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老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及“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已婚老人(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主观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辅助药物、人际关系总分为幸福感的主要负向预测因子,与方程中其他项目一起共同解释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62.9%的变异.结论 成都地区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较好,良好婚姻状态者更佳,而睡眠质量及人际关系为其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社区工作者应加强对异常婚姻状况老人的关注,并积极针对睡眠问题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应综合分析社区资源,增加老人交流机会,协助社区老人提高幸福感,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吴冬梅;胡秀英;谢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替吉奥(S-1)单药在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搜集80例经病理确诊的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试验组41例接受S-1胶囊口服,体表面积<1.25 m2∶S-1 80 mg/d,1.25~1.50 m2∶S-1100 mg/d,>1.50 m2∶S-1 120 mg/d,第1~14天分2次口服;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同时接受佳的支持治疗.对照组39例只接受佳的支持治疗.根据RECIST标准评价其近期疗效及NCI毒性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试验组RR为24%,DCR为53%.两组PFS、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及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王海英;汤虹;周孟强;姚志华;姚书娜;刘艳艳;杨树军;李佳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肠道转运体P糖蛋白和多耐药基因C4546T的表达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肠道转运体P糖蛋白及耐药基因C4546T的表达情况.方法 筛选连续服用氯吡格雷1年以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老年志愿者62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淋巴细胞上P糖蛋白表达情况;RT-PCR和测序法分析C4546T基因多态性.结果 实验组P糖蛋白在淋巴细胞膜上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T/C型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型、T/T型及对照组各基因型(均P<0.05);对照组C/C型、T/C型、T/T型P糖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4546T突变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向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处理后比较,两组均以C/C型比例高,与T/C、T/T型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T/C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4546T突变基因阳性在服用氯吡格雷1年以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64倍,T/C基因型出现频率是健康人群的2.69倍.结论 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上的P糖蛋白水平和C4546T基因多态性阳性率均明显提升;C4546T基因多态性中T/C基因型P糖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氯吡格雷的耐药机制.

    作者:赵莹;冯思建;刘雪晶;张丹丹;刘明明;卢婷婷;宋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右美托咪定应用浓度.方法 选取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腰丛-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术毕开启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泵,对照组采用0.5 μ/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采用1.0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和镇痛综合满意度.结果 术后4h两组Ramsay评分和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 h和术后48 h观察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0.00%和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镇痛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许淑珍;饶荣;刘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牛肝菌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牛肝菌多糖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T2DM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牛肝菌多糖干预4 w,观察体重变化并检测血清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结果 牛肝菌多糖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GLU、TG、TC、LDL-C的含量,提高HDL-C的含量,并有效改善“三多一少”症状中的体重降低情况.结论 牛肝菌多糖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对T2DM大鼠有治疗功效.

    作者:肖艳红;张晓敏;郭梦南;徐倩;刘楠;周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萎缩严重程度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发脑萎缩(BA)严重程度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降糖、降脂药物治疗前采血送检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进行脑部磁共振成像(MRI)并根据检查结果评价BA严重程度,将BA严重程度评分与FPG、TG、TC、HDL-C和LDL-C水平进行关联分析.按性别、年龄完全对等的原则,设立无BA对照组和BA组,比较两组间各项化验指标.结果 60 ~ 69岁及70 ~ 79岁年男性BA评分显著高于女性(P<0.01或P<0.05),80~92岁男性和女性B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BA对照组与BA组FPG、TG及HDL-C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和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常数项、年龄、性别及LDL-C水平进入模型.结论 年龄、男性和低LDL-C水平与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伴发BA加重有密切关系.

    作者:高智玉;朱莎;杨团峰;高旭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免疫功能、预后及血清CD44V6、TSGF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免疫功能、预后及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44拼接变异体(CD44V)6、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甲状腺癌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术后给予TSH抑制疗法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4V6和TSGF水平;随访5年,比较两组治疗后3年、5年的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治疗前,sIL-2R、CD44V6、TSGF、C D3+、CD4+、CD8+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sIL-2R、CD44V6、TSGF、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和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年后、治疗5年后,观察组肿瘤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抑制疗法可显著改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率.

    作者:孟昭忠;李闯;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8与软骨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软骨组织工程主要通过对软骨种子细胞、软骨支架、细胞因子的研究,来解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退变这一难题[1].多肽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对关节软骨的内环境稳态及修复起十分重要作用.经典的FGF信号通路包含18个信号蛋白与4个酪氨酸激酶分子蛋白受体(FGFRs)[2].在胚胎发育时期FGFs在大多数组织中差异表达,在器官形成与功能发育的早期阶段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成年个体不同组织中,FGFs主要承担调节生长与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目前FGF-2、FGF-18等在调节软骨细胞分化、维持关节软骨内环境稳态及促进骨关节炎(OA)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以上细胞因子在关节软骨中的作用.

    作者:陈园;杨华瑞;陈江水;鲍同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外周血调节性B淋巴细胞水平评估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 探讨可调节免疫应答的B淋巴细胞亚群评估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 ~12月三二O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常规检测血常规、血肌酐、总胆红素、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电解质、血气、动脉血乳酸值(Lac)情况,根据入院1d内指标差值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分别于入院后1、3、7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20+CD24hi CD38hi调节性B淋巴细胞(Bregs)表达水平.根据患者30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结果 共入选116例患者,存活组46例,死亡组70例;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7 d 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1、3 d(均P<0.05);入院1d和3 d 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d时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总胆红素、血肌酐、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Lac、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20+ CD24hi CD38hi Bregs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后1、3、7 d 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APACHEⅡ评分对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高(AUC 0.8~0.9),其中入院7 d 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的预测价值高(AUC=0.992).结论 外周血CD20+ CD24hi CD38hi Bregs表达水平可用于评估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范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