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鑫;王宝华;刘杰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免疫功能、预后及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44拼接变异体(CD44V)6、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甲状腺癌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术后给予TSH抑制疗法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4V6和TSGF水平;随访5年,比较两组治疗后3年、5年的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治疗前,sIL-2R、CD44V6、TSGF、C D3+、CD4+、CD8+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sIL-2R、CD44V6、TSGF、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和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年后、治疗5年后,观察组肿瘤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抑制疗法可显著改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率.
作者:孟昭忠;李闯;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老年人身体成分中体脂含量对其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身体脂肪测量仪对城市社区190名体质指数(BMI)相当的中老年人进行体脂率检测,根据检查数据分别归为高、中和低体脂组各30名,对其肢体运动能力指标中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高、中和低体脂组肢体运动功能依次趋于改善,低体脂组与高体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人体脂百分比含量与肢体运动能力呈负相关,提示体脂含量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差.
作者:彭飞;宋清华;赵新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自理能力、老化态度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市社区≥65岁老年人333名,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老化态度量表(AAQ)、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分别测量自理能力、老化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结果 自理能力、老化态度3个维度身体变化、心理社会丧失、心理获得均与幸福感显著相关(r=0.27~0.35,均P<0.01).以自理能力预测主观幸福感回归模型极其显著(F(317,15)=3.70,P<0.001).自理能力和老化态度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模型极其显著,F(314,18)=7.25,P<0.001.控制了多项人口学变量和自理能力的前提下,老化态度3个维度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其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增值贡献为14.5%.结论 自理能力、老化态度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姜敏敏;谭磊;房亚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iRNA-29与糖尿病(DM)人群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糖耐量正常(NGT)健康人群56例,DM前期(pre-DM)个体51例和初诊DM患者组(n-DM) 58例,测定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 miRNA-29在3组中的相对表达逐渐增加,分别为NGT组(1.0±0.03)、pre-DM组(1.59±0.17)和n-DM组(2.99±0.2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M人群中,血清miRNA-29水平与翼螺旋转录因子(FOXA2)、BMI、FINS、TG、FPG和HOMA-IR呈正相关(r=0.553,0.401,0.239,0.420,0.202,0.445,均P<0.05),与HDL-C和ISI呈负相关(r=-0.424,-0.354,均P<0.05),而与年龄和收缩压无相关性(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I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RNA-29、FOXA2、BMI和TG(均P<0.05).结论 miRNA-29和FOXA2均随着IR增加而表达上升,血清miRNA-29和FOXA2的水平可能用于IR程度的判断.
作者:罗艳;胡桂英;李长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9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研究组予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予地塞米松治疗,且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x2=5.82,P=0.02);治疗后14 d,研究组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0.5~4 kHz各频率点的听阈值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内皮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脂质过氧化物(LPO)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动学,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其听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学红;梁小微;陆鸿略;王鸿梅;禹淑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性老年骨折模型大鼠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60只,用维A酸以80 mg/kg进行灌胃,1次/d,连续灌胃3 w,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人工造成右侧胫骨中上段骨折,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另设假手术组,30只/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淫羊藿苷100 μ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1次/d,连续注射10 d.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收集大鼠骨标本,进行HE染色、骨保护素(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切片组织学;采用X线吸收仪扫描,测量骨痂骨密度和左下肢股骨骨密度,测定血清钙磷乘积及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软骨生成及软骨内成骨过程较模型组明显较快;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各个相同时间点,实验组蛋白阳性表达的IOD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骨密度显示: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骨痂骨密度明显较高(P<0.05);而左侧股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时间段,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血清钙磷乘积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AL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淫羊藿苷可以改善骨质疏松老年骨折大鼠愈合过程,并可能通过促进OPG的表达,加快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作者:邓君;邱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可调节免疫应答的B淋巴细胞亚群评估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 ~12月三二O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常规检测血常规、血肌酐、总胆红素、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电解质、血气、动脉血乳酸值(Lac)情况,根据入院1d内指标差值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分别于入院后1、3、7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20+CD24hi CD38hi调节性B淋巴细胞(Bregs)表达水平.根据患者30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结果 共入选116例患者,存活组46例,死亡组70例;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7 d 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1、3 d(均P<0.05);入院1d和3 d 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d时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总胆红素、血肌酐、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Lac、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20+ CD24hi CD38hi Bregs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后1、3、7 d 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APACHEⅡ评分对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高(AUC 0.8~0.9),其中入院7 d CD20+ CD24hi CD38hi Bregs水平的预测价值高(AUC=0.992).结论 外周血CD20+ CD24hi CD38hi Bregs表达水平可用于评估老年急性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范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安全性、预后及Bcl-2、环氧化酶(COX)-2、癌胚抗原(CEA)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30例):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治疗.观察两组安全性、预后及Bcl-2、COX-2、CEA的表达.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LT、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肝功能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发生口腔黏膜炎(50%)低于对照组(6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33.33%)、肝功能异常(26.67%)显著低于对照组(60%、56.67%,均P<0.05).③治疗后,两组Spitzer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Bcl-2、COX-2、CEA表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安全性好,可改善预后,可能通过降低Bcl-2、COX-2、CEA的表达来调控.
作者:王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衰老的性别特征.方法 选用衰老评估量表(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兰州3地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女性心理领域衰老明显较男性重,睡眠、虚弱、疼痛、情感、性生活方面衰老均明显较男性重;而男性的小便、社会适应方面衰老明显较女性重(P<0.05).结论 衰老过程明显受性别的影响,对衰老的干预应根据不同性别采取不同的时机与方案,以达到更为有效的延衰效果.
作者:王旭峰;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8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9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法治疗,常规组采用单纯放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50、糖链抗原(CA)724与血清胸苷激酶(TK)1、人附睾蛋白(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白细胞下降、呕吐、脱发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1个周期、3个周期实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EA、CA50、CA724水平和血清TK1、HE4、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3个周期实验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较好,能够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且对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好.
作者:金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我国学者曾在2014~2015年《心血管病报告》中明确指出[1],当前国内疾病死亡患者中约45%主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25%,并属于临床死亡主要病因.而国外脑血管疾病致死情况调查同样报道[2],截止2016年,美国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卒中)死亡人数达到41万人/年,死亡率呈增长趋势.王伟等[3]针对我国亚洲人种特点调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异常增高,且Hcy异常增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超过60%属于叶酸缺乏,超过30%患者存在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突变;而Hcy异常增高早已明确证实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胡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老年晚期NSCLC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毒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糖类抗原(CA)50、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癌胚抗原(CE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腹泻、皮疹、出血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有助于提高晚期NSCLC临床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可能与调节免疫应答、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等因素有关.
作者:杨阳;王凡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软骨组织工程主要通过对软骨种子细胞、软骨支架、细胞因子的研究,来解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退变这一难题[1].多肽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对关节软骨的内环境稳态及修复起十分重要作用.经典的FGF信号通路包含18个信号蛋白与4个酪氨酸激酶分子蛋白受体(FGFRs)[2].在胚胎发育时期FGFs在大多数组织中差异表达,在器官形成与功能发育的早期阶段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成年个体不同组织中,FGFs主要承担调节生长与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目前FGF-2、FGF-18等在调节软骨细胞分化、维持关节软骨内环境稳态及促进骨关节炎(OA)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以上细胞因子在关节软骨中的作用.
作者:陈园;杨华瑞;陈江水;鲍同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药食同源谷物粉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效果.方法 筛选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6例DPN患者,年龄60~72岁,其中男34例,女32例,已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和健康教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日3次;观察组服用药食同源谷物粉,每日2次,4w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54.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食同源谷物粉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王玉香;路英丽;吴美巧;李璐瑶;吴丹静;李玉婷;龚守良;张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microRNA-107表达及意义.方法 首次诊断AD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另体检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分别取其血清并提取microRNAs,利用microRNA基因芯片检测出表达差异的microRNAs.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表达差异microRNA-107进行验证.结果 轻度组检测出信号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35条,上调27条,下调8条;中度组检测出信号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34条,上调23条,下调11条;轻度组与中度组共同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26条.microRNA-107在轻度组、中度组均显著下调microRNA(P<0.01),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验证一致.中度组血清中microRNA-107表达量较轻度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microRNA-107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AD发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辅助诊断A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作者:曾庆宏;刘霞;庄爱霞;周芳;于善花;姜建东;王传淇;彭艳艳;张浩江;聂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与超声造影两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共121例,随机分组为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术中进行SLNB术,两组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B),常规病理检查,对比两组方法的检出率、准确性等指标.结果 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检出率(95.0% vs 85.2%)、准确性(98.2% vs 92.3%)、特异性(97.8% vs 86.2%)、假阴性率(8.3% vs 14.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法及超声造影法均可用于临床乳腺癌SLNB中.
作者:于志强;韩彬;朱丽璋;崔军威;李朋;孙德胜;韦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湖南省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对湖南省373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34.94±13.39)分,呈中等水平.性别、个人月收入、与子女关系、自感健康状况对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影响(R2 =0.197,F=21.111,P=0.000).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受多方面的影响.政府应加大“惠民”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基层医护人员应对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促进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子女应多与老人交流减少其孤独感,从而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减少疾病.
作者:王娟;于西亮;刘巧梅;王晨力;王美玲;王冬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前皮瓣移植术在解决缺损覆盖、塑型重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干细胞介导的治疗性血管生成重建血运逐渐得到重视.内皮祖细胞(EPCs)作为血管前体细胞,在介导血管重建和恢复血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本文就近年来EPCs促进缺血皮瓣存活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回顾.
作者:李苗钟;梅劲;王欣;章伟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正常高值血压也称高血压前期,是正常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必经阶段,目前正常高值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检出率均达30%以上,且更易发展为高血压,因此为开展早期防治高血压病的切入点.本文探讨现代医学对正常高值血压认识的概况.1 正常高值血压概念的提出2003年由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份报告(JNC7)初次提出“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即120 mmHg≤收缩压(SBP)≤139 mmHg和(或)80mmHg≤舒张压(DBP)≤89 mmHg[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提出了“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2];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高血压防治指南重新定义正常高值血压为SBP130~139 mmHg和(或)DBP 85 ~ 89 mmHg[3].
作者:王金秀;李浩;张蕊;李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牛肝菌多糖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T2DM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牛肝菌多糖干预4 w,观察体重变化并检测血清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结果 牛肝菌多糖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GLU、TG、TC、LDL-C的含量,提高HDL-C的含量,并有效改善“三多一少”症状中的体重降低情况.结论 牛肝菌多糖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对T2DM大鼠有治疗功效.
作者:肖艳红;张晓敏;郭梦南;徐倩;刘楠;周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