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王凡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SAP患者11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细胞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营养状况变化.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7.161、10.381、17.145,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t=6.377、12.750、8.903,P<0.05).两组治疗后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TRF、PA和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8.470、16.036、5.993,P<0.05).结论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SAP效果明显,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提高营养状况.
作者:谢琴;陈蓓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湖南省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对湖南省373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34.94±13.39)分,呈中等水平.性别、个人月收入、与子女关系、自感健康状况对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影响(R2 =0.197,F=21.111,P=0.000).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受多方面的影响.政府应加大“惠民”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基层医护人员应对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促进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子女应多与老人交流减少其孤独感,从而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减少疾病.
作者:王娟;于西亮;刘巧梅;王晨力;王美玲;王冬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夜间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鼻导管供氧)和实验组(NPPV).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及呼吸困难基础指数等.结果 治疗后8 w,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指数(PaO2/Fi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4 w、8 w,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4w和8w后,实验组6MWD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NPPV治疗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程宁;彭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9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研究组予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予地塞米松治疗,且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x2=5.82,P=0.02);治疗后14 d,研究组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0.5~4 kHz各频率点的听阈值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内皮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脂质过氧化物(LPO)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动学,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其听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学红;梁小微;陆鸿略;王鸿梅;禹淑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6例老年ACI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组加用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 mg/d),于治疗前、治疗7d、14 d后比较两组血清ox-LDL、CRP、神经功能及血脂水平,比较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7d、14 d后CRP、血清ox-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14 d后较治疗7d后进一步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治疗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ACI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但存在量效关系,强化剂量的效果更佳,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王鹏;孙中武;王本孝;刘建魁;余江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我国学者曾在2014~2015年《心血管病报告》中明确指出[1],当前国内疾病死亡患者中约45%主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25%,并属于临床死亡主要病因.而国外脑血管疾病致死情况调查同样报道[2],截止2016年,美国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卒中)死亡人数达到41万人/年,死亡率呈增长趋势.王伟等[3]针对我国亚洲人种特点调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异常增高,且Hcy异常增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超过60%属于叶酸缺乏,超过30%患者存在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突变;而Hcy异常增高早已明确证实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胡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正常高值血压也称高血压前期,是正常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必经阶段,目前正常高值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检出率均达30%以上,且更易发展为高血压,因此为开展早期防治高血压病的切入点.本文探讨现代医学对正常高值血压认识的概况.1 正常高值血压概念的提出2003年由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份报告(JNC7)初次提出“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即120 mmHg≤收缩压(SBP)≤139 mmHg和(或)80mmHg≤舒张压(DBP)≤89 mmHg[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提出了“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2];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高血压防治指南重新定义正常高值血压为SBP130~139 mmHg和(或)DBP 85 ~ 89 mmHg[3].
作者:王金秀;李浩;张蕊;李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S-1)单药在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搜集80例经病理确诊的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试验组41例接受S-1胶囊口服,体表面积<1.25 m2∶S-1 80 mg/d,1.25~1.50 m2∶S-1100 mg/d,>1.50 m2∶S-1 120 mg/d,第1~14天分2次口服;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同时接受佳的支持治疗.对照组39例只接受佳的支持治疗.根据RECIST标准评价其近期疗效及NCI毒性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试验组RR为24%,DCR为53%.两组PFS、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及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王海英;汤虹;周孟强;姚志华;姚书娜;刘艳艳;杨树军;李佳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老年人身体成分中体脂含量对其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身体脂肪测量仪对城市社区190名体质指数(BMI)相当的中老年人进行体脂率检测,根据检查数据分别归为高、中和低体脂组各30名,对其肢体运动能力指标中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高、中和低体脂组肢体运动功能依次趋于改善,低体脂组与高体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人体脂百分比含量与肢体运动能力呈负相关,提示体脂含量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差.
作者:彭飞;宋清华;赵新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CRP、IL-4、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马林霄;邵平;刘惠杰;孙占娟;于佳妮;吕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免疫功能、预后及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44拼接变异体(CD44V)6、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甲状腺癌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术后给予TSH抑制疗法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4V6和TSGF水平;随访5年,比较两组治疗后3年、5年的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治疗前,sIL-2R、CD44V6、TSGF、C D3+、CD4+、CD8+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sIL-2R、CD44V6、TSGF、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和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年后、治疗5年后,观察组肿瘤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抑制疗法可显著改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率.
作者:孟昭忠;李闯;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肺纤维化(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不可逆转的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患者终因肺功能严重受损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还没有方法可以完全阻断PF的发生.PF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研究[1]显示氧化应激反应参与PF发病机制,因此,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肺损伤已成为防治PF的新策略.本文总结了肺部发生纤维化过程中氧化应激损伤的来源及其在PF形成中的作用,并对以转录因子(Nrf2)抗氧化通路为靶点治疗PF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雁;王玉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Valpar职业评估训练系统(VCWS)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VCIND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另给予VCWS,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w、8w后的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两组患者家属对其症状改善的满意度.结果 除空间知觉的评分外,观察组治疗4w及8 w后的LOTCA其他各项评分(定向、视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注意力及专注力和总分)和MBI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8 w后的LOTCA其他各项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4 w后(P<0.05).除空间知觉的评分外,对照组治疗8w后的LOTCA其他各项评分和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除空间知觉的评分外,治疗4 w及8w后观察组的LOTCA其他各项评分和MBI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其症状改善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VCWS能够明显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同时更受患者家属的认可.
作者:徐新蕾;任彩丽;蔡德亮;陈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固定野动态调强(c-IMRT)与不同能量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8例直肠癌术前患者,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6 MV5野c-IMRT和6 MV、10 MV单弧VMAT三组计划设计.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在95%体积的PTV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三组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 VMA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比c-IMRT略低(P>0.05),10 MV VMAT的均匀性指数(HI)、V105与c-IMRT相似(P>0.05),均显著优于6 MV VMAT(P<0.05).在VMAT计划中小肠的Dmean、V50略高于c-IMRT(P>0.05),其Dmean、D5、V40 10MV VMAT显著低于6 MV VMAT(P<0.05).膀胱的Dmean、D5、V30较c-IMRT显著高(P<0.05),在D5的保护上10 MV VMAT显著优于6 MVVMAT(P<0.05).双侧股骨头的Dmean、V20、V30明显低于c-IMRT(P<0.05).相对于VMAT来说,B-P的V5、V10显著高于c-IM-RT,V20显著低于c-IMRT (P<0.05),其中V10、V15、V20 10MV VMAT较6 MV VMAT显著低(P<0.05).MU:6 MV VMAT(365±21)和10 MV VMAT(427±53)分别较c-IMRT(940± 177)减少了61%、55% (P<0.05).TT:6 MV VMAT(67±3)s和10 MV VMAT(72±6)s分别较c-IMRT(247±28)s减少了73%、71% (P<0.05),10 MV VMAT比6 MV VMAT增加了7%(P<0.05).结论 VMAT可以达到或优于c-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10 MV VMAT能更好地保护小肠、膀胱和双侧股骨头,同时明显减少MU与TT.
作者:张武哲;黄宝添;吴晓玲;彭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膳食能量对雄性C57小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PF级C57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高能量膳食组(HDE组)和低能量膳食组(LDE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膳食能量饲养,HDE组给予高能量膳食饲养,LDE组给予低能量膳食饲养,对比各组小鼠干预前及干预4、8、12 w时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小鼠膳食能量与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DE组干预4、8、12 w FPG、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DE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8、12 w HDE组的血清SOD活力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DE组血清SOD活力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对小鼠膳食能量与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膳食能量与FPG、TC、TG及MDA呈正相关(r=0.396,0.613,0.511,0.488;均P<0.05);而与SOD呈负相关(r=-0.519;P<0.05).结论 低能量膳食对雄性C57小鼠机体的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临床可考虑通过控制膳食能量,降低心血管类疾病或代谢类疾病的形成风险.
作者:肖霄;罗海华;李磊;姜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iRNA-29与糖尿病(DM)人群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糖耐量正常(NGT)健康人群56例,DM前期(pre-DM)个体51例和初诊DM患者组(n-DM) 58例,测定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 miRNA-29在3组中的相对表达逐渐增加,分别为NGT组(1.0±0.03)、pre-DM组(1.59±0.17)和n-DM组(2.99±0.2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M人群中,血清miRNA-29水平与翼螺旋转录因子(FOXA2)、BMI、FINS、TG、FPG和HOMA-IR呈正相关(r=0.553,0.401,0.239,0.420,0.202,0.445,均P<0.05),与HDL-C和ISI呈负相关(r=-0.424,-0.354,均P<0.05),而与年龄和收缩压无相关性(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I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RNA-29、FOXA2、BMI和TG(均P<0.05).结论 miRNA-29和FOXA2均随着IR增加而表达上升,血清miRNA-29和FOXA2的水平可能用于IR程度的判断.
作者:罗艳;胡桂英;李长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系统评价职业紧张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NKI、CBM、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截至2015年10月发表的有关职业紧张对高血压患病影响的研究.采用Cochrane handbook5.1.0推荐的质量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0进行系统评价与分析.结果 对分为高、中、低职业紧张水平的文献分析显示:与低职业紧张水平相比,中、高职业紧张水平组的高血压患病危险均增加,其合并效应值OR分别为1.84[95% CI(1.28,2.65),P<0.01]和2.60[95% CI(1.72,3.92),P<0.01],紧张水平越高,其患高血压的危险越大;对未分高、中、低职业紧张水平的文献分析显示:其合并效应值OR=1.29[95% CI(1.13,1.46),P<0.01];男性对象中,与低职业紧张水平组相比,中、高职业紧张水平组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84[95% CI(1.25,2.70),P=0.002]和2.59[95% CI(1.60,4.20),P<0.000 1],与总体OR值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职业紧张程度越高,高血压患病的风险越大,且职业紧张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与性别无关.
作者:田婷;柴茹;彭江波;谢唯;郭彦宏;他卉;肖元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iR-181a调控海马神经元突触生长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从出生24h内的SD大鼠分离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将miR-181a-mimic、miR-181 a-inhibitor及scramble miRNA转染到神经元细胞内,未转染组作为对照组,各组细胞培养24h后,免疫荧光检测突触的长度及数目;将后续实验分为对照组、无镁组及无镁+miR-181a-mimic组,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三磷酸脱氧乌苷-生物素刻痕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阳性细胞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毒性;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培养液中的NAD+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糖原合酶激酶(GSK3β)磷酸化蛋白及总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181a-mimic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突触的长度及分支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iR-181a-inhibitor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突触的长度及分支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cramble miRNA不影响突触的生长;无镁+miR-181a-mimic组在1h和24 h的阳性细胞率均显著低于无镁组(P<0.01).无镁24h组和无镁+miR-181a-mimic组细胞漏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A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无镁+miR-181a-mimic组细胞漏出率显著低于无镁24h组,NAD+含量显著高于无镁24 h组(P<0.01);无镁24h组Akt和GSK3β磷酸化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镁+miR-181a-mimic组Akt和GSK3β磷酸化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镁24 h组(P<0.01);Akt和GSK3β总蛋白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81a影响海马神经元突触生长,并通过调控PI3 K/Akt/GSK3β信号通路降低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及细胞漏出率,提高NAD+含量对癫痫起保护作用.
作者:刘伟;潘吴君;赵静雅;常娜;谢南昌;连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肠道转运体P糖蛋白及耐药基因C4546T的表达情况.方法 筛选连续服用氯吡格雷1年以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老年志愿者62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淋巴细胞上P糖蛋白表达情况;RT-PCR和测序法分析C4546T基因多态性.结果 实验组P糖蛋白在淋巴细胞膜上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T/C型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型、T/T型及对照组各基因型(均P<0.05);对照组C/C型、T/C型、T/T型P糖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4546T突变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向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处理后比较,两组均以C/C型比例高,与T/C、T/T型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T/C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4546T突变基因阳性在服用氯吡格雷1年以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64倍,T/C基因型出现频率是健康人群的2.69倍.结论 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上的P糖蛋白水平和C4546T基因多态性阳性率均明显提升;C4546T基因多态性中T/C基因型P糖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氯吡格雷的耐药机制.
作者:赵莹;冯思建;刘雪晶;张丹丹;刘明明;卢婷婷;宋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衰老的性别特征.方法 选用衰老评估量表(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兰州3地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女性心理领域衰老明显较男性重,睡眠、虚弱、疼痛、情感、性生活方面衰老均明显较男性重;而男性的小便、社会适应方面衰老明显较女性重(P<0.05).结论 衰老过程明显受性别的影响,对衰老的干预应根据不同性别采取不同的时机与方案,以达到更为有效的延衰效果.
作者:王旭峰;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