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宁;彭爽
目的 探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CRP、IL-4、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马林霄;邵平;刘惠杰;孙占娟;于佳妮;吕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iRNA-29与糖尿病(DM)人群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糖耐量正常(NGT)健康人群56例,DM前期(pre-DM)个体51例和初诊DM患者组(n-DM) 58例,测定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 miRNA-29在3组中的相对表达逐渐增加,分别为NGT组(1.0±0.03)、pre-DM组(1.59±0.17)和n-DM组(2.99±0.2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M人群中,血清miRNA-29水平与翼螺旋转录因子(FOXA2)、BMI、FINS、TG、FPG和HOMA-IR呈正相关(r=0.553,0.401,0.239,0.420,0.202,0.445,均P<0.05),与HDL-C和ISI呈负相关(r=-0.424,-0.354,均P<0.05),而与年龄和收缩压无相关性(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I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RNA-29、FOXA2、BMI和TG(均P<0.05).结论 miRNA-29和FOXA2均随着IR增加而表达上升,血清miRNA-29和FOXA2的水平可能用于IR程度的判断.
作者:罗艳;胡桂英;李长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9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研究组予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予地塞米松治疗,且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x2=5.82,P=0.02);治疗后14 d,研究组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0.5~4 kHz各频率点的听阈值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内皮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脂质过氧化物(LPO)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动学,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其听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学红;梁小微;陆鸿略;王鸿梅;禹淑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肠道转运体P糖蛋白及耐药基因C4546T的表达情况.方法 筛选连续服用氯吡格雷1年以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老年志愿者62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淋巴细胞上P糖蛋白表达情况;RT-PCR和测序法分析C4546T基因多态性.结果 实验组P糖蛋白在淋巴细胞膜上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T/C型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型、T/T型及对照组各基因型(均P<0.05);对照组C/C型、T/C型、T/T型P糖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4546T突变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向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处理后比较,两组均以C/C型比例高,与T/C、T/T型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T/C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4546T突变基因阳性在服用氯吡格雷1年以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64倍,T/C基因型出现频率是健康人群的2.69倍.结论 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上的P糖蛋白水平和C4546T基因多态性阳性率均明显提升;C4546T基因多态性中T/C基因型P糖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氯吡格雷的耐药机制.
作者:赵莹;冯思建;刘雪晶;张丹丹;刘明明;卢婷婷;宋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现存的问题.方法 确定检索词及检索策略,在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查找2007年至今发表的所有有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定性方法系统总结纳入文献研究结果.结果 终纳入31篇文献,地区分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广东、云南、吉林、四川、陕西;研究人群包括社区、乡镇、养老院、空巢、离退休、退休女性老年人;纳入中20篇为横断面研究;老年人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性别和年龄,体育锻炼项目,动机,形式和强度分别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未见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关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对空巢、乡镇、养老院等老年人群研究较少;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试验性研究较少;对参加体育锻炼的70岁以上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不够;老年人具备更积极的体育锻炼动机,参加集体形式、较高强度、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能更好地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应全面深入关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常佳;王莎莎;李爱娇;王祥;于慧慧;范依宁;张小伟;韩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衰老的性别特征.方法 选用衰老评估量表(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兰州3地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女性心理领域衰老明显较男性重,睡眠、虚弱、疼痛、情感、性生活方面衰老均明显较男性重;而男性的小便、社会适应方面衰老明显较女性重(P<0.05).结论 衰老过程明显受性别的影响,对衰老的干预应根据不同性别采取不同的时机与方案,以达到更为有效的延衰效果.
作者:王旭峰;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高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抗心衰用药情况,为优化抗心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Ⅳ级),年龄≥80岁,平均(84.69±2.86)岁患者共243例,查阅其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住院的临床资料.将243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长期规范化治疗,n=164,)、B组(非规范化治疗,n=79).分析并比较患者主要抗心衰药物情况,因心衰再住院天数及住院次数及1年后、2年后改善情况.结果 高龄心衰患者抗心衰药物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β受体阻滞剂(61.32%)、利尿剂(49.79%),ACEI/ARB类(41.98%)、螺内酯(34.16%).A组联用三种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螺内酯)的频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A组因心衰1年后、2年后再住院次数及单次住院天数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规范化抗心衰治疗,高龄患者临床受益更明显.
作者:蒋升华;徐秀梅;孙丽娟;李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我国学者曾在2014~2015年《心血管病报告》中明确指出[1],当前国内疾病死亡患者中约45%主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25%,并属于临床死亡主要病因.而国外脑血管疾病致死情况调查同样报道[2],截止2016年,美国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卒中)死亡人数达到41万人/年,死亡率呈增长趋势.王伟等[3]针对我国亚洲人种特点调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异常增高,且Hcy异常增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超过60%属于叶酸缺乏,超过30%患者存在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突变;而Hcy异常增高早已明确证实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胡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microRNA-107表达及意义.方法 首次诊断AD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另体检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分别取其血清并提取microRNAs,利用microRNA基因芯片检测出表达差异的microRNAs.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表达差异microRNA-107进行验证.结果 轻度组检测出信号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35条,上调27条,下调8条;中度组检测出信号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34条,上调23条,下调11条;轻度组与中度组共同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26条.microRNA-107在轻度组、中度组均显著下调microRNA(P<0.01),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验证一致.中度组血清中microRNA-107表达量较轻度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microRNA-107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AD发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辅助诊断A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作者:曾庆宏;刘霞;庄爱霞;周芳;于善花;姜建东;王传淇;彭艳艳;张浩江;聂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柳茶是藏族民间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药材,是蔷薇科植物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 (Rehd.)Hand-Mazz和鲜卑花Sibiraea Laevigata(L.)Maxim的枝叶,属高山植物,生长于3 000~4 000 m海拔的地方,多分布于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地;本文将近几年对柳茶的化学成分及在降脂、降糖药理作用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1 化学成分柳茶的化学成分主要由异阿魏酸、槲皮素、金丝桃苷、芦丁、儿茶素、香草酸等组成(见表1[1-5]).其结构式和分子式见图1.
作者:蒋丽云;杨兰生;周珊珊;陈耀章;何津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性老年骨折模型大鼠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60只,用维A酸以80 mg/kg进行灌胃,1次/d,连续灌胃3 w,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人工造成右侧胫骨中上段骨折,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另设假手术组,30只/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淫羊藿苷100 μ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1次/d,连续注射10 d.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收集大鼠骨标本,进行HE染色、骨保护素(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切片组织学;采用X线吸收仪扫描,测量骨痂骨密度和左下肢股骨骨密度,测定血清钙磷乘积及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软骨生成及软骨内成骨过程较模型组明显较快;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各个相同时间点,实验组蛋白阳性表达的IOD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骨密度显示: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骨痂骨密度明显较高(P<0.05);而左侧股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时间段,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血清钙磷乘积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AL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淫羊藿苷可以改善骨质疏松老年骨折大鼠愈合过程,并可能通过促进OPG的表达,加快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作者:邓君;邱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肺纤维化(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不可逆转的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患者终因肺功能严重受损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还没有方法可以完全阻断PF的发生.PF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研究[1]显示氧化应激反应参与PF发病机制,因此,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肺损伤已成为防治PF的新策略.本文总结了肺部发生纤维化过程中氧化应激损伤的来源及其在PF形成中的作用,并对以转录因子(Nrf2)抗氧化通路为靶点治疗PF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雁;王玉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X线钼靶联合超声检查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女性BI-RADS Ⅳ级病变乳腺肿块患者100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常规查体、X线钼靶检查、超声影像学检查,并与病理分析结果对比.回顾性分析X线钼钯检查、超声影像检查表现,总结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特点,比较两者检查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 在肿块检出方面,X射线钼靶检查影像学特征主要为片状致密影、结节状影及钙化影等影像学表现,诊断阳性率为70.73%;超声检查表现多为内部呈现低回声的圆形、椭圆形肿块、中央部存在或不存在沙砾样的钙化结节影,边缘清晰或不清,诊断阳性率为83.73%,超声检出乳腺肿块的结果优于X线钼靶(P<0.05);两者联合检查时,阳性诊断结果提升至95.12%,与X线钼靶、超声单项检查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钙化点的检出中,X线钼靶单独检查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两者联合应用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查(P<0.05).X线钼靶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9.00%,误诊率为13.00%,漏诊率为8.00%;超声检查准确率为70.00%,误诊率为16.00%,漏诊率14.00%;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误诊率与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 超声影像与X线钼靶对乳腺BI-RADS Ⅳ级病变的检查均有部分的漏诊及误诊,对于一些诊断难点的鉴别诊断存在盲区,二者联合则可优势互补,减少乳腺BI-RADS Ⅳ级病变漏诊、误诊的发生,协助准确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
作者:吕淑贞;谢苗苗;李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运动处方基本成分包括适当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单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1].运动能帮助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前提是运动处方符合老年患者的运动特点.1 老年人的运动特点老年人身体状况会随年龄增长而出现代谢减缓、抵抗力下降、功能减退等自然衰退现象,相伴而来的是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的频发,影响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运动处方能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促进老人身体健康,提高老人生活质量.老年运动处方要求采用适合个体特性的运动方式,譬如动作轻缓、形式灵活的“无负重运动”:慢走、跳舞、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徒手操、门球等.
作者:沈小雨;章代亮;付慧;吕君玲;李健;金荣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雪松松针总黄酮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MTT实验进行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研究,从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胃癌MKN45细胞株、人肺癌A549细胞株、人肝癌HepG2细胞株及人胶质瘤SHG44细胞株中筛选雪松松针总黄酮敏感瘤株,采用细胞流式仪进行细胞周期及凋亡研究.结果 雪松松针总黄酮不同浓度对各肿瘤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具剂量依赖性,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作用48 h后,IC50分别为211.39 μg/ml和114.12μg/ml.结合MTT实验结果及IC50值,发现HepG2细胞对雪松松针总黄酮为敏感(P<0.05).雪松松针总黄酮能够阻滞HepG2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结论 雪松松针总黄酮不同剂量组对5株肿瘤细胞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为显著.
作者:郝凯华;胡鹏斌;韩宇;韩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9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新诊断的T2DM患者93例,根据有无CAS分为合并CAS组(C组,46例),不合并CAS组(B组,47例),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组,4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空腹血清CTRP9水平.结果 ①3组血清CTRP9水平依次为:A组[(151.2±45.74)pg/ml] >B组[(136.2±34.55)] pg/ml>C组[(123.2±32.13)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CTRP9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肿瘤坏死因子(TNF)-α、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呈负相关(r=-0.595、-0.615、-0.512、-0.638、-0.592、-0.526,-0.598、-0.579,P<0.05或P<0.01),与脂联素(A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正相关(r=0.512、0.523,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OMA-IR、CTRP9、TNF-α是T2DM患者IMT增厚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血清CTRP9在T2DM合并CA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吴萍;刘云涛;简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药食同源谷物粉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效果.方法 筛选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6例DPN患者,年龄60~72岁,其中男34例,女32例,已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和健康教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日3次;观察组服用药食同源谷物粉,每日2次,4w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54.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食同源谷物粉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王玉香;路英丽;吴美巧;李璐瑶;吴丹静;李玉婷;龚守良;张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90例老年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 对90例老年DGP患者填写证候观察表,建立一般情况和症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DGP中医证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食后饱胀及脘腹胀满症状常常作为DGP的首发症状;其病位主要责之脾胃,与心肝肾有关;其病性为阴虚、阳虚为本;痰湿、气滞为标.结论 90例老年DGP患者的中医证候可初步归纳为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亏虚证四类.
作者:韩笑;朴春丽;翟英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右美托咪定应用浓度.方法 选取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腰丛-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术毕开启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泵,对照组采用0.5 μ/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采用1.0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和镇痛综合满意度.结果 术后4h两组Ramsay评分和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 h和术后48 h观察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0.00%和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镇痛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许淑珍;饶荣;刘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肩关节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肩关节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关节腔内给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μg/kg,稀释至15 ml;对照组:关节腔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5 ml;两组均于缝皮前,关节镜直视下在患侧肩峰下间隙连接电子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6、24和48 h疼痛程度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HSS)变化.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24和术后48 h VAS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HSS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腔内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肩关节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作者:谢建伟;周海燕;杨君;胡颖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