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衰老过程中的性别特征

王旭峰;梁治学;胡燕

关键词:衰老, 性别特征
摘要:目的 探究衰老的性别特征.方法 选用衰老评估量表(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兰州3地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女性心理领域衰老明显较男性重,睡眠、虚弱、疼痛、情感、性生活方面衰老均明显较男性重;而男性的小便、社会适应方面衰老明显较女性重(P<0.05).结论 衰老过程明显受性别的影响,对衰老的干预应根据不同性别采取不同的时机与方案,以达到更为有效的延衰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安全性、预后及Bcl-2、环氧化酶-2、癌胚抗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安全性、预后及Bcl-2、环氧化酶(COX)-2、癌胚抗原(CEA)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30例):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治疗.观察两组安全性、预后及Bcl-2、COX-2、CEA的表达.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LT、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肝功能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发生口腔黏膜炎(50%)低于对照组(6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33.33%)、肝功能异常(26.67%)显著低于对照组(60%、56.67%,均P<0.05).③治疗后,两组Spitzer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Bcl-2、COX-2、CEA表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安全性好,可改善预后,可能通过降低Bcl-2、COX-2、CEA的表达来调控.

    作者:王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左孟西旦降低老年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与标准强心剂(多巴酚丁胺类药物)对比,左西孟旦能否取得令临床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8年第1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搜集左西孟旦应用于老年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8年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8篇文献,共4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左西孟旦组病死率为47.3%(116/245),对照组病死率为58.5%(141/241),RR=0.81[0.68,0.95],P=0.01,同质性检验P=0.89,I2=0%.森林结构图显示研究结果较为稳健,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在老年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左西孟旦与标准强心剂治疗相比,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董云;李辉;韩瑞;胡小倩;白素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放射性核素染料法与超声造影法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比较

    目的 对比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与超声造影两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共121例,随机分组为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术中进行SLNB术,两组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B),常规病理检查,对比两组方法的检出率、准确性等指标.结果 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检出率(95.0% vs 85.2%)、准确性(98.2% vs 92.3%)、特异性(97.8% vs 86.2%)、假阴性率(8.3% vs 14.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法及超声造影法均可用于临床乳腺癌SLNB中.

    作者:于志强;韩彬;朱丽璋;崔军威;李朋;孙德胜;韦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柳茶降脂、降糖研究的新进展

    柳茶是藏族民间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药材,是蔷薇科植物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 (Rehd.)Hand-Mazz和鲜卑花Sibiraea Laevigata(L.)Maxim的枝叶,属高山植物,生长于3 000~4 000 m海拔的地方,多分布于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地;本文将近几年对柳茶的化学成分及在降脂、降糖药理作用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1 化学成分柳茶的化学成分主要由异阿魏酸、槲皮素、金丝桃苷、芦丁、儿茶素、香草酸等组成(见表1[1-5]).其结构式和分子式见图1.

    作者:蒋丽云;杨兰生;周珊珊;陈耀章;何津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老年晚期NSCLC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毒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糖类抗原(CA)50、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癌胚抗原(CE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腹泻、皮疹、出血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有助于提高晚期NSCLC临床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可能与调节免疫应答、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等因素有关.

    作者:杨阳;王凡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6例老年ACI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组加用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 mg/d),于治疗前、治疗7d、14 d后比较两组血清ox-LDL、CRP、神经功能及血脂水平,比较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7d、14 d后CRP、血清ox-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14 d后较治疗7d后进一步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治疗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ACI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但存在量效关系,强化剂量的效果更佳,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王鹏;孙中武;王本孝;刘建魁;余江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周围型肺癌螺旋CT表现与血清NSE和SCC-Ag的关系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的表现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海军青岛第二疗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68例进行肺部螺旋CT检查,同时检测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分析肺部螺旋CT表现与血清NSE和SCC-Ag的关系.结果 16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为(19.23±5.93) ng/ml,SCC-Ag水平为(2.31±0.52)ng/ml.不同病理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血清NSE和SCC-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均高于腺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NSE水平低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而SCC-Ag水平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有深分叶征、有空泡征、有毛玻璃征、有毛刺征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显著高于无深分叶征、无空泡征、无毛玻璃征、无毛刺征患者(P<0.05).有无空洞、有无钙化、有无纵隔淋巴结肿大、有无胸膜凹陷症、不同瘤体直径、不同肿瘤CT值患者的血清NSE、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病灶,对于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CT征象深分叶征、空泡征、毛玻璃征、毛刺征与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逄鑫;王宝华;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药食同源谷物粉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的 观察药食同源谷物粉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效果.方法 筛选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6例DPN患者,年龄60~72岁,其中男34例,女32例,已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和健康教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日3次;观察组服用药食同源谷物粉,每日2次,4w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54.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食同源谷物粉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王玉香;路英丽;吴美巧;李璐瑶;吴丹静;李玉婷;龚守良;张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8与软骨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软骨组织工程主要通过对软骨种子细胞、软骨支架、细胞因子的研究,来解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退变这一难题[1].多肽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对关节软骨的内环境稳态及修复起十分重要作用.经典的FGF信号通路包含18个信号蛋白与4个酪氨酸激酶分子蛋白受体(FGFRs)[2].在胚胎发育时期FGFs在大多数组织中差异表达,在器官形成与功能发育的早期阶段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成年个体不同组织中,FGFs主要承担调节生长与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目前FGF-2、FGF-18等在调节软骨细胞分化、维持关节软骨内环境稳态及促进骨关节炎(OA)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以上细胞因子在关节软骨中的作用.

    作者:陈园;杨华瑞;陈江水;鲍同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IA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特点对脑梗死发生风险的临床评估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动脉狭窄位置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TIA患者107例进行ABCD2评分,根据ABCD2评分分值分为低危组35例,中危组41例,高危组31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DSA显示,107例患者中,血管正常21例,血管狭窄86例,共检出135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3组血管狭窄位置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有重度脑动脉狭窄患者明显多于中危及低危组(P<0.05).中、高危组多支脑动脉狭窄患者比例明显多于低危组(P<0.05).30 d时高危组发生脑梗死明显多于低危组(P<0.05),有症状和无症状侧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随ABCD2评分的增高而表现明显升高趋势(P<0.01).结论 TIA患者的ABCD2评分能够反映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TIA后短期脑梗死的发生与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TIA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对TIA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步文广;钱坤;杜仁伟;王金虎;常敏;康殿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脂率对中老年人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老年人身体成分中体脂含量对其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身体脂肪测量仪对城市社区190名体质指数(BMI)相当的中老年人进行体脂率检测,根据检查数据分别归为高、中和低体脂组各30名,对其肢体运动能力指标中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高、中和低体脂组肢体运动功能依次趋于改善,低体脂组与高体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人体脂百分比含量与肢体运动能力呈负相关,提示体脂含量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差.

    作者:彭飞;宋清华;赵新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护能力、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护能力、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6例为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再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6例为研究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疾病认识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和自我护理知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对疾病危险因素、摄钙知识、运动知识均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护能力,提高疾病认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柏燕;丁文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人常速行走的步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人常速行走的步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合肥市某社区150例老年人分别通过问卷调查其性别、年龄、运动锻炼、体质指数(BMI)、患病情况和跌倒史等人口学及健康资料,并采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IDEEA LifeGait测量其10 m常速行走下的步态参数.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运动锻炼、服药种类、跌倒史、害怕跌倒和体质指数的老年人步态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运动锻炼、服药种类、跌倒史和体质指数是社区老年人常速行走步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中国社区老年人常速行走下的步态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故建议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自身健康,加强锻炼,减少非必需药物的摄入,以提高自身的步态性能和行走能力.

    作者:王莉;于卫华;徐忠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夜间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夜间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鼻导管供氧)和实验组(NPPV).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及呼吸困难基础指数等.结果 治疗后8 w,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指数(PaO2/Fi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4 w、8 w,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4w和8w后,实验组6MWD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NPPV治疗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程宁;彭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现存的问题.方法 确定检索词及检索策略,在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查找2007年至今发表的所有有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定性方法系统总结纳入文献研究结果.结果 终纳入31篇文献,地区分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广东、云南、吉林、四川、陕西;研究人群包括社区、乡镇、养老院、空巢、离退休、退休女性老年人;纳入中20篇为横断面研究;老年人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性别和年龄,体育锻炼项目,动机,形式和强度分别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未见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关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对空巢、乡镇、养老院等老年人群研究较少;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试验性研究较少;对参加体育锻炼的70岁以上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不够;老年人具备更积极的体育锻炼动机,参加集体形式、较高强度、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能更好地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应全面深入关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常佳;王莎莎;李爱娇;王祥;于慧慧;范依宁;张小伟;韩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抗TNF-α IgY滴鼻对老年大鼠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球蛋白(Ig)Y滴鼻对老年大鼠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8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非特异性IgY治疗组)和D组(抗TNF-α IgY治疗组),观察各组老年大鼠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鼻黏膜苏木素-伊红(HE)染色情况、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和鼻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含量.结果 B组和C组治疗后症状积分高于A组和D组(P<0.05),D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A组鼻黏膜偶见淋巴细胞浸润;B组和C组鼻黏膜水肿,固有层和上皮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血管中见炎性细胞浸润;D组鼻黏膜轻度水肿,上皮层和固有层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上皮比较完整.与A组比较,B、C、D组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均升高(P<0.05);与B组和C组比较,D组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下降(P<0.05).与A组比较,B、C、D组鼻灌洗液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升高(P<0.05),巨噬细胞含量降低(P<0.05);与B组和C组比较,D组鼻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降低(P<0.05),巨噬细胞含量升高(P<0.05).结果 抗TNF-α IgY滴鼻能够改善过敏性鼻炎老年大鼠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董金辉;任秀敏;王建星;徐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运动处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运动处方基本成分包括适当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单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1].运动能帮助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前提是运动处方符合老年患者的运动特点.1 老年人的运动特点老年人身体状况会随年龄增长而出现代谢减缓、抵抗力下降、功能减退等自然衰退现象,相伴而来的是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的频发,影响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运动处方能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促进老人身体健康,提高老人生活质量.老年运动处方要求采用适合个体特性的运动方式,譬如动作轻缓、形式灵活的“无负重运动”:慢走、跳舞、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徒手操、门球等.

    作者:沈小雨;章代亮;付慧;吕君玲;李健;金荣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膳食能量对雄性C57小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膳食能量对雄性C57小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PF级C57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高能量膳食组(HDE组)和低能量膳食组(LDE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膳食能量饲养,HDE组给予高能量膳食饲养,LDE组给予低能量膳食饲养,对比各组小鼠干预前及干预4、8、12 w时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小鼠膳食能量与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DE组干预4、8、12 w FPG、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DE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8、12 w HDE组的血清SOD活力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DE组血清SOD活力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对小鼠膳食能量与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膳食能量与FPG、TC、TG及MDA呈正相关(r=0.396,0.613,0.511,0.488;均P<0.05);而与SOD呈负相关(r=-0.519;P<0.05).结论 低能量膳食对雄性C57小鼠机体的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临床可考虑通过控制膳食能量,降低心血管类疾病或代谢类疾病的形成风险.

    作者:肖霄;罗海华;李磊;姜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性老年骨折模型愈合过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性老年骨折模型大鼠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60只,用维A酸以80 mg/kg进行灌胃,1次/d,连续灌胃3 w,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人工造成右侧胫骨中上段骨折,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另设假手术组,30只/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淫羊藿苷100 μ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1次/d,连续注射10 d.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收集大鼠骨标本,进行HE染色、骨保护素(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切片组织学;采用X线吸收仪扫描,测量骨痂骨密度和左下肢股骨骨密度,测定血清钙磷乘积及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软骨生成及软骨内成骨过程较模型组明显较快;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各个相同时间点,实验组蛋白阳性表达的IOD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骨密度显示: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骨痂骨密度明显较高(P<0.05);而左侧股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时间段,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血清钙磷乘积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AL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淫羊藿苷可以改善骨质疏松老年骨折大鼠愈合过程,并可能通过促进OPG的表达,加快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作者:邓君;邱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croRNA-107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microRNA-107表达及意义.方法 首次诊断AD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另体检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分别取其血清并提取microRNAs,利用microRNA基因芯片检测出表达差异的microRNAs.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表达差异microRNA-107进行验证.结果 轻度组检测出信号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35条,上调27条,下调8条;中度组检测出信号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34条,上调23条,下调11条;轻度组与中度组共同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26条.microRNA-107在轻度组、中度组均显著下调microRNA(P<0.01),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验证一致.中度组血清中microRNA-107表达量较轻度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microRNA-107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AD发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辅助诊断A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作者:曾庆宏;刘霞;庄爱霞;周芳;于善花;姜建东;王传淇;彭艳艳;张浩江;聂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