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TNF-α IgY滴鼻对老年大鼠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董金辉;任秀敏;王建星;徐鸥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过敏性鼻炎
摘要:目的 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球蛋白(Ig)Y滴鼻对老年大鼠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8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非特异性IgY治疗组)和D组(抗TNF-α IgY治疗组),观察各组老年大鼠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鼻黏膜苏木素-伊红(HE)染色情况、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和鼻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含量.结果 B组和C组治疗后症状积分高于A组和D组(P<0.05),D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A组鼻黏膜偶见淋巴细胞浸润;B组和C组鼻黏膜水肿,固有层和上皮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血管中见炎性细胞浸润;D组鼻黏膜轻度水肿,上皮层和固有层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上皮比较完整.与A组比较,B、C、D组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均升高(P<0.05);与B组和C组比较,D组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下降(P<0.05).与A组比较,B、C、D组鼻灌洗液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升高(P<0.05),巨噬细胞含量降低(P<0.05);与B组和C组比较,D组鼻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降低(P<0.05),巨噬细胞含量升高(P<0.05).结果 抗TNF-α IgY滴鼻能够改善过敏性鼻炎老年大鼠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叠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脂蛋白变化特点及其可能机制

    目的 观察重叠综合征(OS)患者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对照组40例及OS组140例均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po)A1、B水平,同时计算ApoB/ApoA1比值,分析OS患者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变化特点;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末梢血氧饱和度情况,将OS组分为轻、中度、重度OS组,比较上述指标情况,探讨AHI及末梢血氧饱和度与TC、TG、HDL-C、LDL-C及ApoB/ApoA1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组TC、TG、LDL-C、ApoB及ApoB/ApoA1比值水平明显升高,HDL-C、ApoA1明显降低(P<0.05);与轻度OS组相比,中、重度OS组TC、TG、LDL-C、ApoB及ApoB/ApoA1比值水平显著升高,HDL-C、ApoA1明显降低(P<0.05),其中,重度OS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TC、TG、LDL-C、ApoB及ApoB/ApoA1与AHI呈正相关,与末梢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HDL-C、ApoA1与AHI呈负相关,与末梢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OS患者存在脂质代谢异常,其血脂代谢异常的严重程度和低氧相关.

    作者:戈艳蕾;李立群;付爱双;王红阳;张嘉宾;张盼盼;庄雅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衰老过程中的性别特征

    目的 探究衰老的性别特征.方法 选用衰老评估量表(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兰州3地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女性心理领域衰老明显较男性重,睡眠、虚弱、疼痛、情感、性生活方面衰老均明显较男性重;而男性的小便、社会适应方面衰老明显较女性重(P<0.05).结论 衰老过程明显受性别的影响,对衰老的干预应根据不同性别采取不同的时机与方案,以达到更为有效的延衰效果.

    作者:王旭峰;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与靶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BMI)与靶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老年高血压患者176例,根据其入院时BMI分为肥胖组(BMI≥25 kg/m2)及对照组(BMI<25 kg/m2).对比分析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及心脑血管意外.结果 两组入院时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和颈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3年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102.59±13.44) vs(123.94± 11.84) ml/min,P=0.000];肾血流量显著降低[(589.74±41.59) vs (648.47±51.83) ml/min,P=0.000];颈动脉IMT显著增加[(1.45±0.21) vs (1.28±0.20) mm,P=0.002].两组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和心搏骤停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水平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宫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家庭;徐宝华;白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均于入院后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术前进行凝血功能和心电图检查,给予血管内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随访3个月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3d,且术后3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均P<0.05).随访3个月预后不良23例、预后良好96例.单因素分析表明,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性别、吸烟、糖尿病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80岁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高血压患者明显多于预后良好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年龄、高血压、LDL-C和CRP为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高血压、LDL-C和CRP为影响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马修尧;任超;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颈性眩晕患者血浆ET-1及CG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颈性眩晕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倍他司汀组、颈复汤组、颈复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1例.分别给予倍他司汀、低剂量颈复汤、低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中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高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进行治疗,均治疗1 w.比较各组治疗后1d的总有效率,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d的血浆ET-1、CGRP水平、眩晕评分和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颈复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倍他司汀组以及颈复汤组,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颈复汤组(P<0.05).治疗后1d,高剂量组的ET-1水平、DHI评分低于其他各组,CGRP水平、眩晕评分高于其他各组(P<0.05);中剂量组ET-1水平、DHI评分低于低剂量组、颈复汤组、倍他司汀组,CGRP水平、眩晕评分高于低剂量组、颈复汤组、倍他司汀组(P<0.05);低剂量组ET-1水平、DHI评分低于颈复汤组、倍他司汀组,CGRP水平、眩晕评分高于颈复汤组、倍他司汀组(P<0.05).各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并且相对于低剂量和中剂量,高剂量的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血浆ET-1及CGRP水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秦德芳;刘军;张泽舜;霍泳林;卢梓鸿;马丁;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8与软骨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软骨组织工程主要通过对软骨种子细胞、软骨支架、细胞因子的研究,来解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退变这一难题[1].多肽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对关节软骨的内环境稳态及修复起十分重要作用.经典的FGF信号通路包含18个信号蛋白与4个酪氨酸激酶分子蛋白受体(FGFRs)[2].在胚胎发育时期FGFs在大多数组织中差异表达,在器官形成与功能发育的早期阶段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成年个体不同组织中,FGFs主要承担调节生长与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目前FGF-2、FGF-18等在调节软骨细胞分化、维持关节软骨内环境稳态及促进骨关节炎(OA)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以上细胞因子在关节软骨中的作用.

    作者:陈园;杨华瑞;陈江水;鲍同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成都社区老人睡眠及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社区老人睡眠质量及人际关系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方便抽样,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46名社区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总体幸福感得分较高(88.17±9.76)分,不同性别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老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及“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已婚老人(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主观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辅助药物、人际关系总分为幸福感的主要负向预测因子,与方程中其他项目一起共同解释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62.9%的变异.结论 成都地区社区老人总体幸福感较好,良好婚姻状态者更佳,而睡眠质量及人际关系为其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社区工作者应加强对异常婚姻状况老人的关注,并积极针对睡眠问题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应综合分析社区资源,增加老人交流机会,协助社区老人提高幸福感,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吴冬梅;胡秀英;谢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护能力、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护能力、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6例为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再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6例为研究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疾病认识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和自我护理知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对疾病危险因素、摄钙知识、运动知识均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护能力,提高疾病认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柏燕;丁文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前固定野动态调强与不同能量容积旋转调强的剂量学差异

    目的 探讨固定野动态调强(c-IMRT)与不同能量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8例直肠癌术前患者,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6 MV5野c-IMRT和6 MV、10 MV单弧VMAT三组计划设计.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在95%体积的PTV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三组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 VMA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比c-IMRT略低(P>0.05),10 MV VMAT的均匀性指数(HI)、V105与c-IMRT相似(P>0.05),均显著优于6 MV VMAT(P<0.05).在VMAT计划中小肠的Dmean、V50略高于c-IMRT(P>0.05),其Dmean、D5、V40 10MV VMAT显著低于6 MV VMAT(P<0.05).膀胱的Dmean、D5、V30较c-IMRT显著高(P<0.05),在D5的保护上10 MV VMAT显著优于6 MVVMAT(P<0.05).双侧股骨头的Dmean、V20、V30明显低于c-IMRT(P<0.05).相对于VMAT来说,B-P的V5、V10显著高于c-IM-RT,V20显著低于c-IMRT (P<0.05),其中V10、V15、V20 10MV VMAT较6 MV VMAT显著低(P<0.05).MU:6 MV VMAT(365±21)和10 MV VMAT(427±53)分别较c-IMRT(940± 177)减少了61%、55% (P<0.05).TT:6 MV VMAT(67±3)s和10 MV VMAT(72±6)s分别较c-IMRT(247±28)s减少了73%、71% (P<0.05),10 MV VMAT比6 MV VMAT增加了7%(P<0.05).结论 VMAT可以达到或优于c-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10 MV VMAT能更好地保护小肠、膀胱和双侧股骨头,同时明显减少MU与TT.

    作者:张武哲;黄宝添;吴晓玲;彭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9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研究组予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予地塞米松治疗,且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x2=5.82,P=0.02);治疗后14 d,研究组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0.5~4 kHz各频率点的听阈值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内皮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脂质过氧化物(LPO)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胆泻肝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动学,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其听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学红;梁小微;陆鸿略;王鸿梅;禹淑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6例老年ACI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组加用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 mg/d),于治疗前、治疗7d、14 d后比较两组血清ox-LDL、CRP、神经功能及血脂水平,比较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7d、14 d后CRP、血清ox-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14 d后较治疗7d后进一步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治疗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ACI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但存在量效关系,强化剂量的效果更佳,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王鹏;孙中武;王本孝;刘建魁;余江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雷帕霉素对氧化应激引起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Rap)对氧化应激引起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对数生长周期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PC12+过氧化氢(H2O2)组(损伤组);PC12+H2O2+Rap组(Rap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MDC法观察细胞自噬泡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改变;活性氧簇(ROS)染色法观察细胞活性氧改变.结果 与损伤组比较,Rap组细胞活力增强,自噬相关蛋白LC3-Ⅱ高表达,细胞内自噬泡颗粒荧光强度增加,ROS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 Rap预处理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后,LC3-Ⅱ高表达,上调了细胞自噬水平,减少了线粒体的损伤,增加了细胞活力,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宋宇;刘冬丽;赵金武;陈慧;刘佳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肠道转运体P糖蛋白和多耐药基因C4546T的表达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肠道转运体P糖蛋白及耐药基因C4546T的表达情况.方法 筛选连续服用氯吡格雷1年以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老年志愿者62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淋巴细胞上P糖蛋白表达情况;RT-PCR和测序法分析C4546T基因多态性.结果 实验组P糖蛋白在淋巴细胞膜上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T/C型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型、T/T型及对照组各基因型(均P<0.05);对照组C/C型、T/C型、T/T型P糖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4546T突变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向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处理后比较,两组均以C/C型比例高,与T/C、T/T型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T/C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4546T突变基因阳性在服用氯吡格雷1年以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64倍,T/C基因型出现频率是健康人群的2.69倍.结论 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上的P糖蛋白水平和C4546T基因多态性阳性率均明显提升;C4546T基因多态性中T/C基因型P糖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氯吡格雷的耐药机制.

    作者:赵莹;冯思建;刘雪晶;张丹丹;刘明明;卢婷婷;宋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croRNA-107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microRNA-107表达及意义.方法 首次诊断AD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另体检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分别取其血清并提取microRNAs,利用microRNA基因芯片检测出表达差异的microRNAs.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表达差异microRNA-107进行验证.结果 轻度组检测出信号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35条,上调27条,下调8条;中度组检测出信号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34条,上调23条,下调11条;轻度组与中度组共同表达>500的差异microRNAs 26条.microRNA-107在轻度组、中度组均显著下调microRNA(P<0.01),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验证一致.中度组血清中microRNA-107表达量较轻度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microRNA-107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AD发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辅助诊断A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作者:曾庆宏;刘霞;庄爱霞;周芳;于善花;姜建东;王传淇;彭艳艳;张浩江;聂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药食同源谷物粉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的 观察药食同源谷物粉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效果.方法 筛选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6例DPN患者,年龄60~72岁,其中男34例,女32例,已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和健康教育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日3次;观察组服用药食同源谷物粉,每日2次,4w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54.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食同源谷物粉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王玉香;路英丽;吴美巧;李璐瑶;吴丹静;李玉婷;龚守良;张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硝苯地平联合有氧运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给予硝苯地平,并配合有氧运动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浆NO含量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ET-1、AngⅡ含量下降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李国慧;王元;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脂率对中老年人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老年人身体成分中体脂含量对其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身体脂肪测量仪对城市社区190名体质指数(BMI)相当的中老年人进行体脂率检测,根据检查数据分别归为高、中和低体脂组各30名,对其肢体运动能力指标中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高、中和低体脂组肢体运动功能依次趋于改善,低体脂组与高体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人体脂百分比含量与肢体运动能力呈负相关,提示体脂含量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差.

    作者:彭飞;宋清华;赵新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Nrf2在肺纤维化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肺纤维化(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不可逆转的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患者终因肺功能严重受损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还没有方法可以完全阻断PF的发生.PF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研究[1]显示氧化应激反应参与PF发病机制,因此,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肺损伤已成为防治PF的新策略.本文总结了肺部发生纤维化过程中氧化应激损伤的来源及其在PF形成中的作用,并对以转录因子(Nrf2)抗氧化通路为靶点治疗PF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雁;王玉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现存的问题.方法 确定检索词及检索策略,在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查找2007年至今发表的所有有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定性方法系统总结纳入文献研究结果.结果 终纳入31篇文献,地区分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广东、云南、吉林、四川、陕西;研究人群包括社区、乡镇、养老院、空巢、离退休、退休女性老年人;纳入中20篇为横断面研究;老年人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的性别和年龄,体育锻炼项目,动机,形式和强度分别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未见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关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对空巢、乡镇、养老院等老年人群研究较少;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试验性研究较少;对参加体育锻炼的70岁以上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不够;老年人具备更积极的体育锻炼动机,参加集体形式、较高强度、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能更好地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应全面深入关注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常佳;王莎莎;李爱娇;王祥;于慧慧;范依宁;张小伟;韩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自理能力、老化态度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考察自理能力、老化态度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市社区≥65岁老年人333名,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老化态度量表(AAQ)、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分别测量自理能力、老化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结果 自理能力、老化态度3个维度身体变化、心理社会丧失、心理获得均与幸福感显著相关(r=0.27~0.35,均P<0.01).以自理能力预测主观幸福感回归模型极其显著(F(317,15)=3.70,P<0.001).自理能力和老化态度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模型极其显著,F(314,18)=7.25,P<0.001.控制了多项人口学变量和自理能力的前提下,老化态度3个维度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其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增值贡献为14.5%.结论 自理能力、老化态度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姜敏敏;谭磊;房亚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