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浚;杨发满;董庆玲;张培莉;刘冀;李蓉;李晓平;敬泽慧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MN)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基因多态性与黄葵胶囊疗效的关系.方法 139例MN患者给予黄葵胶囊治疗8 w,无效组32例、完全缓解组68例和部分缓解组39例为有效组.采用Taq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检测HLA-DP基因rs3077位点多态性.结果 无效组中rs3077位点AA基因型的分布显著低于有效组(OR=0.19,95% CI=0.04~0.90);不同rs3077位点基因型组别中24 h尿蛋白的分布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4,P=0.04);不良反应个体在不同rs3077位点基因型组别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9,P=0.11).结论 HLA-DP基因rs307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黄葵胶囊治疗MN的疗效有关.
作者:杨凤文;陈素枝;藏倩男;袁国栋;檀金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干扰Wnt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Wnt1基因表达,实验分为对照组(未做处理的细胞)、shRNA NC组(转染siRNA-NC)、shRNA Wnt1组(转染siRNA-Wnt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印迹)观察细胞中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cyclin)-D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转染siRNA-Wnt1到MCF-7细胞后,Wnt1蛋白的表达量受到显著抑制(P<0.05);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β-catenin、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干扰Wnt1基因表达可以抑制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李黎洪;徐巧莉;陈智伟;陈昱;吴丽婷;胡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21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仅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寰齿前隙、颈部曲度、临床症状评分,评价疗效及治疗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寰齿前隙、临床症状评分、颈椎曲度深度、角度、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丽花;王高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I)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WS)的发病机制及脑梗死发生风险.方法 符合CWS诊断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根据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HR-MRI血管成像表现,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管壁特点、斑块负荷、斑块分布特点及强化程度.结果 共收集15例CWS患者,其中12例在HR-MRI可见到明确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位置分布及强化程度不一,9例患者在1 w内进展为永久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100% vs 50%,P=0.044),斑块负荷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32.1±2.9)% vs (20.9± 0.4)%;t=3.536.P=0.021)〕,斑块强化率梗死组明显高于非梗死组(P<0.001),血管狭窄程度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78.5 ± 8.7)% vs (63.4±5.2)%;t=2.970.P=0.035)〕,斑块分布于前下壁者梗死组多于非梗死组(P<0.05).结论 CWS可能由于大动脉硬化斑块所致,且脑卒中进展风险与斑块分布位置及强化程度有关.HR-MR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管壁动脉硬化观察手段探讨CWS的发病机制,且对于相关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宋杨;王田蔚;李帅红;李晨思;方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VMAT技术与固定铅门VMAT技术(FJT-VMAT)在鼻咽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5例鼻咽癌患者在Eclipse 10.0治疗计划系统上分别制定VMAT和FJT-VMAT两种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危及器官(OAR)和正常组织低剂量区(B-P)的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 两者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FJT-VMAT 计划中PGTVnd、PTV1和PTV2的Dmean显著低于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GTVnd和PTV1的Dmax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明显减低,PTV1的Dmin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明显增高(P<0.01,P<0.05).而PGTVnx剂量分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JT-VMAT计划中Bstem计划区(Dmax)、SC计划区(Dmax)、双侧腮腺(Dmean、V30)和B-P(V20、V30)较VMAT计划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余OAR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JT-VMAT计划的MU (683±87)较VMAT计划的MU(559±62)增加了22%(P<0.05),单次平均治疗时间均约为2 min.结论 FJT-VMAT计划较VMAT计划提供了更优的部分靶区剂量分布,且对部分OAR和B-P的保护有明显优势,其MU略高但TT两者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武哲;张基永;张秀莲;黄宝添;陈创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行初始PCI的STEMI患者286例,采集入院初始、PCI术后24、48 h、随访期血样标本,测定hs-CRP及血清生化指标,并收集入院初始和随访期冠状动脉造影和PCI临床资料.比较介入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应用Pear-so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结果 与非进展组相比,进展组hs-CRP水平在入院初始、PCI术后24、48 h均显著升高(P均<0.01);随访期,进展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P<0.01)及冠脉复杂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初始hs-CRP、PCI术后24、48 h hs-CRP、LDL-C均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初次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因素.结论 CRP水平与STEMI患者PCI术后非靶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高敏;巩会平;张光昊;杜贻萌;鹿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Hp感染分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检测所有受试者Hp抗体的同时检测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血尿酸水平.所有受试者行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在受试者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180 min时检测患者血糖、胰岛素(INS)、生长抑素(SS)、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抑胃肽(GIP)、胰高血糖素(Gluca)等水平.Hp抗体检测采用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 C-UBT)方法;hs-CRP、血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血尿酸通过贝克曼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INS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受试者 Gluca、GIP、GLP-1、SS 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果 受试者男性45例,Hp 阳性18例(40.00%),女37例,Hp阳性16例(43.24%).未感染组与感染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血纤维蛋白原、血尿酸、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服糖后60、120、180 min INS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空腹、服糖后30、60、120、180 min Gluca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而SS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Hp感染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血糖代谢状况,Hp感染所引发的血脂、血糖异常可能是促进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者:王思源;徐锦江;刘丽华;包素萍;史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潍坊市某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潍坊市某社区老年人500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所有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有无配偶、有无慢性疾病、居住情况、年收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86份,回收率97.20%.不同性别、年龄、有无配偶、有无慢性疾病、居住情况、年收入及文化程度老年人的主观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及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配偶老年人的支持利用度略高于无配偶老年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潍坊市某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年龄≥75岁、无配偶、患有慢性疾病、独居、年收入<10000元及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结论 潍坊市某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不理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且性别、年龄、有无配偶、有无慢性疾病、居住情况、年收入及文化程度均是老年人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作者:张德春;迟丽华;罗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SCI大鼠模型,实验分为SCI模型组、运动训练组和正常组,BBB评分法和改良Tarlow评分记录术后1、3、7、14、28 d大鼠运动评分;RT-PCR检测SCI部位的脊髓组织中Notch1、Hes1 mRNA表达.结果 SCI模型组及运动训练组在各个时间点的BBB评分和改良Tarlow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5),运动训练组从14 d起BBB评分和改良Tarlow评分显著高于SCI模型组(均P<0.05);SCI模型组和运动训练组各个时间点Notch1、Hes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运动训练组在各个时间点Notch1、Hes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CI模型组(均P<0.05).结论 跑台训练可能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大鼠的SCI起保护作用.
作者:孙鹏;袁琼嘉;赵卫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N端前脑钠肽(NT-proBNP)、B型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88例作为病例组,依据心功能分级分为4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单纯COPD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依次测得并比较病例组不同亚组、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并分析各项指标与COPD合并肺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4个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随着心功能评级增加而升高.病例组治疗后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病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是COPD合并肺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血清TNF-α、hs-CRP、NT-proBN、BNP水平可以作为临床早期判断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立燕;张珍珍;王莹;丁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A1298C和G1793A多态性与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组)88例的外周血标本,采用直接测序法对MTHFR基因3个标签(C677T、A1298C和G1793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基因分型,选取同期92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作对比(对照组),比较两组以上SNPs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并比较疾病组MTHFR基因SNPs位点各基因型的血浆Hcy水平,以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评价以上SNPs发生Hcy升高的风险情况.结果 两组C677T和G1793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疾病组C677T 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比例及G1793A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血浆Hcy水平为(38.25±4.6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36±2.59)μmol/L(P<0.05).疾病组C677T TT型的血浆Hcy水平高于CC、CT型,CT型高于CC型,G1793A AA型的血浆Hcy水平高于GG、GA型,GA型高于GG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677T TT基因型较CC型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风险升高至3.429倍(P<0.05),而GA、GA+AA型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风险未改变(P>0.05);以C等位基因为参照,携带T等位基因者Hcy水平升高的风险升高至2.050倍(P<0.05).A1298C、G1793A位点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风险均未改变(P>0.05).结论MTHFR C677T和G1793A携带突变基因者的血浆Hcy水平升高,其中C677TT等位基因的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风险升高,在预测血液透析患者血浆Hcy水平异常上有一定价值.
作者:施翎;聂振禹;冯微微;崔宁;吕敏;陈其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在小青龙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小青龙汤治疗,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中医情志护理.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NF-α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CRP、TNF-α及SOD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RP、TNF-α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小青龙汤治疗时实施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效果理想,能降低CRP、TNF-α及SOD水平.
作者:王松慧;康俊英;薛冰娜;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核因子(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V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分为30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治疗;30例观察组:予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NF-κB、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χ2=8.16,P<0.05);②治疗前,两组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0.84、1.03,均P>0.05);治疗后,两组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6.81、4.12,P<0.05);③治疗前,两组外周血免疫水平及体液免疫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0.76、0.75、0.82、0.72、0.84、0.89,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5.14、4.38、3.81,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4.14、3.59,P<0.05);④治疗前,两组患者NF-κB、ICAM-1、VCAM-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F-κB、ICAM-1、VCAM-1表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6.64、3.52、3.46、5.21、3.85、3.72,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柳氮磺吡啶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炎性反应,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减少ICAM-1、VCAM-1的表达.
作者:吴军霞;马阿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在正常人和各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炎性反应在CHD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8和IL-10在正常人23人(正常组)和各临床类型CHD患者5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血清水平及含量差异.结果 与正常组和SAP组比较,IL-8在UAP组和AMI组血清中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IL-10在UAP和AMI组含量明显降低;血清IL-8 <7.5 pg/ml CHD患者Gensini评分显著低于血清IL-8>9 pg/ml CHD患者,而IL-10水平与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炎性因子表达与CHD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提示炎性反应在CHD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李志;王伟群;张明亮;姚秀佳;齐淑芳;赵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肺尘埃沉着病(尘肺)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2例尘肺合并肺心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环磷腺苷葡胺治疗,静脉滴注150 mg环磷腺苷葡胺和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1次/d,持续治疗14 d.试验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川芎嗪治疗,静脉滴注120 mg川芎嗪和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1次/d,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脑钠肽(BN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心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BNP、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腹泻、呕吐、恶心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尘肺合并肺心病患者的效果优于环磷腺苷葡胺,能够降低血清IL-6、BNP、D-D、FIB水平,缓解病情.
作者:刘魏;靳玉梅;窦红;程亚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的影响.方法 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磁刺激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测验(RBMT)量表评测.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MoCA和RBMT量表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结束时 RBMT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治疗能改善aMCI患者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痴呆的发生.
作者:温秀云;曹雪丽;邱国荣;窦祖林;陈尚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与城市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农村社会保障相对缺乏,养老资源相对不足.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家庭养老功能变迁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出现空心化,传统的养老模式已难以适应农村的发展,发展新型的适合农村当前实际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作者:沈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与其他实体肿瘤相比,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的嗜骨性转移特征,骨为其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1〕.和其他组织相比,前列腺癌对骨髓组织的亲和力更强,可引起成骨细胞的损伤和增生活跃.有关报道资料显示,大概有七成前列腺癌患者在癌症常态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骨转移病症〔2〕.前列腺癌骨转移可引起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恶性高钙血症等并发症,称为骨相关事件(SRE)〔3〕,本文就近年来前列腺癌骨破坏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洪团;连振鹏;孙广玉;徐勇;刘冉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术后给予2 μg/ml右美托咪定复合0.25%地佐辛、昂丹司琼0.08 mg/ml行自控镇痛,负荷量2 ml,以2 ml/h为背景剂量持续泵入,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20 min,手术结束后开始泵注;对照组47例,术后给予0.25%地佐辛、昂丹司琼0.08 mg/ml行自控镇痛,负荷量2 ml,以2 ml/h为背景剂量持续泵入,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20 min,手术结束后开始泵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手术后48 h病房补救镇痛次数、镇痛泵(PCA)泵压次数,寒战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患侧髋关节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比较术后1、2、3 d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48 h病房补救镇痛次数、PCA泵压次数、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患侧髋关节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镇痛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且不会导致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术后愈合及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邓喜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2例为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8例为稳定期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 PCT、hs-CRP水平,检测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同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PCT、hs-CRP与FEV1/FVC、FEV1%、SGR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 组FEV1/FVC及FEV1%均低于稳定期COPD组,而SGRQ评分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PCT、hs-CRP水平与FEV1/FVC和FEV1%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PCT、hs-CRP呈现高表达,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下降.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FEV1%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作者:蒋凌志;许丹媛;杨志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